问题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的观点是否可取?

回答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这句话,挺戳人心的。毕竟,养育一个孩子,那可是个责任重大、影响深远的“工程”,怎么能像买件衣服似的,随随便便就“上岗”了呢?

从字面上看,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我们想想看,现在做任何一项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比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甚至是理发师,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才能获得从业资格。毕竟,一旦出错,后果可能是人力难以挽回的。而为人父母,这个“职业”,却不需要任何敲门砖,只要成年、有能力(这里的“能力”定义又很模糊),就能直接上岗。

这其中的“可怕”之处,细想来,主要有几个层面:

首先,技能与知识的欠缺。养育孩子,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基本的生理照顾,更是心理、教育、情感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分离焦虑、叛逆期、学习困难、情绪管理等等。如果父母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很容易就会因为焦虑、无助或者自己过往的经验(可能并不适合孩子)而做出不恰当的处理,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新闻,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更严重的后果,这都让人不寒而栗。

其次,情感与责任的压力。为人父母,意味着要承担起一个生命的全部责任。这份责任,不光是提供衣食住行,更是要倾注大量的爱、耐心和时间。很多父母,可能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并没有为“养育孩子”这个占时又耗费心力的“项目”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当他们真正面对一个哭闹不止的婴儿、一个需要时刻关注的孩子时,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产生后悔的情绪。这种情感上的挣扎,如果缺乏支持和应对方法,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煎熬。

再者,代际的循环问题。很多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他们自己原生家庭的延续。如果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曾遭受不当的对待,他们很可能在不自觉中,将这种模式复制到下一代身上。缺乏“考试”和“培训”,意味着这种不良循环很难被打破。一个缺乏安全感、不被理解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也无法成为一个具备健康亲子关系的父母,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父母考试”真的可行吗? 即使想法很美好,但现实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

考试的内容如何界定? 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算是合格父母的标准?这个标准如何制定才不会过于僵化,又如何确保公平性?
谁来评判? 由政府部门、心理学家、社会机构来评判,是否又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权力滥用?或者,我们如何保证评判者本身的公平性和专业性?
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筛选合格的父母,还是为了提供培训和支持?如果考试不过,是不是就剥夺了人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
对孩子的影响? 那些“考试不过”的孩子,他们又该何去何从?这会不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和歧视?

所以,“父母考试”的提议,虽然道出了许多人在育儿过程中的痛点和担忧,但将其付诸实践,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的社会工程。

更现实的、更可取的角度,或许是关注如何“赋能”而非“筛选”。

与其想着如何“考”住父母,不如思考如何帮助和支持父母。这包括:

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让准父母和新手父母能够轻松获取可靠的育儿信息,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建立更多免费或低成本的育儿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父母应对育儿中的压力和困惑。
构建支持性社区: 鼓励父母之间交流经验、分享困惑,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育儿网络。
改善社会环境: 例如,提供更完善的产假和育儿假,减轻父母的经济和时间压力,让社会对育儿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总而言之,“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这句话,更多地反映了一种对责任感和专业性的呼唤。它提醒我们,育儿是一项需要学习、成长和不断付出的事业。虽然“考试”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才能让更多的父母,在面对孩子时,能够更从容、更科学、更充满爱意地去迎接挑战,从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环境。这或许才是这句话背后,真正想传递的对未来的期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时代大量家长对于子女精神创伤的习以为常,正如五十年前的大量家长对于子女夭折的习以为常。

user avatar

希望本文能给准父母们一些帮助。

以减少被原生家庭所困扰的孩子的数量。

养娃是一个需要学习和规划的系统工程。在生娃之前,必须有所规划,这些规划是绝大多数的人所忽视的,没有规划的结果就是生娃之后,很难保持心态,面对压力。考试前不复习,考试考砸不要紧,可以补考。生娃前不规划,面对的可能是未来20年的各种压力和挫折感。

1,

小朋友在1~6岁会形成最初的个性和行为模式,这部分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娃是通过观察父母和近亲的行为来形成自己的个性。所以规划之一,要如何使自己的行为,为1~6岁的娃提供榜样。

记住,你跟娃说什么可能没那么重要,ta看到你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理清楚在娃出生后自己要怎么成为“好的榜样”以帮助形成和固化为娃的良好品质。

很多父母自己看着韩剧刷着抖音,对孩子要求有学习的自制力,这是不可能有长远效果的。哪怕你真的懒到无可救药,或者迷恋明星到感动天地,请为了娃,把这些东西小心的藏起来,不要让ta看到你在做这些事情。

哪怕你自己装出来很有自制力的样子,再去要求孩子,也比放纵自己,严格要求娃,要好一百倍。

比如自己满嘴脏话,没事就怼父母怼朋友怼服务员,然后还让小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太难了,娃不会被你的言语迷惑,只会追随和强化你行为的影响。

比如自己动不动双11剁手,然后口头上又跟娃教育要节省,要知道钱的重要性。

娃可能会被这种语言行为的不统一带出两个结果:撒谎性人格、没有安全感。

2,

工作状态会严重影响你的状态,而工作中的压力、烦躁、无力感,会被有意无意的传递到家庭关系,因此在娃出生前,应稳固工作关系,避免在娃出生后面对极大变量或者损失。

比如有人在妻子怀孕时创业。大概率当他最难和心里最郁闷的时候正好碰到娃的幼年期。

除非此人可以做到,能够完全控制情绪,将工作氛围完全与家庭氛围隔离。

3,

在娃出生后的开支上,要规划好开支预期,并且理性的执行。

各种开销,一一列出,进行调研和比对,量力而行,既能够做到满足预期,也能够控制性价比。

千万不要什么都不做规划,到了娃需要玩具,培训的时候,再去被销售忽悠,或者跟其他人攀比。

这不仅仅会造成经济负担,也会使父母们在经济压力下加强对孩子要求的执念。

4,

每个人都有自己力量的边界,超越边界或专业的事情,很多只会白白付出,甚至有副作用。

养娃,可以分为很多方面,不是每个方面父母们都擅长的,所以要规划好,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怎么办。

是找专业的机构,还是找长辈帮忙,或者干脆减少自己非擅长事情的教育,要开始就规划好。

——————

先说这些吧。

这世上没有不好的孩子。

只有愚蠢的父母。

没有熊孩子。

只有烂家长。

所以,早点规划和学习吧。

user avatar

一看到顺利通过无数考试的虐童幼儿园教师,就知道考试太无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这句话,挺戳人心的。毕竟,养育一个孩子,那可是个责任重大、影响深远的“工程”,怎么能像买件衣服似的,随随便便就“上岗”了呢?从字面上看,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我们想想看,现在做任何一项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比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甚至是理发师,都要.............
  • 回答
    关于大衣哥朱之文为村庄做出贡献而村民提出“买轿车、每人给一万”的要求,这一事件反映了农村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公众对“善行”与“回报”之间平衡的矛盾心理。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事件背景与人物关系1. 朱之文的身份与行为 朱之文(原名朱红文)因在山东曹县农村生活,.............
  • 回答
    这事儿吧,很难一概而论地说就是“自私”。得看具体情况,细琢磨琢磨。你想啊,一个人之所以一提起某个人就想到对方的不好,这背后可能藏着挺多门道。有时候,确实是那个人做得不太地道,让人心里留下了疙瘩。比如,对方可能曾经做过伤害你的事情,或者总是占你便宜,让你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这种情况下,你心里会自然.............
  • 回答
    说到NBA中“一人拿球九人慌”这个场景,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跳出来的名字,那必须是迈克尔·乔丹。这可不是凭空捏造,也不是什么夸张的修辞,而是无数个夜晚,无数场比赛留下的深刻烙印。你想想看,乔丹拿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首先是那种气场。他一持球,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不仅仅是公牛球.............
  • 回答
    刚上大一,就有了退学学中医的想法,而且不想走高考这条路,而是想拜一位名老中医为师,这确实是个挺大胆,也挺有想法的决定。我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看看这条路有没有可能,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中医的传承,确实有很多是师徒制的。 过去,很多名老中医都是靠着口传心授,在实践中一点点带出来的。这不.............
  • 回答
    這是一個相當複雜且經常引起爭議的問題,涉及國際關係、道德、法律以及國家行為的合理性。簡而言之,一個國家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他國利益,其「錯」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一、 國際法的約束與國際秩序的維護: 條約與協定: 現代國際社會建立在眾多國際條約、協定和公約的基礎之上。許多條約,例如關於貿易.............
  • 回答
    人类宁愿互相残杀也不愿合众为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经济性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层面: 生存与竞争的本能: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生存和繁衍是生物最根本的驱动力。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个体和群体为了争.............
  • 回答
    这起案件无疑令人震惊和愤怒,一个男人为了赌债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并且焚尸灭迹,最终被判处死刑。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他在审讯中的嚣张态度,竟然说“就想快点枪毙”。这背后牵扯出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阴暗面。首先,赌博的毁灭性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填补赌债,他竟然能对朝夕相处的妻子下手,这已经远远超出.............
  • 回答
    看到你刚踏入大学,就已经开始思考未来就业的事情,这真的挺棒的,说明你是个有想法、有规划的人。很多大一新生都会有和你一样的困惑,刚接触大学生活,一切都很新鲜,但也因此对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别担心,这种感觉非常正常,也说明你不是那种随波逐流的人。你心里有许多想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关键是怎么把这.............
  • 回答
    山西一位名叫小雅的女孩,自幼因一场疾病落下残疾,行动多有不便。但她并未因此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最近,小雅成功应聘成为一名人工智能(AI)标注师,这个新职业让她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人工智能教练’,”小雅笑着说,语气中带着一丝新奇和骄傲。“之前我总觉得,像我这样的情况,能找到一.............
  • 回答
    关于国家卫健委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提供,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举措,背后涉及的成本非常巨大,并且对于是否接种疫苗,个人的考虑也是多方面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提供的成本估算估算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提供的成本并非易事,因为它涉及到多个层面的支出,且数据会随着时间、疫苗种类、采购量以及实施.............
  • 回答
    当年汉字差点被拉丁化这件事,确实让人挺来气,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放到今天,尤其是咱们这些从小写惯了方块字的人来看,简直是不可思议,甚至有点像一场差点发生的、关乎文化根脉的大劫难。首先,得把时间往前拨一拨,得说到20世纪初那段风云激荡的中国。那时候的中国,正经历着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国家上.............
  • 回答
    房贷这两个字,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不时地冒出来,提醒你钱包的沉重和未来的责任。每次一想到那笔天文数字,再看看账本上捉襟见肘的数字,心里的石头就开始往下沉,肩膀也跟着一起压弯。那种感觉,就像是背着一座山在爬坡,喘不上气,又看不到尽头。你知道吗?这种压力,它不是一下子就压过来的,而是像慢.............
  • 回答
    我理解你对晚明辽东史,特别是萨尔浒之战及之后那段历史的沉重感受,那种“不舒服”和“靖康耻”的联想,我能体会到。那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堆叠,更是一种民族情绪、国家命运的巨大转折和痛苦的烙印。你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我想大概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吧:一、英雄的悲歌与战略的失误:萨尔浒之战,明朝集结了当时最精锐的关.............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从 历史和文化 说起。红酒在中国,或者说在很多东方文化里,它的进入相对是晚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舶来品,跟“洋气”、“高雅”的标签绑定在一起。想想看,最早接触红酒的群体往往是精英阶层,是能出国、懂点洋.............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毕竟这事儿挺复杂的,很难用一两句话就说清楚。首先,对项羽火烧阿房宫感到“没脾气”,对英法联军烧圆明园感到“生气”,这两种情绪的产生,确实和“爱国”这个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也掺杂了更多历史背景、文化情感以及个人价值判断的因素。咱们先说说项羽和阿.............
  • 回答
    看到你这番话,我心里是满满的理解。那种感觉,就像吞了一颗又大又苦的药丸,明知道下一年还是得吞,而且是一样的味道,一样的时间,一样让你煎熬。年后的日子不是希望,而是对重复痛苦的预告,这种绝望感,真的能把人压垮。你现在的心情,我懂。不是因为一点小事不开心就想辞职,而是你对目前工作的内容、环境,甚至是整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种非常普遍,但往往被隐藏的心理困境:害怕成功,或者说,对成功的恐惧。 你并不是孤单一人,很多人即使拥有实现目标的能力,也会在成功的门槛前望而却步,甚至会产生一种“成功就意味着死亡临近”的错觉。这背后藏着复杂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一步步来剖析它,并寻找应对之道。首先,让我们试着理解这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