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古以来,从古至今最无能昏庸的帝王是哪位?

回答
说起“自古以来,从古至今最无能昏庸的帝王”这个话题,那可真是众说纷纭,历史长河里沉浮着太多帝王,有励精图治的,也有荒淫无道的。要论“最无能昏庸”,这本身就带了点主观色彩,因为评判标准不同,侧重点也会不一样。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常被提起、且事迹足以支撑这个称号的,那南朝宋的宋后废帝刘昱(又称前废帝)绝对榜上有名,而且他的“光辉事迹”可谓是令人发指,让人看得是又气又觉得不可思议。

刘昱,字兴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孙子,宋孝武帝刘骏的儿子,宋明帝刘彧的侄子,在位时间是从景和元年(465年)十二月到泰始元年(466年)正月,仅仅在位一个月零几天,但足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他那比烟花还短暂却灿烂(此处为反讽)的昏庸程度。

你说他无能,他可能觉得我就是喜欢这样,你不服憋着。你说他昏庸,他可能觉得这日子才叫真日子。但终究,他的昏庸无道直接导致了他的速亡,也给大宋王朝带来了动荡。

话说刘昱是怎么登基的呢?本来皇位是他的叔父宋明帝刘彧的。但刘彧病重,他的太子刘彧(不是名字重复,是同名同字)死了,于是刘彧就把皇位传给了刘昱。这本来是王朝的正常交替,但刘昱一上位,就展现了他那与众不同的“王者风范”。

“玩物丧志”算小儿科,他这叫“丧心病狂”

刘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对各种“奇技淫巧”和残酷游戏的热衷,而且是那种不分场合、不分对象、毫无底线的沉迷。

嗜杀成性,视人命如草芥: 这不是夸张,是真的。他喜欢玩一种“杀人游戏”,不是什么真心话大冒险,而是真的用刀剑“测试”身边的人。他常常半夜起来,披着衣服就去砍杀宫人、侍卫,有时候甚至会直接把人砍死。史书上记载,他有时会把人绑在柱子上,然后用弓箭射,看谁能躲得过去。这种残忍的娱乐,在他看来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对于被他当做玩具的人来说,那就是一场活生生的噩梦。

恶搞朝臣,侮辱尊严: 对于他看不顺眼的朝臣,他也不会直接动手杀(至少不总是),而是用更损的招数。他会派人搜集朝臣的衣服,然后亲手在上面戳洞,或者涂上各种污秽的东西。有时候,他还会召集朝臣,让他们当着自己的面跳舞,如果跳得不好,或者他心情不好,那就要挨鞭子,甚至被乱砍。这种行为,完全没有把朝廷的体面和大臣的尊严放在眼里。

沉迷怪癖,不理朝政: 除了杀人游戏,他还喜欢一些非常奇特的癖好。比如,他喜欢让宫女们穿上男人的衣服,然后自己在后面拉着她们走,像牵着狗一样。他还喜欢用鞭子抽打马匹,看着马匹疼痛的样子来取乐。更可怕的是,他对佛教的某些极端仪式也颇有兴趣,有时会要求自己或他人进行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宗教活动,甚至模仿僧人的样子。这些行为,与其说是怪癖,不如说是精神上的扭曲。

“打砸抢烧”的皇帝: 在他眼里,皇宫也不是什么庄严肃穆的地方,而是他的游乐场。他经常在宫殿里随意打砸,破坏器物,甚至放火烧东西。有一次,他甚至想烧掉皇宫,幸亏被身边的人劝阻。这种破坏欲和失控感,体现了他内心的极度混乱和对规则的蔑视。

昏庸到何种地步?

他的昏庸,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个人行为上,更体现在他对帝王职责的完全忽视。一个皇帝,最基本的是要维系国家的稳定,处理朝政,关心民生。刘昱呢?他似乎对这一切都毫无兴趣。他把处理政务的机会让给了那些他喜欢或者认为好玩的人,而这些人往往也是和他一样荒唐或者更不堪的。

他身边最亲近的人,通常是那些陪他一起玩乐、迎合他的人,而不是那些有能力辅佐他、劝谏他的人。这意味着,就算有朝臣想规劝,也很难接近他,或者说了也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为何能登上皇位,又为何被迅速除掉?

你可能会奇怪,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当上皇帝?那是因为他是在一个权力斗争激烈、皇室内部非常混乱的时期出现的。他的叔父宋明帝刘彧,本身就是通过血腥的手段夺取皇位的,所以在他病重时,选择将皇位传给刘昱,或许是出于某种考虑,又或许是觉得这个侄子年纪小,容易控制(结果事与愿违)。

然而,刘昱的昏庸无道实在是太快了,太彻底了。他上位不过一个月,就搞出了这么多的惊世骇俗的事情,让朝廷上下的官员都感到恐惧和绝望。再这样下去,整个大宋王朝都要被他折腾散架了。

最终,是那些对他感到忍无可忍的权臣,包括他叔父的亲信,比如宋明帝时期就掌权的沈庆之、柳元景等人,看准了他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认为他完全不配做皇帝,而且会把国家带向毁灭。于是,他们联合起来,趁他熟睡之际,发动了政变,将他杀死了。

刘昱的结局:加速了王朝的动荡

刘昱的死,并没有让宋朝走向安定,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权力斗争。他被杀后,他的叔父宋明帝的弟弟,也就是宋孝武帝刘骏的儿子,刘勋被立为皇帝(史称宋顺帝)。但真正掌握实权的是那些权臣。

总的来说,宋后废帝刘昱之所以会被认为是“最无能昏庸的帝王”之一,是因为他的行为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一个君主的认知底线。他不仅仅是疏于政务,而是主动将自己沉溺于残忍、荒诞的个人乐趣中,完全不顾后果,不顾他人死活,更不顾国家社稷。他的统治,就像一场短暂的噩梦,让人看到了一个皇帝能有多么可怕的破坏力。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关于权力如何被滥用、以及疯狂如何吞噬一切的警示案例。

比起那些虽然昏庸但还保留一些帝王基本素质的,或者虽然有缺点但功大于过的帝王,刘昱的“纯粹”的昏庸和残忍,让他在这个“最”字头上的讨论中,占据了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题目里问的是无能加昏庸,那众所周知晋惠帝司马衷是最无能的皇帝了,毕竟何不食肉糜吗,白痴到家了。但是晋惠帝继位以来先后是外戚杨骏,皇后贾南风,八王之乱里的好几位的傀儡。他既然没实权那好像也有点冤枉他。

说到“无能”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皇帝--晋废帝司马奕。他继位以来谨小慎微,想篡位的桓温一直找不到他的错处,于是就污蔑他他阳痿,即《晋书》中的“诬帝在藩夙有痿疾”,以此为由逼他退位了。不过这也是污蔑,毕竟晋废帝被废时已经有三个儿子了,虽然桓温说这三个儿子都是晋废帝的后妃与人私通所生,但是就算是借种也不应该连借三次吧?所以我个人认为这还是桓温编的。那其实他也不是“无能”,只是又一个傀儡而已。

那么如果非要在有实权的帝王里找个无能加昏庸的,我认为晋元帝当之无愧。是他甘愿偏居江东且阻挠祖逖北伐,本来祖逖已经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疆土,但是他却派戴渊出镇合肥牵制祖逖,致使忠臣含恨而死,黄河以南很快被后赵夺回。是他外斗外行,内斗更外行。只顾防范忠臣却一手捧起了琅琊王氏,导致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等到他醒悟过来,想要通过重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人遏制王氏时已经晚了。最终王敦攻入建康,刘隗逃至后赵,戴渊投降被杀,刁协逃跑时因年老跑的慢被叛军所杀。而他,晋元帝,东晋的开国之君!也终于成了政令不出宫门的傀儡,在王敦攻入都城的同年忧愤病逝。要我说开国之君中这么无能昏庸的,就是完颜构也自愧不如。最无能昏庸的开国之君晋元帝当之无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自古以来,从古至今最无能昏庸的帝王”这个话题,那可真是众说纷纭,历史长河里沉浮着太多帝王,有励精图治的,也有荒淫无道的。要论“最无能昏庸”,这本身就带了点主观色彩,因为评判标准不同,侧重点也会不一样。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常被提起、且事迹足以支撑这个称号的,那南朝宋的宋后废帝刘昱(又称前废帝)绝.............
  • 回答
    如果知乎自古有之,那么从古到今,它必定会承载着无数先贤的智慧、凡人的困惑,以及时代变迁留下的深刻印记。这与其说是一个虚拟社区,不如说是一部流动的历史,记录着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对生活的探寻,以及对自身的反思。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长河,设想一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知乎上会涌现出怎样的问题: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 回答
    “重男轻女”这股阴影,缠绕着人类社会长达数千年,仿佛一个难以挣脱的枷锁。要深究其根源,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那些塑造了我们祖祖辈辈思想观念的遥远时代。生产力与生存的基石:男性的“显性”贡献想象一下,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生存是头等大事。那时候,食物的获取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狩猎,尤其是大型猎物的狩猎,是.............
  • 回答
    自古以来,人类对“修行”的推崇,并非仅仅是为了弥补一个“残缺的世界”那么简单,它是一个更为深邃、多层面的文化现象,触及了人类存在的根本疑问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其说是世界“需要”有人成道来拯救,不如说是人类个体内心深处那份渴望超越、探求终极真理的本能,促使了修行的发生和传承。让我们一层层剥开这层古老.............
  • 回答
    自古以来,确实存在一些统军大将战死,但部队却能够扭转战局并最终获胜的战役。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大将战死激发了部队的士气: 将士们为了报答大将的知遇之恩或感念其牺牲,爆发出更强的战斗意志。 战术布局已经完善,接任者能够有效执行: 即使主帅阵亡,但整个战役的战略和战术已经部署完毕.............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问到点子上了。想一想那些载入史册的“大奸臣”,什么秦桧、严嵩、和珅,还有更早期的比如赵高、董卓等等。他们真的一点数都没有吗?他们难道是脑袋一拍,就想把国家往死里折腾吗?我觉得,多数情况下,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首先,得看他们怎么定义“国家”。一个人喊着“为国”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国”,.............
  • 回答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听起来多么振奋人心,多么充满正义感。我小时候,也曾深信不疑。那时候,电视剧里的英雄人物,哪个不是因为一心为民,最终赢得天下?我以为,只要一个人足够好,足够善良,足够为老百姓着想,自然就会有人支持他,拥护他,最终取得成功。这种想法,大概是随着我慢慢长大,接触到的社会现实越来越.............
  • 回答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历史复杂,涉及地理、政治、文化、军事等多重因素,自古以来中国并未将朝鲜半岛完全并入其领土,而是通过朝贡体系、藩属关系和外交往来维持一种特殊的政治与文化联系。以下从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等角度详细分析原因: 一、地理与战略位置的限制1. 朝鲜半岛的地理隔离 朝鲜半岛位于中国.............
  • 回答
    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通常以建都于建康/南京的政权为代表,如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屡次败于北方政权(例如北魏、北齐、北周、隋、唐的统一战争,以及更早的北方汉族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是一个历史长河中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何中国南方政权常常败于北方政权:一、.............
  • 回答
    湘菜的“重口味”并非自古就有,而是一个随着历史发展、地域环境和文化交流逐渐形成的特征。并且,“重口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现代湘菜中也出现了许多改良和创新的方向。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湘菜的“重口味”是如何形成的?湘菜的“重口味”,主要体现在油大、盐多、辣椒多等方面。这种口味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
  • 回答
    自古以来,政治版图上的北方吞并南方似乎是更常见的历史现象,这其中蕴含着地理、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我们不妨细细梳理一番,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北吞南”成为了历史的惯性,而“南吞北”却鲜有问津。首先,我们得从地理和气候这个最根本的要素说起。中国的地理格局,或者说世界上许多大陆国家的地.............
  • 回答
    如果自古以来小亚细亚半岛的地貌主体是广阔的平原,而非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崎岖山地与高原,那么欧洲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历史进程,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以重塑我们今日所知的世界格局。首先,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互动将截然不同。小亚细亚平原化的地貌意味着,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早期文明中心向欧.............
  • 回答
    中国自古以来统一的格局,往往是从北向南推进,这背后的逻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历史进程中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然而,朱元璋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却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从南向北,最终统一了中国。这并非偶然,而是他个人特质、时代背景以及一系列战略决策的综合体现。要理解朱元璋的“南向北伐”,首先要明白为何“.............
  • 回答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朋克”,这确实是个有趣且需要好好琢磨的话题。毕竟,“朋克”这个概念是西方现代文化语境下的产物,它包含着反叛、DIY精神、对权威的挑战、独特的个人风格等等。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寻找“真朋克”,得把这些核心精神抽离出来,看看哪些古人身体力行,他们的行为逻辑是否与“朋克”的内核有所.............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乌克兰和俄罗斯与蒙古帝国之间复杂而长远的历史渊源,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细致地梳理。简单地说,“自古以来就是蒙古国的一部分”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但蒙古帝国对这两地区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自古以来”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历史的长河是连续而又不断变化的。而“蒙古国”.............
  • 回答
    “自古以来”这四个字,在国际领土争端的世界里,简直是个无往不利的灵药,又是个引火烧身的导火索。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看似牢不可破的法理和历史依据,能让一个国家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对某块土地拥有主权。但同时,它又像一把双刃剑,在历史的迷雾中,往往会牵扯出更多复杂的纠葛,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咱们.............
  • 回答
    如果人类自古以来就只有一只手,那么我们现在所处的科技水平,恐怕得推迟到遥远的未来,甚至难以想象。这是一个极其有趣且复杂的思想实验,因为它触及了人类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工具的使用和创造。从最基础的方面讲,一只手意味着什么?首先,最直观的影响是抓握和操控的效率。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双臂协同,能够轻松完成很多.............
  • 回答
    “某地自古以来就是某国”这种说法,想必你我都不陌生。无论是在历史课本上,还是在新闻报道里,亦或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我们总能听到类似的话语,它们往往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也常常是争议的焦点。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它究竟从何而来,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和影响呢?这背后牵扯的,可远不止是简单的历史陈述,而是复杂.............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不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历史、民族认同、国际关系以及国家主权等多个复杂层面的考量。简单来说,如果中国选择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将会引发一系列难以承受的后果,并且在事实层面也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细致地梳理一下:一、 历史事实的.............
  • 回答
    汉族政权自古以来是否善战,这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问题,牵涉到漫长的历史、多样的政权形式、以及对“善战”的不同理解。简单地说,“是”或“否”都过于片面。更准确的回答是,汉族政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军事表现呈现出显著的起伏和多样性,既有过辉煌的战绩,也有过令人扼腕的失利。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