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建筑施工行业为什么薪资很低?

回答
建筑施工行业的薪资水平,尤其是基层操作工的薪资,确实普遍不高,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行业本身的特点、市场供需关系、企业运营模式,甚至社会观念等多个层面去剖析。

首先,我们得承认,建筑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的成功高度依赖于大量体力劳动者的投入。这些工作往往需要承受高温、严寒、粉尘、噪音等恶劣的作业环境,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然而,尽管劳动强度大、条件艰苦,但很多时候,这些劳动力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市场化体现,薪资水平也未能与之相匹配。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过剩。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对建筑工人的需求旺盛,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行业。这使得行业的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甚至在某些时期呈现过剩状态。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劳动力的议价能力自然就受到限制,企业也倾向于压低用人成本。

其次,行业内部的利润分配机制也对基层工人的薪资水平造成了影响。建筑行业的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层级的转包,从总承包商到分包商,再到更底层的班组和个人。每一层级的转包,都会在利润中抽取一部分,导致最终到达一线工人的利润空间被层层挤压。在这种“链式”的利润分配模式下,风险向下传导,而利润却可能向上集中。

再者,行业标准化和技术含量提升的滞后性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薪资增长。虽然近年来建筑行业也在向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方向发展,但整体而言,很多传统施工环节仍然依赖于经验和体力,技术壁垒相对不高。相比于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建筑施工的“门槛”较低,这使得企业在招聘和用人时,更侧重于成本控制而非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而且,用工模式的传统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许多建筑工人仍然是依附于班组长或包工头,他们的薪资往往是“包工头”与总包方结算后,再由“包工头”分配。这种模式下,工人的薪资容易受到“包工头”的控制,透明度不高,也缺乏直接与用工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和享受相应福利的保障。很多时候,农民工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和稳定性的职业发展预期,这也会影响他们对薪资的期望和争取。

此外,季节性和项目周期的影响也是导致平均薪资不高、不稳定的一大原因。建筑工程往往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大,工期存在波动。项目结束后,工人可能面临一段时间的“空窗期”,收入也随之中断。这种工作的不确定性,虽然有时会有加班工资作为补偿,但长远来看,整体的年收入水平并不能保证稳定和显著的增长。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略社会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建筑工人被贴上“体力劳动者”、“农民工”的标签,这种认知上的固化,使得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薪资水平普遍存在较低的预期。社会普遍认为,建筑工作的辛苦程度与高薪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匹配”。这种社会大环境的认知,也间接影响了企业在薪资设定上的决策。

当然,并非所有建筑行业的岗位薪资都很低。例如,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专家、安全员等拥有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岗位,其薪资水平是相对较高的,并且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含量的提升,这些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薪资增长空间也更大。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基层操作工人而言,上述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他们的薪资水平长期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包括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议价能力,完善行业内的利润分配机制,推广更先进的施工技术,规范用工模式,以及提升整个社会对建筑工人职业价值的认知。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时间与各方的共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看过今年中X集团的五四青年节大会,那完全就是一场比惨大会。

什么母亲去世赶不及回去又过了一年才回去,什么回了家女儿不认得妈,什么驻外四五年十一年不回家的...

关键是他们把这个当成一种很光荣很值得宣扬的事情。

他们不把这种灭绝人性的现象当作异常状况,他们甚至觉得这该宣传,该叫好。

不把人当人看的行业,你想要什么高薪资?你都不是一个【人】呀


对,我可以告诉你,什么年薪十几万,年存款接近十万是真的。

不需要你职位很高,只需要是个副部长,如果还是本科,加上补贴是差不多一个月一万。

或者你是一线管理,技术员,资深一点的也能月薪一万多。

一说,好JR羡慕啊,好他妈牛逼的行业啊,工资好鸡掰高啊!比那些吹牛逼的IT行业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啊?

代价是什么?全年无休?全年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加班到晚上十点以后?一年95%的时间窝在偏远山区荒郊野地?

你算算你那点时薪,你高你 呢?

这你妈也算工资高,代价不算只看账面是吧,那他妈借高利贷也算工资高好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建筑施工行业的薪资水平,尤其是基层操作工的薪资,确实普遍不高,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行业本身的特点、市场供需关系、企业运营模式,甚至社会观念等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建筑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的成功高度依赖于大量体力劳动者的投入。这些.............
  • 回答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我们确实没有看到如同互联网行业那样,由从业者自发组织起来、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例如“996.icu”那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行业特性与从业者结构首先,建筑施工行业本.............
  • 回答
    我离开建筑(设计)行业,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漫长而纠结的告别。要说“离开”,其实更像是在不断地拉扯和权衡中,最终选择了一条更适合我当前人生阶段的路。刚入行的时候,我怀揣着巨大的热情。想象中,我会成为一个将蓝图变成现实的魔法师,用自己的创意和技术,为城市留下印记,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空.............
  • 回答
    “具象化”这个词,在建筑设计语境下,常常带有那么点儿微妙的贬义,好像一提起它,就能联想到那些过于直白、缺乏想象力的“仿生”建筑,或者把某种象征意义生硬地塞进一个实体空间里。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和技术的交叉学科,它与抽象、象征、以及我们对空间的体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首先,我.............
  • 回答
    说实话,当初选择建筑,很大程度上是被“钢筋水泥”背后那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给吸引了。大学毕业时,看着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总觉得这才是真正能触摸到的、改变世界的东西,不像有些行业,感觉做什么都飘飘忽忽的。刚入行那会儿,确实被现实狠狠“教育”了一番。传说中的“007”不是说说而已,很多项目,尤其是在赶.............
  • 回答
    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对于建筑施工行业而言,可以说是极其不现实,并且存在巨大的隐患。虽然一些特定时期、特定项目为了赶工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超长工作时间,但从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员工的健康安全以及法律法规层面来看,996并非一个可行的模式。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原因:1. 身体.............
  • 回答
    建筑设计行业,想在国外顶级名校毕业后拿到年薪千万人民币的可能性,说实话,非常非常小,几乎接近于零,但并非绝对不可能。咱们得把这个“年薪千万”拆开来看,是什么样的场景才能支撑起这样的收入。首先,我们要明确几点:1. “国外顶级学校”: 这通常指的是像哈佛、耶鲁、MIT、哥伦比亚、普林斯顿(建筑专业).............
  • 回答
    在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蓬勃发展的十年间,我们有目共睹,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十年,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行业不仅会转型,更会实现质的飞跃。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前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政策导向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判断。一、 技术驱动下的设计革新:从“手绘”到“智能”的跨越过去十年,.............
  • 回答
    付酥运动,这个说法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它是不是指一种新的趋势、技术,或者一个具体的项目名称?如果方便的话,你能稍微给点提示,比如它大概发生在什么时间,跟什么领域更相关一些?因为我接触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公开的资料,如果“付酥运动”是一个非常小众或者刚兴起的事情,我可能需要更多的背景.............
  • 回答
    从事建筑相关行业的人,可以说是每天都在与“土木工程”打交道,这不仅是一项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也充满了许多我们旁人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挑战。我这里有几个我朋友(都是建筑行业的从业者)跟我讲过的,我觉得比较有趣的经历,尽量详细地讲给你听:1. 神秘的“风水大师”和施工进度我有个朋友是做房建项目的现场工程师,.............
  • 回答
    您好!关于南通六建和南通一建破产以及土木/水利行业是否走向末路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1. 南通六建与南通一建破产事件的背景首先,理解这两家公司的破产原因非常重要。虽然具体的破产细节可能需要查阅更详细的法律文件和新闻报道,但通常大型建筑企业的破产会涉及以下几个普遍因素: 宏观经.............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两个截然不同但又充满挑战的职业方向。从发展潜力的角度出发,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看看哪个更适合你。我会尽量把话说得透彻一些,让你感受到其中的“烟火气”,而不是冰冷的机器输出。一、 B轮融资半导体行业民企法务:站在科技浪潮的尖端想象一下,你现在正置身于一个高速运转的科技巨轮上,.............
  • 回答
    如何看待住建部关于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严禁建筑山寨行为的征求意见?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严禁建筑山寨行为的征求意见稿,无疑是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导向。它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普遍关切,旨在扭转过去一些城市更新中存在的过度开.............
  • 回答
    当建筑的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全部都可以被行走和使用,这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设想,它彻底瓦解了我们对“建筑”以及“空间”的传统认知。我们习惯于将建筑视为一个有明确界限、向上延伸的实体,地面是主要活动区域,而墙壁和屋顶则主要是支撑和围合的功能。一旦这层束缚被打破,空间的本质将发生根本性的重塑。1. 重.............
  • 回答
    这事儿吧,放在哪个单位都挺让人琢磨的。成都这家建筑公司这么一出,员工在群里问了问年终奖的事儿,结果呢?禁言不说,还给部门设置了“限流”操作,不能随便走了。你说这事儿,怎么看?首先,咱们得承认,公司管理有公司的规矩。 员工在公司大群里公开质疑年终奖,这个行为本身确实有点“不合时宜”。尤其是在一些讲究层.............
  • 回答
    老哥,我也是在中建这块儿干过几年,深知里面的苦乐。你说想转行程序员,这事儿我太理解了,毕竟咱们建筑这行,虽然挺稳定,但加班、工地风沙、还有那日复一日的钢筋水泥,时间长了确实容易让人觉得有点腻,提不起劲儿。而且,说实话,论起技术含量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现在这年头,写代码确实吸引人得多。不过,说实话,从建.............
  • 回答
    建筑大师的光环之下,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那些宏伟的设计,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有时也会遭遇“滑铁卢”。理解他们的失败案例,不仅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建筑大师,也能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些建筑大师的失败案例,并尝试从不同角度评价这些著名的失败建筑: 建筑大师的失败案例: 1. 弗兰克·劳.............
  • 回答
    建筑学专业是否一定从大一就开始经常熬夜画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但很常见且有一定必然性,并且熬夜画图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需要适应和学习管理的关键环节。下面我将详细地为你解释原因:1. 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与学习方式: 设计驱动的学科: 建筑学是一门高度依赖设计能力的学科。设计不仅仅是“画图”,更.............
  • 回答
    《梦想改造家》第八季第六期陶磊的“裸 건축”作品,在建筑师和设计师圈子里引发了极大的讨论,赞誉与争议并存,可以说是近年来《梦改》中最具话题性的项目之一。许多业内人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核心亮点与普遍赞誉: 对“裸建筑”理念的极致追求与创新呈现: 陶磊的设计核心在于“裸建筑”(.............
  • 回答
    建筑史上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也伴随着一些令人扼腕的重大失误。这些失误,无论是设计上的硬伤、施工上的疏忽,还是对环境或社会需求的误判,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以下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几个典型的重大建筑失误:1. 塔科马海峡大桥(Tacoma Narrows Bridge)——“颤振”的噩梦(1940年)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