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型冠状肺炎治愈后会有后遗症吗?

回答
新冠肺炎治愈后是否会有后遗症,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确实有一些人会经历所谓的“长新冠”或“新冠后遗症”,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如此,而且其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

首先,我们得明白“后遗症”这个概念。 在医学上,后遗症指的是疾病在急性期过后,身体某些器官或系统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留下的一些持续性的、非暂时的影响。就像感冒治好后,有些人可能会持续咳嗽几天一样,新冠的后遗症也可能是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感,但其复杂性和持续性可能更强一些。

为什么会有新冠后遗症?

目前科学界还在深入研究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影响机制。初步的了解是,病毒感染本身可能会直接损伤某些器官,例如肺部、心脏、大脑等。另外,病毒引起的剧烈炎症反应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广泛的“二次伤害”,导致免疫系统失调,攻击自身健康的细胞。还有一种理论认为,病毒可能在某些人体内长期潜伏,反复激活并引起症状。

常见的“长新冠”症状有哪些?

“长新冠”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说是“千人千面”。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症状,但绝不是全部:

疲劳感(极度疲劳): 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困扰人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常感觉身体像被掏空一样,即使休息很久也无法恢复精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这种疲劳感可能与身体的炎症反应、能量代谢紊乱等有关。
呼吸困难或胸闷: 即使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已经恢复正常,一些人仍然会感到呼吸不顺畅,容易气短,或者有胸部压迫感。这可能与肺部微观结构的损伤、肺部炎症残留、或者与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节有关。
认知功能障碍(“脑雾”): 许多感染者报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等问题,大家形象地称之为“脑雾”。这可能是病毒直接影响神经系统,或者炎症反应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
味觉或嗅觉异常: 有些人在感染初期丧失了味觉和嗅觉,即使在恢复期,这些感觉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甚至有些会留下永久性的改变,比如闻到原本不该有的气味(错觉)。
肌肉或关节疼痛:全身性的肌肉酸痛、关节疼痛也是常见的症状,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或免疫反应有关。
心悸或心跳加快: 部分患者在治愈后会出现心悸、心跳加速,甚至有心前区不适的情况,这可能与病毒对心肌的影响,或者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有关。
头痛: 持续性的头痛,或者感觉头部沉重也是一些人报告的症状。
消化系统问题: 腹泻、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也可能在治愈后持续存在。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生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对健康的担忧,以及病毒本身对神经系统的潜在影响,都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

“长新冠”会持续多久?

“长新冠”的持续时间差异很大。有些人可能在几周或几个月内逐渐恢复,但也有一些人的症状会持续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限来定义“长新冠”的确切持续时间。

谁更容易出现后遗症?

虽然任何人在感染新冠后都可能出现后遗症,但一些研究表明,以下人群可能风险更高:

重症患者: 感染后病情越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进入ICU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有基础疾病的人: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在感染后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女性: 一些研究显示女性在报告新冠后遗症方面似乎略多于男性。
未接种疫苗者: 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几率,也可能降低出现长新冠的风险。

如何应对新冠后遗症?

目前针对“长新冠”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身体恢复:

循序渐进的康复计划: 对于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建议立即恢复高强度运动。应该根据身体状况,制定循序渐进的运动和活动计划,逐渐增加负荷。
均衡饮食和充足休息: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的修复至关重要。
心理支持: 如果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互助小组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针对性治疗: 对于特定的症状,比如持续的头痛或消化不良,可以咨询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保持耐心: 康复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因为症状的持续而过度焦虑,这反而可能加重不适。

最后想强调的是, 科学界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关于“长新冠”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避免后遗症的发生,但了解这些信息,保持积极的心态,并积极寻求适当的帮助,是我们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方式。如果你在感染新冠后出现持续不适,请务必及时就医,与医生沟通你的情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想到时隔一年之后又一次看到了这个问题。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对新冠肺炎的后遗症也有了系统性的研究,来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一篇关于新冠后遗症的论文,于本月初发表在了柳叶刀上。[1]

论文太长,所以也不详细的给大家分析了。其中有几个点需要我们的注意。

这批患者是武汉金银潭医院最早的那批感染者的出院人员,队列共1733人。在出院后医院对其进行了后期随访以观察和判断长期的后遗症情况,其中得到结论并不乐观。

有超过76%的患者,在半年后,仍然有疲劳,肌肉无力,随眠障碍,焦虑或者抑郁等情况。

同时,对于重症患者观察发现,肺功能下降,以及胸部影像也表现异常,这说明对肺部造成的损伤在半年的时间内都没有恢复,这点跟我们在去年年初的判断基本一致。

同时对94名患者进行了抗体监测,半年之后,这些患者的体内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浓度下降明显,下降超过了52.5%,这一发现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有很多二次感染的情况。需要说明的这个样本数很小(不到100),但是也能说明一定问题,同时与其他论文研究相一致,基本都是在半年时间点发现了中和抗体浓度显著下降的趋势。

以上是论文中提到大家可能关注的内容。

但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大家在新冠病毒对人们身体的造成了的伤害和后遗症以外,在心理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1733名患者中,有367名的患者报告出现焦虑或抑郁,这个比例超过了20%。我国累计治愈患者截止到今天有93037人,按着这个比例,可能有2万人因为这个疾病,存在焦虑或者抑郁的情况。

我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知乎上也与很多的痊愈患者进行了交流,因为这场疾病,他们心中有非常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工作入职遇到的歧视,甚至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个武汉朋友把自己的手机号换成了长沙的号,有人问题来自己的时候就说是长沙人,来避免这方面的情况。

一场疾病带来的身体上的损伤可能需要半年,一年的时间来平复,而在心理上的损伤可能会持续的更久。

写这些是希望大家能更多的关注身边的痊愈者,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这里要安利 @木棉959他们办的针对新冠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免费心理咨询,也希望有更多的心理咨询机构能加入这项事业之中。

参考

  1. ^6-mon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 cohort study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2656-8/fulltext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冠肺炎治愈后是否会有后遗症,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确实有一些人会经历所谓的“长新冠”或“新冠后遗症”,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如此,而且其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首先,我们得明白“后遗症”这个概念。 在医学上,后遗症指的是疾病在急性期过后,身体某些器官或系统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留下.............
  • 回答
    浙江商人花270万元包机回国治新冠,这事儿确实让人关注。咱们来聊聊这背后的一些事儿,以及在海外确诊了,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浙江商人包机回国的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经济实力和应对方式: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有钱能“办”的事儿确实不一样。270万元不是小数目,能拿出这笔钱来,说明这位商人的.............
  • 回答
    关于黄冈新冠肺炎治愈率高于湖北其他地区的原因,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而非单一原因。以下将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力求给出尽可能详尽的解释,并避免使用过于刻板或模式化的AI语言。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任何一个地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其应对策略的及时性.............
  • 回答
    全国治愈比例的不断上升,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信号,很多人因此认为疫情的拐点已经出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治愈比例上升的意义: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首先,治愈比例的上升直接反映了医疗体系的有效性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 医疗能力提升: 新冠肺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回答
    关于104岁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的消息,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里程碑事件,也引发了许多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对个体生命力的赞叹与敬畏: 惊人的韧性: 104岁,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充满挑战的生命旅程。这位老人能够经历两次影响世界的重大疫情,并且都能幸存下来,这本身就.............
  • 回答
    关于美国新冠肺炎确诊、治愈和死亡人数不匹配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常常引起大家疑惑的现象。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其中的缘由,力求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清楚。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任何一个国家在疫情统计上都很难做到绝对的实时、精准和完全一致。 这就像管理一盘仍在滚.............
  • 回答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又放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一款名为 MK4482/EIDD2801(也称为 Molnupiravir)的新型口服广谱抗病毒药物,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目标是与我们熟知的瑞德西韦形成互补,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的威胁。这项研究的进展,无疑为全球抗疫带来了新的希.............
  • 回答
    中国首个新冠肺炎治疗性抗体进入临床试验,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它标志着我国在新冠病毒治疗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那么,它有没有可能成为人们期盼已久的“特效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项研究的进展、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特效药”这个词背后更复杂的含义。首先,我们得明确,研发出一种能够有.............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也挺现实的。如果真的不幸得了新冠,在治疗过程中我是否会拒绝包含传统医学的方案?坦白说,这得看具体情况。我得先承认,我不是那种完全排斥传统医学的人。毕竟,很多传统医学的智慧确实流传了千年,有些方法对于缓解症状、辅助康复确实有效果。比如,很多人在感冒时会喝姜汤,有些人会用一些草药来调理.............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劲的时候,ECMO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仿佛成了重症患者的“救命稻草”。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全国当时仅有400台,而且治疗费用之高也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为何这项本应能挽救生命的先进技术,会面临如此“一机难求”、“一用就破产”的困境?一、为何全国只有.............
  • 回答
    “法维拉韦”,这个名字最近在中国医学界可谓是炙手可热。作为首个可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国产药物,它的获批上市无疑为我们抗击疫情增添了一剂强心针。那么,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疗效和副作用又如何?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法维拉韦”的故事:国产抗疫的里程碑简单来说,“法维拉韦”(英文名Favipi.............
  • 回答
    关于完全自费治愈新冠肺炎的费用,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心但又难以给出确切数字的问题。因为这其中的变数太多,就像问“买一套房子要多少钱”一样,地段、面积、装修等等,都会让答案千差万别。首先,我们得明确,新冠肺炎的治疗费用不是一个固定的“套餐价”。它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以及你选择的医院和服务水平.............
  • 回答
    在美国,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这个数字令人心痛。在讨论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关心一个更具体的问题:这些逝去的生命,有多少是在医疗系统的照料下,有过治疗和住院经历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疫情的应对能力、医疗资源的有效性,以及我们为挽救生命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然而,要.............
  • 回答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因新冠肺炎病情恶化,于2020年4月5日晚转入伦敦圣托马斯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这一消息震惊了英国乃至全世界。作为一位在疫情初期采取了相对宽松政策并一度感染新冠病毒的领导人,他本人被送往ICU的消息无疑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担忧和讨论。以下是对这一.............
  • 回答
    在讨论为什么不普遍考虑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洗肺手术(肺灌洗)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下洗肺手术是什么,以及它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再对比新冠肺炎的病理生理特点来解释其局限性。什么是洗肺手术(肺灌洗)?洗肺手术,医学上称为支气管肺泡灌洗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是.............
  • 回答
    科技部关于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疗效的说法,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修正的过程,早期的一些积极信号并不代表最终的定论,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各种信息和研究进展都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科技部当时提及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疗效,这一发现意味着什么?在科技部发出相关信.............
  • 回答
    温铁军先生在一些场合提及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方面的潜力,并且认为其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西医西药更具优势。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温铁军先生的论点往往建立在他长期的经济学、农业和发展研究基础上,并常以一种宏观、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现代医学体系,尤其是其对西方科学模式的过度依赖.............
  • 回答
    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中新增的氢氧混合吸入气治疗,可以说是这次方案更新中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变化。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一调整反映了医学界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对治疗手段不断探索和优化的努力。咱们先从这个“氢氧混合吸入气”本身说起。它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临床上其实已经有应用,尤其是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 回答
    非典和新冠肺炎这两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都将中医药推向了聚光灯下。很多人对中医药在这些疫情中的表现感到“出其不意地好”,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科学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支撑,并非偶然。一、历史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不是第一次“试水”首先要明白,中医药并非在非典和新冠肺炎中才“首次出征”。在人类历史.............
  • 回答
    鲍里斯·约翰逊新冠肺炎住院治疗:英国疫情防治的焦点与挑战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于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入院治疗,甚至一度进入重症监护室。这一消息无疑在当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也对英国国内的疫情防治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一、事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