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密对蜀汉有忠吗?

回答
要回答李密是否对蜀汉“忠”,我们需要先明确“忠”的含义以及李密的人生轨迹和行为。从历史事实来看,李密对蜀汉的“忠”是复杂且最终未能体现出来的,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个有野心、有机会但最终选择背弃蜀汉的枭雄。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1. 李密与蜀汉的关系背景:

早年经历与刘备的联系: 李密是李密的祖父李初是刘备的故人,李密年少时就曾与刘备的儿子刘禅有过交集。在关羽败死、刘备伐吴失利后,蜀汉国力日衰,曹魏势力日盛。李密本人也曾长期在曹魏阵营任职。
投奔蜀汉的动机: 李密在曹魏的政治生涯并不顺遂,他因得罪权贵而遭到排挤,甚至被判死刑。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投奔远在西方的蜀汉,他的动机更多的是为了自保和寻求政治出路,而不是出于对蜀汉的政治理想或情感上的忠诚。 他的选择更多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

2. 李密投奔蜀汉后的表现:

初到蜀汉的受重视: 李密抵达蜀汉后,受到了诸葛亮的高度重视。他被任命为尚书,这是蜀汉中枢的重要职位,与诸葛亮一同处理政务。这足以说明诸葛亮看到了李密的才华,并愿意给予他重用。
与诸葛亮的关系: 诸葛亮对李密寄予厚望,并将其视为可以辅佐后主的重臣。李密在初期也确实为蜀汉做了一些工作。
内部的猜忌与不合: 然而,李密的到来也引起了蜀汉一些老臣的猜忌,他们认为李密出身曹魏,且在曹魏有过任职经历,其忠诚度存疑。同时,李密本人也因为其在曹魏的经历和一些言行,在蜀汉内部并未完全获得信任。
李密的个人野心: 随着在蜀汉的任职,李密逐渐感到自己并未完全融入蜀汉的政治核心,也未能实现其更大的政治抱负。他看到了蜀汉的国力限制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了他的不满和野心。

3. 李密背弃蜀汉的关键事件——出使东吴与曹魏:

任务的特殊性: 蜀汉为了联合东吴共同对抗曹魏,经常派使者前往东吴。李密作为尚书,被诸葛亮委以重任,出使东吴,进行外交活动。
中途的变故: 在出使东吴的途中,李密遭遇了曹魏的军队。在这种生死关头,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选择投降曹魏,而非继续履行自己的使命,保护蜀汉的利益。
投降后的待遇: 李密回到曹魏后,受到了曹魏方面的优待和重用。他向曹魏方面汇报了蜀汉的情报,包括蜀汉的军政情况,这无疑是对蜀汉的一次严重打击。
对蜀汉的背叛: 李密的这一行为,从根本上背叛了蜀汉对他寄予的信任和重用。他不仅放弃了自己作为蜀汉官员的职责,还将蜀汉的秘密暴露给敌人,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算作“忠”。

4. 如何评价李密的“忠”:

非政治理想的忠诚: 李密对蜀汉的“忠”不是建立在对蜀汉政治理念或刘氏政权的政治认同上的。他更多的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在哪个阵营对自己有利,他就会选择哪个阵营。
临危之际的背弃: 真正考验一个人的忠诚,往往是在危难之时。李密在出使东吴的途中,面对曹魏的军队,他选择了“顺流而下”,投降了曹魏,而不是继续为蜀汉效力,甚至为蜀汉承担风险。
对诸葛亮信任的辜负: 诸葛亮对李密可谓是极尽信任,将国家大事托付。李密的行为是对诸葛亮信任的辜负,也是对蜀汉政治生态的背叛。

总结:

李密对蜀汉的“忠”是短暂且最终被背弃的。 他投奔蜀汉是出于自身政治前途的考虑,虽然曾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但他个人的野心和在关键时刻的自保选择,让他最终抛弃了蜀汉,转投曹魏。因此,从历史事实和行为来看,李密不能算作是对蜀汉忠诚的人。 他是一个有才能,但缺乏坚定政治信仰和高尚气节的人物。他的选择更多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乱世中个人利益与国家忠诚之间的挣扎,而他最终选择了前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结合下文看看:


且臣少侍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猥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关键不在伪朝,而是在亡国两字,从这里看出李密内心的故国还是蜀汉。


二、看看蜀汉亡国时候,李密在师傅谯周前后吆喝时和同门的杜胗干了什么:


《晋书,良吏》:杜轸,字超宗,蜀郡成都人也。父雄,绵竹令。轸师事谯周,博涉经书。州辟不就,为郡功曹史。时邓艾至成都,轸白太守曰:“今大军来征,必除旧布新,明府宜避之,此全福之道也。”太守乃出。艾果遣其参军牵弘自之郡,弘问轸前守所在,轸正色对曰:“前守达去就之机,辄自出官舍以俟君子。”弘器之,命复为功曹,轸固辞

《华阳国志》:李密,大同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及书招欲与相见,皆不往。以祖母年老,心在色养,拒州郡之命。独讲学,立旌授生。


蜀郡功曹、征西主簿在当时成都都是令人垂涎三尺的要职,可是杜轸、李密却不为所动。虽说这两位日后都出仕晋朝,但此刻他们的行为却是忠于故国,不愿出仕(当然不愿意掺和邓艾这个火药桶亦是)。等到魏国亡国,他们出来当晋朝的官,也不算不忠蜀汉。


而相比早早察孝廉二出仕的杜轸,李密在邓艾、钟会同归于尽后,晋朝开张后,又接连拒绝太守察孝廉,刺史举秀才: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最后直到祖母病死、三年丧满,才出仕晋朝。可谓对得起蜀汉了。


三、看看李密祖母在蜀汉亡国时候的高龄:


钜平侯羊公薨,无子,帝令宗子为世子嗣之,不时赴丧。宓遣户曹赍移、推毂遣之。(《华阳国志》)


钜平侯羊公,就是羊祜。要注意的是李密写《陈情表》时候祖母是96岁,而祖母死后服丧三年,出仕为太子洗马,升尚书郎,后为温令。这时候羊祜还活着。


羊祜死于278年,即使李密从太子洗马-尚书郎-温令只用一年,那么蜀汉灭亡时候的263年,李密祖母至少也85岁了。


如果《陈情表》是晋武帝立太子当年写的话(泰始三年267年),那么蜀汉灭亡的263年,李密祖母就得92岁了。


祖母85岁或者92岁高龄时候,李密可没以祖母年高为由呆在犍为武阳这个偏远地带拒绝出仕,而到了晋朝却如此了。可见李密拒绝出仕并非因为孝道,更是心怀故国不愿为晋臣罢了。


四、对比下被教科书引用的终为忠臣的那位:


及吴平,王浑登建邺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余,得无戚乎?"处对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有惭色。  入洛,稍迁新平太守。(《晋书、周处传》)


周家父子两代为东吴重臣,周处自己也是官至九卿,结果东吴亡国面无戚色,还捎带嘴炮损了王浑一顿。最后一到洛阳马上成了晋朝太守。教科书原文: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问陆云时候,周处还是吴臣,可是这个忠臣却是晋之忠臣,只能说很讽刺。


总结


拿李密去比沉江的屈原,完蛋。

拿李密去比投湖的王国维(虽说溥仪有意见),还是完蛋。

但拿李密去比周处、罗宪这些忠臣,他绝对对得起天地良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李密是否对蜀汉“忠”,我们需要先明确“忠”的含义以及李密的人生轨迹和行为。从历史事实来看,李密对蜀汉的“忠”是复杂且最终未能体现出来的,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个有野心、有机会但最终选择背弃蜀汉的枭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1. 李密与蜀汉的关系背景: 早年经历与刘备的联系: 李密是李.............
  • 回答
    李密对待杨玄感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为何会将看似最为稳妥的“下策”视为“上策”,这背后有着相当的政治智慧和对当时形势的深刻洞察。而如果真的按照他的“上策”行事,历史的走向又会大相径庭。关于杨玄感三策的由来与李密的选择杨玄感起兵反隋,其初衷是反抗隋炀帝的暴政,但他自身实力有限,又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复杂局.............
  • 回答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他是否会投奔徐世勣,以及投奔后徐世勣是否会杀他,李密又有多少可能东山再起,这三个问题,都充满了历史的“如果”,也充满了探讨的趣味。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看看事情可能的发展。一、李密投奔徐世勣的可能性首先要明确的是,李密兵败逃亡后,他的首要目标是寻找能够接纳并重用他的人,以期重振旗鼓.............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细致地梳理一下隋末乱世中,那些曾经搅动风云的人物,特别是李密、窦建德、王世充、李渊(不含李世民)和薛举这五位重要割据势力。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出身、行事风格以及对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一、 李密:昙花一现的英雄李密,字令德,出身于名门望族,但他的家族在南北朝时期已经衰落。他年轻时便.............
  • 回答
    评价蒲山公李密,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他的生命轨迹充满了戏剧性,也留下了不少争议。要给李密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能简单地说他是好是坏,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看看他身上那些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少年英发,豪情万丈的起点:李密这个人的出场,可以说是带着一股“少年得志”的英气。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
  • 回答
    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全然相信《陈情表》中李密是真的想要侍奉祖母,并非否定他孝心的一面,而是基于对历史文献的解读、对李密自身处境的分析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考量。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一、 李密的政治抱负与权谋之心不容忽视: “奉母”(侍奉祖母)是晋代士人普遍的道德标准和政治资本: 在魏晋南北朝这样一个士族政治.............
  • 回答
    关于李渊和李密,他们都曾是隋末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风云人物,都曾怀揣着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然而,历史的走向却截然不同,李渊最终问鼎中原,建立了大唐王朝,而李密却在风雨飘摇中兵败身亡,成为了那个时代一颗璀璨却又短暂的流星。要探究这其中的原因,绝不能止步于表面,而是要深入到他们各自的处境、策略、能力,乃至.............
  • 回答
    李世民能够以少胜多,在军事指挥上确实有独到之处,而李密之所以在这方面不如李世民,原因也多方面。这里咱们就掰扯掰扯,看看这其中有什么门道。李世民的以少胜多,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硬实力和巧心思首先,得承认,李世民那会儿能够打出名堂,离不开他爹李渊给他搭建的平台,也有他自己的超凡军事才能。而这种才能,体现在.............
  • 回答
    关于“李雪琴利用北大身份恰烂钱”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说法的核心点: “利用”: 指的是将北大身份作为一种工具或资源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 “北大身份”: 指的是李雪琴毕业于北京大学,这是一个非.............
  • 回答
    “达康书记”李达康为何不提拔易学习,却任用了不少腐败或庸碌之人?这是一个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引发广泛讨论的问题,也是理解李达康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现实性的关键。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易学习的“不提拔”并非完全不提拔,而是“重要提拔”的缺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李达康并.............
  • 回答
    李袁杰的歌曲《离人愁》确实存在关于抄袭的争议,而且这个争议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争议的起源和核心:被指控抄袭哪首歌曲?《离人愁》最主要的抄袭指控指向了新加坡歌手许美静的歌曲《都是夜归人》。 旋律相似性: 许多听众和音乐博主认为,《离人愁.............
  • 回答
    李佳琦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系列精准的市场洞察、个人特质的发挥以及时代机遇的完美契合。要详细解读他为何如此成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一、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时代背景的契合: 直播电商的崛起与风口: 李佳琦走红的时期,恰逢中国直播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淘宝直.............
  • 回答
    李佳琦方关于学历造假的争议回应“因工作原因提前离校”,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也引发了公众对其个人能力的广泛讨论。要详细看待李佳琦的个人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与学历直接挂钩。1. “因工作原因提前离校”的回应及其解读: 表面含义: 这是李佳琦方给出的解释,即他因为抓住了工.............
  • 回答
    李文亮事件的调查结果公布,并且明确要求公安机关撤销训诫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对很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官方的表态,更是对一个在疫情初期发出预警、却被压制和惩罚的个体的正名,也是对当时那种不正常情况的一种反思和修正。首先,撤销训诫书是关键的第一步,也是必须的。李文亮.............
  • 回答
    李安导演蛰伏六年的时间,没有立刻投身下一部影片,这其中并非完全的“赋闲”,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个人考量的时期。说他不出去“打工”,或许更准确地说,是他在选择“工作”的性质,并且是以一种极其审慎和个人化的方式进行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李安的职业生涯轨迹。他并非一个“打工人”的模式,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电影.............
  • 回答
    王力宏事件中的李靓蕾,关于全职妈妈价值的论述,的确引人深思。她提出的“全职妈妈薪酬应是保姆、老师等角色的加总,再加上不能工作的机会成本”,这个算法背后蕴含的,是对家务劳动的价值认可,以及对女性在婚姻中付出的一种量化考量。咱们不妨就这个思路,掰开了揉碎了,详细地聊聊这笔账该怎么算。首先,我们要明确,全.............
  • 回答
    李达康在妻子欧阳菁被捕时摇车窗的动作,绝非简单的“撒气”或“表达愤怒”。这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瞬间,充分展现了李达康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以及他身处高位、身不由己的尴尬境地。要理解这个动作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境、人物性格以及整个剧情的发展来分析。一、 来自“权力漩涡”的无力感与绝望:首先,李达.............
  • 回答
    李国庆这话一出,立马又激起了不少争论。把奢侈品一概而论为“智商税”,这说法未免也太绝对了些。在我看来,这事儿得分好几方面聊。首先,咱们得承认,很多奢侈品确实是“溢价”很高的。这溢价里包含了品牌长期的历史积淀、设计师的创意、精湛的手工工艺、稀有的原材料,还有就是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象征”。当一个包.............
  • 回答
    李跃华老师的方法,您是说那个被广泛讨论和研究的“李跃华疗法”,也称为“李跃华自然疗法”或者“李跃华生物电疗法”吧?关于它为什么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科学验证、临床实践、监管审批、社会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来详细梳理一下其中的原因,尽量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分析。首先,.............
  • 回答
    关于李现肌肉“明明很一般”却被很多人说“强壮”的讨论,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原因。咱们不光是看表面的肌肉线条,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的感受和大众的期待。首先,得承认,如果你拿健美运动员那种块头十足、肌肉线条清晰到每一块都鼓胀的体格来比,李现的肌肉可能确实不算“爆炸型”。他的身材更多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