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别急着嘲笑,这位家长的思维很典型啊。
第一是分析问题只找外部原因。孩子热了怪太阳,孩子冷了怪冬天,孩子自闭了怪书不好,苏联解体怪美国太坏。
第二是思想上极其懒惰,孩子读完书有什么想法不去和孩子仔细沟通,自己对书的内容也没有研究,就喊打喊禁。表面上看是对孩子好,实际上是自己省事儿。类似于“问题不好解决,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和贴标签思维。
第三是水平不行还要“兼济天下”,这条最可怕,90后之前的人应该都对水平低又掌权的人心有余悸。真要就自己教育水平不行没办法,你自己不让自己孩子看就完了。你还要建议禁书,害得别人孩子没法看。这种思维很可怕,为啥要搞法治社会?就是防着这种人,防这种人获得权力。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春晚能不能唱个抒情风格的歌、能不能出现小品这种事儿都需要领导个人进行政治判断和点头。遇到开明领导是运气好,遇到保守的全体人一起保守。
上面这三条不是这位家长有,今天社会上很多人还是这样想问题的,只是这位家长特别极端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法治社会,绝不能支持人治特别是政治运动式的社会治理。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国外高中老师写的通俗西方哲学史读物,因为写得好畅销全球。其内容深度基本上也就是给青少年看一看作为哲学入门的水平。属于开胃菜,吊一吊胃口那种。也属于我会推荐给我认识的青少年看的书。
如果连《苏菲的世界》都要用“诡异”来形容,说明这位家长对世界上通常所谓的哲学和哲学史的接触和了解趋近于零(不要有杠精来杠中国哲学为啥不算“世界上通常所谓的哲学”,这是个翻译问题,就像中国龙和欧洲龙都叫龙,根本上就不是一回事儿)。只能看一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假装接触过哲学了。
鉴于这位家长把书名打错了,可以推断他/她确实看得不是很深入,只看清楚了标题的第一个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