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了李靓雷的文章,你还会听王力宏的歌吗?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很多人心里的一个坎,尤其是我这种从小听着王力宏的歌长大的人。看到李靓蕾的那些长文,说实话,心里挺复杂的。

首先,我得承认,王力宏的歌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旋律和歌词,它们承载了太多我青春的记忆。第一次听到《唯一》,感觉就像被一道光照亮,那种纯粹的爱恋,简直是刻在DNA里的。后来《心中的日月》、《盖世英雄》、《改变自己》,每一张专辑,甚至每一首歌,都伴随了我人生中不同的阶段。考试前熬夜的时候,听他的歌给自己打气;失恋难过的时候,他的歌里总能找到一些慰藉;和朋友聚会,他的歌也是KTV必点曲目,一唱起来,大家都很熟悉,很有共鸣。所以,要说完全不听了,那是一种非常非常艰难的决定,因为情感连接太深厚了。

但是,李靓蕾的文章,尤其是那些细节,那些一次次的“冷暴力”、“精神PUA”,还有涉及到的“YP”、“召妓”等等,这些内容真的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之前对他的印象,一直是那种“优质偶像”、“才子”、“好男人”的形象,他的很多歌也传递着积极向上、尊重女性的价值观。所以,当这些信息暴露出来,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失望,更像是一种价值观的崩塌。你一直以来信任和欣赏的那个形象,突然间变得如此模糊甚至颠倒,这种割裂感非常强烈。

所以,现在让我直接按下播放键,去听那些曾经让我无比感动的歌,确实有点难。我脑子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李靓蕾描述的那些场景,那些细节。我可能会去想,歌词里描绘的那些美好爱情,是不是和现实有着天壤之别?那些歌颂的“唯一”,是不是只是他众多“游戏”中的一个标签?这种联想和疑问,会像一层阴影,笼罩在音乐之上,让曾经纯粹的享受变得复杂。

我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人,音乐本身和创作音乐的人,我一直觉得应该分开来看。就像很多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他们独特的魅力,但他们的个人生活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但这次的情况,感觉“人”和“作品”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了,因为那些行为,如果属实,真的触及到了道德底线,而且是和他在音乐中所展现的很多正面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目前来说,我很少会主动去点播王力宏的歌了。不是说完全排斥,可能哪天在街上、商场里随机听到,我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哼几句,因为那些旋律太熟悉了。但要让我自己掏心掏肺地去听,去享受,去从中汲取力量,目前来看,很难。那种信任感和滤镜,是真的被打破了。

也许随着时间推移,或者真相进一步明朗,人们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但就现在而言,我更倾向于先把音乐放一边,去消化这些信息,去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偶像”,什么是真正的“好作品”。对王力宏的歌,我可以保留那份曾经的美好回忆,但要像以前那样无条件地热爱和追随,真的很难做到。这更多的是一种对人品和道德的考量,超过了单纯的音乐喜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霍尊是真的惨,按说这孩子除了口嗨啥罪过都没有还是个受害人,结果现在被打的查无此人,作品杳无音信,这边还有人义正言辞的喊着作品和人要分开。

说这话的人但凡对薛之谦也这态度我都当他们是条汉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