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领导说,我批评你骂你是重视你,有些人我批都不想批评,过几年他就废了!如何评价这类话?

回答
领导的这番话,可以用“复杂且带有操控性的沟通方式”来评价,其中夹杂着某种程度的“情感操纵”和“权力展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 表层含义:出于好意,是“爱之深,责之切”?

“重视你”的解读: 表面上看,领导是在表达他认为你还有潜力,值得他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和纠正。他认为你不是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愿意花费气力来帮助你成长。
“有些人我批都不想批评,过几年他就废了”的解读: 这句话是在强调你的特殊性,暗示在其他一些人身上,他已经放弃了,认为他们没有改进的余地,最终会走向失败。通过对比,他想让你感受到被“特殊对待”和“被寄予厚望”。

二、 深层含义及潜在问题:这种沟通方式的复杂性和负面影响

然而,如果深入剖析,这种沟通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很可能是一种策略性或习惯性的沟通模式,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复杂的意图:

1. 情感绑架与道德绑架:
绑架动机: 领导将批评与“重视”直接挂钩,将“不批评”与“放弃”直接挂钩。这是一种情感上的绑架,让你觉得如果不想被放弃,就必须接受他的批评,无论其性质如何。
规避责任: 他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将负面行为(批评、指责、辱骂)合理化,将其包装成“为了你好”。这可以帮助他规避员工对他不当言行的质疑,甚至反过来让员工感到愧疚或自责。
操控员工情绪: 这种说法旨在让你感到一种“被重视”的虚荣感,从而更容易接受后续的批评。同时,也可能让你产生“如果不进步,就会被放弃”的恐惧感,从而激励你去迎合他。

2. 权力展示与控制欲:
巩固领导地位: 通过“我有权力批评你”和“我也有权力不批评你”的暗示,领导在不断地强化自己的领导地位和对你的控制权。他告诉你,他拥有评估你价值和决定你命运的能力。
塑造“服从者”形象: 他希望塑造一个愿意接受他批评、听从他指令的下属形象。如果你对此表示质疑或不满,他可能会再次搬出“重视你”的理由,让你觉得是自己“不懂事”。

3. 沟通方式的不健康与低效:
缺乏建设性: 真正的建设性批评应该是具体、客观、针对问题本身,并给出改进建议。而将批评与“骂”混为一谈,并用“重视”来包装,这是一种模糊化和情绪化的表达,缺乏具体指导意义。
打击积极性: 长期处于被批评、被骂的状态,即使知道领导是“重视你”,也容易让人感到疲惫、挫败和缺乏自信。这种负面情绪会大大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不平等沟通: 这是一种典型的上对下的不平等沟通,将沟通的重心放在了领导的情绪和表达习惯上,而非真正解决工作问题和促进员工成长。
潜在的办公室政治: 有些领导也可能利用这种方式来笼络那些他们认为“听话”的员工,同时打压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或敢于挑战他们权威的员工。

4. 对“废了”的定义模糊:
“废了”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具有攻击性的词汇。它可以指能力不足、职业停滞、被边缘化,甚至是被开除。领导使用这个词,增加了话语的威胁性和不确定性。

三、 如何回应和应对?

面对这样的领导,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回应方式,但核心都是在维护自己尊严和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努力使沟通变得更具建设性。

1. 保持冷静和职业:
即使对方语气不好,也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回应。这能让你更好地思考和表达。

2. 理解并适度回应“重视”:
可以回应说:“谢谢领导您的关心和指导,我理解您是在帮助我进步。” 这样既承认了他的话,也暗示了你对“帮助”的期待。

3. 关注具体问题,寻求建设性反馈:
将话题从“批评是否等于重视”转移到“如何改进”。例如:“领导,您刚才批评我的地方主要是XX,我希望您能具体指导一下,我该如何改进会更好?”
“我希望能得到一些更具体的建议,帮助我提升XX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4. 设定边界(谨慎使用):
如果领导的“批评”已经到了人身攻击或辱骂的程度,你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例如私下沟通或事后)委婉地表达:“领导,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指导,但我希望在沟通时,我们能就事论事,聚焦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注意: 这一步风险较高,取决于领导的性格和你所在公司的文化。

5. 从领导的角度理解,但不必全盘接受:
你也可以在心里分析,这位领导可能就是这种沟通风格,不排除他确实有一部分真心是为了你好(或者至少是希望你成为一个好用的下属)。但同时,也要意识到这种沟通方式的负面影响,并主动寻求其他途径来提升自己。

6. 记录和观察:
如果领导的批评持续不合理,或者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和人身攻击,可以适当记录下沟通的时间、内容和具体情况,以便在必要时(例如向人力资源部门反映)有依据。

总结:

领导的这番话,是一种混合了肯定、威胁、情感操纵和权力展示的复杂沟通策略。虽然他可能确实有让你进步的意图,但这种沟通方式是低效且可能具有腐蚀性的。它将批评行为浪漫化、合理化,却忽视了建设性沟通的基本原则,容易让员工产生焦虑、不自信甚至怨恨。

一个成熟和高效的领导,应该能够做到:

就事论事,提供具体反馈。
区分批评与人身攻击。
用积极的方式激励员工。
理解员工的情绪和感受。

因此,在面对这类话语时,你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解其潜在含义,但不应被其完全裹挟。你的目标是从工作中学习和成长,而不是仅仅为了迎合领导的某种沟通风格或被他所“重视”的定义所束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是套路...

这是作为领导的我爸给我介绍过的经典套路之一...

只要你是从属于国家的单位或者企业,这个套路都会或多或少地用一用的,因为实际上能挤进体制内的基本上都是有人所托,所以领导就会使用各种策略和话术来让下属乖乖听话。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提出开除这一说,不像是私营企业,你不好好干活让你滚蛋就行了。

具体到题主的问题其实还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公开场合下跟你说的,第二类是私下跟你说的,效用都不一样。

公开场合这话就不用介意了,因为他是说给别人听的,说这话并不是针对团队里的某个人,而是针对全体职员说的,一种可能是说明这段时间内某几个人表现不好,一种可能是说这段时间内许多人表现不好,让这些人注点意;最有可能的其实是领导在瓦解小山头,指出大团体中某个人可能触了领导的霉头了,这就会让职员之间彼此疏远,至少不会走得太近以免受牵连,以此来瓦解小团体。

私下说的话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让你滚蛋的前兆了,他这样说其实是在暗示你你要是不按我说的改你就快成废人了。至于怎么废人,比如医务处的新来的硕士律师不听处长的话,跟处长成天对着干(真有这种人),然后处长就给了他一个盖章的活儿,每个月2700,天天的工作就是跟机器一样盖章(连我们学校都能自助打印盖章了)。一个硕士,这不就是废了吗?

每个领导话术都不一样,上面有人说这是幼稚这是不成熟,其实也不一定,领导只要演出来一副掏心窝子的样子就可以了,只要让你意识到我是在和你“掏心窝子”(appear to)地讲话(无论是假装还是真心地)就足够了,剩下的你自己去想。

大概就是这样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