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国丢了外蒙古为啥没人骂?

回答
民国时期,外蒙古独立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历史事件,其中涉及到中国主权、民族自决、国际政治等多重因素。对于“民国丢了外蒙古为啥没人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 历史背景:外蒙古独立并非“丢”那么简单,而是被国际力量推动和承认的。

沙俄的长期渗透与扶植: 早在清朝末年,沙俄就对中国东北和外蒙古怀有强烈的扩张野心。他们通过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不断渗透并扶植外蒙古的亲俄势力。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减弱,为沙俄的进一步干涉提供了机会。
外蒙古的民族自决呼声: 长期以来,外蒙古的喇嘛教上层和部分贵族对清朝和民国政府的统治存在不满,希望获得更大的自治甚至独立。沙俄则利用这种情绪,对外蒙古的分裂活动进行支持。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政治格局变化: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权继承了沙俄在外蒙古的势力范围,并继续推行其政策。在中国国内军阀混战、内政不稳的情况下,民国政府无力有效控制外蒙古。
外蒙古的政权建立与苏俄的承认: 在苏俄的支持下,1921年,蒙古人民党(后来的蒙古人民革命党)发动革命,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苏俄也随即承认了这个政权,并与其签订了友好条约。

二、 民国政府的外交困境与现实考量:

中央政府的无力控制: 整个民国时期,中国政府经历了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北伐、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系列动荡时期。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和影响力有限,尤其是在边疆地区。面对强大的邻国苏俄,以及自身力量的薄弱,民国政府在外交上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承认外蒙古独立是现实的选择: 尽管外蒙古的独立并非中国人民所愿,但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为了避免与强大的苏联直接对抗,以及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争取一丝喘息空间,国民党政府在1946年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这是基于一种“得失衡量”的现实政治考量,认为与其徒劳地坚持一个无法控制的地区,不如在其他领域(如收复东北、琉球群岛等)争取更大的利益,或者至少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抗日战争期间的政策: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与苏联结盟,共同对抗日本侵略。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在与苏联的交涉中,为了获得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也必然需要做出一些妥协。
“不平等条约”的阴影: 民国时期,中国在近代历史上遭受了太多不平等条约的屈辱。面对外蒙古的独立问题,如果采取强硬姿态,却无力执行,只会显得更加软弱,可能招致更大的国际压力和国内不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独立也被看作是一种“止损”的策略。

三、 “没人骂”的背后原因分析:

信息不对称与宣传的限制: 在民国时期,信息传播相对不发达,普通民众对于外蒙古独立的具体过程和背后的复杂性了解有限。官方宣传可能侧重于强调国家现实的无奈,或者将焦点放在其他更紧迫的国内问题上。
国民党政府的合法性与责任承担: 外蒙古独立发生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然而,国民党政府在内战中最终失败,退守台湾。其执政期间的很多政策和失误,在后来的历史叙述中,常常被与国民党一同被批评。但“丢了外蒙古”这个事件本身,其责任的追究和归属,以及被民众如何看待,也受到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
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会发生变化。在民国时期,国家存亡和民族解放是更紧迫的主题。外蒙古独立事件,虽然是国家主权受损,但当时的国家状况,可能使得民众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眼前更严峻的挑战上。
国民党在台湾的历史叙事: 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官方历史叙事都强调其在大陆时期的成就,并将很多失误归咎于历史原因或“中共的背叛”。对外蒙古独立,虽然在理论上不承认,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承认了结果。这种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众对此事的讨论方向。
其他更紧迫的国家问题: 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军阀混战、日本侵略、共产党挑战等多重危机。相比于这些生死存亡的威胁,外蒙古的独立虽然是重大损失,但可能在民众心中的紧迫感排序上有所靠后。
后来的争议与反思: 虽然在民国时期“没人骂”可能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但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两岸关系的变化,对于外蒙古独立问题,尤其是国民党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也存在着大量的争议和反思。一些历史学家和评论家会批评国民党政府的软弱和失误。

总结来说,民国时期外蒙古独立之所以在当时没有引起普遍的“骂声”,并非因为这件事不重要或者没有人关心,而是由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叠加:

1. 事件的复杂性与不可控性: 外蒙古的独立是在外部强大力量干预下,并结合内部民族自决思潮的结果,中国政府在当时无力阻止。
2. 现实政治的无奈选择: 民国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承认独立是一种战略上的妥协,旨在避免更大的冲突和损失。
3. 信息传播的局限性: 民众对事件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
4. 政治焦点的转移: 民国时期国家面临更多生死存亡的挑战,外蒙古独立可能不是最紧迫的议题。
5. 历史叙事的演变: 随后的历史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也影响了对此事的评价和讨论。

重要的是要理解,历史事件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的,并且会随着时间、视角和掌握的信息而发生变化。将“没人骂”理解为当时没有人对此事有意见是不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针对这一事件的集中性、广泛性的“骂声”或公开的强烈批评,可能不如其他更直接威胁国家存亡的事件来得强烈和普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论如何评价蒋介石?1 第一个在中国提出“计划生育”的人“赤化过的地区,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


2 国际和平的推动者“九一八事变后为了不激化中日矛盾”,主张一枪不放将东三省送给日本换来和平。


3军事物流学创始人,新中国的后勤部部长。


4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日本全面侵华后为延缓日军南下的速度主张炸开花园口水淹三军。长沙大火火烧“日军。”取得了极大战果“杀敌一百,自损八千。”


5卓越的国际斡旋家“中正本人曾云宁愿在日本鬼子那里当亡国奴,也不愿意同共产党停止内战抗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展开了全面性抗战,中日之间已完全处于战争状态,但国民政府仅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并未正式对日宣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冈村宁次回忆录嘲笑说想投降都找不到国军,周围只有不断进攻的共军。


6.国际慈善家出于对蒙古人民生活水平低的同情,将外蒙古卖给苏联。希望能让外蒙古人民过上苏联人的共产主义生活。优待侵华日军战犯,取消日本对华战争赔款。日本人认为蒋介石对日本有巨大贡献,日本仍有中正神社来纪念这一行为。


7卓越的经济学家,在大陆大量发型金圆券,通货膨胀严重领先津巴布韦一百年。


8投资能手“用美国援华物资去纽约购买地产。”


9 战术大师“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战场微操之王。


10,法治先行者,在法律体系上首创“非法抗日罪”他以“非法抗日”的理由杀了两位抗联司令以及吉鸿昌将军。


11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七七”事变之后创造了用“抗X”“抗□”代替“抗日”这个词的先进文体。


12开疆拓土的先行者“首创日记中地图开疆”

user avatar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真要说起来,为啥没人骂大清丢了朝鲜半岛呢?不光没人骂,甚至都没人提,盲点了属于是。

朝鲜可是从明朝起就归顺中国,比蒙古早了300年呢。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逼迫大清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投降以后被南朝鲜美国继承了。。。哦那没事了

user avatar

《人民日报》: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独立!



  蒙古的独立,就是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一个新国家的诞生,给世界的和平民主阵营增加了一份力量。承认蒙古独立,不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英明指示,同时对每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只得欢呼的事。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独立,事后又大肆造谣,侮蔑人民的蒙古,侮蔑苏联与伟大的世界领袖斯大林,并说:"蒙古独立是中国领土的丧失"。反动派这样说原也不足为怪,可怪的是,我们人民中有的人居然也有宗主国的情绪,似乎蒙古也非得划在中国"版图"上不可以似的,这实在是中了大汉族主义的毒。





---------------摘自1950.02.24 《人民日报》

user avatar

当年国民党内骂的人不少,骂 蒋公自然是不敢的,于是在莫斯科一线的谈判负责人王世杰、宋子文就被K的惨不忍睹。不料 蒋公在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1947年3月21日)直接放核弹,称:

这件事完全是本人的主张,也是我一生对国家唯一应负责的一件大事。外交当局不过是执行了我所决定的政策而已。
我一定毕生为此理想——收复东北主权,与促成外蒙独立——而奋斗,而且我确信我这个理想必有实现的一日。

台面上就没人乱放话了。

按《 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的记录,这一段是这样的:

最近听说我们同志间有以外蒙古版图变色,来责备我们外交当局的。这件事完全是本人的主张,也是我一生对国家唯一应负责的一件大事。外交当局不过是执行了我所决定的政策而已。这个政策是前年定下的,当时的目的是要以外蒙古的独立来换取我们整个东北的主权,使东北主权的接收,不致遭遇外交的阻碍。而且当时我们是主张“外蒙独立”,不是使外蒙古沦为人家的保护国。虽然现在事实的演变不合于我们当时的想像,外蒙在去年一月五日离开中国,陷于似独立非独立的局面,而同时东北主权,尚有北满与旅顺、大连未能收复,然而我一定毕生为此理想——收复东北主权,与促成外蒙独立——而奋斗,而且我确信我这个理想必有实现的一日。

当然私下还是有腹诽的,例如徐永昌在日记里就喷了几次。

1954年6月19日,徐永昌在日记写到:

联想到我人之中苏友好协定,不是也因某些人欲将外蒙及唐努乌梁海在明明是割让而为苏联签字许其独立。我人且谓:“不许他,他也要独立。”全不想彼既自能独立,何以苏联尚要我人签字!

1956年1月27日,徐永昌在日记中写到:

阎先生对于外蒙之独立,以为我们废除中苏协定,外蒙之独立亦随之已不成立,余谓不然,犹之夫妇结婚后相当时间之子女不能因尔后夫妇离婚,遂谓其为私生儿。(此在少川未到时谈话也。)关于我政府派雷法章前往外蒙监视人民投票自决一层,我政府尤其胡涂,且早知其投票决不会于我有利而助其进行,(自以为聪明人行事往往如此。)何如势不能争,听之而已,不但稍留余地,亦可以对后世也。少川以为此则我们尚不如联合国,联合国早言外蒙不够国家资格,美国人亦早已言之不已,(美国人言此之时,我人早已将中国地图上的外蒙删去,真够荒谬绝伦。

按:徐永昌最后所谓“联合国早言外蒙不够国家资格,美国人亦早已言之不已”指1946年8月29日国府推荐外蒙入联而被美国否决事,此为美国首次在联合国动用否决权。



user avatar

所谓控苏案,本质不就是状告苏联嫖完民国没给钱,民国就不算卖,还是处。拿报纸文章洗地的,既然你们认为报纸文章可以比白纸黑字签的条约更权威,那蒋介石死的时候,人民日报说中国人民的公敌蒋介石你们认不认。双标可不行。

user avatar

容易陷入“忠孝两难全”困境

user avatar

1100赞了,这是怎么回事?我这个帖子里面也没有新内容和惊爆内幕啊?

——————————————————

我顶着锅盖实名发这个帖子,做好了被丢鸡蛋的准备,但是短时间内收获700个赞,看来公道自在人心,很多人心里还是清楚的。

——————————————————

反对高赞回答把外蒙独立的锅甩到tg头上,在这个问题下面的很多回答感觉有点怪,要么是这些答主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要么就是故意在引导舆论。

沿着蒙古独立的时间线,我们梳理一下:

1) 1945年8月14日苏联和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外蒙公投;

2) 1946年外蒙公投独立,国民政府予以承认;

3 )1953年台湾当局在联合国以苏联违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拒绝承认蒙古共和国(有骨气!);

4 )1961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在讨论是否同意蒙古加入联合国时,当时台湾上下群情激昂,表示要使用五常的否决权,把蒙古拦在联合国大门之外(有骨气+1)。

但是问题来了,美国和苏联做了交易,大家各自拉自己的小弟进联合国,苏联拉蒙古,美国拉毛里塔尼亚。如果台湾人否决蒙古,美国估计会不高兴。

美国承诺这次台湾放行蒙古,下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的时候,美国使用否决权。仔细权衡,常公和他的团队觉得这个买卖划算,没有使用否决权,眼睁睁看着蒙古共和国顺利加入联合国,彻底堵死蒙古回归的最后一点希望(谁要是再和我说常公是个爱国者,我就跟他急)。

同意蒙古独立公投,承认蒙古独立公投结果,没有使用否决权,让蒙古顺利加入联合国,国民政府从头到尾把外蒙独立这事安排的妥妥贴贴。在这种情况下,tg又能咋样?

当然教员还尝试想靠着革命感情和斯大林同志攀攀交情,把外蒙拿回来。斯大林又不傻,生米都已经煮成熟饭,再加上当时中国实力实在太差,最终也没成功。

在这种事实没法更改的情况下,还要指望老大哥给帮助,tg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事。然后一大堆人就跑来咆哮,不去指责常公,反倒是把锅都甩在tg头上,他们也不想想爱写日记的常公把tg收复外蒙的所有路都堵死了。

至于现在为啥没人骂民国政府丢了外蒙呢?

首先外蒙是独立主权国家,这事也没法骂,要是骂了,就表示中国意图吞并独立国家,暴露侵略野心,违背国际现行价值观,也和中国打造的和平人设不符;

其次现在中俄是联合对抗西方世界,中国总是想着收复蒙古,就会引发俄罗斯的担心,破坏中俄合作大前提;

第三民国政府办的烂事太多,骂都骂不过来,这事又算老几呢?

有网友反馈现在的台湾当局的中国版图把外蒙还放在里面,对于这种行为我只能说装逼被雷劈,外蒙还是不是应该在中国版图里面,你这个所谓的中华民国不清楚吗?这种地图开疆的行为和常公日记强国是一个意思,自己骗自己,有意思吗?

user avatar

你快要淹死的时候,挣脱掉了一只草鞋,捡回一条命后,谁还骂你丢了鞋?

user avatar

因为不敢骂,否则有反动派、50万、4V......之嫌疑。

1950年2月24日,胡华【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史系名誉系主任,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 NEWS of RUC】在人民日报发表问答体文章《我们应不应该承认外蒙古独立》,全文如下:

————————————

问:“蒙古是什么时候独立的呢?她为什么要独立呢?”

答:

到一九一一年中国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后,蒙古是不是解放了呢?没有的,相反的它更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争夺的对像。当辛亥革命十月中国武昌起义时,蒙古的统治i阶级--王公、便利用这个机会,以独立的名义,投入帝俄的怀抱。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却利用了白俄反动将军谢米诺夫,窃据蒙古,和苏联红军作战,到一九一一年才被苏联红军击溃。谢米诺夫失败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又利用了中国北洋军阀安福系将军徐树铮侵入蒙古,在那里创建了亲日的军事独才。安福系在中国北方失势之后,日寇复扶植谢米诺夫的一个助手--温根男爵,盘踞蒙古。蒙古人民受这样长期的侵略掠夺,什么时候才起来革命获得解放的呢?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劫掠,为了解放蒙古,蒙古贫苦破产的牧人和广大的下层职员、喇嘛、便在却伊巴桑等蒙古革命者领导下,在一九二○年组织了一个秘密的革命团体,发动游击战争。侵略者统治者虽然用各种野蛮的屠杀,死刑和迫害来对待蒙古革命者,但蒙古的革命团体和革命游击队却日益壮大,到一九二一年的三月便举行了一个游击队和恰克图附近的盟族的代表大会,选出临时的革命政府,会上并以大多数决议,请求苏联的帮助。

在三月十七日到十八日夜间,蒙古革命游击队便攻占了恰克图,不久,又先后击溃了中国北洋军阀侵略军万余人,日寇扶植的白俄温根男爵反动骑兵一万一千人,在战争过程中,苏联红军曾出兵援助蒙古革命游击队,使革命取得了胜利。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蒙古已声明了独立,创建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当时,中国的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对蒙古的独立是承认的,因为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已承认了“民族自决”的原则。“那末,正式承认蒙古独立问题为何一直拖到一九四五年呢?承认经过如何呢?”由于在一九二七年叛卖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一直坚持大汉族主义,所以不肯承认蒙古独立【虫注:国民政府没有早点承认蒙古独立,罪不容赦】。而蒙古从革命以来,在苏联的友谊帮助下,内部已建设的很强盛;对牵制打击日寇保卫远东和平,有也很大的贡献,如一九三五年和三六年,蒙古革命军曾两次击退了日寇在蒙古国境内东部的挑衅行为;一九三九年在诺门坎,苏军蒙军并肩作战,给进犯的日寇以严重的打击。在中国八年抗战中,苏联远东军和蒙古革命军对百多万日本精锐关东军的牵制,对中国抗战是极大的帮助。而在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有对日宣战,配合苏军,联合东北抗日联军,出兵夹击日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间,创建了卓着功勋。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应该正式承认蒙古的独立,这是义不容辞的。

所以,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同时,双方又交换了“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独立的问题”的文书。在文书中,中国国民党政府声明:“……由于外蒙古人民屡次所表示出的对于独立的热望,中国政府声明:在日本失败以后,若是外蒙古人民的投票公决证实此种热望时,那么,中国政府将承认具有其现时境界的外蒙古之独立。……”

“投票公决”的结果如何呢?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日举行的蒙古人民投票的结果,有百分之九十七·八的人,投票赞成独立,连国民党政府派去监票的内政部次长雷法章,也对投票手续表示满意(见塔斯社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库仑电)。

蒙古的独立,就是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一个新国家的诞生,给世界的和平民主阵营增加了一份力量。承认蒙古独立,对每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只得欢呼的事【虫注:不欢呼就是50万+4V】。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独立【虫注:所以本知乎er不敢与国民党为伍】,他们在当时被迫承认了【虫注:被迫承认系汉奸,主动承认方爱国】蒙古独立,事后又大肆造谣,侮蔑人民的蒙古,侮蔑苏联,说:“蒙古独立是中国领土的丧失”。反动派这样说原也不足为怪,可怪的是,我们人民中有的人居然也有宗主国的情绪,似乎蒙古也非得划在中国“版图”上不可以似的,这实在是中了大汉族主义的毒

—————

1-你可以骂蒋中正割让了蒙古。

2-你可以骂国民党反动派痛恨蒙古独立。

3-但是逻辑不允许你同时持有这两种观点。

user avatar

丢了外蒙,为什么要骂民国呢?民国又不想的。外蒙问题最该骂的是苏联,尤其是斯大林集团。是斯大林集团背叛了列宁,背叛了对华宣言和《解决中俄悬案问题大纲》,先把外蒙的汉人和亲中蒙古人大清洗,杀绝赶尽。在二战时和美英勾结,背着民国政府和中共签订出卖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最后强迫国民政府签订允许外蒙独立公投。而且在公投中,靠着苏联红军的武力和特务的威胁,搞得实名制投票,所有投票的蒙古人如果敢投反对票,那么都可以追查到投票人,那等着的就是报复。于是搞出个所谓百分百的赞同独立结果,实现其分裂中国的野心,拥有了一个随时可以南下威胁中国的基地。

这种事要骂也是骂苏联霸权主义,为什么要骂民国呢?

user avatar

因为民国没正式承认外蒙独立,蒋介石败退台湾也在宣称对蒙古主权,承认蒙古独立是新中国的事,以下摘自新华社1950年2月24日原文:

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的独立,蒙古的独立,就是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一个新国家的诞生,给世界的和平民主阵营增加了一份力量。承认蒙古独立,不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英明指示,同时对每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值得欢呼的事。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独立,事后又大肆造谣,侮蔑人民的蒙古,侮蔑苏联与伟大的世界领袖斯大林,并说:"蒙古独立是中国领土的丧失"。反动派这样说原也不足为怪,可怪的是,我们人民中有的人居然也有宗主国的情绪,似乎蒙古也非得划在中国"版图"上不可以似的,这实在是中了大汉族主义的毒。

user avatar

有些人戾气太重,有些人不怀好意,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不管历史还是现实原因,当时蒙古内部有比较强的自决倾向,而且已经各种原因下公投了,且得到了蒋介石当局承认,这是基础。这点该骂,但也可以部分理解。

其次,最主要的不要忘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严峻的形势。当时西北新疆、西南西藏、南边海南还未解放,特别是蒋介石还虎视眈眈、朝鲜也不太省心,苏联美国两大阵营都等着你站队呢,如果两边都不占,我不敢乱想,我的理解只能占一头,而且国内很多地方还不稳,选了一头,另一头支持的地方必然要很困难,比如台湾西藏属于一类,外蒙新疆旅顺等属于一类。还有就是铁幕两边对抗中整体弱势的老大哥,一方面对我们威胁更大,另一方面和我们有更多共同语言(共同利益),选这边会帮我们更多,那边蒋介石都被劝退了。当时面临的两难选择,必须有所损失,权衡之下,只能选择当时的最优解,换了谁也一样,甚至基本做不到更好,除非神仙。因为第一代那群人可都是千百年难遇的英雄豪杰,除非实在没办法了。看看后来土豆牛肉被怼的,那就是世殊时异了,再想重复十年前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一些网友不要被戾气环绕误导,蒋介石该骂,毕竟是他手里丢的,或者是北洋手里,而我们的某些文章,也只是被迫承认既定事实或者顺水推舟投名状而已,问题轻重要分清。而最主要的,还是那时太弱了。不用太远,看看二十年前我们的态度(年纪稍大的都记得当时人们的愤怒和憋屈),再看看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刚,你没有资格站在实力地位同我们讲话等等。。。我们应该由衷高兴、激动、自豪、期待。

user avatar

这问题提的时间就很妙,一看就是湾湾自问自答自作聪明的自嗨。

这动机和10多年前的果粉毫无二致,也毫无长进,也难怪跟台湾省现状高度一致。

外蒙丢失已经算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众多无能无耻的骚操作里,排名靠后的了。毕竟在当时客观条件下,就算土共是执政党也没办法。也就是说能骂民国的太多,外蒙这个我们有时心情好时可能还会安慰一下“你个乐色,外蒙那事你就别在这演愤愤不平了,你没那实力和资格,演起来不像。”

这下倒好,趁着俄乌冲突好发帖拿钱的大好时机,为了挑动中俄矛盾居然脸都不要了,这种自伤1000的问题也敢问,还好意思舔着个脸问为什么没人骂!

然后,回答里开始唱双簧,几个高票回答一看就是写读者文摘的高手。

关键是破乎,明显喜欢文摘式的回答,对于务实客观厘清历史脉络的回答,会有意识往下压。

user avatar

细品--------------------------------------------------------------------------------------------------------------------------------------------------------------------------------------------------------------------------------------------------------------------------------------------------------------------------------------------------------------------------------------------------------------------------------------------------------------------------------------------------------------------------------------------------------------------------------------------------------------------




中国就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几个卢布,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报纸上疯狂叫卖自己的汉奸言论,武装保卫苏联,支持_外蒙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在动物世界里找这样的动物几乎不可能。(林语堂1937年,发表于申报)

user avatar

因为

《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外蒙独立!》-----人民日报1950年2月24日。

你的七十岁已经是地质学上的年龄了,已经是天文学上的年龄了,你是以宇宙的生命为秋,你是以宇宙的生命为春。而且空间不能限制你的伟大,而且时间不能限制你的长寿,--------郭沫若献给斯大林的祝寿词。

user avatar

致蒙古境内中国工人书:


蒙古独立是应该的,我们工人应该绝对赞成。我们中国工农不愿受中国军阀资本家的压迫,难道蒙古人民可受中国军阀资本家的压迫吗?所以我们工人应该赞成蒙古独立不仅只消极的赞成,而且要积极的帮助。假使中国国民党军阀进攻蒙古的时候,中国工人应该站在蒙古一边,帮助蒙古反抗中国国民党军阀


亲爱的工友们,中国内地革命的工农就是这个态度,他们努力革命要打倒中国国民党政府其目的就是:一方面谋自身的解放,一方面又谋各少数民族的解放。 中国国民党军阀如进攻蒙古,中国内地革命的工农一定是尽力帮助蒙古对中国国民党军阀的,你们应该以国内革命工农做你们的好榜样。


亲爱的工友们!你们要知道啊!中国国民党军阀是何等残暴呵!中国国民党是我们工农的敌人,我们工农一定要革他的命我们工农才能得到解放。


蒙古国民革命党自去年打倒右派后,他们已努力为中产者无产者谋利益,据说他们很热心华工的事体,你们这次皮业罢工,他们也帮忙很大。你们想,蒙古国民革命党这样对你们好,你们就该拥护他,听说中国工人居住蒙古二三十年的都有,至少也是好几年,而且有不少的工友娶了蒙古人做媳妇生了小孩,蒙古已经成了你们的故乡,象这样你们为何不加入蒙古国籍呢?我们劝你们热烈的加入蒙古籍加入蒙古国民革命党和蒙古人一道奋斗,保护蒙古的革命,也就是保护你们自己的利益。


亲爱的工友们!___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他的话是好的,你们要听他的话。我们特此写信给你们,我们并代表国内几百万几千万的革命工农向你们致敬礼!我们高呼:


中国工农和蒙古劳动民众联合起来!


打倒中国国民党军阀!打倒帝国主义!


拥护蒙古独立!


完成中国革命!


一切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万岁!





冷知识:本文写于1929年,彼时蒙古尚有十万左右华人,在蒙古完全脱离中国独立后,他们都遭到了清洗

user avatar

怎么没人骂啊,骂的人多了,但是从恩琴手中解放蒙古人的还是苏俄啊,诺门坎大败日军的也是苏军,蒋公连东三省都丢给法西斯,脸都不要了,还好意思要外蒙古?

还是那句话,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国时期,外蒙古独立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历史事件,其中涉及到中国主权、民族自决、国际政治等多重因素。对于“民国丢了外蒙古为啥没人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历史背景:外蒙古独立并非“丢”那么简单,而是被国际力量推动和承认的。 沙俄的长期渗透与扶植: 早在清朝末年,沙俄就对.............
  • 回答
    “中国56民族,55个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而且常穿无碍。为什么只有我们汉族丢了自己的传统服饰?” 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也引发不少汉族同胞深思的问题。确实,当我们环顾四周,看到各民族同胞在节庆、日常甚至一些特殊场合穿着他们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而汉族人的传统服饰却似乎只存在于博物馆、影视剧或特定复兴运动.............
  • 回答
    民国时期,确实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在科学、教育、艺术、政治等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鲁迅先生的杂文批判,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改革,钱学森先生的航天事业,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艺术……这些名字至今仍闪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按理说,有如此多的人才涌现,中国应该能够走向国富民强.............
  • 回答
    民国时期之所以涌现出如此多的文化、学术和艺术大师,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现象,其背后是诸多时代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时代背景的剧烈变革与挑战1. 剧烈的社会转型与危机感: 旧秩序的崩塌: 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彻底终结。这.............
  • 回答
    这两年“民国热”的兴起,绝非偶然,它像一股暗流,在当下社会文化土壤中悄然滋长,并在特定时机迸发出来。要说清楚为何是“民国”,以及它究竟好不好,这其中的逻辑链条需要我们细细梳理。一、 “民国热”何以在近两年愈演愈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情绪和需求,以及“民国”这个历史时期.............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民国时期《觉醒年代》里那群年轻人,像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他们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确实是群充满理想、激情和朝气的代表。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面对着内忧外患,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机四伏,所以他们的“理想”往往是关乎民族存亡、国家富强,是那种宏大叙事.............
  • 回答
    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于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中国,其影响和法律地位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来说,绝大多数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民国建立后,其效力是受到质疑、挑战,并在事实上被逐步废除或修改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阐述:一、 “不平等条约”的性质与民国的立场首先,.............
  • 回答
    关于旗袍和汉服哪个更能代表中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常常被拿来讨论的话题。两者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它们代表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在国际上的形象,确实各有侧重。旗袍:时代的风韵,民国的优雅旗袍,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式,确实更多地与民国时期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朝满族女性的袍服。清朝时期,满族女性.............
  • 回答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在外交领域,虽然历经坎坷,但依然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平等地位的努力。首先,废除不平等条约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 从晚清开始,中国就背负着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治外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也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民国时期确实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学者、艺术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识、才华、品格至今仍被我们敬仰。然而,这些“大师”的存在,并没有阻止日本长达十几年残酷的侵略。究其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细致地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大师”的出现,不等于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强.............
  • 回答
    民国时期,所谓“姨太太”是那个时代婚姻制度下的一种特殊存在,通常指男性在正妻之外,娶的妾室。她们的地位、权利和财产都依附于丈夫,生活状态也因家庭环境和丈夫的态度而千差万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法律制度的改革。1950年5月1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回答
    穿越到民国,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袁世凯,这绝对是个烫手山芋。后世的骂名?那可真是“戴罪立功”的难度系数直接拉满。要不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那得费老鼻子劲,而且还得运气好到爆。首先,得给自己定位清楚:不能再是那个渴望权力、被晚清腐朽体制耽误的袁世凯。 过去的种种,恩怨情仇,都得先放一放,重点是,得把中.............
  • 回答
    民国时期,以顾颉刚为首的“疑古学派”,可以说是在中国史学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们的“疑”,并非是简单的否定或破坏,而是一种带着学术审视和科学精神的“探究”,旨在辨明史料的真伪,厘清历史的真相。那么,他们究竟“疑”了哪些古呢?首先,他们“疑”的是那些被历代尊为圭臬的“古籍”。顾颉刚最著名的理论之一便.............
  • 回答
    在探讨台湾岛上“民国”在领土议题上的立场与行动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重要的前提:目前在台湾行使治理权的是中华民国政府,而非一个独立于“民国”之外的实体。 因此,台湾方面在涉及中国大陆的领土主张时,其立场和行为逻辑,与中华民国政府的整体国家认同和外交政策紧密相连。理解这一点后,我们再来谈台湾方面在藏南.............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就是清朝时期瓦德西为何称清朝百姓强壮,而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军队却变得骨瘦如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相当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多方面的原因。我来为您详细解读一下。瓦德西眼中的“强壮”与时代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Alfred von Wa.............
  • 回答
    关于“民国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的说法,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但需要辩证地看待。 这并非一个绝对的、毫无争议的结论,而是基于民国时期中国在社会转型、思想解放、教育发展以及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等方面所展现出的一些独特特征。为什么说民国在某些方面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1. 思想解放与学术繁荣: .............
  • 回答
    民国廿四年简体字方案与1949年后简化字方案的异同理解民国廿四年(1935年)的简化字方案与1949年后的简化字方案之间的异同,需要从历史背景、制定目的、具体内容以及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总的来说,两者都旨在解决汉字笔画繁多、学习困难的问题,但其背后逻辑、推行力度和最终面貌存在显著差异。 一、.............
  • 回答
    民国时期之所以被许多人认为充满“浪漫”色彩,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独特时代印记。这种浪漫并非简单的情情爱爱,而是一种复杂、多维度的精神气质和时代氛围。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民国浪漫的几个主要方面:一、思想解放与风云激荡下的个人觉醒民国初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
  • 回答
    民国相较于满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种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革命、改革和长期的探索。以下将详细阐述民国在不同领域相对于满清的进步之处:一、 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从君主专制到共和制(或民主制): 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进步。满清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 回答
    民国是否值得怀念,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简单的“好”或“坏”的标签,深入历史的肌理,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那个特殊的时代。为什么会有人怀念民国?怀念民国的人,往往会聚焦于民国时期的一些积极面或理想化的图景,这些图景可能源于历史记忆、文学作品、影视剧的塑造,或是对当下某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