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所有人都告诉你要变得圆滑世故,却没有人告诉你要变得强大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问题,它触及了社会文化对个人发展的侧重点,以及“圆滑世故”和“强大”这两个概念的深层含义。为什么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反馈,而缺失了另一方面的指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1. 社会对“合作”和“稳定”的优先考虑:

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于合作。在一个群体中,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避免冲突、有效沟通的人更容易融入集体,也更容易获得支持。
圆滑世故的定义: 圆滑世故通常意味着懂得人情世故,善于与人打交道,能够顾及他人的感受,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保持灵活性和技巧性。这有助于减少摩擦,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
强大可能带来的不安: 相反,单纯强调“强大”可能会被解读为攻击性、固执、不顾他人感受。一个过于强大的个体,如果缺乏协调能力,可能会被视为威胁,对群体稳定造成潜在的破坏。因此,社会更倾向于鼓励那些能够融入和促进集体和谐的品质。

2. “圆滑世故”的实际操作性和可见性更高:

即时回报: 学会如何说话、如何表达、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往往能带来更即时的正向反馈。例如,一句得体的赞美,一次成功的谈判,都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得好感或达成目标。
易于观察和模仿: 圆滑世故的行为模式相对更容易被观察、模仿和传授。比如,看到某人通过委婉的方式解决了冲突,我们就能学习他的方法。
量化的困难: “强大”的概念则更为抽象。它可能包含很多维度,比如智慧、毅力、能力、抵抗压力的能力、精神力量等等。这些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且很难用简单的标准来衡量和传授。

3. 对“强大”的误解与恐惧:

“强大”的负面联想: 在很多语境下,“强大”容易与“欺凌”、“专横”、“不容置疑”等负面词汇联系起来。人们害怕被贴上“强势”的标签,担心失去友谊,或者被视为难以相处的人。
避免冲突的心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人们可能会选择更温和、更妥协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展现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好人”的道德绑架: 社会文化中往往存在一种“好人”情结,认为善良、温和、谦逊才是美德。而过于强调“强大”可能被视为不够“谦卑”或“善良”。

4. “圆滑世故”被视为一种实现“强大”的手段:

工具性的视角: 在很多情况下,圆滑世故被视为一种工具,用来帮助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最终达到某种程度的“强大”。例如,通过建立良好的人脉,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隐藏真实意图: 圆滑世故有时也意味着一种策略性的沟通,并不一定完全暴露自己的想法和实力。这在某些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可能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5. “强大”是内化的过程,需要自我驱动:

缺乏外部指导: 相较于人际交往的技巧,个人的内在力量(如意志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韧性等)的培养更少受到外部的直接指导和鼓励。这些更多依赖于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
成长的责任: 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更多的是一个内在成长的过程,需要个体主动去学习、去锻炼、去承受挫折、去突破舒适区。而“圆滑世故”的培养,往往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更直接的指导。

6. 时代的变迁与社会期望的变化:

信息时代与连接: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信息的传播也更加迅速。在这种环境下,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有效沟通变得尤为重要。
“软实力”的崛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硬实力(如专业技能、物质财富),“软实力”(如情商、沟通能力、领导力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圆滑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软实力的范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强大”就不重要,或者没有人去追求。

“强大”是个人成功的基石: 真正的强大,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拥有克服它们的能力,保持内心的稳定,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包括智慧、能力、毅力、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等等。
“圆滑世故”的局限性: 如果一个人只有圆滑世故,而缺乏内在的坚韧和能力,那么他可能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在关键时刻显得软弱无力,甚至被剥削。
理想状态: 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将圆滑世故与内在的强大相结合。既能够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又拥有应对挑战、坚持原则的能力。

为什么我们感觉“没有人告诉你要变得强大”?

这更可能是一种感知上的偏差。

“强大”是潜在的期望: 社会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虽然不一定有人直接告诉你“要变得强大”,但这种期望是隐藏在很多评价和鼓励中的。例如,当你遇到挫折时,别人会鼓励你“再坚持一下”,这其实就是在鼓励你展现韧性,变得更强大。
强调“方法”而非“目标”: 人们倾向于教授具体的“方法”(如如何沟通、如何表达),因为这些是可操作的。而“强大”更像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很多方法的集合和结果。
个体的主动性: 成就“强大”更多是一种个人主动追求的目标,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实现,而不是完全依赖外部的指导。

总结来说,社会之所以更常强调“圆滑世故”,是因为它与群体和谐、社会稳定、即时人际关系以及可操作性的沟通技巧紧密相关。而“强大”则是一个更深层次、更内化的过程,它涉及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建设,更多地依赖于个体的自我驱动和长期的努力。尽管如此,强大的内在力量才是应对人生各种挑战、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

也许,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如何在追求圆滑世故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原则,并积极主动地去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力量,成为一个既能与人融洽相处,又拥有坚韧不拔精神的强大个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错。

一般而言,从小到大的学校老师,都会告诉你,要变得强大。

只有离开了学校,尤其是到了网络上,才开始强调其它的特质。

事实上,在我看来,两者都是变强,前一种强指的是理解和操控世界的能力;后一种强指的是适应和引导他人的能力。

user avatar

除了耐心为你讲解演示“如何通过态度上的圆滑世故为自己赢得利益”的至亲至交之外,那些只是声称“你该更加圆滑世故”、但并不打算对你负什么责任的“尊长”们,其想借此表达的潜台词无非是:

“因为我的地位比你高,所以你此刻该做的‘圆滑世故’,就是对我妥协恭顺。”

此外,真正懂得最基本程度“圆滑世故”的人,都至少不应好为人师。

user avatar

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的一段,非常的赞同:


小时候你的父母、老师天天强调你要好好学习,这个不是让你强大吗!你怎么忘了?


参加工作后父母领导提醒你好好工作,这个不是让你强大吗?你怎么忘了呢?


现在身边人都让你圆滑世故,你却想起来了,问我为什么要圆滑世故,为什么不能强大?


因为大家预测你不可能强大了,强大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漫长的时间而且不一定会成功。可圆滑世故大家都懂一些,都可以指点一二,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等待,拉下脸皮就会。




遗憾的是,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社会金字塔的底层基础,有可能很难有机会强大起来,甚至是不可能有机会强大起来,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变强大都没用。


是不是想想有点小心塞~~


来来来,谈谈圆滑吧,毕竟圆滑更容易发表想法和意见。


关于圆滑,鬼谷子的书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1、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


在没有看清形势时,要圆滑的迎合对方,跟人打太极、不表态;当看清形势时,就可以用具体方法去处之。


2、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


在沟通的时候,说过去已经确定的事情,要顺应别人的心理;在说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能把话说满,要给自己留余地。


3、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不能跟对方保持相同立场而行事,必然被否定;不了解情况而游说,必然失败。




当然,圆滑也分很多种。


高级圆滑的代表,我比较欣赏、以及喜欢的是何炅老师。


能说会道不代表一个人情商多高,真正的情商,是绅士的风度,是良好的教养,也是对世界温柔以待。


何老师就像一个小太阳,有他在的地方总有阳光普照。


不是圆滑世故,只是想还每个人体面。


总有人问,何炅和汪涵到底谁是湖南一哥?何老师笑着回应“为什么非要争一哥,二哥呢,台里又不给我涨薪水。”


就这一句短短的回应,不仅幽默化解了当时有关和汪涵不合的谣言,也表现出自己不卑不亢的态度。




何炅部分经典语录:


1、世间没有美丽的天使,只有善良的女人。


2、当你眼前一片漆黑,不要害怕。因为你就是那个发光体!


3、小时候长辈教我,要多为别人着想。因为人与人是相互的,你一心为自己,也只有你一个人在为自己着想。如果对很多人好,就相互的会有很多人为你考虑,哪个划算呢?所以本着自私的目的也要多对别人好,这是多么有趣的逻辑!你觉得呢?


4、今天找回到多年前经常吃的餐厅。有四五年没吃了,他们也从城东搬到城西,今天找到新址,居然一切如昨,连服务员都没换。看到老板的女儿坐在柜台里冲我乐,吃着熟悉的味道,知道了有些东西是一直不变的,离开了一阵子也是找得回来的,很安心……


5、骄傲的女人大都嫁给了卑微的男人,骄傲的男人娶的大都是卑微的女人。


6、刚刚写在专栏里的话,Q:你会孤单吗?我说:孤单其实是绝对的,相伴是相对的。学会自己给自己安排,自己也可以很精彩,而精彩的人是不会没有朋友的。


7、如果知道自己有多好,就不用急着解释给不懂你的人听了。看不起你的人,根本也是听不进去的。做更好的你自己,也是为了哄自己开心……

user avatar

圆滑世故也是强大的手段之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道字也可以指人和,能处世圆滑,得人相助本身也是能力。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过于世故也显得令人无法真心相交。

掌握分寸吧,以上个人观点。

user avatar

圆滑世故是一种保底策略。

因为多数人强大不了。

告诉他们如何变强大都没用。

要么,他们听不懂,由于思维方式是盲信过去生活经验的,或者被过去环境打了无数的思想钢印,所以你说的东西,他们像听天书。

要么,他们听懂了,但做不到,因为奶头乐、糖、性、社交赞赏对他们来讲太重要了。

要么,他们做了,但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怪环境,怪道德崩坏,怪你的强大策略太理想化。

要么,他们根本不爱看真的强大办法,因为看起来很累。知乎上正经写点成长内容,流量远远低于宏大叙事,远远低于情绪输出,远远低于公众号鸡汤,远远低于编毫无逻辑的YY故事。

当告诉你变强大没用的时候,为了你好,你只周围的人只能告诉你圆滑世故。

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要知道。

是因为你自己的问题,所以大家劝你圆滑。

如果你没有这些问题,没人劝你圆滑和强大。

真金蒙尘。

锥生囊中。

不需要劝。

user avatar

因为你已经错过了变强大的黄金时期,你的能力已经相对固定,很少提升空间。这时候圆滑一点会让你过得轻松一点。

你大学毕业已经三年,毕业于一般的大学,学着一般的专业,做着工资一般的工作,这是你的人生,也是大多数人的人生。

我告诉你,圆滑一点,领导说得好积极鼓掌,说得不对也要鼓掌,不要当众指出来,你说这不是你自己。你同事问你借钱,你不想借。我建议你跟同事说,你现在也手头紧不方便。你却和同事说借你马比,老子要买古驰LV。

结果你发现跟你能力差不多,但为人处世更圆滑一点的同事升职了,而你却把他看成一个马屁精,并且跑到知乎上面问为什么要圆滑?强大一点不行吗?

可以啊,你倒是强大起来啊。你工作一般,想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可是好工作要求也高啊,起码得读个好点的硕士。不过本科毕业的你还是可以考个公务员的嘛。哦,你考不上。

那也行,考个行业内你能考到的顶级证件,或者跨行考证也可以。比如考个CRA,CPA,法考,一建,监理。哦,你考不过。

那内心强大一点总可以了吧?遇到困难坚强从容一点,把事业和家庭,爱情都兼顾好总可以了吧?哦,你没有对象。

那也行,工字不出头,上班受气不收老板重视,那创业总可以了吧?哦,你没有本钱。

叫你圆滑一点,你问我为什么不叫你强大一点?叫你强大一点,你又强不起来。

真正强大的人,需要别人叫吗?

user avatar

喜鹊在天上看到狮虎相争,心想:何不高飞下扑,即可必胜?

殊不知雄狮猛虎固然凶猛,展翅高飞却实非所能。


如果一人能顶千军万马,就不需要团队合作。这道理再简单不过。

但人力有时而穷,一人顶过千军万马的事终究世所罕有,没有可操作空间的事只是正确无比的废话。

user avatar

因为个人的力量基本不可能强大到让人不需要圆滑世故的程度,除非你是拿枪指着自己的罗辑,砰的一下两个文明都得玩完,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前两天在看《三国》,其中强大的人很多。勇冠三军如关公,权倾朝野如司马懿。关公不圆滑世故,大骂东吴求亲的使者,于是他死了。但凡他圆滑一点,给孙权留点面子,也许结局不至如此。司马懿则很能圆滑世故,把曹爽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于是成功扫清政敌,把握朝政,直到病死,犹能留给后辈吞并三国的资本。

在三国,武夫犹能仗剑杀人,掌权者一人之怒则血流漂橹;而在当今的社会,个人强大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大削弱了。力能扛鼎也好,富甲一方也罢,即便是身居高位,也须按照法律行事,否则多年努力一夕而没。要想成功,必须站在群众的一面,把自己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显然不是个人强大就能做到的。换而言之,谁和群众站在一起,谁才是真的强大。这需要你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是圆滑世故也可以。

当然,这并非是对个人努力的否定。一只蚂蚁再是长袖善舞,也不入群狼眼光。若自身没有足够的资本,想要圆滑世故也不是那么容易。

以上。

user avatar

首先,问为什么之前,先问是不是。

是不是所有人都告诉你要变得圆滑世故?不是,如果题主是这样的情况,反倒是还挺幸福。因为很多人在意你关心你,你身边很多好人,他们会给你一些意见或者建议。普通人连得到一些意见的机会都没有呢,谁管你啊?

告诉你要干嘛,这往往是鸡汤模板,就好像大学你要考清华北大似的,那是正确无用的废话。比起强大,好像圆滑世故稍微比较容易实现……

当然,大部分人又耿直又幼稚又弱小,这我该怎么说呢?

告诉你要圆滑世故的人,多半是带着一丝爹味一丝好意劝劝你,他们可能也不会教你怎么办。

user avatar
  • 网络上的变强:

用极其变态苛刻反人性的高度自律规划好生活的所有,走上人生巅峰。


  • 现实中的变强

通过书籍、网络、他人以及生活经验学到了一个新的小知识点,然后实践一下适不适合自己,形成自己的东西,一点一点积累。


现实中的变强路径的就那些一步一个脚印组成的自我成长,都是细微小事,而且是多维度且综合性,并不是那些被束之高阁宏大目标。

只是很多人要么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么偷换概念。

比如不想付出任何思考成本和实践成本,希望身边有强人出个保姆级教程,手把手喂他如何一步步变强,最好是速成的那种。

要么则是强行把一个束之高阁的目标当作变强的标准,发现完不成就开始到处散播“变强是谎言”或者“普通人不可能变强”这样的反智言论

我这几年在知乎写下五百多篇回答,绝大部分回答的内核都是“靠自己慢慢变强才是最靠谱的”。然而随着互联网大环境的变化,在知乎发表这样的观点及相关干货已经成为完全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变强是和自己比,并不是和别人比,只是很多人装作看不见。

他们骨子里认为的变强是树立一个仇恨目标,这个仇恨目标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惹到他,而是比他高了很多个段位他看不顺眼,认为超过这个仇恨目标才叫变强,但同时又追不上这个仇恨目标,于是每天都充斥着负面情绪,连同看待所有问题也跟着情绪化。

很多正是因为这种完全无法自控的情绪化反而失去了变强的机会。

但好心告诉他人又有什么用呢?没什么用。鸵鸟心态的人,只有他痛了才知道有些事情不能逃避,才知道变强,哪怕只是变强一点点都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旁人的提醒显得多余。

想要变强的人,会因为任何一点点启发而不断进步,这无数个“一点点”的日积月累就构成了变强的厚积薄发。

有的人不想变强却又想要得到变强后才能得到的好处,连这“一点点”都不愿意做,要么觉得这“一点点”没什么了不起懒得做,要么一想到终极目标太高远就觉得好难开始自暴自弃,极端一点的还会把自己不能变强怪罪于别人没有喂饭喂到嘴里。

很多创作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比如某些人看到你写过某几篇回答对他比较受用,于是评论中或私下里像要求神仙一样要求你包办解决他生活中大小琐事与难题。

你一开始还能烂好人地用自己的阅历经验告诉他如何靠自己一步一步变得靠谱,希望他能独立思考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属于把“道”的种子播下去,怎么开花结果靠他自己。

结果发现对方既不想思考,也不想探讨,更懒得形成个人风格,也懒得靠自己的给花浇水,只想要一个能立刻逆天改命的“术”。并且情商也是问题,没有边界感,没有自知之明,现实中把一个又一个有能力帮助他的人搞得心态炸裂。

最后当然只能选择敬而远之,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人就直接理都懒得理。

和别人交流是为了交换精神价值或者看中对方的潜力,而不是单方面给任何人当保姆,没有这个义务。

自助者,天恒帮之;不自助者,人恒弃之

这是我在这些年来对于变强理论的十五字总结,也应和了古人那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得不说,人性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

在如今的网络,巨婴能被合理化,低情商能被合理化,反智能被合理化,娱乐至死能被合理化,并且还说不得反驳不得,说了反驳了被扣上个言行不端、脾气太冲、没有格局,这都是家常便饭。

在这种双标的环境下,分享关于“变强”的相关内容得到的反馈只会影响一天的好心情。人的注意力很宝贵,经过大脑朴实的计算后,自然再懒得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无所谓,不想变强是人的自由,这类人活得是好是坏,别人并不关心,也不会去帮。

想变强的人,会在一件又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上不断进步,追求务实,得道多助。

若道同,与君共勉;

道不同,不相为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