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越南加工厂停产,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将产生哪些影响?

回答
越南加工厂停产,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这可不是件小事,对整个产业链来说,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震。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以及对各方意味着什么。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耐克自身品牌的损失和供应链的混乱。

巨额经济损失是跑不了的。 上亿双鞋啊,这可不是小数目,每一双都是钱。生产延误意味着耐克损失了这批鞋本该带来的销售收入。而且,耐克在 उत्पादन 过程中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等。这些投入如果因为停产而无法转化为产品,损失就更大了。更别说,耐克作为全球巨头,其产品生命周期和季节性销售策略非常重要,这次停产可能会错过最佳销售时机,进一步加剧损失。
品牌声誉受损,消费者信任度下降。 耐克一直以来以其品质、设计和供应链的稳定性著称。这次大规模的停产,尤其是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他们期待已久的鞋子可能无法按时拿到,甚至可能根本买不到。这种预期的落空,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耐克的信任感。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鞋市场,消费者很容易被其他品牌吸引走。一旦消费者觉得耐克“靠不住”了,想要重新赢回他们的心,可就难了。
库存和物流的巨大压力。 已经生产出来的、等待发货的鞋子会堆积在仓库里,占用宝贵的仓储空间,增加管理成本。而运输链条的断裂,也会让本已紧张的全球物流更加混乱。耐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寻找替代的运输方案,或者等待工厂复工。
订单积压和对其他供应商的影响。 除了耐克,其他品牌可能也在同一家工厂生产,或者依赖这家工厂的产能。这家工厂一停,这些品牌的订单也会受到影响,可能需要转单,但短期内找到产能充足且质量可靠的替代工厂并不容易。这就像骨牌效应,一家倒下了,后面可能会跟着倒一片。

其次,对于越南的经济和就业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创。

就业危机显现。 加工厂是当地重要的就业来源,一旦停产,大量的工人将面临失业的风险。这不仅是工人家庭生计的直接威胁,也会在当地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消费能力下降、社保负担加重等等。
出口贸易额的锐减。 鞋类是越南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这次停产直接影响了越南的鞋类出口额,对国家的贸易平衡和外汇收入会造成不利影响。长期来看,如果这种停产事件频发,可能会影响到越南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一的地位,对外资吸引力也可能有所下降。
地方经济的连锁反应。 工厂停产不仅影响工人,还会影响到为工厂提供配套服务的当地企业,比如原材料供应商、物流公司、餐饮住宿服务等。这些企业也会受到订单减少甚至订单消失的打击,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

再往深了看,这次事件还可能引发对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的反思和调整。

过度依赖单一生产地的问题暴露无遗。 耐克和许多其他国际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将生产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尤其是东南亚。越南作为全球重要的服装和鞋类生产基地,集中了大量的生产能力。但这次停产,就赤裸裸地暴露了这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一旦当地出现突发状况,整个供应链就会立刻瘫痪。
供应链多元化和韧性的重要性凸显。 这次事件会促使品牌重新审视其供应链的布局。为了降低风险,品牌可能会考虑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或者在国内建立更多生产线,以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这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投资,但从长远来看,可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对劳动力成本和生产环境的重新评估。 越南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但如果因为疫情、政策或其他原因,导致生产不稳定,那么品牌就需要重新权衡这些因素,可能会考虑将一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稍高但更稳定的地区。
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的推动。 在面临生产中断时,那些拥有更先进、更灵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工厂,往往能更快地恢复生产或者找到替代方案。因此,这次事件可能会加速品牌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技术的投资,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而言之,越南加工厂停产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这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牵扯到经济、品牌、就业、全球供应链等方方面面。这就像一个警钟,敲响了品牌商和整个制造业,必须重新审视和优化自身的生产布局与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挑战。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短期内要面对心仪的鞋款缺货或涨价的情况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强烈建议的前情提要,读完可以免掉你不少问题:

---------------------------------------------分割线-------------------------------------


利益相关:供应链专业,美国工作,做的是本专业的事情,围观前辈们+自己实习工作亲历了这两年疫情美国供应链危机的全程。

以及这个答案一些地方我不会上数据,也别问我要,我给你发了我工作就没了。这里随便叨叨几句。

以及,那些叨叨着“出口价格一天不涨,这种新闻就是假新闻”的答主,只能说一看就是围观看热闹的外行。

真以为供应链只有工厂这一个环节要花钱了?海运不花钱?现在货柜涨价涨到什么程度了?靠了码头的船货柜因为卡车司机不够没法及时卸下来,要多花多少钱?这些钱要交给谁?

简直贻笑大方。

不是我不说人话,是有些人听不懂人话,那我就把人话给你说出来:

你以为涨价就能把钱送到工厂和工人的手里了

你想错了。现在耐克每双鞋涨出去的价格全部送到了航运空运物流的手里。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工厂这一环。不是某些人想的我在胡志明市的工厂把东西包好了,他就可以自己长腿跑去美国的,不是这样的。

越南供应链的崩掉,一定程度上算是个黑天鹅事件,受影响的也不止耐克一家。

越南供应链的缺点在这次会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政府决策的拉跨和疲软(有兴趣去了解一下,真的,太骚了),无休止的维护和质量保证投入,随着这次大减产会全暴露出来。

恩爱情侣热恋的时候什么都好,臭的都是香的,结果分手的时候回头看什么都是臭的。就这个意思。

事实证明快乐防疫是没用的。

很多人口口声声讲着要宽松防疫,不然人会活不下去。然而实际情况是你一旦快乐了,出事了,会更活不下去。有别的地方分分钟把你的产能和机会继承走。

越南这个地方,在我们专业,从“世界供应链未来的龙头”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太差,是时候找别的地方替代了”的变化,比你想的要快的多得多。变成牛夫人的速度真就这么快。

已经有不少北美的企业在寻求美国加拿大本土开厂,甚至拿墨西哥分摊一下压力了。当然了最后的结局基本上是工厂都开在墨西哥。

所以我现在听到有人拿 New Balance 的美产有多良心说事我就很想笑:美产?美洲产吧,毕竟墨西哥是美洲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吧。

你以为高贵的美产都是慈眉善目的白人老大妈一针一针给你缝出来的,实际上白人老大妈根本不进厂,年轻人都被亚马逊卷去当配货司机了,你的美产都是招不到人的当地工厂把岗位外包去墨西哥做的。

你不相信我理解,有的企业实际上也不相信。很多公司,直到最后一刻都不相信自己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Made in USA 实际上是墨西哥产的。但是工厂是真的招不到美国年轻人啊。美国国庆节放出来两百个岗位,最后到了圣诞节两百个岗位都没招满,剩下的全去了墨西哥,人家也没办法啊。

有一条供应链的原则我要说清楚,那就是供应链崩坏的影响是不会立刻显现出来的

生产一双鞋从策划,定项到投产,一定不是一两个月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大型企业决策自有其体系,一些鞋款走完整个供应链流程送到消费者手上,可能要花接近半年的时间。

现在越南工厂崩掉的影响还没在耐克身上显现出来。已经有人在传 Air Jordan 1 的价格准备从 $190 涨到起码 $210,我觉得情况要是控制不好价格跟 Yeezy 350 看齐都不是不可能。

所以耐克的CEO Donahoe 在财报会议上说耐克复苏的速度要减慢,这话没说错。供应链调整也不是一个季度内就能完全扭转过来的,耐克就算跟NYT和Fox说的一样,把越南的产能往广东和墨西哥分,也不是一季度就能做到位的事情。

大多数人看到耐克上个季度财报(2022 Q1,不是某些玩梗小鬼以为的 2021 Q4 )一发股票就崩掉,认为最大原因是大中华区的增长从两位数被抹到1%。

这条原因找对了,但是优先级搞错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因为全球供应链崩坏使耐克减产,所以耐克的未来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以往耐克生意的柱石和遮羞布 - 大中华区,出现了增长停滞,无法有效对冲耐克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导致了资本市场对耐克开始失去信心。

台风快来了结果港口绑游艇的石柱裂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Fox前几天一直在嘲讽现总统班子应对供应链危机的手段不够劲。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根本不是现总统,或者任何一个总统来能解决的问题。天不时地不利,你手段再硬都没用。

UPS 和其他的同行站出来说我们要搞 24/7,说得像总统开会之前你们就没有 24/7 一样,根本没用。

想当时的新泽西港口,因为疫情严重工人和卡车司机的值班人数腰斩, 进港的货轮处理速度瞬间减慢。

结果川皇在这个时候好死不死开始开闸放水发钱。疫情全部在家办公上学的美国人,拿到钱就贡献给了各个商家。上上个季度耐克和一众运动品牌恢复速度还不错的时候,有人写过一篇文章,直接说 stimulus check 川皇发钱对这些企业的业绩是有正向作用的:

然后商家发现市场上的需求远高于预期,于是就开始往工厂里加单。然而最终结果就是货轮在加州的海岸线上开趴体大塞车,港口因为缺人手+积压卸货卸到焦头烂额,一众做航运的企业股票涨到飞起,背后都是一个月要给港口交六位数甚至七位数美金罚款的企业。

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搞成了现在这个情况。接下来还有黑色星期五,还有圣诞节,那画面简直太美我不想看。

上一张同事发的梗图:


所以去年 PS5 刚发出来的时候一机难求,不少人站出来说什么官方和贩子相勾结。实际上有了解一些当时供应链情况的人都知道,索尼真的尽力了,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铁拳锤击,根本没办法。现在这个情况可能要持续到2022年甚至23年去。

别说索尼了,苹果现在都遭不住。苹果都这样了,耐克再行业龙头,能好到哪里去?

就,大家好运吧,今年真的很难完事的。

user avatar

接下来说一些越南的事情,注意这次说的是真越南,一颗星的那个,赢麻党别来乱。

越南这次强行解封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疫情曲线也非常配合,说明越南的疫情真的被控制住了,越南的疫情数字真是被控制住了,不得不感叹中文博大精深,多加两个字就不一样了。

外资商会施压越南政府要求全面开放,就拿耐克越南来讲,他们在平阳省的多个生产据点开始招工,打算恢复产能,招工人数超过五万人,给出的薪资待遇是1000万越南盾,加50万到250万越南盾的补贴,算上加班费已经和中国劳工收入相差不大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的成本肯定会转嫁给消费者。做过制造业的朋友一定了解,相对于涨价,品质,最差的是交不了货。

耐克这波涨薪一定会将其它中小企业的薪资拉起来,因为要抢人不涨薪不行,原本中小企业的劳工薪水只有五六百万越南盾,现在至少要出到九百万越南盾,对于很多中国进军越南的企业来说,这个用人成本已经和国内没有优势了,如果用人成本持续在高位,越南厂和国内厂的产能分配会重新调整,甚至要考虑撤出的问题了。

为什么涨薪幅度如此之大,因为找不到人,之前越南实行了三个多月的三就地,说白了就是员工吃喝拉撒睡全在厂里,因为没有消费,三个多月攒的钱超过过去五六个月,加上被关了这么久思乡心切,一解封马上摩托车大军就全回老家了,攒的钱可以支撑过完年再出来找工作。越南的疫情风暴眼全部集中在南部胡志明,同奈,平阳一带,劳工也想逃离是非之地,多重因素造成用工不足,用工成本高企。

还是那句话,相对于涨价,品质问题,最差的是交不了货,所以对于在越南的企业来说交货是首要目的,至于其它等货交了再说。

user avatar

他会回中国设厂么:不会!就好像你愿意去工厂工作么?

以前的《商业周刊》有一篇题为“新兴市场 Swoosh 指数”的文章,你可以看出耐克这个搬厂基本是自古以来的套路:

耐克于 1964 年首次开始使用日本工厂。当 1970 年代中期那里的劳动力成本攀升时,它给了韩国和台湾的机会。在 1990 年代,生产地址搬至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现在它们占耐克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在98年危机和08年美国事件后,耐克从泰国撤出。最近的一个:越南。
在选择厂址时,耐克寻找拥有充足廉价劳动力的地方。然而,它还选择了具有稳定(通常是威权主义)领导、良好的基础设施、亲商政府和自由贸易体制的国家。
当它决定离开时,并不意味着繁荣的终结。这通常意味着各国已准备好转向高端制造业。
当然还因为民主。(民主导致成本上升)

它供应链有问题么:有!问题不大!(有很多代工,运输:东南亚到美东的运费下降了22%,货柜也充足的,难得是老美那边塞港)耐克,2022Q1 运费上涨20个点,运输都快靠空运的情况下,毛利率上涨40%多,这都算有问题的话,那就不知道该说啥了。

耐克拥有庞大的供应链系统,拥有和外包超过 525 家工厂和 100多万名工人:

  1. 阿根廷 — 13 家工厂(6 件服装、3 件设备、4 件鞋类)
  2. 孟加拉国 — 1 家工厂(服装)
  3. 波斯尼亚 — 1 家工厂(鞋类)
  4. 巴西 — 24 家工厂(9 家服装、15 家鞋类)
  5. 保加利亚 — 1 家工厂(设备)
  6. 柬埔寨——10家工厂(服装)
  7. 加拿大——3家工厂(服装)
  8. 中国 — 109 家工厂(46 件服装、33 件设备、30 件鞋类)
  9. 克罗地亚 — 1 家工厂(设备)
  10. 厄瓜多尔——1家工厂(服装)
  11. 埃及——5家工厂(服装)
  12. 萨尔瓦多 — 3 家工厂(服装)
  13. 格鲁吉亚 — 2 家工厂(服装)
  14. 德国——1家工厂(服装)
  15. 希腊 — 1 家工厂(服装)
  16. 危地马拉——4家工厂(服装)
  17. 洪都拉斯——5家工厂(服装)
  18. 印度 — 8 家工厂(2 件服装、1 件设备、5 件鞋类)
  19. 印度尼西亚 38 家工厂(15 家服装、5 台设备、18 家鞋类)
  20. 以色列 — 1 家工厂(设备)
  21. 意大利——18 家工厂(10 件服装、2 件设备、5 件鞋履)
  22. 日本——12家工厂(3件服装、8件设备、1件鞋履)
  23. 约旦——3家工厂(服装)
  24. 马来西亚——7家工厂(服装)
  25. 墨西哥 — 16 家工厂(14 家服装、2 家鞋类)
  26. 摩尔多瓦——4家工厂(服装)
  27. 荷兰——2家工厂(服装)
  28. 尼加拉瓜——2家工厂(服装)
  29. 巴基斯坦 — 6 家工厂(4 件服装,2 台设备)
  30. 波兰 — 1 家工厂(服装)
  31. 罗马尼亚 — 1 家工厂(服装)
  32. 南非——1家工厂(服装)
  33. 韩国 — 8 家工厂(1 台设备,7 种鞋类)
  34. 西班牙——2家工厂(服装)
  35. 斯里兰卡 — 17 家工厂(15 件服装、1 件设备、1 件鞋类)
  36. 泰国 — 29 家工厂(24 家服装、5 台设备)
  37. 土耳其 — 4 家工厂(3 件服装,1 台设备)
  38. 英国——1家工厂(服装)
  39. 美国 — 42 家工厂(37 家服装,5 台设备)
  40. 越南 — 105 家工厂(68 家服装、11 台设备、26 家鞋类和)

这个表可能有点老了,几年前年统计的,但是你也可以看出来耐克的后备冗余很足,印度是一个制造珠宝的好地方,客户也喜欢巴基斯坦制作棒球帽,只要你有钱,中国连歼星舰都给你造出来,生产瓶颈是不存在的。

摸鱼随便写点,其实不太感兴趣,有人看写写我们的强项:莆田鞋!

最近的一起4.7亿美元的假鞋案:

大概意思是:根据 线人CD 提供的一个电话号码,HSI (美国国土安全局)找到了一名曾姓的中国公民,2017 年曾某曾经使用这个号码申请过美国的旅游签证,申请中还提供了一个位于深圳的地址,曾某声称自己是深圳某家投资公司的副经理,但事实上这家公司并不存在。

去年年初,CD 在纽约皇后区的一家商店与一个被标记为「1 号」的人见面,并将「1 号」的电话号码发送到一台一次性电话上,从而传递给在中国的「2 号」联系人,不久后「2 号」就向 CD 透露了曾某的下落。

很快曾某就主动联系了 CD ,并要求其购买一个带有加利福尼亚区号的一次性电话。据悉这家公司在中美都有业务,而且拥有合法文件。

曾某告诉 CD,很快一个来自深圳南山区的集装箱就会抵达洛杉矶港口。根据申报单据,这个集装箱装装载的是 11 吨餐巾纸。

联邦政府的特工一直监控着 CD 和曾某的所有通讯,并在集装箱到达加利福尼亚时拦截了下来,在集装箱内发现了两排装有普通鞋的盒子,这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剩下的盒子装的都是仿冒的耐克鞋。

为了放长线钓大鱼, HSI 并没有查获这批假鞋,而是保存小部分假鞋作为证据后放行,以便能追踪到这些假鞋正在的目的地。

第一次交易顺利,让曾某更加信任 CD 。很快在 4 月就再次联系 CD ,这次更换了一家来自香港的公司,运输单据上显示为 1134 箱玻璃花瓶,重量接近 9 吨,实际上装的还是大批假鞋

这一次 HSI 依旧没有查获这批假鞋,7 月曾某故技重施,这次的假鞋除了耐克,还有 LV 的运动鞋, HSI 已经初步确认这些假鞋的终点,是一个位于布鲁克林的仓库。

在搜集到足够证据后,去年 12 月美国警方终于采取了行动。12 月 4 日曾某从韩国飞往美国拉斯维加斯,两天后美国检方已经签好了起诉书并严格保密。

12 月 27 日,曾某在华盛顿特区郊外的杜勒斯机场准备登机时被抓获。据统计,曾某发往美国的假鞋如果以正版价格发售,累计价值高达 4.7 亿美元。

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在其提交的 2021 年特别 301 臭名昭著的市场非周期审查中提到,通过社交媒体提供的假冒产品显着增加。AAFA 尤其强调了行业对 Facebook 平台的担忧——不仅包括 Facebook,还包括 Instagram 和 WhatsApp——造假者正在使用这些平台来宣传和销售假冒商品。原来是3双中有一双假货,现在可能到2.5到2之间!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要不要美国正版AJ ,8折哦!

user avatar

越南解封后,工人没有像欧美人那样,到处出去浪或开工。而是纷纷选择了主动回家避疫。虽然也是不对的做法,但也是无奈之举。

这里想表达的是:疫情面前,越南普通人脑子还是清醒的,不能浪,要先避害。

这一觉悟放之全球并不多见。

可惜越南当局不能善加利用,拿不出魄力和方法打一次“歼灭战”,那就只能回天乏术了。


耐克不是带头不要我们的棉花吗?


越南出口受损,订单必然转向我们。

可是我们的出口都已经暴了,电力使用增长已经超过了10%。

然而,我们的汇率不过从6.7升值到6.4。


个人的考虑,减少出口,以提高价格、提高汇率,尤为重要。


所以,个人决定,空调、加湿不关,所有照明全开,电脑电视同步运行,能耗电就多耗电。


就酱。

user avatar

人在越南,聊几句。

现在字面上,越南疫情好转很多,每天确诊下降到3000左右了。

但这个和个人的亲身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开放封锁后,疫情复燃也是需要点时间的,就像一个小火星,丢在一堆柴火上,要烧起来,也需要点时间的。

亲身体验就是这样,这个病毒,你放任自流,是肯定会烧起来的。

只是说,大家就把它当作个感冒一样看待了?

反正你不报告,别人也不追究,就在家里呆几天,也就说不定转阴了。

有些台湾厂进出人都不做检测,因为他们不敢做。

为了吃饭,为了经济,默许不管了,也管不了。

我觉得现在实际确诊可能是原来的10倍、20倍不止了。

但是,再次封锁的可能性不大了。

这才是真的全民免疫。

美国人民,带新冠的鞋子,肯定会穿上的。

毕竟,越南开放封锁,美国财团的施压功不可没。

user avatar

其实就是个很简单,但是很多人拒绝相信的逻辑

做实业的,得让工人进车间吧——进了车间的人很容易互相感染吧——所以疫情一旦扩散很容易停工吧

所谓的不用担心死亡率云云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不怕死的人?有,但是数量少的可以列为珍稀保护动物了。

更多的是一群替别人不怕死的人

user avatar

看到上品折扣、唯品会货架上摆满的打折耐克鞋,感觉对我们没啥影响。

汽车缺芯片导致新车二手车顺势涨价,商家赚的不亦乐乎,但鞋店却没有涨价,是商家良心还是反应太慢?

user avatar

我建议诸位玩个游戏。

工业大亨,一个让你明白供应链出问题后多严重的游戏。

和另外一些供应链游戏不同的是,工业大亨是需要玩家赚钱的,这就意味着,玩家一旦陷入到供应链问题的时候,不仅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还是稳定持续,并且有节奏扩张的亏钱。

也就是说,一条供应链上,一个点出问题,那么会造成,接下来一系列供应链的亏损,如果玩家这个时候恰好在建设一个新的项目,那么运气好的话,最多还能拉回来,运气不好,那就完犊子了。

而现实,自然比这个复杂百倍。

对于供应链上游的企业来说,下游无法消费意味着他的工厂只能要么不断的囤积货物,要么让熟练工们停产歇业,如果碰上某些国家的某些法律,那么极有可能他还无法开除员工,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的钱一天比一天少。

而对于供应链下游的企业来说,上游的供应无法到达,那么就意味着,他们的机器只能空转,或者,只能去寻求更加高昂的供应,来保证自身企业,不会因为停转而遭受更大损失。

而之所以我让诸位玩工业大亨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觉得,供应链出问题可能是上下游的某个场子出问题了。

但是在游戏中也可能是:

一场交通堵塞,一个港口出毛病了等等。

当然,在现实中,这样出在纯粹运输物流环节的毛病更多,因此,全球供应链事实上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脆弱的多。

事实上,别说全球了,国内的供应链出问题,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一场洪水,一个泥石流,或者别的什么天灾人祸,就有可能造成一个主要供应链的断绝,造成供应链上的货物价格飞涨。

总而言之——

供应链问题就是一个复杂的多米诺骨牌,而一旦其中一环开始出问题,那么结果必然会造成一大堆的问题。

甚至于,最后整个供应链,都会被摧毁。

所以,全球化就如此脆弱。

user avatar

10月大批越南工人骑摩托车返乡,城市普遍缺工

27 岁的潘氏邵(Phan Thi Thao) 此前在越南胡志明市的一家纺织厂工作,但就在这个月,她已骑着摩托车回到了1000 多公里外的义安老家。

 “我暂时不想回大城市了,只想帮家人在田里干活,打工的事春节后再说吧,”潘氏邵说。

随着越南胡志明市解除了长达数月的封锁,成千上万的工厂工人和潘氏邵一样,选择在此刻逃离返乡。越南公安部预计,这一波大规模的返乡人数可能达到210万人。

越南此前推行的大规模封锁让他们在恐惧疫情的同时,生活也陷入艰难,并对未来感到迷茫。

大规模的工人外流,给越南的经济复苏带来了直接困难,也让以耐克、苹果为代表的多家跨国企业 “无人可用”。据统计,耐克鞋类产量将下降了1.8亿双之多。而苹果公司则表示,由于越南的生产问题,其新款iPhone 13的发布将供货缓慢。三星公司更是被迫关闭了数家越南的工厂。

胡志明市一名分包商表示:“我们正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目前,我们的项目只有60%的劳动力,而且现在很难招到更多工人。” 

影响:

1.资本家会更青睐社会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受疫情影响小的地区,越南将失去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

很多人认为,与病毒共存可以减少防疫开销,帮助经济恢复;而“清零”有损经济。

“共存”是要钱不要命,“清零”是要命不要钱。

对于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来说,“共存”不要命,钱也拿不到。


2.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清零”和“共存”间左右摇摆

医疗挤兑的压力不允许完全放开,政府也不愿彻底清零,疫情严重就限制聚集,第三产业不景气;疫情缓和就宽松,随后疫情反弹。

由于不能稳定开工,经济越来越差。

本地媒体8视界,专门针对新加坡主要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进行调查。发现过去两周,各医院病床使用率如下:

陈笃生医院,病床使用率达92%

樟宜综合医院,病床使用率86.2%

新加坡中央医院,病床使用率85.2%

国大医院,病床使用率82.2%

综上,在两周以前新加坡的整体病床使用率就已经达到了87.7%,超过历史同期。

由于共存后病例暴增,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的停车场被改为临时病房。

政府要求聚会限2人,线上工作为主,餐饮业受重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