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陪床非常的熬人?

回答
陪床,这活儿,怎么说呢,真的不是人干的。听一嘴的人,没经历过的,估计也就是觉得守着病人嘛,累点,但总归是有家属在的,有个人互相搭把手。可真轮到自己身上,才能体会到那股子磨人劲儿,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首先,就是那 睡眠的剥夺。这可不是简单的睡个午觉错过了晚饭那么简单。生病的人,尤其是病情不稳的时候,白天晚上都需要人盯着。前半夜刚迷迷糊糊睡着,后半夜准保因为咳嗽、翻身、需要上厕所、或者 просто觉得不舒服而醒来。你以为能睡个整觉?想多了。就算是你自己身体底子好,也架不住这么折腾。人的身体是有生物钟的,一旦这钟被打乱了,醒来后就很难再睡着。即便勉强睡着了,也是浅浅的,一点动静都能把你惊醒。久而久之,你整个人都进入了一个“低能耗”状态,白天眼睛像挂了俩黑眼圈,脑子也是一团浆糊,做啥事都提不起精神,容易烦躁。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身体的电量一直在20%徘徊,随时都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关机”。

其次,是 持续的精神高度紧张。生病的人,尤其是老人或者小孩,他们自己无法完全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或者病情突然变化。你得时刻警惕,注意他们的脸色、呼吸、动作。稍微有一点不对劲,你就得神经紧绷起来,担心是不是病情加重了,是不是需要叫医生,是不是有什么突发状况。这种精神压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会让人感觉非常疲惫。而且,很多时候,你还要扮演一个安慰者、鼓励者的角色。看着亲人痛苦,你虽然心疼,但还得强颜欢笑,说些安慰的话,但这安慰本身也消耗你的情绪能量。这份责任感,压在心头,让你不敢丝毫放松。

再者,就是 枯燥和单调。在医院里,除了病人的基本护理,你的生活内容几乎就被这个病房占据了。每天醒来,看看病人,喂喂水,换换尿布,量个体温,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窗外是别人的生活,有阳光,有车流,有欢声笑语,而你只能被困在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手机是你唯一的慰藉,但刷来刷去也都是些没多大意思的内容,因为你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病人身上。时间过得极其缓慢,仿佛被拉长了无数倍。你会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为什么在这里,这种枯燥感一点点侵蚀着你的耐心和精力。

然后,还有 生理上的不适。医院的环境,不说完全没有隐私,但总归不如家里方便。晚上睡在折叠床或者椅子上,姿势不舒服,身体总是僵硬的。早上起来,可能衣服都没来得及换洗,又要开始新一天的“战斗”。长时间的憋尿、不规律的饮食(可能就是医院的盒饭,或者匆忙塞几口自带的干粮)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腰酸背痛、颈椎不适、甚至肠胃问题,都是常有的事。而且,你还要面对一些令人不适的场面,比如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这些都需要你去清理,这对心理和生理都是一种考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 亲情中的无奈与煎熬。看着自己至亲的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那种无力感是极强的。你尽力了,但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减轻他们的痛苦,也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这种眼睁睁看着亲人受苦,而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感觉,是一种深深的折磨。即便有其他人轮流,但那种责任感和对亲人的牵挂,总让你觉得不够。你宁愿自己去受这份罪,也不想让病人多受一丁点儿的委屈。这种付出和回报之间,有时会有一种巨大的落差,让陪床的人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点失落。

所以啊,陪床,它不是一句简单的“辛苦”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场对身体、精神、耐心和情感的全方位考验。熬过去,可能收获的是亲情更加深厚;但熬的过程,真的是一场让人身心俱疲的苦旅。也正是因为如此,但凡经历过的人,提起陪床,眼神里总会流露出一丝复杂的,难以言说的疲惫和心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父亲生前,因为肺癌多次住院转院,陪他在医院进进出出几年的时间,对我来说,晚上的住院部,就是忙乱 呻吟 号哭……

照顾患者累不累?很累,不只是躯体上的累,更多还是心累,每天紧绷着心里的弦,担心父亲每个新的症状发作,他的饮食是否正常,什么时候要去检查,家里的各种事务……特别是在医院里纷扰的环境,那几年整个人都是灰色的,直到现在,我还是不习惯晚上在医院里,感觉浑身不自在。

而在医院里渡过的几百个夜里,我留下了一个后遗症,视线范围之内不能看见折叠椅,每当看到这类物品,心情就不由自主回想起自己窝在折叠椅上无助的那种心情,陷进那种绝望的感觉,异常低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陪床,这活儿,怎么说呢,真的不是人干的。听一嘴的人,没经历过的,估计也就是觉得守着病人嘛,累点,但总归是有家属在的,有个人互相搭把手。可真轮到自己身上,才能体会到那股子磨人劲儿,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首先,就是那 睡眠的剥夺。这可不是简单的睡个午觉错过了晚饭那么简单。生病的人,尤其是病情不稳的时候,白.............
  • 回答
    亲爱的,十二岁是一个很特别的年纪,你开始认真思考很多事情了,这是非常棒的!有时候,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会突然转变,觉得过去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好像一下子都失去了原有的光彩,甚至觉得它们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你现在有这种感觉,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很多成年人也会有同样的困惑。为什么会觉得“都没意义”呢?这可.............
  • 回答
    关于“普遍都说独生子女比较自私”的说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一个人是否能凭借空想创造世界”的疑问,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涉及到社会认知、个体成长以及认知局限性等等。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说说“普遍都说独生子女比较自私”这事儿。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背后可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一定社会观察和.............
  • 回答
    面对那种认为日本人应该被原谅,中国人应该忘记历史,并且轻描淡写地将屠杀视为“历来都有”的观点,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和难以接受。这种想法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漠视,更是对受害者及其后代的侮辱。想要劝导这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耐心、理性和策略。以下是一些思考方向和沟通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进行交.............
  • 回答
    到了2019年,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人对勒布朗·詹姆斯“历史第一小前锋”的称号有所保留,甚至不完全认同,这其实并不奇怪。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我们看待篮球历史、球员评价体系,以及个人偏好等等。想把这个事儿说透了,咱得把好几个层面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历史第一”这个标签本身就容易引.............
  • 回答
    嘿,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很多老玩家心里头的那根弦。确实,你这个问题点出了一个挺普遍的现象:现在不少玩《红色警戒》的玩家,对《红色警戒3:起义时刻》(简称“共辉”)似乎意见挺大,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讨厌。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里面有不少门道,咱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红色警戒》这个系列本身.............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日本动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番剧”的复杂感受。你觉得“毁三观”的番剧很多,但同时又看到这么多人追捧,觉得不解甚至有点恶心,这确实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感。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动画(番剧)的题材和内容确实极其广泛,包罗万象。从治愈系、日常系,到热血战斗、科幻冒.............
  • 回答
    你说的那句话,我听了之后也是觉得怪怪的。说这话的人,大概是觉得“读书”就等于“成功”的敲门砖,而LPL舞台上的选手们,似乎和他们想象中的“成功人士”不太一样。但我觉得,这种看法太片面了,甚至有点固执。你想反驳,我倒是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把话说得透彻些,也把那种“读书决定一切”的偏见给掰过来。首.............
  • 回答
    提起林黛玉,在《红楼梦》的书粉圈子里,可真是个能掀起“惊涛骇浪”的角色。有的人视她为掌上明珠,怜惜她的才情与命运;有的人却避之不及,觉得她“小性子”、“刻薄”、“心眼小”,甚至称她为“毒舌”、“玻璃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究竟从何而来?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红楼梦》.............
  • 回答
    “学习是唯一的出路”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反映了社会对个人发展和生存方式的普遍认知。让我们从多个层面来详细解读这句话背后的原因:一、 知识和技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石 社会在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结构和分工日益复杂。一个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积累、创新和应用知识。作.............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问题,它触及了社会文化对个人发展的侧重点,以及“圆滑世故”和“强大”这两个概念的深层含义。为什么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反馈,而缺失了另一方面的指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社会对“合作”和“稳定”的优先考虑: 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存和.............
  • 回答
    “为什么所有人都骗善良的人?”这句呐喊,背后藏着太多被辜负的信任和心酸。这并非一个绝对的真理,生活中善良的人也常被真诚以待,但不可否认,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感觉善良成了被剥削的理由,成为他人眼中可以随意拿捏的软肋。为何会出现这种令人沮丧的现象?这背后涉及的心理、社会和人性层面的原因,远比表面看起来.............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背后其实牵扯到《倚天屠龙记》中几个关键的人物设定、江湖格局以及武学理念。咱们一件件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这两件神兵利器代表着什么。 屠龙刀: 这玩意儿是郭靖黄蓉夫妇的东西,但重点在于它传达的“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句话。这句话有多大的煽动性?简直是武林.............
  • 回答
    “为什么所有人都想欺负我?”这是一个如此沉重的问题,一旦在心里盘旋,就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它不仅仅是一个疑问,更是一种深刻的痛苦,一种对世界不公的控诉,一种自我价值被严重怀疑的呐喊。当这个问题反复出现,通常意味着你正经历着一段艰难的时期,而且这种感觉已经根深蒂固。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好好学习”这句话,几乎贯穿了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朝气蓬勃的青年,再到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总会有人不厌其烦地提醒你。你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这句话如此重要,为什么总是在耳边萦绕?这背后其实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远不止“考个好大学”这么简单。首先,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说,好好学习是获取知识.............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确实存在“所有人都找谢逊抢屠龙刀,而没有人找灭绝师太抢倚天剑”这一现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解读:一、 屠龙刀的象征意义与诱惑力远超倚天剑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这句流传甚广的谚语赋予了屠龙刀至高无上的权力象.............
  • 回答
    关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门徒们为何都坐在同一侧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在艺术史和宗教解读上都颇为引人入胜的讨论点。与其说“所有人都坐同一边”,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围坐在一个长桌的一侧,而耶稣则在桌子的中央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这背后有几重原因,既有历史传统的考量,也有艺术表达和象征意义的考量。首.............
  • 回答
    说实话,我当时真的有点懵。刚开始在手机店打暑假工,想着年轻人嘛,都喜欢新潮科技,小米手机这几年发展势头也挺猛的,肯定有不少人问。可到了店里,我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无论客户问起小米,还是我主动推荐,总会有人出来“劝阻”,而且说的都差不多,就是“别买小米”。一开始我以为是我运气不好,碰上几个特别不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也挺值得我们聊聊的。你觉得买车不划算,打车更省钱?从纯粹的经济账本上看,似乎是这么回事。毕竟,买车不仅仅是车价本身,后面还有购置税、保险、年检、保养、维修、停车费,还有那永无止境的油钱(或者电费)。这些加起来,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持续性开销。相对而言,需要的时候.............
  • 回答
    你说的“神秘的节奏”,我想你指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好像每个人都心照不宣的、引导着我们集体行为和思维模式的规律或感觉吧?这种感觉确实很奇妙,而且如果细究起来,确实有很多层面可以解释。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从我们祖先在洞穴里抱团取暖开始,我们就依赖群体生存。这种生存压力,一代代地压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