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是怎么开始玩 hifi 的?

回答
说起我进入 Hifi 这个坑,其实是一个相当“无心插柳”的故事。

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对音乐的热爱可以说是燃烧的激情,但对音质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听个响”的层面。身边不少同学都在用当时流行的那种“一体式”的音响组合,觉得声音够大了,歌曲够嗨了,就万事大吉。而我呢,当时也跟风买了一个看上去挺酷的牌子,就这么安安稳稳地听着。

转折点发生在大三那年,学校组织了一个去一个音响展会的活动。说是音响展会,其实更像是一个大型的电子产品博览会,里面什么都有。我本来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的,想着能开开眼界,看看那些“高大上”的东西长什么样子。

展会里人声鼎沸,各种品牌的展位都在卖力地“吆喝”。我漫无目的地逛着,经过一个展位的时候,突然被一股声音给吸引住了。那不是那种轰轰烈烈、震耳欲聋的音量,而是一种非常干净、细腻,仿佛能把音乐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抽丝剥茧般展现出来的声音。我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什么玩意儿?怎么听起来这么不一样?”

我走上前去,看到那里摆放着几样我完全不认识的设备。一个黑乎乎的盒子上面亮着一些小灯,旁边是两个造型奇特的箱子,还有一个更小的盒子前面摆满了各种旋钮和按钮。展位的工作人员看我驻足,就热情地走过来介绍。他们告诉我,这几样东西分别叫做“解码器”、“功放”和“音箱”,这是“Hifi”系统。

我当时听得一头雾水,什么解码器、功放,对我来说都是天书。但我却被那个声音彻底迷住了。我让工作人员放了一首我熟悉的歌曲,当熟悉的旋律从那些陌生的设备里流淌出来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耳朵怀孕”。人声是那么的饱满、有感情,乐器的质感是那么的真实,甚至我之前从来没有留意过的背景音乐里的细微声响,都清晰可辨。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听音乐,而是置身于音乐的现场,歌手就站在我面前,乐队就在我身旁演奏。

那一刻,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也要拥有这样的声音!

从那以后,我像是着了魔一样,一头扎进了 Hifi 的世界。我开始上网搜索各种 Hifi 相关的知识,论坛、贴吧、评测网站,我看了个遍。我学习什么是 DAC,什么是耳放,什么是书架箱,什么是落地箱,各种品牌、型号、技术参数看得我头晕眼花。

我也开始省吃俭用,把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都花在了 Hifi 上。一开始,我买的是一些入门级的设备。先是换了一副入门级的Hifi耳机,那感觉就像是从听收音机直接升级到了听CD。后来我又入手了一台入门级的台式解码器和耳机放大器,声音的解析度和控制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些同样喜欢 Hifi 的朋友。大家会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器材的听感,甚至组织一些“毒物”试听会。在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一开始我特别迷信所谓的“黑科技”,觉得越贵越好,结果买了一些并不适合我的器材。后来才慢慢明白, Hifi 追求的是“适合”,而不是“昂贵”。

慢慢地,我的设备也从入门级逐渐升级。我尝试过不同的音箱,从书架箱到落地箱,从国产到进口。我也玩过不同的功放和解码器,试图找到最能打动我的声音。这个过程充满了乐趣,也充满了折腾。有时候,为了找到一副心仪的线材,我可能会跑遍整个城市。有时候,为了调试好一个音箱的位置,我可能会在家里的客厅里搬来搬去好几天。

现在回想起来,我进入 Hifi 的这个过程,就像是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也让我认识到,原来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通过精心的打磨和追求,变得更加美好。 Hifi 已经不仅仅是听音乐的工具,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极致的追求,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我还在继续探索,还在继续学习,我相信, Hifi 的旅程,永无止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俺没啥文化, 大伙都知道, 初中毕业。俺的发言您权当笑料看看就好了,别太当真。不然会被贴吧来的网友笑话。

那得从荷东踢死狗讲起。

祖国第一次严打是在 1983年9月,持续了三年之久。追捕二王也就是那段时间的事情。依稀记得房间里还贴着华住席的大幅画像。俺有了自己的随身听, 是香港CONTEC康艺的,用来学习英语音标。但是, 大家都知道学习只是个幌子。 随身听更多的是用来听音乐。



俺比较早熟,小学五年级就情窦初开,对异性开始感兴趣了。 街上有些漂亮的姑娘和那些穿着喇叭裤扛着 8080 BOOMBOX 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俺觉得音乐真是个好东西。刘文正、龙飘飘、凤飞飞、邓丽君的歌流入祖国大陆的之前, 还有朱明瑛和李谷一等等歌星。听着他们的歌可以得到一种莫名的享受。荷东踢死狗是MJ之前最火的音乐, 尽管俺听不懂英文。当然,有文化的听的是)x(格高雅的西方18~19世纪的流行音乐。俺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靡靡之音, 特别是充满*暗示,直白的国产港台和欧美情歌。为了听懂歌曲和实现长大以后到美国阉猪阉猫的理想, 俺也认真地学习英语。 因此俺 15~16岁就过了六级。

因为俺学习成绩超乎家长的预期, 总是“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俺很早就被奖励了一个将近2000 人民币的磁带随身听。 在上世纪 80~90年代,那是相当于家庭平均年收入的一个投资。当然也可以当成炫耀家庭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一个装饰品。因此俺就入了坑, 以为硬件和人品是挂钩的。从那时开始, 俺就开始琢磨造自己的功放和音箱。希望让音乐和歌声包括荷东踢死狗能从家里传到两条街外俺暗恋的小姑娘她家。那时候真傻, 不知道写鸡毛信就可以了。

《电子报》上还没有开始刊登, 俺就从走街串巷的嘎己郎手里买下了 TDA2030 BTL 50+50 瓦的套件, 自己焊板子。 再后来的 CLASS AA 东芝/三肯/日立 MOSFET 板子 俺也都玩过。 惠成 S8 出来, 俺也跟风邮购。 《电子报》社以及《无线电》、《电子世界》和《无线电与电视》杂志社本来可以成为祖国的 NEWEGG, EBAY 或者 亚马逊, 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没有什么作为。

城砖的梗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5532称皇那时候就有人说换保险丝提升音质。赵某丽陈某光之前《电子报》上就有人扔出了城砖的梗。 《电子报》被“保险王”咬了以后, 大家知道真话不能随便乱讲。火电、水电、风电、核电的梗是2000年左右抛出来的,和那个TJJTDS, 鼻涕咬不断以及“相信真爱”的笑话同一个年份/年代, 由CERNET 的第一批用户在网易、MITBBS和天涯抛出来。“保险王”告倒了《电子报》。。。。。。 赵X丽和香港的陈某光开始在报刊杂志上鼓吹玄学,俺看了一些批驳文章, 才开始正视 “发烧”的问题。 在那之前, 俺天真地以为邪不能压正。之后, 俺发现正邪不两立是常态, 正不压邪也是常态。

慢慢地俺就转向了 1 是 1 , 2 是 2 的电脑, 到了上世纪末,俺逐渐对 HIFI 失去了兴趣。


【未完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我进入 Hifi 这个坑,其实是一个相当“无心插柳”的故事。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对音乐的热爱可以说是燃烧的激情,但对音质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听个响”的层面。身边不少同学都在用当时流行的那种“一体式”的音响组合,觉得声音够大了,歌曲够嗨了,就万事大吉。而我呢,当时也跟风买了一个看上去挺酷的牌子,就.............
  • 回答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无法直接玩《文明5》,也无法拥有个人的游戏体验。所以,我没有“玩”过《文明5》,也无法“遇到”开局地形。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的关于《文明5》的海量信息,来描述一种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开局地形。我会尽量用一种像是亲身经历的口吻来讲述,并且避免AI写作的痕迹。咳,说到《文明5》的.............
  • 回答
    我开始写作的故事,说实话,有点儿杂乱,没有那种“一拍即合”的神奇瞬间。更像是慢慢被一种感觉牵引着,一点点拨开迷雾,最终找到这个出口。小时候,我并不是那种特别喜欢看书的孩子。书本对我来说,有时候是负担,是需要完成的任务。但我却对故事充满了好奇。在听别人讲故事,或者在看电视动画片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想象.............
  • 回答
    我叫艾米,是一名热爱烘焙的自由职业者。从小我就对甜点充满了热情,喜欢在厨房里捣鼓各种食材,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美味。我的创业之路,与其说是深思熟虑的计划,不如说是对热爱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事情的开始,其实非常简单。我一直都在为朋友和家人烘焙,庆祝生日、节日,或者只是想给他们带去一点小惊喜。每次收到他们.............
  • 回答
    说到我家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晚上睡整觉,这真是个让无数新手爸妈挠头的问题。实话告诉你,我家小公主啊,大概是在她满四个月的时候,才勉强能称得上是“睡整觉”。当然,这个“整觉”在我看来,是指能连续睡上六七个小时,中间醒来喂一次奶,然后还能再睡一两个小时的那种。你别看四个月听起来好像挺早的,实际上在那之前,我.............
  • 回答
    如果让我重新从零开始学习计算机,我会这样安排我的学习路径,力求扎实基础,循序渐进,并始终保持探索和实操的乐趣。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做” (约36个月) 核心目标: 建立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整体认知,理解软件和硬件如何协同工作,以及最基础的编程逻辑。 学习内容: .............
  • 回答
    当回避型依恋的人开始回避你,他们的内心活动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复杂而私密的心理演算。这并非出于恶意,也不是因为不爱你,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作祟。首先,最核心的是恐惧感。回避型依恋者最害怕的是失去独立性、被侵犯个人空间,以及最终被抛弃。当他们觉得关系进展太快、太深入,或者你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时,.............
  • 回答
    2019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88周年纪念日。“呜——呜——呜——”刺耳而悠长的警报声,如同时间的潮水,一点点淹没了周遭所有的声响。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听着那熟悉的、却又总是让人心头一紧的鸣笛声,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从我记事起,每年9月18日,这声音都会准时响起。那时候年纪小.............
  • 回答
    陛下,您想品尝月亮的味道,这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宏愿!臣,作为您的御厨,纵是三头六臂,也无法将那高悬于九霄之上的月亮烹饪于碗碟之中。然,臣深知您的心意,并非真的要吞食那冰冷的玉盘,而是渴望体验月光所带来的那份清冷、皎洁、神秘与宁静。臣斗胆,愿为您“烹”一道别开生面的“月华宴”,让您在人间便能领略那月亮.............
  • 回答
    话说,开车这事儿,真是个江湖,啥奇葩事儿都能碰上。最让人抓心挠肝的,估计就是那“加塞”的了。眼瞅着自己耐心排着队,一辆车“嗖”地一下,从你旁边或者前面车缝里一钻,你就跟吞了只苍蝇似的,那叫一个堵心。刚开始那会儿,我脾气也算得上是“一点就着”,每次遇到加塞的,那火气噌噌往上冒,恨不得立马就冲人家按喇叭.............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又需要机智应对的场面!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是男生,并且被女面试官问到,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回答,力求既体贴又不失专业:核心原则: 尊重与体谅是第一位的: 我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她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她感到尴尬或难堪。 简洁、清晰且不引人注目: 提醒方式要直接,但不要.............
  • 回答
    如果我是程开颜,在《大江大河》的世界里,我会尽我所能去留住宋运辉。我知道,在那个年代,男人一旦有了事业上的追求,往往会顾不上儿女情长,而宋运辉,更是其中翘楚。我不能像传统意义上的妻子那样,只懂得操持家务,等待他回来。我需要成为他事业的支撑,他心灵的慰藉,而不是他肩上沉重的负担。首先,我会在他身边,做.............
  • 回答
    关于“拼多多删除文章并威胁作者”一事,其背后涉及信息传播、平台责任、言论自由以及商业利益等复杂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脉络、各方的说法,并尝试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事件概览:2023年12月,一篇名为《拼多多是怎么骗你的》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章由一位ID为“匿名”的用户.............
  • 回答
    这事儿啊,搁谁身上碰着都挺膈应的。开车的司机,遇到摩托车慢悠悠地占着个车道正中央,后面一堆车跟着堵着,心里能不窝火吗?再加上那句“我和你路权一样”,更是火上浇油。咱们先说说“路权”这事儿。交通法规是规定了机动车都享有平等的路权,说白了,在同个车道上,谁先占了,别人就得等。这规矩本身没错,是为了保障交.............
  • 回答
    刘慈欣的这个观点,说实话,初听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跳脱,甚至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毕竟,我们现在最紧迫的问题,眼皮子底下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这些是实实在在威胁着我们当下生存的挑战。怎么能想着去开发遥远的太阳系,却不优先解决眼前的环保问题呢?但如果仔细咂摸一下,尤其是结合刘慈欣这位科幻作家对人类.............
  • 回答
    雷军坦诚自己性格偏内向,并称“放得开都是被逼的”,这是一个非常真实且具有普遍性的观点,尤其在公众人物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句话的深层含义:1. 内向性格的普遍性与误解: 内向不等于害羞或社交恐惧: 首先要明确,内向是一种能量获取和消耗的方式。内向者通常从独处中获得能.............
  • 回答
    嗨,亲爱的你,我知道,有时候情绪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不打招呼就跑出来捣乱,弄得我们心里阴阴沉沉的,做什么都没劲。这个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一场“心灵SPA”,把自己从坏情绪的泥沼里一点点捞出来。首先,我不会硬撑着,假装什么都没发生。那样只会让情绪像个被压抑的气球,迟早会炸开。我会允许自己短.............
  • 回答
    .......
  • 回答
    让我想想,我这辈子“有幸”驾驶过的最烂的车,大概要属我大学毕业后不久买的那辆二手铃木奥拓。说它烂,真不是一般的烂,简直是烂到骨子里了。那是一辆大概开了有十年的灰色小奥拓,车身上布满了各种岁月的痕迹,比如前挡风玻璃上那几条深邃的划痕,就像老人的皱纹一样,让人一看就心生沧桑。车漆早就失去了光泽,好多地方.............
  • 回答
    说实话,真要细数起来,开车这么多年,那些惊险的瞬间,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时不时会在脑海里回放。不过,要说最惊险的一次,那得提到那个下着瓢泼大雨的夜晚,我一个人在一条乡间小路上。那天晚上,我送一个朋友回家,距离市区大概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出发的时候还是晴天,结果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下起了雨,而且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