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17世纪,准噶尔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相比,谁更为强大?

回答
要评价17世纪准噶尔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谁更强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包括军事实力、地理位置、政治影响力、经济基础以及内部稳定性。虽然准噶尔汗国在17世纪中后期才开始崛起,并且其鼎盛时期主要在18世纪,但我们可以就17世纪的整体情况进行一个对比分析。

克里米亚汗国:历史悠久,区域主导

克里米亚汗国在17世纪已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政治实体,其根基可以追溯到金帐汗国的分裂。它在15世纪早期就已建立,并在1475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藩属国,这赋予了它相当程度的战略纵深和外部支持。

军事实力: 克里米亚汗国以其精锐的骑兵闻名,尤其擅长突袭和劫掠。他们的军队组成主要是鞑靼骑兵,以其速度、耐力和适应草原作战的能力著称。在17世纪,他们仍然是东欧和黑海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经常参与奥斯曼帝国发起的战争,例如与波兰立陶宛联邦、莫斯科公国(后来的俄罗斯帝国)的冲突。汗国的骑兵部队规模虽然不如一些大型帝国,但其战术灵活性和在特定地形上的优势,使其成为令人畏惧的对手。他们对波兰立陶宛联邦的 raids(劫掠)是常态,为汗国提供了财富和奴隶,也对联邦构成了持续的军事压力。

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 克里米亚半岛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克里米亚汗国独特的优势。它控制着黑海北岸的关键区域,靠近重要的贸易路线,并且能够俯瞰黑海。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他们获得了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军事和财政援助,以及免受其他大国直接侵略的保护(尽管这种保护并非绝对)。他们的外交活动也围绕着奥斯曼帝国展开,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哈布斯堡王朝以及莫斯科公国之间进行周旋。

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基础: 克里米亚汗国在金帐汗国分裂后的突厥蒙古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尤其是在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他们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奴隶贸易、牲畜养殖以及控制黑海贸易路线的部分收益。与奥斯曼帝国的联系也为他们带来了贸易机会和一定的财政支持。

内部稳定性: 尽管克里米亚汗国拥有较为稳固的政治结构,但汗位继承和宗族之间的权力斗争是其内部政治的常见现象。然而,与一些新兴势力相比,其政治体制相对成熟。

准噶尔汗国:新兴力量,草原霸权

准噶尔汗国在17世纪才开始崭露头角,并在17世纪末逐渐成为蒙古高原的主导力量。它的崛起是蒙古各部在经历长期的分裂和动荡后,重新整合的产物。

军事实力: 准噶尔人的军事力量在17世纪下半叶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借鉴了东西方(特别是俄国和中国)的军事技术和组织形式,逐渐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他们的军事改革,特别是对火器的重视和引进,使得他们的战斗力远超传统的蒙古骑兵。准噶尔人非常擅长组织大型的骑兵部队,并且能够在广阔的草原上进行战略机动。他们的骑兵同样保持了蒙古骑兵的勇猛和速度,但与克里米亚汗国的骑兵相比,准噶尔的军队在火器运用和正规化方面可能更具优势,尤其是在面对装备相对落后的敌人时。

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 准噶尔汗国占据了广袤的准噶尔盆地,这是一个战略位置重要的地区,位于天山北部,是连接东西方草原贸易路线的关键节点。他们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向东威胁明朝(后来的清朝),向西与俄国接触,向南则与中亚各汗国(如布哈拉汗国)相邻。在17世纪,准噶尔汗国的主要敌人是察哈尔部、土尔扈特部以及后来的清朝。他们与俄国在西伯利亚和边境地区有过接触,有时是贸易伙伴,有时也是潜在的冲突者。

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基础: 准噶尔汗国的政治目标是统一蒙古各部,并在东亚草原地区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权。他们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手段,逐步将原先分散的蒙古部落整合到自己的统治之下。经济上,准噶尔汗国依赖于牧业、草原贸易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征服和掠夺。与俄国和中国(特别是以物易物)的贸易对他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内部稳定性: 准噶尔汗国的崛起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内部的斗争和整合。从其早期领袖之一的额森汗到后来的巴图尔珲台吉,准噶尔的统治者们一直在努力巩固权力,统一内部。虽然存在内部的部落矛盾,但相对克里米亚汗国,准噶尔汗国在17世纪下半叶的政治整合程度在不断提高,为其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17世纪的对比:谁更强大?

如果我们将17世纪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克里米亚汗国在17世纪初期和中期,在区域性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上,可能比当时的准噶尔汗国更为强大和稳固。 克里米亚汗国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实体,是奥斯曼帝国的重要盟友,并且其军事力量在东欧和黑海地区具有显著的优势。他们对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持续打击,以及在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战争中的作用,证明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

然而,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准噶尔汗国的崛起速度非常惊人,并且展现出了更强的扩张潜力和战略眼光。 尤其是在巴图尔珲台吉(尽管他更多是在17世纪中叶被视为准噶尔势力的奠基者)和他的继承者们领导下,准噶尔汗国通过军事改革和统一蒙古各部的努力,迅速壮大。他们开始对清朝构成重大威胁,并在东亚草原地区建立起事实上的霸权。

因此,这是一个动态的比较:

17世纪上半叶: 克里米亚汗国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军事成熟度和与大国的联系方面,可能更胜一筹。
17世纪下半叶: 准噶尔汗国的崛起势头迅猛,其军事革新和统一草原的战略,使其开始展现出比克里米亚汗国更强的战略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到17世纪末,准噶尔汗国已经成为东亚草原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对清朝的挑战也说明了这一点。

总结来说, 在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克里米亚汗国因其悠久的历史、成熟的政治结构和与奥斯曼帝国的牢固联系,在“区域主导”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准噶尔汗国凭借其革新性的军事策略和不断壮大的统一力量,尤其是在17世纪的后半段,已经开始显露出成为一个更具威胁和扩张性的力量的潜力,为18世纪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如果硬要分出高下,在17世纪整体上,克里米亚汗国可能在“现有实力”和“区域影响力”上占优,但准噶尔汗国则在“发展速度”和“未来潜力”上表现得更为惊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如果把时间限定在17世纪的话,这个问题说实话对准噶尔也太狠了一点。实际上18世纪初的准噶尔才是巅峰。

因为在整个17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准噶尔经历的其实是以哈喇忽剌——巴图尔珲台吉一部为核心,把16世纪被东边邻居碾压的卫拉特诸部趁周边势力衰弱后重新尝试整合的漫长过程,且整合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曲折(和硕特的固始汗,土尔扈特的和鄂尔勒克和一部分杜尔伯特部都在这个过程中离开了卫拉特传统故地),虽有卫特拉大会和卫拉特法典的颁布(很多人视此为准噶尔汗国的开端),但实际上卫拉特各部间形成的还是同盟关系。这种前封建时代的离散状态跟在16世纪从体制到社会经济已经相对成熟,有强大靠山(奥斯曼爸爸)并形成稳定的汗国支柱产业链(白奴贸易)的克里米亚汗国基本不具备可比性。哪怕从账面国力上看,整个17世纪准噶尔能够勉强达到与克里米亚汗国相提并论水平的,可能就只有葛二蛋最高光的那几年,注意,这还仅仅只是账面实力

从基本盘上,17世纪二者的差距是很大的

根据奥斯曼、毛子和大波波三方的记录,克里米亚汗国的核心区域克里米亚半岛和部分周边草原,能保持常年可出动数万甚至十数万兵力的动员力,其中光克里米亚汗本部就有上万军队加上1-2000人规模装备火器的耶尼切利,在17世纪国势已经有所衰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深入波兰·立陶宛和俄毛本部的腹地进行侵攻作战,掳掠大量人畜。相比之下,卫拉特诸台吉可能要把兵力集中在一起,才勉强可以达到类似的规模,且正如前所述,对于分散在西起伏尔加河东到青海这个极广大地域中游牧的卫拉特诸部,互相间属于时敌时友,做这种兵力的加法没有任何的意义,对散布在西伯利亚,仅有少量兵力驻防的毛子城寨形成不了太大的威胁。准噶尔真正能够保持动员的还是其本部兵力,2~3万的水准,乌兰布通一战反映的恰恰可能就是在地图开疆上看起来屌得一比的葛二蛋之真实的动员水平。被很多葛二蛋粉争相吹捧的火器,其实也不会超过克里米亚的运用水平

再重复一遍以前说过的观点,能在动员水平上跟克里米亚汗国相比的游牧势力,抱歉既不是准噶尔,也不是帖木儿帝国崩溃后的内亚,而应该是达延汗和俺答汗时期的蒙古。

从社会发展水平上,准噶尔的起步比漠南蒙古还晚,以至于17世纪前半叶,毛子所看到的巴图尔珲台吉的都城和布克赛尔,不过是个50俄丈见方的小石头城,跟集合了来自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建筑师和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建造而成,作为奴隶贸易中心的克里米亚首都巴赫切萨莱有本质的区别。(还没有人家一个清真寺大,话说回来,这个时期蒙古地区的所谓“城”,其实也就是以佛寺为中心,周边聚集了一定规模的耕地和帐房而已),更遑论货币经济和物流。纵使后来葛二蛋对小布哈拉地区进行了征服,但整体差距然并卵

BTW,我过去是真的在贴吧见到(好像,在知乎也有人说过?),有人告诉我准噶尔的势力是强大到西起黑海,东到阿尔泰山,洋式装备,纵横欧亚的。地图开疆论之横暴,莫过于此

user avatar

准部占领外蒙是两年,两年后就被打回去,占领西藏的时间则只有三年,而且两者不是同一个时期(占领外蒙是1688到1690,占领西藏是1717到1720)。而对于哈萨克也只是占领一小部分。

(占有这一小块蛮长时间的,毕竟哈准世仇,准噶尔打哈萨克可比打喀尔喀用力多了。哈萨克抗准主力,清俄游而不击.jpg)

准部首领≈新疆省省长

清棍整天硬说准部的版图包括全部西藏、外蒙、哈萨克(另外,青海一直在和硕特汗国手里,清棍却没少发明历史意淫准噶尔有青海),是游牧的终极形态,堪比铁木真的蒙古。只能说清棍不但喜欢地图开疆,还喜欢给大清的对手地图开疆。嗯,他们开心就好。

哦,顺便一提,噶尔丹的老爹巴图尔珲台吉力主准噶尔与喀尔喀化敌为友,终于成功得让双方结成一同抢劫哈萨克人的同盟,结果噶尔丹这个二愣子上台之后哈萨克喀尔喀一起打,就冲他这流寇级别的格局这辈子就不可能赶得上他的先祖也先太师。可是喜欢星辰大海的清棍却嗨翻了,说噶尔丹是成吉思汗一样的人物……就这么一个中二战争狂被他们吹成中华文明的天敌,没有满清力挽狂澜中国就要完犊子……

user avatar

已有的几个回答其实都已经说的肥肠好了,我就稍微再讲一点吧。

17世纪大致是西边的克里米亚汗国逐渐衰落和东边新的巨星(迫真)准噶尔汗国冉冉升起的时刻。不过讲真,后者与前者的差距仍然是非常巨大的。

16世纪的克里米亚汗国还能做出攻入莫斯科俘虏15万人并差点俘虏伊凡四世的赫赫武功,虽然次年即因为轻敌而在莫洛季高地遇伏惨败而从此不再能大规模远征俄国,但仍然能有效的对波兰、南俄一带进行扫荡和劫掠并贩卖“白奴”,直到17世纪,克里米亚仍然是东欧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在1648年乌克兰哥萨克大起义爆发后,围绕着乌克兰归属奥斯曼、俄国、克里米亚、波兰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14年的俄波战争结束后,右岸乌克兰归波兰左岸归沙俄。随后,在克里米亚汗国的协助下奥斯曼又向波兰开战夺取右岸乌克兰,俄国也趁机夺取奇吉林地区。在帮助奥斯曼成功夺取右岸乌克兰后,克里米亚又大举攻打左岸乌克兰。经历了1677年8月至1678年8月的战争后克里米亚帮助奥斯曼夺取了奇吉林地区,此后战争陷入僵局。1681年春,在克里米亚首都巴赫奇萨赖,克、俄、奥三国签订和约,右岸乌克兰归属奥斯曼,左岸乌克兰和基辅归属沙俄。

直到17世纪,克里米亚尽管已经不再是16世纪那个能深入俄国腹地烧杀抢掠的军事强国,对奥斯曼的附庸程度也日渐加深。然而其仍然是一支有大量火器与坚城要塞,能动员数万十数万兵马,靠着优良地理位置获取大量财富的强国,是能和奥斯曼、沙俄博弈的高级玩家。


对比常常号称能和清俄平起平坐的准噶尔汗国.....

整个17世纪的准噶尔都谈不上多么强大,1635年哈喇忽剌去世,巴图尔珲台吉继续领导准噶尔部,1664年僧格上台后又被杀,1671年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北疆夺取大位。在这七十年时间里几代领袖披荆斩棘,历经了无数失败和反复,终于使得准噶尔人逐渐逆转颓势而对哈萨克、和托辉特、叶尔羌建立了优势,成为了四卫拉特最强者。而直到此时,准噶尔也不过是一个在周边游牧族群中颇有战斗力的强大部落而已,远远谈不上有什么有机的国家机器。来访的沙俄使者发现准噶尔人终于开始修建城池了(大约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还没俄国一个村子大。而准噶尔人也不厌其烦的央求沙皇小爸爸赐给他们猪、鸡、庄稼种子....

1671年噶尔丹开始大举入侵周边势力,在强行吞并四卫拉特(有部分逃入清朝等周边国家)后又1680灭叶尔羌,1688东征喀尔喀,此时至少在版图上看已经非常唬人(如果不考虑他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已经在后方造反)——然后在1691年带着两三万人去找康熙送人头。

归根结底,准噶尔真正走向一个正规国家要等到18世纪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时期了。17世纪的准噶尔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整肃内部,逐渐摆脱弱势地位,最后的一段时间噶尔丹虽然快速扩张但是又过度冒进而消化不良了,结果被迅速打回原形,也让汗国实力严重下降——清准再次大战要等到1718准军入藏了。

准噶尔的位置并不好。相对于掌握黑海锁钥可以抱奥斯曼大腿的克里米亚,深居内亚腹地的准噶尔身在17-18世纪显得太不合时宜了,在清俄两国都对其实施不同程度的封锁下,准噶尔的种种粮食、火器都要依赖河中的布哈拉人渠道来获取。

17世纪准噶尔对俄的战绩同样非常难看。沙俄不断向南西伯利亚的准噶尔人和其属民蚕食入侵迫使其臣服,而准噶尔的几次所谓的“攻打”沙俄秋明、巴拉宾斯克等城镇,也不过是向沙俄讨要被其控制的吉尔吉斯人、巴拉巴鞑靼人等属民而已。

准噶尔人对俄国唯一值得一提的胜利要等到18世纪。1715年沙俄已经自信到视准噶尔为无物,打算顺着额尔齐斯河横穿准噶尔夺取南疆叶尔羌去开采金矿了。1716年在亚梅什湖修建亚梅舍沃要塞后遭到准噶尔还击,名将大策凌敦多布率领一万军队围困要塞数月,等到要塞弹尽粮绝,坏血病炭疽病流行后才终于取胜歼灭三千多俄军——而且还不是全胜,七百多哥萨克突围后乘坐18条船撤退,行至鄂木河口停下,修建了鄂木斯克要塞。1717建立热列金斯克堡垒,1718建立谢米巴拉金斯克要塞,1720建立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要塞,至此额尔齐斯堡垒线建成,大河东西千里河道都落入了俄国人囊中。

直到1701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以南连俄国人的一个村子都没有,额尔齐斯河上最南的俄国村子只在鄂木河口以南六十公里。然而仅仅约20年过后,沙俄就向南推进到了大约未来清俄边界一带。而大部分时候准噶尔人只能做出口头交涉等虚弱无力的抗议——噶尔丹策零本人就对哥萨克的战斗力深感敬畏。

归根结底,俄国人一直不和准噶尔人撕破脸只是因为主要力量集中在欧洲,没有那个人力物力和动力跑到东方和准噶尔对线罢了——少量的哥萨克一般就足以应付事态了。

user avatar

克里米亚汗国在十八世纪前一直是东欧最强的势力之一,卖了三百多万斯拉夫白皮奴当收成。

虽然到了17世纪没之前那么风光,但是还是俄罗斯的心腹大患,准格尔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在清朝进入准噶尔之前,哈萨克汗国彻底打败了准格尔,1757年哈萨克汗国军队就占领了准格尔汗国的首都,还在博乐与清朝军队有过交火,双方都表示准格尔更菜一点。

阿木耳沙纳的军队就是通过克里米亚的得到的经过奥斯曼训练的教官和火器,所以克里米亚汗国打准格尔,不考虑因素,完全是吊打。

但是国力的话,可能差不多,因为克里米亚基本没有自产能力和或者质量太差,需要奥斯曼持续输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