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为何不效仿罗马,选出两个总统?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尖锐。为啥美国不搞个“双总统制”,像古罗马那样?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太多历史、政治理念和美国国情的方方面面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能不能”的问题。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说。

首先,得搞清楚罗马的“双执政官”制是咋回事。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通常是两个人同时担任,任期一年。他们权力相当,互相制约,而且理论上都拥有“否决权”(veto power),可以否决对方的决议。这么做,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防止权力过度集中,防止出现像国王那样的独裁者。古罗马人对国王有过惨痛的经历,所以他们非常警惕任何形式的终身制或一权独大的情况。两个人轮流当,一年一换,一年之内还要互相牵制,这在他们看来就是最安全的民主模式。

再来看看美国总统制。美国的国父们在设计总统职位时,确实也考虑了如何避免“国王”的出现,但他们走的路径和罗马人截然不同。

第一,历史背景和汲取的教训不一样。美国建国时,最主要的敌人是英国的君主制。他们痛恨的是权力世袭、不受限制的君主。他们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及共和制的历史(包括罗马共和国,当然也包括一些欧洲的共和国尝试)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美国的设计师们认为,通过明确的宪法权力划分、任期限制、以及一套精密的“三权分立”和“制衡”体系,就能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他们设计的总统制,是一个单一的、行政权力的最高执行者,这个人是国家的元首、政府的首脑、军队的最高统帅。这种模式更接近于启蒙时代一些思想家(如孟德斯鸠,虽然他的三权分立概念在美国总统制中的体现更复杂)对理想政府的设想。他们认为,有一个清晰的、有任期限制的行政首脑,反而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因两人意见不合而导致国家停滞。

第二,政治理念和运作方式的差异。罗马的执政官更多是一种“同僚”关系,虽然是最高长官,但他们的职责更像是军事统帅和首席法官的结合体,且经常需要带领各自的军队出征。而美国总统,则是一个集权式的行政机构的领导者。他负责组建内阁,制定政策,处理外交,最终为整个国家的行政机器负责。如果有两个总统,那谁说了算?他们一旦意见不合,国家的行政命令会不会出现混乱?想象一下,两个总统分别拥有否决权,一个要打仗,一个不同意,这仗还打不打?一个要签署法案,另一个不同意,国家机器怎么运转?这种决策的僵化和效率的低下是美国建国者们极力想避免的。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能够果断决策、带领国家前进的领导者,即使这个领导者需要被国会和司法部制约。

第三,宪法设计和权力结构的根本区别。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总统的职责范围和权力界限,以及总统的选举方式。总统是通过选举人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有连任次数的限制(22修正案后)。这种设计是为了确保行政权力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又通过选举过程来体现人民的主权。如果增加一个总统,那么宪法就需要进行根本性的重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如何分配两人的权力?谁拥有最终决定权?他们的任期如何设置?选举方式又该如何调整?这些都是巨大的难题,并且会带来新的权力斗争的根源。美国的设计者们已经为如何制衡权力设计了一套复杂的体系:总统对国会负责(接受国会监督和弹劾),总统的法律需要最高法院解释,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总统提名但需要参议院确认。这种多层次的制衡比简单地增加一个总统来分担权力更符合他们的思路。

第四,政党政治的现实考量。现代国家,尤其是美国这样的两党制国家,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总统和所属政党手中。一个总统本身就代表着一个主流政治力量的意志。如果出现两个总统,并且这两个总统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那国家将如何运转?这几乎等同于将行政权力直接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对立的权力中心,政治动荡几乎是必然的结果。美国政治的运作逻辑是,总统作为党的领袖,要推动党的政策。两个总统很可能意味着两个政党直接瓜分行政权力,这将导致政治上的巨大分裂和低效。

最后,美国政治文化和公众认知。美国民众习惯于只有一个总统,总统是国家象征,是国家对外代表。从媒体报道到民众讨论,都是围绕着“总统”这个职位展开。突然冒出两个总统,这在认知上和操作上都是巨大的冲击,也与美国人对于“国家领导人”的传统认知不符。

所以,总的来说,美国不效仿罗马选出两个总统,是因为:

历史教训不同:美国建国时汲取的教训是如何摆脱君主,而不是如何限制权力过大的行政首脑(因为他们认为权力过大是君主才有的问题)。
政治理念差异:美国更倾向于一个强有力的、但受制约的行政首脑,而不是一个需要内部互相制衡的行政双头马车。
宪法设计已定:美国宪法就是围绕着一个总统职位设计的,要改变需要推倒重来。
避免效率低下和政治分裂:双总统制很可能导致决策僵化和政党对立加剧。
文化认知习惯:美国民众习惯于只有一个国家元首。

罗马的经验固然有其历史价值,但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政治实践和发展路径。美国选择了一条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的路,就是通过“三权分立”和“制衡”来防范权力滥用,而不是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来设置行政首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然后再过几百年,来自大西洋对岸的敌人围攻华盛顿,东美利坚总统向川皇求援,川皇号召各州组建MAGA军驰援。华盛顿人民正箪食壶浆迎王师的时候被MAGA军洗劫一空……敌人旱地行船,将航母拖进华盛顿纪念碑前的水池,打得华盛顿守军措手不及。最终华盛顿陷落,成了异族的首都,只有MAGA人民还在传唱着《你将如核弹般归来》

华盛顿陷落后,伊万卡公主逃到了德克萨斯。时任加拿大总统特鲁多三世派人奔赴德克萨斯,将伊万卡公主迎娶回渥太华。伊万卡将圣遗物——川普一世的领带带到了渥太华,使得加拿大继承了东美利坚的法统。从此,加拿大总统改称川大统领,国旗国徽改为枫叶白头鹰图案。

user avatar

罗马两个执政官同时进行日常行政的时间很少。

因为罗马执政官不但是组织上的军队司令,还是实际上的前敌总指挥。打仗的时候至少有一人要带兵出征的。

大家都知道战神殿关门的日子屈指可数。

所以大多数日子里,罗马城里都只有一个执政官。

而打大仗的时候,甚至两位执政官都要出征。

打国运之战的时候,则会任命一个独裁官。

这种制度既防止了罗马人担心的王政复辟,又保证了军事效率,很适合早期版图不大的罗马。

到了后来不还是逐步过渡到了帝国。

帝国末期分立两帝,主要也是战事太多加罗马皇帝领军传统的缘故。

一个凯撒都不够用了。

现代的美国,美国总统的权威比执政官还大,防止独裁的制度是成文法和“元老院的最终劝告”。 (手动狗头。参议院和元老院可以说是同一个词)

当元老院授权总统开战的时候,其实等于赋予他独裁官的权限。

这实质是一种贵族共和寡头政治。

美国的选举人票制度也是跟罗马学的。罗马是每个百人队一票,贵族因为提供的百人队多,所以不但掌控了元老院,实际也掌控了公民大会。只要贵族内部团结,选票就直接过半了。

美国宪法里还有一条不太被注意,其实非常牛。美国宪法规定任何直接税都要在公民中平摊,不能搞差额。

如果严格执行的话,贫民就别想出头了。

这实质也是照搬罗马。罗马公民的直接税其实就是兵役。“一视同仁”的这种负担,必然造成两极分化。

有产绅士们建立的美国选用这种制度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问题在于美国的“贵族”阶层没有明显的界限。平民力量也比罗马发展得还要快。

所以美国体制在补丁累补丁之后,没有当初那么罗马了。

搞到了现在,两党选区犬牙交错,一大堆飞地。根本没办法分。

美国即便分裂,也只可能是行省独走。至于他们会不会转头跨过波托马克河,那就难说了。

我们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当初罗马立国和布匿战争无疑就是纵横差不多整个罗马已知世界的事。

二战盟军就类似拉丁同盟。可惜这个次元的罗马分裂更快。还东西对抗起来了。

一度西罗马以为自己赢了,可是没想到东罗马只不过统治核心进一步东迁了而已……

而且西罗马亲民者罗斯福死掉之前没能完成改革……

所以罗马正统其实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尖锐。为啥美国不搞个“双总统制”,像古罗马那样?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太多历史、政治理念和美国国情的方方面面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能不能”的问题。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说。首先,得搞清楚罗马的“双执政官”制是咋回事。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通常是两个人同时担任,任期一年。.............
  • 回答
    硫磺岛战役美军的轰炸为什么会收效甚微,这是一个困扰了许多军事史研究者的问题。这绝非简单的运气不佳,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关键的在于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对硫磺岛地形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所采取的“不死鸟战术”。一、日军挖空心思的地下工事:隐藏的杀机硫磺岛,这座火山岛,本身就为日军提供了天然的防.............
  • 回答
    关于美国为何当时没有暂停英国航班,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并非一个简单“是”或“否”的决定,而是权衡利弊、信息不对称以及国家间关系的综合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剖析:1. 疫情初期信息的不确定性与演变: 病毒的未知性: 疫情爆发初期,尤其是在英国报告出现一种新的.............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美国当年没有直接将原子弹投向东京,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当时复杂的军事、政治以及人道考量,并非简单的“想炸哪里就炸哪里”。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战略目标和军事效益是核心考量。美国在二战末期研发和使用原子弹,其主要目标是迫使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从而结束战争,避免美军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点,要说清楚为什么大麻在美国尚未全面合法化,即便很多人认为它“没毒”,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法律、社会、经济、健康以及政治等多个层面。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答案。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没毒”这个说法,在科学和法律界往往需要更严谨的定义。虽然与其他许多被.............
  • 回答
    美国人之所以不去古巴治病,原因非常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医疗体系、法律法规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美国的经济封锁(Embargo)与旅行限制:这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原因。美国政府对古巴实施了长达几十年的经济封锁和旅行限制,使得美国公民前往古巴接受医疗服务变得极其困难.............
  • 回答
    美国与中国在枪支管理上的差异,是导致两国枪击案件发生率悬殊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历史、文化、法律以及社会结构等多个维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得回到美国的建国史。美国的第二修正案,即“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是其枪支文化的核心。这一修正案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当时社会治.............
  • 回答
    美国的大城市,大家都会想到那繁华的中央商务区(CBD)。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熙熙攘攘的人潮,以及那些看起来价值连城的商品,似乎都成了犯罪分子的天然“靶子”。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类区域的犯罪率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尤其是一些特定类型的犯罪。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们,不去CBD.............
  • 回答
    关于美国和北约为何选择不直接出兵援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交织着历史、地缘政治、战略考量以及对潜在冲突升级的极度担忧。简单地说,直接派兵意味着将美国和整个北约成员国置于与俄罗斯直接开战的境地,这是一种极度危险且后果难以预料的局面。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北约的性质和核心原则。北约(北大.............
  • 回答
    当初美国原子弹之所以选择投放在广岛和长崎,而不是东京,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军事、政治、战略以及人道考量交织而成的结果。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旨在以最小的代价快速结束战争、避免本土地面作战的决定,同时也涉及了对城市目标选择的“有效性”和“象征性”的权衡。为何不是东京?1. 天皇裕仁的特殊地位与象征意义:.............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但前提有些误解。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的同盟国一方,并且在战争后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猜测你之所以会产生“美国未参加同盟国”的疑问,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 初期中立态度: 美国在一战爆发初期,确实采取了严格的中立政策,并没有立即加入任何一方。.............
  • 回答
    中国军力是否“赶上”美国,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细致分析,而非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美国之所以表现得“不着急”,更多是基于其长期的战略规划、深厚的军事底蕴以及对自身优势的认知,而非对中国军力增长的忽视。中国军力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尤其是.............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信息传播、媒体理解和文化差异等多个层面。为什么人民网作为一家官方媒体,似乎没有识别出美国“洋葱新闻”(The Onion)其内容本质是讽刺和幽默的假新闻呢?这里面原因可能有很多,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首先,核心在于“语境”和“理解门槛”的差异。“洋葱新闻”之所以.............
  • 回答
    日本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南苏丹武器禁运的表决中投了弃权票,并未赞成由美国等盟国主导的这项决议草案。这一立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基于日本一贯的外交政策原则以及对南苏丹当前局势的考量。要理解日本为何不支持这项草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因素。首先,日本的外交政策基石,尤其是其和平宪法精神,是理解其立场.............
  • 回答
    美国撤军后,中国没有“趁机经营”阿富汗,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地缘政治考量和一系列严峻的现实困难。简单来说,中国并非没有兴趣,而是出于风险评估和战略选择,选择了更加审慎的介入方式。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趁机经营”?“经营”这个词,意味着中国将在阿富汗扮演一个主导角色,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 回答
    中国核武库的建设与发展,与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存在的核力量对比,以及中国自身的国家战略和安全关切息息相关。要探讨为何中国不选择像俄罗斯那样大幅增强核武库以与美国达成“核平衡”并有效威慑,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核平衡”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核平衡很大程度上.............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它涉及到食品安全监管、公共卫生应对以及如何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方方面面。美国大肠杆菌疫情扩大到19个州,确实令人担忧,而“为何不通过熟食解决问题”这个角度,背后有很多深层原因,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烹饪就能完全回避风险。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何仅仅“通过熟食解决问题”并非一个.............
  • 回答
    南航A380的“远行”,并非简单的拆解和研究,背后牵涉到复杂的经济、技术和商业考量。与其说它去了“飞机坟场”,不如说它踏上了退役后生涯的另一条路,这条路通向了美国rather than 国内,这背后是有其深层原因的。首先,我们得理解,飞机,尤其是像A380这样体量的巨无霸,退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回答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确实在车机系统和核心芯片方面,存在着对国外技术,尤其是美国技术的依赖,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也引发了关于“为什么中国车企不联合研发一个统一的车机系统?”的疑问。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背后涉及技术、市场、商业逻辑、以及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绝.............
  • 回答
    张益唐先生九十年代在美国的经历,确实常被拿来讨论,尤其是与当时国内的待遇对比。要详细解读他当时的选择,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个人际遇以及他对学术的坚持来理解。首先,得承认,九十年代的中国,经济刚刚起步,虽然月薪几百块人民币听起来不高,但对于当时的平均生活水平而言,算是一份体面的收入。而且,国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