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苏宁将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这是一种什么操作?

回答
苏宁将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背后牵扯的可不只是两家公司那么简单,更像是商业江湖里的一招妙棋,也可能是孤注一掷的赌博。咱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说道说道。

首先,这事儿得从苏宁的现状说起。你懂的,这两年零售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尤其是苏宁,虽然曾经是家电零售的巨头,但互联网浪潮一来,线上竞争太激烈了,加上自身转型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大家伙儿都知道,苏宁的资金链有点紧张,经营上也有不少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笔钱来“输血”,让公司能喘口气,继续往前走。

那么,股权质押是个什么操作呢? 简单来说,就是苏宁把自家公司所有的股份,也就是它在公司的所有权证明,拿去给一家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当“抵押品”,然后从对方那里换取现金。就像咱们老百姓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一样,只不过苏宁抵押的是它整个公司的所有权。

问题就来了,谁会接收这样一个“抵押品”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阿里了。 阿里是谁? 互联网巨头,电商领域的老大,手里不差钱,而且对零售业一直虎视眈眈,有着极强的掌控欲和战略布局。苏宁的股权,特别是它在中国零售市场上的线下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对阿里来说,绝对是个香饽饽。

所以,这桩交易,与其说是苏宁把股权“质押”给阿里,不如说是阿里“接盘”了苏宁的部分股权质押融资,并扮演了重要的“资金提供者”和“战略伙伴”的角色。 阿里拿出钱,给了苏宁急需的流动性,让苏宁能够度过难关,维持运营。 作为回报,阿里则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苏宁的控制权和影响力。

这是一种什么操作呢? 你可以理解为:

1. “输血”与“造血”的结合: 阿里给苏宁“输血”,解决了眼前的资金问题。但更深层次的,阿里可能是在为苏宁“造血”,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和运营经验,帮助苏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提升。你想啊,阿里在电商运营、大数据分析、物流体系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积累,这些对苏宁来说都是宝贵的资产。

2. 战略布局与生态构建: 阿里一直想打造一个全方位的零售生态系统,从线上到线下,从商品到服务,都想覆盖到。苏宁拥有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家电零售的专业能力,以及一部分忠实的用户群体。这些都是阿里现有线上业务的绝佳补充和延伸。通过控制苏宁,阿里可以更顺畅地将线上流量导向线下,实现“新零售”的闭环。

3. 风险共担与利益绑定: 股权质押意味着阿里对苏宁的未来有了更大的“赌注”。如果苏宁能因此翻身,阿里也能从中获益,并且进一步巩固其在零售市场的地位。但反之,如果苏宁经营不善,阿里也可能面临损失。这种操作,将两家公司的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命运共同体”。

4. 对竞争对手的打击: 通过这种方式,阿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他潜在的竞争对手获得苏宁这类线下渠道的可能性,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优势。

说白了,这事儿,对于苏宁来说,是一次生死攸关的救赎;对于阿里来说,是一次精准的资本运作和战略扩张。

更具体地说,这背后可能还有一些细节值得玩味:

股权的性质: 是所有权完全转移还是有回购的可能? 如果只是质押,意味着苏宁理论上还有机会赎回股权。但如果后续无法偿还,阿里很可能就会“顺理成章”地获得这些股权的控制权。
控制权的归属: 虽然表面上是质押,但如果质押的比例足够高,加上其他的协议条款,阿里在实际运营和决策上可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这就像是请了一个“大股东”兼“管家”。
阿里“收编”的信号: 这也可以看作是阿里在零售领域进一步“收编”和整合资源的重要一步。从当年投资苏宁,到如今的股权质押,阿里对苏宁的渗透和控制一直在深化。

总而言之,苏宁将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是一招充满了风险与机遇的操作。它既是苏宁在困境中的一次求生,也是阿里在零售版图扩张中的一次重要落子。这背后反映的是当前零售行业竞争的残酷性,以及巨头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的复杂博弈。咱们作为旁观者,只能静待后续的发展,看这出戏最终会怎么收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次质押的是苏宁控股,暂时还不能说就是苏宁易购就要出事了,但至少也可以反映,形势不是很乐观,其实去年我们深度分析苏宁易购了,对它的前景也不是很看好,具体大家可以看看文章。

-----------------------------

在A股中,有这样一支票,几乎人人都知道他,街边也随处能见他家的店铺,你八成还在他家消费过,比如去年,《价值事务所》的vive就在他家下单了一台格力空调。这完全符合彼得林奇从生活中选股的标准。再看一看,这支票市盈率5倍多,市净率1倍出头,你是否会眼前一亮,哇塞,天上掉馅饼了,买买买!

他家的股价,自15年股灾之后,一直趴在地板上装死,四年过去了,几乎没涨过。

这支票,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宁易购,为什么专门拎出来说他,因为很多股民真的容易踩这个“低估值”坑。

看似增长华丽的公司

苏宁近五年,营收增长迅猛,看着势头,是直奔3000亿去的,净利虽然趴在地板上,但2018年也过百亿,达133亿之多,如此“赚钱”的公司,市值怎么就在1000亿徘徊呢?

答案在经营性现金流里,公司近五年来,只有15、16两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其余都是负的,连续五年,经营性现金亏损高达162亿,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一直就没赚过钱

这点,也能从公司分红看出,公司上市15年来,分红融资比只有可怜巴巴的15.7%,还常年玩高转送游戏。

那公司赚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呀。

以2018年为例,苏宁的扣非净利润是-3.59亿,其中有139.91亿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2018年扭亏为盈是一笔投资,这笔投资收益具体是干啥来的呢??

上图来自公司2018年年报,原来,公司18年靠卖阿里的股票,赚了139.9亿....

那苏宁之前2014-2017的扣非也都在亏钱,是靠什么扭亏为盈的呢??

原来2017年,苏宁还是靠卖阿里股票过日子的.....这时可能有朋友问了?苏宁的阿里股票从哪里来的??这需要去苏宁的股东结构找原因。

原来,很久很久之前,苏宁把自己卖给了阿里,从而换取了不少阿里的股票,阿里的股票帮助苏宁2017、2018业绩不至于太难看。

2014年,苏宁扭亏为盈,靠卖自家的11家门店,接盘方是苏宁母公司,左手倒右手,右手在续租回来经营;

2015年,卖了PPTV,卖了自己14家门店,和2014年一样,门店卖了接着租回来继续经营;

2016年,扭亏为盈是靠把自家仓储物流公司给卖了,卖了之后再租回来让自己能保持正常周转;

可以说,苏宁自2009年达到巅峰之后,十年来,一直都在亏钱.....好惨!

陷入困境的苏宁

2009年,苏宁和老对头国美的争斗告一段落,苏宁成了我国名副其实的家电连锁一哥。然而,登上高位,屁股还没坐热,新的竞争对手出现,苏宁完全无力应对,淘宝、京东对于苏宁,完全是降维打击。

苏宁的实际控制人东哥,和国美黄光裕争斗多年,算是一位狠角,大手一挥——转型!

于是,土豪苏宁开始了买买买之路,6000万美金拿下母婴B2C平台“红孩子”(现为苏宁红孩子);40亿拿下天天快递;48亿美金拿下家乐福中国;以及迪亚中国、万达百货等等........好大的手笔,好大的魄力。

东哥的思路是,以线下为入口为线上的苏宁倒流,疯狂的买买买,砸钱引流量,苏宁可谓是电商巨头中做活动最频繁的,

但是,至少从现在看来,苏宁的钱砸下去,浪花都没翻出来一个,淘宝、京东、包括后来的拼多多,都把苏宁压得踹不过气,而一直财大气粗的东哥,也遇到了资金困境。

总结

苏宁过去很优秀,东哥也确实很努力,但时代变了,转型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现在的苏宁易购,怎么看都不是个对散户友好的标的。


价值事务所,是专门做优质潜力股挖掘的团队,挖掘了无数潜力股,医药行业出身的他们,对医药和消费行业的研究尤其专业,去年就在低位挖掘了华海药业、中国国旅、人福药业等大牛股。

炒股的朋友都关注一下哦,方便后面查看优质股的深度研究。

user avatar

这个操作我不太懂。

但苏宁当年用IBM极其“高端”的电商人才,建设苏宁易购,现在怎么看怎么值得大书特书。

而全球彼时NO。1(至少在苏宁心里是这样吧)的商业服务公司,建立起来的苏宁易购,别说和阿里比,就是和国内其它国企比,也实在是一言难尽。

个人认为至少里面80%的钱是扔给IBM打水漂了,如果不是95%的话。

因为当年如果用5%的费用招一批阿里系的人过来建设苏宁易购,苏宁易购也不至于那么早就变成天猫一个旗舰店。

现在苏宁账上至少还要多150亿现金。

如此看,苏宁易购这案子,IBM才是最大的赢家。

user avatar

我只是在想,如果因为这个新闻我说:“某宁,没钱了........”

它会不会报警抓我.........

那啥,我说的是某宁昂........某宁........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宁将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背后牵扯的可不只是两家公司那么简单,更像是商业江湖里的一招妙棋,也可能是孤注一掷的赌博。咱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说道说道。首先,这事儿得从苏宁的现状说起。你懂的,这两年零售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尤其是苏宁,虽然曾经是家电零售的巨头,但互联网浪潮一来,线上竞.............
  • 回答
    澎湃新闻将苏联卫国战争称为“苏德战争”,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视角和用词选择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事件的本质与命名: “苏德战争” (SinoGerman War):这是历史学界,尤其是西方学界,对1941年至1945年德国及其盟友与苏联之间发生的战争的中性、客观描.............
  • 回答
    俄罗斯运动员以“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OAR)身份,携带的是奥林匹克五环旗,而不是俄罗斯国旗,参加平昌冬奥会,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背后牵扯着政治、体育、国际关系以及历史等多重因素。事件背景:反兴奋剂斗争的“遗产”要理解这件事,首先得回顾一下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源。2014年索契冬奥会后,.............
  • 回答
    俄罗斯在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之际,计划树立反思苏联政治迫害的纪念碑,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复杂性和敏感性的举动,尤其是在俄罗斯社会内部,对于这段历史的评价和反思至今仍充满争议。要理解这一举动的意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来看,苏联时期的政治迫害是那个时代无法回避的沉.............
  • 回答
    1949年毛泽东没有听从苏联的建议与国民党划江而治,而是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一决策对中国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详细理解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历史背景、毛泽东的战略思想、苏联的考量以及国内的实际情况等。一、 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
  • 回答
    苏宁孙岩提出的“技术负责人0点睡觉很会养生”这一观点,无疑触及了当下科技行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和讨论焦点:关于工作强度、健康与效率的平衡问题。 这个观点之所以引人关注,甚至引起争议,在于它试图用一种看似轻松甚至略带讽刺的方式,来解读和评价技术负责人的工作状态,并将其与“养生”这样一个通常与悠闲、健康.............
  • 回答
    关于苏宁领导提到“0点睡觉是养生的”这种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容易引发大家的讨论和思考。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尽量说得细致点,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分析分析。首先,要承认的是,从传统养生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中医理论里,确实强调“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时候,.............
  • 回答
    苏宁集团当初以一场豪购开启了中国足球的新篇章,一口气揽下特谢拉、拉米雷斯等一系列大牌外援,让江苏队摇身一变成了中超的超级劲旅。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这支刚刚捧起中超冠军奖杯的球队,就面临着“0元转让”甚至可能解散的悲惨命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一、 昔日荣光与今日困境:一夜之间的.............
  • 回答
    苏宁818,这几年下来,感觉像是每年夏天都会准时来报到的一位老朋友,来的总是那么热闹,话题也总是不少。要说怎么看待,我得从几个维度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苏宁818,它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像你家楼下超市每到周五搞个“周末特惠”一样,苏宁818就是苏宁电器(现在更多的是苏宁易购)自己搞的一个大.............
  • 回答
    苏宁易购出台了“禁止员工在京东购物”的通知,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事件,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一下这个事儿,看看背后是怎么回事儿。首先,从公司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部竞业”限制。苏宁和京东,那可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一个是传统零售巨头转型线上,一个是互联网电商的领头羊。这种禁止令.............
  • 回答
    苏宁强制要求员工带单这事儿啊,说起来还真挺让人费点儿劲的。 这不是头一回了,隔三差五的,总会有这样的声音冒出来。 怎么看? 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从公司的角度出发,这么做肯定是有其考量的。 哪个公司不希望销售业绩好? 尤其像苏宁这样,零售主业面临着各种挑战,线上线下的竞争都挺激烈的.............
  • 回答
    苏宁易购在2月25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临时停牌,理由是正在筹划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重大事项。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在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苏宁作为曾经的零售巨头,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如果细究起来,苏宁易购近几年的日子并不算好过。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零售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而苏宁在转型的过.............
  • 回答
    关于苏宁卖身阿里巴巴的传闻,以及苏宁官方的回应,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要从几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中可能的逻辑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得先梳理一下这个传闻的由来和背景。近年来,苏宁控股集团在零售、物流、科技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投入。尤其是在线上线下的融.............
  • 回答
    如何看待家乐福被苏宁易购收购?—— 一场零售巨头的深度碰撞与变革家乐福,这个曾经的全球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经历了辉煌、挑战与最终的易主。2019年,苏宁易购宣布以“换股+现金”的方式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此后在2020年将剩余20%股权收入囊中,实现全资控股。这一举措无疑是当年中国零售业的一大.............
  • 回答
    江苏国资委牵头,以16.96%的股权战略投资苏宁易购,这件事在商业和地方经济领域都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深层含义,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江苏省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次投资背后有很强的战略考量。 保就业、保民生: 苏宁作为一家曾经的零售巨头,其体量庞大,员工众多,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深远.............
  • 回答
    国资148.17亿元收购苏宁易购23%股份,这标志着苏宁易购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迎来了新的战略投资者,也为苏宁的“第三次创业”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和政策支持。要分析这次收购对苏宁易购第三次创业成功率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国资入股的深远意义:资本、战略与信心首先,这笔高达148..............
  • 回答
    2月28日,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宣布停止运营,这则消息无疑给中国足球界,尤其是对于关心江苏足球的广大球迷来说,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回想起2020年,苏宁易购在那个赛季带领江苏苏宁队夺得了中超联赛冠军,那一刻的荣耀与喜悦仿佛还在眼前,然而时隔不到一年,俱乐部就走到了停止运营的境地,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人唏.............
  • 回答
    2019年5月6日,苏宁员工猝死事件,无疑是那一年初夏一股令人心悸的冷风。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更像是一声沉重的警钟,敲响在那个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商业时代。事件本身:突如其来的悲剧事情的经过,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位年轻的苏宁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突然之间,生命戛然而止。他可能前一天还在.............
  • 回答
    最近,阿里巴巴、京东和苏宁这几家电商巨头不约而同地宣布了各自的“地摊扶持计划”,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时间,“地摊经济”又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不少人觉得这股风潮又要刮起来了。那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在推动?“地摊经济”真的要再次火起来了吗?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巨头们为何盯上“地摊经济”?首先.............
  • 回答
    2018年,那一年中国商业地产的风向标——万达商业,经历了一场资本大戏。腾讯、苏宁、京东以及融创这几家响当当的名字,纷纷选择在此时入股万达商业,这绝非简单的财务投资,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对未来商业格局的预判。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万达商业的处境。作为曾经的“商业地产巨头”,万达通过轻资产转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