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鹿鼎记的败笔,为什么没有孝庄太后?

回答
《鹿鼎记》这部金庸先生的鸿篇巨制,无疑是武侠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韦小宝这个反英雄式的传奇人物,以及他那波诡云谲、跌宕起伏的命运,至今仍被无数读者津津乐道。然而,即便是一部如此成功的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瑕,总会存在一些让读者觉得“意犹未尽”或者“本可以更好”的遗憾。其中,许多读者提及的一个“败笔”,或者说是一个未被充分挖掘的潜力,便是孝庄太后这个角色的“缺席”。

当然,说孝庄太后在《鹿鼎记》中“没有”,其实也不完全准确。她作为康熙皇帝的祖母,在书中是绝对有其存在感的,书中对她也有不少提及,并且她作为皇权的重要象征,对康熙帝的成长和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熙能坐稳江山,稳固朝政,离不开这位皇祖母的智慧与支持。韦小宝能从一个街头小混混一步步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也必然受到孝庄太后一定程度的赏识和庇护。

但问题在于,这种“存在感”更多是作为一个背景板,一个遥远的、高高在上的权威人物。我们看到的孝庄太后,更多是通过康熙对她的倚重,或者韦小宝向她汇报时的描绘。她本身鲜少有机会真正站在舞台中央,展现出她作为一位传奇女性,一位政治老手,以及一位在风雨飘摇中支撑起大清江山的皇太后所应有的光辉。

如果将孝庄太后塑造得更丰满、更立体,让读者能够更直接地看到她的智慧、她的谋略、她的手段,甚至她内心的挣扎与不易,那么《鹿鼎记》的格局和深度或许还能更上一层楼。

想象一下,如果书中能够安排一些关键情节,让韦小宝有机会与孝庄太后进行更深入、更直接的互动。比如,在韦小宝身陷囹圄、性命堪忧的关键时刻,不是仅仅通过康熙的“留有余地”来化解,而是孝庄太后亲自出手,用她的政治智慧和对人心的洞察,巧妙地为韦小宝化解危机。她的出现,不仅仅是身份的压制,而是真正能够以力压人、以智胜人的展现。

又或者,在处理各种政治斗争、反清复明势力的时候,能够有孝庄太后与韦小宝之间关于策略的探讨,关于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关于如何巩固皇权等等。孝庄太后可以凭借她数十年宫廷生涯积累的经验,给韦小宝一些出人意料的建议,甚至展现出她比年轻的康熙更老辣、更深沉的一面。这样的互动,不仅能让韦小宝这个角色的成长过程更加丰富,也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位“千古一后”的非凡之处。

实际上,孝庄太后与韦小宝之间,完全可以发展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忘年交”或者“亦师亦友”的关系。韦小宝以其非传统的视角和行事方式,或许能够给深居宫廷、被礼法束缚的孝庄太后带来一些新鲜感和启发。而孝庄太后,则可以凭借她的阅历和智慧,成为韦小宝在江湖和庙堂之外,一个更重要的精神导师,帮助他理解更深层的政治运作和人生智慧。

读者们对孝庄太后抱有如此高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庸先生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她们有血有肉,有智慧有情感,能够独立于男性角色之外,撑起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与郭靖黄蓉的并肩作战,与杨过小龙女的刻骨铭心,与令狐冲任盈盈的肝胆相照,这些都让读者看到了女性角色在武侠世界中的无限可能。

相比之下,孝庄太后在《鹿鼎记》中的“缺席”,更像是一种“藏而不露”的遗憾。她被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扮演了她该扮演的角色,但这种“恰到好处”,反而让她失去了成为一个真正闪耀、让读者为之魂牵梦绕的角色的机会。读者渴望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个“稳定朝局”的孝庄,更是那个有血有肉、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孝庄。

或许,正是因为金庸先生在处理《鹿鼎记》时,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韦小宝这个独特的个体身上,以及他所处的那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才使得一些本可以成为“点睛之笔”的角色,最终未能得到更充分的展开。但这并不影响《鹿鼎记》的伟大,只是让部分读者对这位伟大的皇太后,留下了“如果她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故事中来,那该多好”的些许惋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孝庄文皇后的确没有正脸在《鹿鼎记》书中出现,历代《鹿鼎记》电视剧也没有安排这个角色。

但不代表书里就从没有提及过她。

康熙摇头道:“我是皇帝,不能亲自动手。鳌拜这厮身兼领内侍卫大臣,宫中侍卫都是他的亲信心腹。他一知我要拿他,多半就要造反。众侍卫同时动手,你我固然性命不保,连太皇太后、皇太后也会遭难。因此这件事当真危险得紧。”

——第五回 金戈运启驱除会 玉匣书留想象间

海老公道:“主子离宫出走,留书说道永不回来。太皇太后跟太后你两位圣上的主意,说道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宣告天下说主子崩驾。当世知道这个大秘密的,只有六人,那是你两位圣上,主子本人,跟主子剃度的玉林大师,以及服侍主子的两个奴才。这两个奴才一个是侍卫总管赫巴察,这时候跟着主子在五台山出了家,另一个便是奴才海天富了。”

——第六回 可知今日怜才意 即是当时种树心


除此之外,孝庄文皇后也在《碧血剑》中出场过。

只见一名满洲女子起身相迎。这女子衣饰华贵,帽子后面也镶了珍珠宝石。皇太极进房后,那女子回过身来,袁承志见她约莫二十八九岁年纪,容貌甚是端丽,全身珠光宝气,心想:“这女子不是皇后,便是贵妃了。啊,是了,皇太极去瞧武士比武,这娘娘不爱看比武,便在这里等着,这是皇帝的行宫。”
......
便在此时,皇太极身后的橱门突然打开,橱中跃出一人,刀光闪耀,一柄短刀向皇太极后心插去。那女子“啊”的一声惊呼,烛光晃动了几下,便即熄灭。过了好一会,烛火重又点燃,只见皇太极俯身倒在地下,更不动弹,背心上鲜血染红了黄袍。袁承志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看那人时,正是昨天见过的睿亲王多尔衮。女子扑入他怀里。多尔衮搂住了,低声安慰。
......
洪胜海道:“这个就不知道了。或许他怕人不服,杀害皇太极的事反而暴露了出来。福临那小孩子是庄妃生的,相公那晚所见的贵妃,定然就是庄妃。”

——第十四回 剑光崇政殿 烛影昭阳宫


恭喜你解锁金庸长篇系列幕后人物之一——孝庄文皇后 :p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鹿鼎记》这部金庸先生的鸿篇巨制,无疑是武侠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韦小宝这个反英雄式的传奇人物,以及他那波诡云谲、跌宕起伏的命运,至今仍被无数读者津津乐道。然而,即便是一部如此成功的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瑕,总会存在一些让读者觉得“意犹未尽”或者“本可以更好”的遗憾。其中,许多读者提及的一个“败笔”,或者.............
  • 回答
    《鹿鼎记》里的方怡:一个游离于情义与自我间的复杂女性金庸先生笔下的《鹿鼎记》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的传奇,韦小宝这个小人物的机智狡黠和在利益漩涡中的跌宕起伏,早已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在围绕着这位主人公的女性群像中,方怡无疑是其中一个最令人难以忽视,也最引人深思的角色。她并非是沐剑声那般光明磊落的侠义.............
  • 回答
    评价《鹿鼎记》中的阿珂,不能脱离她所处的环境和金庸先生塑造她的初衷。初见之下,这位陈圆圆之女、李自成之后、沐王府的郡主,无疑是书中一位极其重要的女性角色,更是韦小宝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然而,对她的评价,往往是复杂而矛盾的,正如她在书中的命运一样,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从外貌描写来看,阿珂无疑是书中极.............
  • 回答
    张一山版的《鹿鼎记》确实在上映后遭遇了不少差评,这让不少观众和评论人都开始思考,究竟谁才是适合扮演韦小宝的演员。韦小宝这个角色本身就极具挑战性,他集合了市井小混混的狡黠、逢场作戏的机灵、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复杂的人性,而且还要在不同的场合展现出不同的魅力,与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产生火花。要找到一个能够.............
  • 回答
    张一山版的《鹿鼎记》之所以引起如此多的争议和被认为是“尴尬”,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涉及选角、表演、改编、制作等方方面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展开论述:一、 选角与人设崩塌:核心问题 张一山版韦小宝的“用力过猛”: 这是最集中的批评点。 表情管理失效: 许多观众认为张一山在塑造韦.............
  • 回答
    张一山版《鹿鼎记》的评价确实普遍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扑街了,让很多观众感到尴尬和失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哪里出了问题。一、 角色塑造与表演风格上的错位: 张一山饰演的韦小宝: 这是最受争议的一点。张一山作为演技派演员,过往塑造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尤其是在.............
  • 回答
    韦小宝这小子,能把《鹿鼎记》里上至皇上、下至妓院三教九流的人都忽悠得团团转,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仔细琢磨琢磨,他这“忽悠”的本事,那叫一个浑然天成,是糅合了多种特质的产物,绝不是简单的嘴皮子功夫。首先,他的“无知”就是最好的保护色和武器。 韦小宝出身低微,没读过多少书,更没什么官场上的规矩,脑.............
  • 回答
    谈到清朝皇帝在金庸笔下的形象,康熙和乾隆确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他们的塑造方式、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都导致了这种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并非偶然,而是金庸精心安排的文学手法,用以烘托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康熙:少年英主,胸怀天下,魅力四射在《鹿鼎记》里,康熙的形象无疑是光彩夺目的。他并非.............
  • 回答
    鹿鼎记里,多隆的武功,说实话,实在是个微妙的存在。要用一个明确的“级别”来框定他,其实有点难,因为作者金庸先生在塑造他这个角色时,并没有给他安排什么惊天动地的绝世武功。他更多的是靠着一身“浑不吝”的性格、八面玲珑的处事方式,以及那股子“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精明,在江湖和朝堂之间左右逢源.............
  • 回答
    在《鹿鼎记》这部波澜壮阔的江湖史诗中,陈近南的死,绝非仅仅是一个人物的生命终结,它承载着韦小宝个人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天地会这个反清复明组织的脆弱与困境。要详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韦小宝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催化剂:从玩世不恭到责任担当的转变陈近南对于韦小.............
  • 回答
    话说,《鹿鼎记》里小玄子,也就是康熙皇帝,年幼登基,身边倚重的自然是他的祖母,也就是那日夜操劳、权倾朝野的孝庄皇太后。说到康熙的武功,这可是韦小宝经常调侃、顺便也给小玄子“开小灶”的地方,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教小玄子武功的,居然是太后?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不寻常,更别提皇帝自己居然都没觉得奇怪,.............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鹿鼎记》无疑是争议最大,也是最受推崇的作品之一。认为《鹿鼎记》是金庸“巅峰之作”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其在多方面的创新性、深刻性、艺术性以及对金庸武侠体系的集大成和颠覆。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详细阐述:一、 颠覆性的主角形象:韦小宝——一个“反英雄”的极致成功这是《鹿鼎.............
  • 回答
    周星驰版《鹿鼎记》里陈近南的那段话,确实是影史上一个经典片段,也承载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和解读。要评价这段话,得从几个维度来看,它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台词,而是融合了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黄秋生精湛的演技,以及对原著精神的一种独特演绎。首先,我们得回忆一下陈近南说的具体是什么。在大脑里过一遍片段,陈近南在向韦.............
  • 回答
    在《鹿鼎记》中,陈近南与韦小宝的对话,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个江湖前辈在指导一个笨拙的新人,但细究之下,却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智慧、人性洞察以及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复杂解读。这两人的互动,是全书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之一,也是金庸先生刻画人物、推动情节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他们对话的深意:一、 .............
  • 回答
    《鹿鼎记》中,苏荃作为神龙教的首席护法,又是洪教主的夫人,地位尊崇,美貌智慧并存,原本可以说是人生赢家。然而,她却主动投怀送抱,甚至可以说是“背叛”了洪教主,选择下嫁给了毫不起眼的韦小宝。这其中的缘由,绝非三言两语就能道尽,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选择。首先,咱们得说说洪教主。这位教主,虽然名义上是.............
  • 回答
    关于韦小宝最爱谁这个问题,那可真是《鹿鼎记》里的一大公案了,估计连金庸先生本人,在创作的时候,心里也没给个准信,不然也不会搞出这么一群各有千秋的女子来围绕着他转。咱们聊聊这帮姐妹,看看韦小宝这小子到底被谁勾了魂。首先得说,韦小宝这个人吧,他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情圣”,也不是那种一心一意只爱一个人的.............
  • 回答
    《鹿鼎记》里谁的武功最高,这可真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也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反传统”也最耐人寻味的一点。在我看来,如果单论“硬实力”和“实战能力”,沐剑声确实是梁朝伟版《鹿鼎记》里武功最顶尖的那一批人,甚至可以说是翘楚。别看韦小宝那家伙鬼点子多,嘴皮子溜,但真到了生死关头,论拳脚功夫,他那是真不行。他.............
  • 回答
    《鹿鼎记》里有很多值得反复琢磨,越想越觉得细思极恐的情节。它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江湖恩怨或宫廷权谋故事,其背后隐藏着对人性、权力以及时代洪流的深刻洞察。这里我挑几个个人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希望能聊出些味道来:1. 韦小宝的“真诚”:一个善意的谎言如何堆砌出庞大的帝国?这可能是最核心、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一点.............
  • 回答
    读了金庸先生笔下的《鹿鼎记》,韦小宝那份“皇帝当他是个人”的特殊待遇,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也难免让人好奇:古代的帝王,真的会因为遇到一个不拿自己当皇帝的人而深受感动和珍惜吗?这个问题得好好掰开了揉碎了说,因为古代帝王的心境,尤其是他们与身边人的相处之道,跟我们现代人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首先,我们要明确.............
  • 回答
    在《鹿鼎记》的宏大叙事中,康熙皇帝与韦小宝的君臣关系无疑是最为核心和精彩的部分之一。两人之间那种复杂又奇特的信任,时常让人捉摸不透。关于康熙究竟何时才真正知晓韦小宝暗地里加入天地会的秘密,书中并没有一个明确到“某个日期”的瞬间,这更像是一个逐步深入、充满试探与默契的过程。细说起来,康熙对韦小宝的“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