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宋主乞“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金史宗弼传)是真是假?

回答
“宋主乞‘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金史宗弼传)”这句话,来源于史书的记载,并非虚构。这句话通常被理解为南宋朝廷在与金朝交战时,向金朝提出的一个屈辱性的求和条件,其中,“弊邑”指代弱小的、贫穷的宋朝,“拜表阙下”则意味着宋朝使臣要到金朝的皇宫(阙下)向金朝皇帝叩拜进贡。

这句话的背景是南宋初年,宋朝在与北宋灭亡后迅速崛起的金朝的对抗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特别是经历靖康之变,宋朝被迫南迁,丢失了大量北方领土和人口,国力大损。在这种情况下,宋朝为了求得暂时的和平,往往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

而金朝,作为新兴的军事强国,其对外政策往往带有明显的征服者姿态。他们对宋朝的要求,不仅是领土和岁币,更包含了对宋朝国体和尊严的压制。

史书中出现“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这样的表述,恰恰反映了当时宋朝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金朝的强硬态度。这句话所蕴含的意味是:

“先敛兵”:这可能意味着宋朝希望金朝暂时停止军事进攻,以换取和谈的可能。但这同时也暗示了金朝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宋朝需要先“停火”才能谈条件。
“许弊邑拜表阙下”:这是整个条件中最具屈辱性的一点。“弊邑”是古代对自家邑地谦称,在这里特指弱小的宋朝。“拜表阙下”则是指在金朝皇宫前跪拜进贡。这相当于宋朝要承认自己是金朝的属国,并在金朝皇帝面前卑躬屈膝。这种姿态,对于一个曾经是汉文化正统传承者的王朝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羞辱。

这句话出自《金史·宗弼传》,金朝名将宗弼(斡鲁朵)是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之一。虽然这句话是否是宋朝提出的具体外交措辞仍有讨论的空间(历史记载的细节有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转述和侧重),但它代表了宋金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侧面——宋朝在军事上处于劣势时,不得不面对来自金朝的沉重压力和屈辱性条件。

这个表述,即使在当时,也一定在宋朝内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痛苦。它反映了国家生存与民族尊严之间的艰难抉择。虽然史书的记载往往是为了服务于历史叙事,但这句话所传达出的那个时代宋朝的无奈与屈辱,却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淮西战役嘛

多的是人不知道这次战役

中学课本也不说这个事儿,一直给大家营造一个岳飞绍兴十年北伐被“理论上存在的十二道金牌”召回来,然后去临安上班就被杀了的感觉

虽然淮西战役仍然充满了争议,但是如果由中学历史课本广而告之的话

不说推翻岳飞的神话形象,至少也会造成巨大冲击

当然理由也很多,岳珂还写了个淮西辩为岳飞正名

可是多年来各地岳飞庙,官方,教育机构,不约而同的尽量对淮西战役避而不谈,可见这事儿辩也很难辩的清楚

在绍兴十一年这次淮西战役,岳飞作为南宋最庞大,实力最雄厚的重兵集团,成为了西起四川,东到淮河中下游流域,所有南宋主力兵团里唯一没有跟金人交战的部队

就连

注意,就连出了名的 知乎钦定的 完颜构,卖国构,败类构,他都把自己的殿前司嫡系部队派出去和金人打了个你死我活,被打残

作为一个经历过苗刘兵变的皇帝,都舍得派出杨存中的部队去干了

打完淮西战役的结果是

赵构,完颜构,嫡系人马杨存中部遭到重创,另一个遭到重创的是王德部

巧了,王德是刘光世的旧部,另一半的郦琼投了金国

剩下的三大重将,岳飞,张俊,韩世忠,全都没有接敌,全都保存实力,没有左右翼包抄金兀术这九万主力

支持岳飞的人认为主要的锅在张俊头上,反对岳飞的人认为岳飞的级别完全不需要听张俊BB,完全可以自己遵照赵构御札出兵淮上威胁金兀术左翼

要我说,岳飞这件事,现在不是讨论的时候

时代没到这份上,等中国人真的全面恢复民族自信,再重新以逻辑,史实,证据链去推导这件事情吧

现在讨论不出靠谱的真相来

相当多一部分网民,恨不得说当时全南宋人都在拖岳家军后腿

皇帝是狗皇帝,队友是猪队友

仿佛吴氏兄弟,刘錡,杨存中,王德打的都是假金兵一样

他们眼里南宋除了岳飞韩世忠,就没啥人抗过金

动不动就说要不是完颜构秦桧拖后腿,早就直捣黄龙了

没法聊,这个事儿

user avatar

这问题是真的牛批,还十五道金牌,还不参战

岳飞二月上旬就已经出兵,濠州失陷也积极救援。朝廷的评价是这样的:

得卿奏,卿闻命,即往庐州。遵陆勤劳,转饷艰阻,卿不复顾问,必遄其行。非一意许国,谁肯如此。据探报,兀术复窥濠州,韩世忠八日乘捷至城下,张俊、杨沂中、刘琦先两日尽统所部,前去会合。更得卿一军同力,此贼不足平也。中兴勋业,在此一举,卿之此行,适中机会。览奏再三,嘉叹不已,遣此奖谕,卿宜悉之。付飞。御押。

你告诉我,“即”是不听命令的意思吗?“嘉叹”是什么情绪?“奖谕”是传达什么态度?

如果这叫消极避战,那么贪功导致濠州沦陷的张俊,三月中旬才到濠州武装旅行的韩世忠叫什么?

user avatar

这事吧,结合高宗和岳飞的往来奏章、手诏以及《三朝北盟会编》看,会非常有趣。

第一,金军南下的兵力,是九万多。而按照高宗给岳飞的诏书,韩世忠早就出发,很快就到淮西。

也就是说,高宗传达给岳飞的信息是:淮西已经集中了张俊、刘錡、杨沂中、韩世忠四将,兵力快接近金军的两倍了——张俊兵8万,刘錡2万,杨沂中3万,韩世忠账面兵力6万,再考虑到刘錡所部账面兵力是5万,岳飞未必清楚刘太尉空饷吃的这么猛,就如他直到后面被秦桧拉去清算韩世忠时才知道韩泼五吃了一半空饷。在岳飞看来,这淮西怎么说也该集中了十七、八万宋军吧。

所以淮西的事很急吗?已经是绝对优势兵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岳飞在听说淮西战败后会气愤的说张宪董先就能把张俊韩世忠蹉跎了。在岳飞看来,你们2个打1个居然都打不过?

但是我们再查韩世忠淮西之战时的奏报,事实上韩世忠要到3月上旬才从大本营楚州出发,赵构给岳飞发手诏说韩世忠已经出发那会,离韩世忠挪窝还早的很。赵构蓄意对岳飞进行了欺瞒。

第二,岳飞停止行军的理由,是张俊行文给他说前面没粮,让他别来了。岳飞为此请示赵构怎么办。赵构手诏也不说怎么办,只是一味的说淮西有粮。

但实际情况呢?按照《三朝北盟会编》的记载,张俊并没有忽悠岳飞,淮西真的没粮。拓皋之战打完,张、刘、杨乘胜进军黄莲铺的时候,大军断粮了,张俊搞了一出尽刷建康城内男丁星夜背粮过江的闹剧。淮西之败,本身就是因为宋军断粮后被迫撤退而被金军所乘(科涅夫元帅说过,撤退是非常复杂的军事行动),跟当年曹彬歧沟关之败一模一样。

赵构又在忽悠岳飞,虽然这次他可能是真不知道张俊和他的幕僚班子能把后勤组织得这么糟糕。

所以我一直很奇怪九公主的粉丝哪来的勇气用淮西之事来黑岳飞。九公主自己一则不明前方实情瞎指挥,二则蓄意给下级传递不实信息误导下级。如果不是跪着皇权站不起来的人,怎么会对岳飞在这件事上的决策指手画脚?

user avatar

针对绍兴十年北伐,我用一段论述来切入

引用其原文:岳飞当时的军力很分散,但主力仍在颖昌府境内,王贵、董先、张宪在颖昌府城,岳飞本人在郾城。《岳侯传》说:“兀朮并龙虎大王、威武将军韩常兵十二万屯临颍”。从地理上看,临颍在颖昌府城与郾城县城之间,《宋朝南渡十将传》卷1《刘锜传》说:“岳飞军屯颖昌,别军屯郾城,兵断不得合。遣骁将杨再兴击贼,不利,再兴战殁”,其“兵断不能合”的判断是符合实情的,由此也可以判断,杨再兴是出击,而不是所说的“巡绰”,“巡绰”何须这么多将领呢,况且一场激战,将官都战殁三人,三百人的骑兵能有多少幸存,又何谈“天大雨,溪涧皆满溢,虏骑不得进,官军乃得还”?十三日下午张宪从颖昌带兵再次激战小商桥,仍然是为了打通道路,况且战后没有回到颖昌府城,估计是前往郾城的会合,以补充郾城及小商桥两战损失的军力。此时兀术用心煞是可惧,诸军临颍需要多么沉雄的胆魄啊!既已遮蔽颖昌府主力回援的道路,再重兵直捣岳飞的司令部,在遭遇挫折后,又力攻颖昌。“自辰时战至午时”,这种阵势是岳家军在攻战颖昌和陈州时远没有预想到的。况且金人未出全力,以大军十二万之众,袭郾城用兵“一万五”,攻颖昌用兵“三万余”,远不是攻顺昌时大兵围城的架势,依我看,实在是有通过反复的诱敌和缠斗,覆灭岳家军的架势。岳飞此时诚然是取得了可观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然何以连既得的胜战成果都不要了,举众南归,而且行动迅速。

辨析:张宪一路进军路线:据复颖昌捷奏,张宪率军于闰六月二十日收复颍昌府,并留下董先和姚政率游奕军和踏白军驻守颍昌府;据陈州颖昌捷奏,闰六月二十四日,张宪收复淮宁府。之后张宪率领牛皋徐庆等驻守淮宁府。而后来的临颍捷奏表明,岳家军统制或副统制级别的寇成,傅选和李山也在张宪军中。这些人显然不会是只去给张宪当参谋。根据级别推算,张宪部应该有四个军。而根据王贵颖昌捷奏,驻守颍昌府的有中军、游奕军、选锋军和踏白军。但其中中军一部驻扎在洛阳等地,游奕军一部在郾城,选锋军一部随统制李道在外(颍昌府只有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因此文中所谓张宪在颍昌府的说法是错误的。

再据张宪小商桥捷奏,其于七月十三日率领背嵬游奕等诸军抵达小商桥以北,十四日天明之时在临颍之南发生了一些小规模战斗,金人便退走了。而颖昌大战的时间正是十四日上午。那么问题来了,从地理方位来看,张宪如果是从颖昌南下,怎么可能只在临颍之南遇见金军的小部队呢?十二万大军如何悄无声息地绕过张宪转攻颖昌呢?而如果张宪是从淮宁府赶来,在郾城与岳飞合军,然后带领背嵬游奕等军北上与宗弼决战,那么这个过程就通顺许多了。而且文中岳家军的选择也很有问题:岳飞一直困扰于兵力分散,那么如果岳家军的两位提举一行事务都在颖昌,而宗弼主力又在临颍,那么直接王贵张宪合攻临颍,岳飞率背嵬军游奕军对金军南北夹攻,双方进行主力会战,胜负一战可定,何必又在那儿搞添油战术呢?

关于金军的论述也是错误众多。

这里先引一段对金军的描述:“与后世郾城战役比较,岳家军遇见龙虎大王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宗贤,韩常的一万五千精骑,激战打败对方。突合速军至少有两个老牌万户+一个新晋万户,而且职位是元帅左监军,明显是宗弼副手。看热闹的人,就认识兀术韩常,一看对手不是兀术就觉得对方是弱鸡。

突合速,《会编》称龙虎大王,注突合速统领龙虎军,金人统军有非常明显的个人色彩,突合速是“龙虎军”,韩常手下就有“韩常之军”名号。天眷改制,龙虎卫上将军是金朝首创,武散官最高阶,第一个领受的是突合速,然后是完颜活女。最可能的解释是,由于突合速手下龙虎军的是全军精锐,金朝以此为名,为统军将领新创了一个散官的官阶。

另一个郾城之战需要注意的人是完颜宗贤,此时的职位是殿前左副点检。这种涉及到金朝初期的侍卫亲军制度,合扎猛安。最初的合扎猛安近卫的不仅仅是金朝皇帝,其实是三份,皇帝,宗翰,宗干。和东路军相关的宗干属下的禁军统领,就是左副点检。所以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宗贤仅仅挂名,但金初职位基本都是名实相符,一种是宗贤属下有部分禁军。不管怎样,他是禁军将领无疑。所以郾城这两个比韩常要陌生的名字,背后代表了这部分金军品质的高低,一定是金军精锐,可能有禁军。这里也看出了宗弼的军事才能,判断出岳飞部的位置,趁着岳部分散的时机,哪怕自己不一定集结好,就立刻拿出龙虎军,可能的禁军等精锐,直赴郾城,形成局部优势。郾城之战,岳飞正面决战,击败一名金军第四号人物统领的金军最精锐的龙虎等军,包含一名禁军统领在内的至少3个万户的1.5万精骑。”

注:引用出处zhihu.com/answer/894146

金早期的军队编组方式是女真契丹军队+大量的汉人签军。女真契丹军队是金军战斗力的支撑。而宋人的很多所谓大捷,对女真契丹兵造成的损失并不大,因此金军可以轻易地卷土重来。而金国的女真契丹军队人数大概有十二万,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和陕西战场。所谓的金军主力就是这些军队。而绍兴十年的河南战场大约有金军主力五到六万人,与岳飞作战的大约有四到五万人。郾城捷奏和颖昌捷奏都明确地记载了,来犯金军分别是一万五千精骑和三万骑兵,这显然不是签军而是金军主力。根据金史阿鲁补传记载,岳飞大举进攻之后,宗弼将河南的金军主力集结到了开封。阿鲁补因为张俊部进犯,没有执行宗弼“赴汴”的命令。所以这根本不是所谓诱敌,而是宗弼发动的主力会战。而会战结果我们也看到了,龙虎等军被岳飞背嵬军游奕军击败,宗弼亲率的金军主力又被王贵一路击败。宗弼被迫收缩防线。而此时,加强了背嵬军和游奕军的张宪一路军正在向北推进。

杨再兴的官职,绍兴六年岳飞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是武经郎,第四副将。绍兴十年最多升至正将。岳家军编制为军、将、部、队四级,指挥体系为:制置使司、招讨使司或宣抚使司→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同统领、副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部将→队将、队官→士兵。王兰高林等五人因为官阶职务都不高,所以除了转官制词基本上没什么记载。根据杨再兴的职务和他们所带的兵力推测,王兰高林等五人应该是将以下军官,甚至是部将、队将这种基层军官。而这三百人的骑兵部队基本全部战死,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决死一战拼掉了众多敌军,他们才能积功转五、六或七官。

注:引用出处zhihu.com/answer/205384

这里我要说的是,什么级别将领的伤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部队是什么级别的伤亡。大军对阵不是李云龙打日军观摩团,不至于你杀个几百人就能捞到几个千户甚至万户的首级。拿宋军来举例,如果一军统制当阵战死,那他统领的这个军至少已经被敌人击溃,重创乃至全歼都是有可能的。但反之,不能说你打赢了一个谋克就是击败了宗弼,也不能说牺牲了一个正将就说岳家军已受重创。

关于岳家军的伤亡,没有多少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现有史料加以推测。首先,根据小商桥一战的交换比来估算伤亡肯定是不准确的,平常的作战肯定打不出这么好的交换比。如前所述,岳家军在河南分为三部,其中颖昌的王贵部和郾城的岳飞本部都与金军主力发生过激战,而张宪一路仅在收复淮宁府时与守军及开封方向过来的援军组成的大部队交战过。对比中兴遗史和鄂国金佗稡编的记载,颖昌大战是烈度最高的一场战斗,战场形势一度非常不利,直到守城的选锋军和踏白军出城增援之后才扭转局势击败金军。这场战斗异常激烈,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连王贵都怯战了,伤亡肯定不小。根据前面的分析,颖昌的岳家军兵力可能不到三万人,还是以寡击众。颖昌大战的结果是金军败退,最终战果为杀敌五千,王贵捷奏中提到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战至午时金军败退。两军人数接近,激战一个上午,血战数十合,金军败退,那么岳家军的伤亡应该是小于金军的(如果伤亡大于或者远大于金军,那么金军不会午时便退走,而是会继续猛攻,金军的坚韧性和连续作战的能力是很强的)而最精锐的背嵬军,从之后支援颖昌以及加强到张宪一路来看,应当依然保持着相对良好的战斗力。没有记载说张宪一路有遭受什么大的损失。综合来看,岳家军伤亡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且作为攻击箭头的张宪一路应当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之后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岳家军从临颍和颖昌两个方向同时向开封推进,牛皋在颖昌向开封进军的过程中以功最,战后升至承宣使。牛皋本来是在张宪一路,可能是张宪一路抵达临颍之后牛皋与张宪分兵,带左军加强到了王贵一路,毕竟这一路是损失最大的。

至于金军损失嘛,我就从战线角度来说吧。岳家军北伐从蔡州始,到开封外围的尉氏县止,中间收复了京西路广大地域,两次击败金军的主力进攻,迫使宗弼将防线收缩至开封。宗弼传着捷报,然后战线离自己越来越近了?各位,以野战见长的金军主力,在平原旷野被步兵为主的岳家军连续击败,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而且你金军主力尽出,连岳家军的一路都没啃下来,反而被人家打退,这边岳家军的另一路生力军可是已经赶到临颍了哦。金军这边呢?没参战的只有阿鲁补了,可问题是,阿鲁补手里兵也不多啊

至于说郾城还军皆溃,谁信谁**

还有刘锜。首先,刘锜战兵不足两万,顺昌血战损失也不小,没有补充的情况下能剩多少战力还是个未知数。岳飞求援之时,正是岳家军兵力严重分散的时候。郾城打完依旧是兵力分散,颍昌大战才算得上是彻底扭转了战场局势:宗弼的主力进攻被打退的同时,这边岳家军的生力军也到齐了。说句难听的,如果岳家军被击溃了,刘锜手下那几千步兵在野战中和金军主力对决又能有几分胜算呢?没有看不起八字军的意思,只是敌我差距确实悬殊。刘锜援军北上的过程中没有遇到金军,而为什么停在了太康这个地方,看看上面的地图,太康位于岳家军攻势侧翼,如果阿鲁补想趁机进攻岳家军侧翼,他很可能要经过太康附近。那么刘锜援军的作战任务可能就是保护岳家军侧翼不受威胁,好让岳飞集中主力与宗弼对决。另一个方面讲,真要救岳飞你得去郾城颍昌一线啊,去太康做什么?说起来,刘锜执行的是本应该属于张俊的任务。

淮西这边,大概说一下岳飞的行程,岳飞从鄂州出发之后,行至半路,派属官前去与张俊联络。张俊传来的信息是,前途乏粮。岳飞将这一情况上报,同时将自己去池州就粮的情况一并上报,等待朝廷命令。(得卿奏,知卿属官自张俊处归报,虏已渡淮,卿只在舒州听候朝廷指挥。以此见卿小心恭慎,不敢专辄进退,深为得体,朕所嘉叹。据报,兀术用郦琼计,复来窥伺濠州。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琦在庐州、柘皋一带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寿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兀术,以定大功。此一机会,不可失也。庐州通水运,有诸路漕臣在彼运粮。急遣亲札,卿切体悉。十日二更。付飞。御押 )赵构在手诏中说庐州粮食足够,你赶紧过去就好。而根据淮西从军记的记载,张俊同样让刘锜部先回,自己与杨沂中耀兵濠上。我想这时候张俊想独揽大功的心态基本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他都不想让官阶低于自己的刘锜过来抢功,又怎么可能让与自己平级的岳飞和远道而来的客军抢功呢?辞以乏粮,便是顺理成章了。赵构这封手诏的发出时间是三月十日,但岳飞三月十二日就已经到了定远,说明岳飞在手诏到达之前就已经接到了濠州的警报提兵北上了,然而张俊败得太快,所以岳飞到达战场的时候金军已经撤走了。

战后张俊能说出岳飞不来救援,刘锜作战不力,也是很铁脸了,反正我张俊就是不粘锅呗。当然,这种把戏也只能骗骗完颜构了。

参考资料:

王曾瑜《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

史泠歌《岳家军研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宋主乞‘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金史宗弼传)”这句话,来源于史书的记载,并非虚构。这句话通常被理解为南宋朝廷在与金朝交战时,向金朝提出的一个屈辱性的求和条件,其中,“弊邑”指代弱小的、贫穷的宋朝,“拜表阙下”则意味着宋朝使臣要到金朝的皇宫(阙下)向金朝皇帝叩拜进贡。这句话的背景是南宋初年,宋朝在.............
  • 回答
    非桥段《大宋饶舌提刑官·八》:一场别开生面的“洗冤”告别非桥段的《大宋饶舌提刑官·八》在B站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作为这个系列故事的最终章,它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惊喜的宋朝推理世界。这次的投稿,与其说是一次单纯的视频更新,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告别,一场用饶舌与历史碰撞出的、别开生面的.............
  • 回答
    宋小女在将孩子托付给张玉环后,选择去到她当时丈夫的身边,并表示“加倍地疼爱他”,这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社会观念以及个人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产生的复杂选择。要理解她的这个决定,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现实的压力与生存的考量: 寻找依靠与安全感: 在张玉环蒙冤入狱的漫长岁月里,宋小女作为.............
  • 回答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她们在上海的年轻时光,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上海滩最璀璨夺目的故事之一。她们的生活既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带来的优渥物质条件,也充满了时代变迁的动荡与个人选择的色彩。要详细讲述她们年轻时在上海的生活,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出身与早年生活:浓厚的美国式教育背景 .............
  • 回答
    关于宋冬野涉毒事件及其对粉丝群体和民谣音乐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宋冬野涉毒事件的基本情况宋冬野是中国民谣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因2016年被警方查获吸毒而引发舆论关注。尽管事件属实,但他在后续的戒毒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自省和努力,通过音乐创作、公益活动等重新获得公众认可。这一.............
  • 回答
    宋鸿兵在经济学界,尤其是中国财经评论和大众传播领域,算得上是一位相当有影响力的声音。要评价他的地位,需要分几个层面来看,因为他的角色和影响方式与传统学院派经济学家有所不同。大众传播与财经评论领域的显赫地位:首先,宋鸿飞最突出的成就是他在大众传播和财经评论领域建立起来的声誉。他的著作,特别是《货币战争.............
  • 回答
    的确,从时间上看,宋朝(9601279年)和明朝(13681644年)之间隔着元朝(12711368年),算起来 roughly 90年,这个数字放在几千年中国历史长河里,确实不算特别遥远。但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这两朝之间仿佛隔了不止一个朝代,甚至感觉上很远呢?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
  • 回答
    宋仲基和宋慧乔的离婚,无疑是2019年韩国娱乐圈乃至亚洲地区最受瞩目的事件之一。这对曾经的金童玉女,从《太阳的后裔》中走出的荧幕情侣,最终以协议离婚的方式结束了他们仅仅一年多的婚姻,这让无数曾经为他们祝福的粉丝感到震惊和惋惜。从甜蜜公开到闪电离婚:一个令人唏嘘的过程1. 《太阳的后裔》的盛世美颜与.............
  • 回答
    宋明清时期的西藏:一个由佛教主导、多元并存的地区宋明清时期的西藏,与我们熟知的唐朝时期相比,确实在汉文史籍中的“存在感”有所减弱,但这并不意味着西藏的历史就此停滞或消失。相反,这三个朝代在不同程度上对西藏产生了影响,塑造了其独特的政治、宗教和社会格局。总的来说,宋明清时期的西藏是一个: 以佛教为.............
  • 回答
    澶渊之盟,一个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历史节点,它到底是对是错?用金钱换来的短暂和平,又是否真的让宋朝安于现状,导致了重文轻武的局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个刀光剑影的北宋初期。北宋建立之初,一路高歌猛进,但它的北方强敌环伺,尤其是辽国(契丹)。辽国骁勇善战,军队士气高昂,而北宋虽然在内政上有.............
  • 回答
    宋版书贵,这事儿圈内人都知道,但要说起为啥,那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不是因为印刷术多先进,也不是因为纸张多金贵,而是这些书承载了太多历史的重量,更像是活着的文物,价值自然非同一般。一、稀缺性:比黄金还金贵你想想,宋朝离咱们有多远?九百多年!这九百多年里,兵荒马乱、朝代更迭,多少古籍毁于战火、散失民间,.............
  • 回答
    宋、明这两大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曾拥有过辉煌的时期,其综合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超越了它们最终的征服者——金和清。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强大的综合实力并不总是等同于稳固的统治。宋、明王朝的覆灭,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归结为“实力不足”。深入剖析,我们会发现,这些王朝的衰亡,更多.............
  • 回答
    宋蒙战争,这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生死较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人认为,从一开始,南宋就站在了必败的悬崖边,其结局似乎早已注定,是一场无解的死局。然而,细致分析南宋在整个战争中的表现,以及它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即使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南宋也并非没有“活路”,至少可以争取到.............
  • 回答
    宋朝之后,汉族是否衰落,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与其说是“衰落”,不如说汉族文明在面对外族强大冲击和自身内部变化时,经历了一个 深刻的转型与重塑,其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和复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政治军事上的“衰落”:失去中原,政权.............
  • 回答
    在讨论宋、金、辽、西夏、蒙古、大理这几个政权时,确实只有宋朝是以汉人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其他几个政权,虽然在历史上与宋朝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但其统治阶层和主体民族与汉族是不同的。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宋朝(960年-1279年): 主体民族: 毫无疑问,宋朝是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宋朝的开国皇.............
  • 回答
    宋雨琦和杨颖在韩国的人气,这个问题其实挺值得探讨的,因为她们各自的出道背景、活动重心以及与韩国的缘分都大不相同,所以人气表现也会有差异。我们先从宋雨琦说起。宋雨琦,大家最熟悉的身份应该是韩国女子组合 (G)IDLE 的成员。这个组合在韩国乃至全球都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宋雨琦作为组合中的一员,她的韩流.............
  • 回答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确实是一位绕不开的、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他的“瘦金体”名满天下,至今仍有无数人临习模仿,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要说“被现代人推得过高”,这其中倒也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宋徽宗书法的“高”在哪里?要评价宋徽宗的书法造诣,不能只看“瘦金体”的表面功夫,而是要从几个层面来.............
  • 回答
    想象一下,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王朝的交汇点。徽宗,这位身穿龙袍,指尖还沾着些许丹墨的君王,或许正从他那精美的御花园中踱步出来,心头还萦绕着几幅未竟的画作。他身材清瘦,面容俊朗,眼神中透露着些许文人的柔弱,又带着帝王的疏离。他习惯了指点江山,更习惯了点染丹青,对于兵戈之事,那是祖宗留下的沉重包袱。而太祖.............
  • 回答
    抱歉,我无法提供关于“宋PLUS DMI 怎么黑”这类负面或带有攻击性信息的内容。我的目的是提供有益和积极的信息,并且我不会生成任何可能用于诽谤、污蔑或伤害他人(包括产品或品牌)的内容。如果你对宋PLUS DMI 的性能、技术、优缺点或者用户体验有疑问,我很乐意为你提供客观和详细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以.............
  • 回答
    宋PLUS DMi 这车,现在还能不能买?网上车友圈里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它的讨论,负面反馈好像也比以前多了点。想买的朋友心里肯定犯嘀咕,这车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入手。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宋PLUS DMi 的优势,为什么当初那么火: 省油,是真的省油! 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