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 bilibili 视频网的前景?

回答
哔哩哔哩,这个年轻的平台,就像我看着长大的一批UP主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可能性。要说它的前景,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它的核心优势——社区文化和用户粘性,这块儿实在没话说。 咱们都知道,B站不是光看视频的地方,它是个“社区”。用户在这里消费内容,更是在此“生活”。弹幕、评论区、充电、投币,这些互动方式早就超越了简单的内容消费,而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区语言和归属感。想想看,多少人是在B站找到了“同好”,找到了能一起哈哈哈、一起泪流满面、一起科普知识的伙伴?这种强烈的社区认同感,是其他视频平台很难复制的。它就像一个线上的“根据地”,用户在这里会觉得安全、放松,也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种粘性,翻译成商业价值,就是用户不容易流失,对平台内容和推广有更高的接受度。

再者,它的内容生态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化正在持续发力。 B站起家于二次元,但现在早已不是那个“小众聚集地”了。从游戏、动画、鬼畜,到生活、知识、纪录片、美妆、科技……几乎你想到的领域,B站都有相当不错的内容生产者和观众群。尤其在知识类、纪录片这类内容上,B站的投入和产出都很亮眼。用户不仅能在上面娱乐,还能学到东西,开拓视野。这种“全能选手”的定位,让它能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并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UP主们也是越来越专业,内容制作的水准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平台提供土壤,UP主深耕内容,用户看到好内容,更愿意留在平台。

然后,我们得说说商业化进程和变现能力。 B站作为一家公司,最终是要赚钱的。它在商业化方面一直在摸索和尝试,而且成果也越来越显著。广告收入当然是重要一部分,但 B站的广告投放也比较克制,相对来说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增值服务,比如大会员、充电计划、虚拟物品等等,也为平台贡献了不小的收入。特别是知识付费和直播带货,这两块儿增长势头都很猛。知识区的UP主通过付费课程吸引用户,而直播带货则利用了UP主的粉丝号召力。这种多元化的变现模式,比单纯依赖广告要稳健得多。而且,B站的用户群体相对年轻,消费能力和潜力都很可观,这对于品牌方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不过,硬币总有两面,我们也得看到它面临的挑战。

首先,内容审核和平台治理的压力一直存在。 随着内容体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社会对内容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B站的内容审核团队和技术面临巨大的考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公关危机,影响用户信任和平台形象。如何平衡内容自由度和合规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次,竞争日益激烈。 视频内容领域从来不缺玩家,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甚至视频号都在虎视眈眈。虽然 B站有独特的社区文化,但在某些内容领域,例如短视频,B站的优势并不明显。如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优势领域,同时在其他领域拓展疆域,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的挑战。用户注意力是稀缺资源,B站需要不断拿出吸引人的东西,才能留住用户。

再者,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虽然 B站的商业化一直在进步,但与一些成熟的互联网巨头相比,它的盈利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在某些成本支出较大的领域,比如内容采购、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上,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如何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健康的盈利,是它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

最后,宏观经济环境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也可能带来影响。 经济下行压力,年轻群体消费趋于理性,这些都可能对 B站的商业模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对B站的前景是谨慎乐观的。

它的核心优势——社区和文化,是它最坚实的壁垒,也是最宝贵的资产。只要这个壁垒还在,用户粘性就在,B站就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它的内容生态还在不断进化,这让它充满了生命力。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更多跨界合作,以及更多基于社区文化的衍生品。

它的商业化在稳步推进,并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这为它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动力。

当然,挑战也摆在眼前,能不能妥善应对内容风险,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差异化,能不能实现稳定健康的盈利,这些都是需要它去解答的考题。

我认为,B站不会像很多平台那样,为了短期的流量和变现而牺牲自己的社区基因。它更像是一个在细分领域深耕并不断拓展边界的玩家。如果它能继续保持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商业模式,那么它很有可能在未来的互联网内容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我们这些看着它长大的用户一样,有自己的倔强,有自己的坚持,也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好。未来的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它所构建起来的社区文化和用户信任,是它最强大的护城河。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知乎上已经有人总结过了:B站的前景比很多无知的人所认为的要厉害的多,可以说是新媒体最前沿的阵地之一。

前两天看到有人问为什么会有几万人看一个胖子直播睡觉这种现象,我觉得很有意思。未来的娱乐业可能会以过去怎样也想象不到的方式呈现。10年前的社评把这些东西称为“亚文化”,但现在的趋势是这些所谓亚文化的受众巨大。既然三次元已经开始认真审视二次元、ACG、电子竞技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也应该重新审视“消磨时间”这件事本身的商业价值。

B站已经是我现在打开频率除知乎以外最高的网站了,我以前很不屑鬼畜,一开始很不习惯,有种不知所措,被水淹没的感觉。但自从现在连在网易云音乐上都躲不开葛炮元首金坷垃,我也就基本出不去了。

身边年纪差不多大的朋友需要看电影现在都在B站直接搜,而且看的就是弹幕—— 弹幕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是双向传递的,那种感觉有点像和一大堆人一起看,而这种融入群体的感觉其实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

弹幕本身就是看点,要的是一个可以获得共鸣的平台。这次盐Club没收到邀请,自己在家看了一会儿B站的直播,算是共情参与:

传统媒体对这类视频网站其实是很恐惧的,因为他们深刻的意识到了这是明着在抢自己的生意。就像那时候移动面对微信各种恐慌一样。但这种恐慌改变不了大趋势——现在身边完全不开电视机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就算打开电视机,也不是看电视台节目,原因无他,不想在垃圾桶里找吃的而已。

卫视电视台现在除了个别几家有能力搞大型真人秀的,其他大部分根本没有能力制作出有点质量的内容。真正好的内容现在推向观众的渠道越来越多,对电视台依赖日益减小。

以纪录片为例,传统电视台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搞来国外现成的纪录片,加个片头片尾,中间打成几节,配个假模假样的主持人在那里加几句引言,其实还是为了插广告。现在新媒体一上来就是直接买的国外原汁原味的IP,还有各种民间牛人的脑洞实验和测评,换了谁还要看电视台搬运那些十几年前拍的东西?

电影栏目也是一样,央视那个佳片有约现在已经没有新的花招了,我上次在深圳按脚的时候被迫看了一集,先放一部四年前拍的国外二线电影,放完了再找几个名不见经的电影业内人到一个演播大厅来不痛不痒的点评几句(这种纯搬运工节目居然还有现场观众)。要论比神吐槽,你能比的过“谷阿莫”之类的吗?未来估计看这类东西的只有中老年人。

人民群众的注意力总量就那么多,你多了我就少。传统媒体坐吃山空太久,现在终于发现不对劲了—— 这样下去广告商意识到B站的价值只是迟早的事情,别说胖子睡觉有人看,小米那个无聊到爆的直播现在千万级浏览,一打开就全屏弹幕;之前有品牌在b站直播了5个小时的广告,明说是广告照样大把人去看。同样的投入拿去放在传统媒体可能浪花都翻不起来一个,这就是无聊经济的威力,以前谁想得到。

昨天孙志超写文章批评我,里面有一段关于粉丝经济的说的还不错:“电商经营者如果只有流量经济这部引擎,会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所以,真正要长期经营电商的品牌,会更重视另一部引擎的建立,即所谓的粉丝经济”,这点我表示同意。死忠粉多有什么好处?六个字:不流失,不蒸发。价值要远远高于路人粉。

另外我想说,既然知乎和B站关系这么好,我建议知乎好好学习一下B站的注册门槛,“答对100道二次元题目方可注册正式会员”这个条件过滤了一大批对多元文化没有认同的喷子和无脑用户。就算知乎不想用专业门槛挡住太多人,让新人做几道版规礼仪的选择题还是有必要的吧?看版规,学礼貌,我有知识我自豪。

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年,这么多平台,无一不反复证明了如果注册零成本,那最后高质量的用户一定会被稀释,最终离开。将来哪个平台能建立起机制保护好优质输出者不被喷走,哪个平台就能胜出。好的用户体验才能带来高忠诚度的用户,高忠诚度用户反过来对知乎也更有商业价值,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

user avatar

因为工作的缘故算是研究过 B 站,数据上的事有些敏感就不多说了(反正我也不记得了),讲一下我对 B 站的理解和发展的预期。对其现状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对其未来的判断,所以讲「前景」就不得不分析现在。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原机构,也不代表现工作单位。


1. B 站的核心是什么?

大多数人会认为 B 站是个视频网站,或者说 二次元视频网站,或者说带有弹幕的视频网站。所以,当一些视频领域的巨头们发现 B 站起量很快、很流行、二次元概念很火爆的时候,纷纷给视频加上了弹幕功能,有的也直接杀入日本动漫版权市场去争夺一些热门番剧的播放权。

然后你们会发现,那些大的传统视频网站,弹幕烂得像屎,一坨坨屎从屏幕上飘过去大家都不愿意看,于是关掉弹幕功能,导致后台的机器人弹幕越来越多,越来越屎;那些疯抢版权的,买着买着发现根本引不来什么「二次元流量」,而且 B 站的流量并没有明显减弱。视频行业大家都不盈利,白白烧钱又拉不来用户的话,这种价格战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会减弱的。

为什么传统视频网站无法复刻 B 站呢?因为 B 站其实是个社区。它绝不仅仅是一个视频网站,或者一个弹幕视频网站,或者一个弹幕二次元视频网站。社区就意味着它有文化,它有一套历史悠久、风格鲜明的互动形式和氛围,这种文化是其他视频网站无法通过版权和功能的抄袭简单复刻,这就是「社区」的核心竞争力。


2. B 站作为社区的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

B 站是从 A 站分出来的,这个事实其实没什么好说的,B 站和 A 站之间的恩怨情仇和八卦也不是我感兴趣的点(虽然我在知乎饶有兴趣地读了很多……)。A 站的东西之后会说到,这里着重写 B 站吧。我认为,B 站的核心竞争力从两方面形成:视频音频剪辑能力超强的用户所制造的鬼畜内容和氛围,以及弹幕所带来的强社区文化传播。

  • 鬼畜

B 站一开始的内容是十分小众的,就是 Miku(初音,暂且定义为一个拟人化的虚拟音乐偶像)的音乐和视频分享,因为 Miku 这种音乐的形式(其实是个会唱歌的程序),其 fans 中就存在一些善于「调教」这种电子音乐的人,使得 B 站上人群整体制作音频和视频的水平都比较高。

因此,「鬼畜文化」在 B 站变得非常盛行可能就是一种必然而然的结果。我在大学时对 B 站产生浓厚兴趣,就是被「元首」(电影《帝国的毁灭》)改编的各种鬼畜和空耳视频吸引过去。事实上,鬼畜的发展对 B 站影响力的传播功不可没,因为比起 Miku 来说,鬼畜的娱乐性更强,更有冲击力,在爆炸的娱乐性的同时,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传播。我不太清楚具体每个素材出现的先后,但「元首」、「金坷垃」、「馆长」、「蓝猫/葛炮」、「丞相/王朗」等素材的大肆流行和被改编,都是核心用户人群的基因所决定的。(我洛阳铲了一个元首 X Nobody 的视频,没有感受过的朋友感受一下:

元首nobody 第二版

  • 社区运营

既然独特的 UGC 内容(自制音乐、鬼畜、歌舞、游戏解说等)是 B 站的核心竞争力和标志,那么维护内容制作者(Up 主)的活跃度对于这个社区来讲就十分关键。这里面的运营细节我研究不多,但整体而言,B 站的 Up 主和一些核心用户,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社群连接在一起的,他们彼此有自己的粉丝团和文化圈(有点像知乎的知名用户有自己的粉丝,同领域内的知名用户互相之间也认识)。早起 B 站在没有打赏的时候,与知乎是类似的,靠成就感来留存 Up 主,所以对核心用户的运营和维护是 B 站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不仅是为了留存用户,同时也能较好地传导社区文化,建立社区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显著区别于其他视频网站的,你很少在主流视频网站中看到用户对社区文化和氛围发表各种「忧国忧民」的见解。

但是视频制作是一种时间成本很高的「娱乐活动」,一些 Up 主大学毕业工作后活跃度就会断崖式下降,也有一些获得了一定成就感后,热情难以为继,也会渐渐不活跃。后面会提到打赏,打赏肯定能从某种程度上提升 Up 主留存,但依然不能改变视频制作的高时间消耗的本质。所以,从可预见的未来来看,Up 主维护将一直会是 B 站运营的重点,也是保存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 弹幕

前面虽然说弹幕功能本身并不是核心竞争力,但弹幕是重要的传导社区氛围的工具,而且对 B 站来说,这是跨版块、跨内容、跨时间的传导和传承。而且,弹幕的体验是侵入性的,几乎是强制用户接受这种文化。

谈到弹幕不得不先谈到「空耳」。所谓空耳,就是听一段外语,将它强行听成相对通顺的中文,比如《帝国的毁灭》中元首大量的德语原文被空耳成中文,如下:

Sie ist ohne Ehre!
意译:你们毫无荣誉可言!
空耳:气死偶了!

Und doch habe ich allein……
意译:但我只靠我自己……
空耳:我到河北省来

Sie werden ersaufen in ihrem eigenen Blut!
意译:他们会溺毙在自己的鲜血中!(《魔兽世界》中魔导师平台凯尔萨斯的台词来源)
空耳:七万个嫂夫人挨个 biu!

我猜测,空耳能在 B 站如此盛行,也因为它是一个外来语素材为早期核心内容的视频网站,外来语才有空耳的意义,这可能是个巧合,没验证过。另外,弹幕的形式也使得空耳内容可以附着在原内容之上,而用户都可以发送弹幕,就使得空耳内容空前繁荣和有趣。为了看空耳、或者广义上的泛娱乐化解读,观众不得不开弹幕进行欣赏,也就很容易被其他深谙社区文化的老司机所感染,社区文化自然就获得了传播。

比如《Fate/Zero》 流行的时候,站内其他视频中的弹幕就会经常出现「都是时臣的错!」,看别的视频的人就会感到好奇,时臣是谁?去查或者在站内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时臣是《Fate/Zero》中一个悲剧角色。Fate 系列相关的弹幕很多,比如「自古枪兵幸运 E」、「金闪闪」、「补魔」等等梗,传播性都很强。于是,《Fate/Zero》这类番剧就很容易成为全站用户所共有的经历,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共识的建立。时至今日,无论是 B 站有意引导还是用户自发宣传,都在强调,看 B 站一定要看弹幕,可见弹幕承载的 B 站文化,是 B 站用户认为自己区别于别人的最显著的特点。

  • 无贴片广告

无贴片广告算是 B 站体验客观上优于其他视频网站的一个核心点,也是一小部分用户选择去 B 站看一些电视剧、番剧、以及系列视频的初衷。但是,纯粹因为无广告而被吸引到 B 站的用户仍为少数。甚至,在某权威第三方机构独立对 B 站进行用户调研时,大多数被访 B 站用户,无论老少,都接受甚至支持 B 站加贴片广告,并认为只要比行业平均水平低(比如 15 秒)自己完全可以接受。比起贴片广告,大多数 B 站用户更害怕的还是 B 站倒掉自己没地方去,而且这种危机感随着动漫版权价格飙升与日俱增。

但,如此就武断地判断「无贴片广告」不是 B 站核心竞争力也不妥,毕竟用户调研只能表明用户对 B 站的信仰坚定,却不能预测真的有了贴片广告用户是否会用脚投票。陈睿在 B 站对最近出现贴片广告现象的澄清也体现出,B 站非常重视维护这个「永远没有贴片广告」的承诺。现在我将它理解为 B 站留存用户的一个壁垒,或者说宠坏了用户,用户就不会流失到其他视频平台,这些用户就不会容忍别的视频网站动辄 30 秒、60 秒甚至 90 秒的广告。如果说鬼畜文化这个理解太过晦涩或者 hardcore,那么无广告,是用户说服自己「B 站比别的地方体验好」最显而易见的原因。


3. B 站的增长前景

  • 弹幕所局限的用户群

时至今日,不论我是在金融机构办公室里看 B 站,还是在互联网公司办公室里看 B 站,都会有人问我,这么多弹幕你还看得见画面吗?毫无疑问,对于这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客观点说,绝大部分人),弹幕的侵入式体验并不友好,接受「弹幕是视频的生气」这一观念并不容易,这对于7、8年前初上 B 站的我也是如此。人类固有的偏见和行为模式不会那么容易转变。

既然弹幕承载着 B 站核心文化,而这种核心文化的载体不那么容易被大众接受,这也就必然限制了 B 站的增速,也必然限制了 B 站的推广方式——大众媒体推广是低效的。这是我认为 B 站不会快速增长的第一个原因。

  • 但 B 站不仅仅只有二次元题材

网络社区的发展,大体可以形容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从一个小小的聚居区,发展为主题鲜明的街道,发展为功能完备的市镇,发展为包罗万象的都市。B 站也是如此,从最开始的 Mikufans,变成了集动漫、番剧、Miku、游戏、歌舞等泛二次元内容的社区,进一步扩大为泛娱乐社区,包含各种「三次元」视频网站的内容,如娱乐、科技、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区块,且每个模块都有相当忠实的一批用户。这些不同板块的用户也并非老死不相往来,还会经常通过弹幕传播各自的文化。可以说,B 站作为一个有生机体在不断成长、包容更多元素、并产生新的活力。

最初,我们会认为典型的 B 站用户是中学生、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但是随着内容的发展,用户群的构成也在扩张。因此,仅仅以二次元人口有限,就限定了 B 站的市场规模,也是不正确的。B 站的最终版图应该是泛娱乐人群。

  • 有了用户,那商业呢?

谈到 B 站的商业前景,则又要面临评估其他社区所共同的问题,就是变现模式不明确。本来典型的视频网站贴片广告的盈利模式也被 B 站自己堵死,那么真的就只能从社区角度来评估 B 站了。B 站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广告位,游戏联运,新番承包,旅游,周边电商,大型活动(BML),直播打赏和 Up 主充电(非直播视频打赏)等形式。除了广告和游戏联运外,其他收入都有「文化认同」和「情感补偿」的意味在里面,你也可以理解为「情怀充值」(其实游戏联运也有一部分是这样,有些游戏如果不是 B 站运营,可能不会有人玩或者充值)。

B 站虽然用户粘性高,而且作为视频网站来说,用户在站内逗留时间长,但这种高粘性长时间,并没有转化为足够高的商业价值。以广告为例,在 B 站上切个豆腐块打个 banner,其效果可能并不显著优于优酷的豆腐块,豆腐块的点击率和展示率可能与贴片广告更加没法相比(大多数人看优酷久了能背广告词,看 B 站久了却记不住都有哪些广告主)。而其他基于情怀的商业模式,除了满足用户的情感和荣誉感之外,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清晰的价值。社区生态虽然包罗万象,也为 B 站相对丰富的收入来源提供了土壤(别的视频网站根本没这条路可以走),但这土壤有多肥沃,情怀和信仰的滋养能持续多久,我还不是很确信。

去年看新闻时,发现 B 站越来越多地介入上游动漫的制作中,以制作人的身份进入产业,是否能为 B 站带来更低的版权成本、更广阔的商业开发空间(比如利润较高的周边),这在目前还比较朦胧。UGC 内容转化为 IP,这其实和投资电影/影视剧的思路相同,但这门生意从目前来看,也近似于赌博,并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况且 B 站在 IP 孵化、内容制作、发行宣传上也没什么经验,很难讲这一定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也许随着上游版权资源的打通和下游周边市场的开拓,以及中国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B 站可能会慢慢走出一条独特的商业化之路。我真诚地希望如此。


4. 如果非要投一家视频网站,为什么选 B 站?

B 站相比于传统视频网站的特点我已经讲过,如果你认可的话,那么就剩下 A 站 B 站两家选一个。为什么不选 A 站?如果仅从商人的角度讲,尽管市面上有各种对 A、B 两站管理层的非议,但是 B 站的管理层要比 A 站稳定得多,得以使 B 站的文化和运营方针相对稳定、统一、连贯地保持下去。因为弹幕网站实际上是社区,那么稳定性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前面也提到过,运营是保存此类社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同理,一个国家如果不稳定就没法发展经济和文化,也就没有长久的竞争力。

当然,这里没有任何贬低 A 站的意思。A 站经历的几次大的变动,诚然有管理层自身的原因,但也与整个视频行业的盈利难有很大关系,在风雨飘摇中坚守是非常不容易的,被抛弃被转卖有时候也是非常无奈的。再加上斗鱼、熊猫等直播网站也在分流泛娱乐人群,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我们也很难预测 B 站能否幸免于不盈利于是被兼并的命运。只能讲,且行且珍惜吧。

利益相关:我这里有去年拜访时送的小电视!

user avatar

Bilibili的商业背景被很多人严重低估。

比如,有很多人会拿A站和B站相提并论,这就是属于完全没有意识到B站跟A站已经不是一个商业模式和级别的站点。

我不是在贬低A站,我本身私人朋友关系来说,跟A站亲密得多,而且我也是A站的老用户,情感更深,然而,站在商业前景的角度上看,B站才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新文化标的。

很多人谈到B站,离不开说两点:

1、内容层面:二次元核心

2、用户层面:深度情感归属

我不认同。

先说第一点。

B站的导航:

动画

番剧

音乐

舞蹈

游戏

科技

娱乐

鬼畜

电影

电视剧

时尚

投稿量的前三是:娱乐>游戏>音乐

娱乐的内容主要是跟明星和搞笑视频相关,跟二次元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

音乐中也有大量的三次元明星的音乐和翻唱。

时尚这个版块是今年新出的,当初还受到抵制大呼B站乙烷,你们懂的。

B站早已经不是重核二次元基地了,只是一个娱乐为中心的弹幕视频网站,是因这个时代的年轻群体的娱乐食谱主要就是A、C、G罢了。

再说第二点。

说B站受众有情感归属不错,但是情感归属只属于视频内容本身,娱乐频道下面不同群体的粉丝撕逼不要太严重,动画各社的鄙视链大家都懂,氪金的和单机的也不会聊到一起,音乐区和鬼畜区天天宣战(当然这个只是玩笑。)

你跟我说天下漫友是一家?

B站被低估的价值核心是:创造力。


下面是上周的全站周榜:

1、

主播真会玩鬼畜篇01:我是全英雄联盟最骚的骚猪!

//顺带,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当很多媒体还在整天分析讨论papi酱的商业逻辑和价值时,上周papi酱的作品已经在周榜名词不高了。


对比A站的上周全站周榜,你们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说AB站已经不能相提并论:

1、

【高清720P】【机器人SORI】【剧情 / 科幻】【2016】【韩语中字】

2、

tvb 僵 33 大结局

3、

【美/科幻】神盾局特工 第3季21~22(本季终)【熟肉】

4、

【很污很搞笑】larva 爆笑虫子 第三季上部分

5、

你们要的GIF视频 第四十三期 (。◝‿◜。)

6、

亲子鉴定,男子听到自己不是孩子父亲,现场蹦迪!

除了排名第五的,勉强有部分原创(非常简单的收集拼凑配乐)以外,其他都是电视电影节目。


上网年龄长的朋友们,应该都还记得“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个视频当年带来的轰动不亚于超女拉票带来的民主话题讨论。

在今天,在B站,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年轻人凌驾至少不逊色于当年的胡戈,脑洞、幽默感和运用制作工具的能力,创造出各异的作品,这些作品吸引了无数能够懂得理解这些作品的观众们,观众们再通过弹幕互动共鸣,给予作者汲取坚持前进的动力,形成一个良性的螺旋上升通道。

爆炸话题和未来的红人,随时都可以从中产生。

就现在来说,很多遗老们(这里跟年龄无关)还在想,这些都是什么玩意的时候。

所有那些还拥有年轻心灵的人都已经知道,在绝大部分地区都温饱无忧,世界和平的今天,世界上最具有统治力的怪兽,它的名字叫做“无聊”。

只有“新鲜”才能对抗这匹怪兽,而制造“新鲜”的唯一的武器是“创造”。

“创造”所带来的新鲜改变,才能产生会心一击将它暂时击退,我们需要能够源源不断的培养有创造力人群的培养基,持续的产生娱乐快感,与“无聊”对抗。

B站现在就是这样的温床,它会在未来会孕育出怎样的精神乐园?

这种期待,就是B站最有想象空间的商业价值。

user avatar

题主你跑偏了。b站繁荣是因为有内容没广告,而不是有弹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哔哩哔哩,这个年轻的平台,就像我看着长大的一批UP主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可能性。要说它的前景,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它的核心优势——社区文化和用户粘性,这块儿实在没话说。 咱们都知道,B站不是光看视频的地方,它是个“社区”。用户在这里消费内容,更是在此“生活”。弹幕、评论区、充电、投币,这.............
  • 回答
    央视网力挺B站?这背后是内容生态的延伸与合作共赢最近,有不少声音在讨论“央视网力挺B站”这件事,这其中有好奇,有赞赏,也夹杂着一些不解。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视角放得更广一些,看看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考量,又折射出哪些行业趋势。首先,得明确一下“力挺”这个词的分量。 央视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官方网.............
  • 回答
    “B站变了吗”:陈睿的答案与我的审视在B站十一周年庆的舞台上,CEO陈睿抛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B站变了吗?” 这个问题,不仅是对公司过去一年发展的总结,更是对B站未来走向的深思熟虑。而陈睿的回答,以及我对其观点的解读,或许能为理解当下B站的演变提供一个更清晰的视角。 陈睿的回答:用户价值与平台.............
  • 回答
    关于印度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事件在2023年10月发生,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误将一枚导弹发射至巴基斯坦境内,但最终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未造成实际伤害。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10月.............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出加强的态势,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然而,“全面金援”这一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中俄关系的互动更多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无偿援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动机及影响: 一、中俄合作的背景与动机1. 地缘政治需求 .............
  • 回答
    孟美岐事件是中国网络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事件,涉及网络暴力、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等多个层面。以下从事件背景、舆论反应、法律分析、社会影响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事件背景1. 人物身份 孟美岐(原名孟美岐,后改名为“孟美岐”)是中国内地女艺人,2018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声入人心》走.............
  • 回答
    关于“想跑到国外的人”这一话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个人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因素、政策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等。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个人动机与心理因素1. 对现状的不满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在某些国家,高房价、生活成本、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人认为国外有更好.............
  • 回答
    在小学门口等待贴接送车辆罚单的交警,这一场景反映了我国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中的复杂现实。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需要从法律、安全、教育管理、社会舆论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一、法律依据与执法正当性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时速不超过20公.............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9月18日)穿着和服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这段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严重不尊重。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并被认为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记忆的伤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 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1931年9月18日,日.............
  • 回答
    在策略类手游中,“蹲草”(即通过隐蔽、潜行或利用环境规避敌人侦查)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争议的玩法机制。这种设计既可能成为游戏深度的核心,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引发玩家对公平性和多样性的质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蹲草”的定义与核心逻辑“蹲草”本质上是策略游戏中的一种环境交互机制,其核心逻辑.............
  • 回答
    我们来详细解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句话。这句话的构成与含义这句话由两部分组成,形成了一种递进和升华的关系: 前半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含义: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表达的是一种自信和不屈的精神。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不容我,不给我机会,自然会.............
  • 回答
    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有多层面的考量和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的背景和意图1. 应对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例如俄乌冲突、贸易摩擦等,都可能.............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提醒》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对于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特别是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份《提醒》的重要.............
  • 回答
    “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护男性”这个说法,是一种比较非主流且带有特定视角和批判性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优点和局限性。一、 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逻辑和可能的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如生育安全、财产继承等)的观点。它.............
  • 回答
    “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这一事件,如果真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虽然我无法独立验证“北大教授吴飞”和“呼吁恢复土葬”的真实性,但我可以基于一个假设性的场景,详细地分析和探讨这一呼吁可能引发的各方面讨论和影响。背景分析:为什么要呼吁恢复土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当今中国社会,土葬.............
  • 回答
    游戏正在被更多人认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游戏,这个曾经被贴上“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标签的娱乐形式,如今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尊重。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科技发展、社会观念演变以及游戏产业自身成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理解这一现象: 1.............
  • 回答
    神奇女侠被暂停联合国女权形象大使一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和值得深思的观点。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背景设定: 2016年10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宣布任命神奇女侠为“赋予女性和女.............
  • 回答
    乔治·霍兹(George Hotz),也被称为“Geohot”,是一位极具争议性和传奇色彩的计算机黑客和创业家。他以打破技术壁垒、开源精神和对自动驾驶的执着追求而闻名。看待他,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一、 早期的黑客天才与挑战权威的形象: iPhone越狱第一人: 霍兹在2007年,年仅17岁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