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越南部分工厂断供停产,日均倒闭400家企业,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越南部分工厂断供停产,日均倒闭400家企业,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这背后反映了越南经济和全球供应链面临的多重挑战。除了您提到的这些直接的经济影响,还有许多值得深入关注的信息:

一、 根本原因的深层剖析:

疫情的持续冲击与防控策略的影响:
严格的封锁措施: 越南在疫情初期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清零”政策,虽然有效控制了早期疫情,但对生产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刹车效应”。长时间、大范围的封锁导致工人无法返岗、原材料无法运输、生产线被迫中断。
人员流动限制: 即使在疫情有所缓解后,针对工人返岗、人员跨区域流动的限制仍然存在,这使得工厂难以恢复满负荷生产。
疫情反复: 即使部分地区解封,如果疫情出现反复,新的封锁措施随时可能出台,这使得企业难以制定长远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增加了不确定性。
工人健康与安全: 工人感染疫情不仅导致人力短缺,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如防疫措施、医疗保障)。部分工人因担心感染而选择暂时停工,或返回家乡,造成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

供应链的脆弱性与全球依赖性:
对特定原材料的依赖: 越南的许多制造业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例如纺织业依赖进口的棉花、涤纶等,电子产品制造依赖进口的芯片、电子元件等。当全球供应链因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受到干扰时,越南的生产链条就容易断裂。
物流瓶颈: 疫情导致全球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海运费用飙升,这使得原材料的进口和成品的出口都变得困难且昂贵。
订单转移的风险: 过去几年,由于关税和地缘政治的考量,许多企业将生产转移到越南。然而,当越南的生产出现严重问题时,这些企业会迅速考虑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这进一步加剧了越南企业的困境。

劳动力问题:
劳动力短缺: 除了疫情直接影响,长期以来越南的劳动力市场就存在结构性问题。例如,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但同时,一些年轻一代更倾向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性工作,对传统制造业的吸引力下降。
技能错配: 部分工厂需要具备特定技能的工人,但劳动力市场可能无法提供足够合格的员工。
劳动条件与福利: 虽然越南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部分工厂的劳动条件、工作时长以及福利待遇仍然是工人考虑的因素,这也可能影响工人的留任率。
疫情后的劳动力回流: 在封锁期间,许多工人选择返回家乡,但疫情后又面临返岗难的问题,或者部分工人已经找到了其他工作机会。

国内经济环境与政策:
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越南的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企业通常缺乏充足的现金流和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一旦遇到外部冲击,更容易陷入倒闭的境地。
信贷支持不足: 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融资困难,在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难以获得必要的信贷支持来维持运营。
政府政策的适应性: 政府虽然会出台支持政策,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可能存在滞后性,或者难以覆盖所有受困企业。例如,过于侧重于“零疫情”而忽略了经济的平稳运行,或者在解封后未能提供足够有效的产业支持。

二、 对耐克等品牌的影响:

品牌声誉受损: 无法按时交货会损害品牌的信誉,导致客户不满,甚至失去客户。
销售收入损失: 无法按时交付意味着直接的销售收入损失。
库存管理问题: 已经生产但无法发货的商品,会占用库存空间和资金。
寻求替代方案的成本: 为了弥补生产缺口,品牌商可能需要寻找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工厂,这可能涉及更高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以及重新建立供应商关系的复杂性。
长期供应链战略的调整: 越南事件可能会促使耐克等全球品牌重新审视其“中国+1”的供应链策略,考虑进一步分散风险,例如增加在其他东南亚国家、印度甚至南亚的生产比例。

三、 值得关注的其他信息维度:

对越南经济整体的影响:
GDP增长放缓: 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越南,如果制造业大规模停产,将直接拖累GDP增长。
失业率上升: 工厂倒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
外商投资的信心: 国际投资者可能会对越南的营商环境产生疑虑,影响未来的外商直接投资(FDI)。
贸易逆差或顺差的变化: 生产和出口的下降可能影响越南的国际收支平衡。

对全球消费者和市场的影响:
产品价格上涨: 供应链中断、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商品短缺: 除了耐克鞋,其他依赖越南生产的商品也可能出现供应短缺,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购买习惯的改变: 长期缺货可能会促使消费者寻找替代品或改变购买习惯。

政府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
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低息贷款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疫情管控策略的调整: 政府是否在疫情控制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了更有效的平衡点?
营商环境的改善: 是否有措施来简化行政审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和留住人才?
劳动力市场支持: 是否有再培训计划、就业援助项目来帮助失业工人?

未来供应链的趋势:
供应链多元化: 越南事件只是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的一个缩影。未来,企业可能会更加强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韧性,减少对单一生产基地的依赖。
区域化供应链: 短期内,一些企业可能会考虑将生产布局更加集中在区域内,以应对长距离运输的风险。
技术升级与自动化: 疫情也可能加速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以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近岸外包”的吸引力增加: 对一些西方国家而言,距离更近的墨西哥等国可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生产基地。

总结来说,越南工厂断供停产并不仅仅是几家工厂倒闭或几个订单延迟那么简单,它反映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任何一个经济体在供应链管理、疫情应对、劳动力结构以及政策调整方面的任何失误或不足,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需要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事件,以理解它们对未来全球经济格局和商业模式可能带来的改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说明制造国必须控制疫情。


其实六月底的时候,越南服装业的一部分订单就已经回流广东浙江了,在外资厂的胖友应该有察觉到。

我们今年真得感谢delta。

到九月初日均新增1.3万病例的高峰期时,越南服装厂的上工率不到70%,还是在加薪20%的条件下。

活命要紧。


其实越南防疫力度已经算严的了,封城早,去年全年没有一天新增病例超50。

因此越南供应链恢复速度也很快,去年的GDP增长是2.91%,在一堆负数里显得非常亮眼。

但越南的防疫靠的是强制力的硬,不是靠治理手段的细,这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例如越南的经典封锁手段,“三就地”:就地生产、就地用餐、就地住宿。

之前一人得病全厂停工,太亏了。现在换成“三就地”,生产能继续,多好。

但还记得武汉前期的胖友应该明白:这不好,这对后勤能力的要求太高了。

应该是封锁、速筛、集中隔离。

现在一出现病例,越南工人就得住在工厂的帐篷里,一住就是一两个月;

封厂期间的物资保障非常混乱;

封闭区内的疫情阻断能力较弱,检测试剂不足,有密集传染的风险;

你还得继续上班。

在八月份就有1100多家越南公司、约13万人,进入“三就地”模式。


回头看我国经验就应该明白,封锁是个大招,相当于“全场冻结”。

这个大招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一步,但也只限于一步。冻结完人员流动后,找出传染源、建立防火墙、建立筛查警报机制,都是必须要走的二三四五步。

越南的失误在于:第一步走对了,也争取到了防疫红利和一年的逆势增长。在后面的,基本没怎么走。

在今年6月,越南才下单了1.5亿剂疫苗;到8月底,越南的疫苗施打率才到16.92%,全程接种率才到2.38%。

外媒去年又想防疫又不好意思表扬中国,于是很多跑来捧越南,这一下就把越南的警惕心给捧没了。

要知道今年4月,印度已经展现了delta毒株的威力;5月,世卫组织命名了delta;7月,世卫组织公开警告delta的传播强度。

越南那时候还忙着出口试剂盒,都没想着给本国存点。

等到delta一来,越南只能继续祭出封锁大招,重走第一步。


但这回越南工人是真不干了。

工人的态度很简单:我要回家。

越南的劳工也是流动性质,从农村来城市,从北部来南部。而且和中国农民工类似,许多越南流动工人在村里也是有块地的。

被封锁在城里的工厂里,住的难受吃的难受,就算有钱赚,也得考虑小命安危。

越南8月27号日新增1.7万例,现在也是在日新增3000例的水平,已经不是去年的岁月静好了。

那干脆回老家,到村里躲一躲。他们浩浩荡荡,骑着自己心爱的小摩托,逃离胡志明市。


眼下对越南政府是个僵局:

不封城,传播加剧,最终会严重损害供应链稳定,拖累经济。

现在回乡的16万人里,已经检测出200多例delta。农村地区的防疫力量更薄弱,越南新年又快到了。要是越南农村出现delta的群聚传染,那就是复刻年初的印度。

但封城,政府的后勤和筛查能力有限,疫苗的分发速度太慢,民众会为此付出沉重的生活代价。

越南虽然有较高的政治强制力,但这种民意消耗对政府还是很可畏的(例如党内的南北之争)。

越南今年三季度的GDP下降了6.17%,前三个季度的总GDP增长被拖到了1.42%,比去年前三个季度的2.12%还低。

如果只靠封城这一张牌,这个问题无解。


越南的事情越南人操心吧。

对我们来说,那就是“制造国必须严控疫情”。

制造国有太多工种是在高人员密度的环境里工作,封锁代价极高,频繁在封锁与解封之间变动的代价更高。

加上封城本身对线下业态的打击,这就会形成连环二段击。

因此只能全面严控。对外严防死守,对内紧盯,随时扑灭苗头。

越南严了,但没有完全严,后果就是前面的防疫红利可能全得吐出来,被后续多发普遍的小封锁抵消。

制造国和病毒共存的门槛,恐怕比想象中要高得多。

user avatar

只强调越南受到重创是不对的。

实际上所有的不发达国家都在这次疫情中受到了重创。

包括伪大国印度。

唯一的例外只有中国。


理由也很简单。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一切新冠疫苗。

如果我们不算上中国获得的的疫苗,和中国给全世界分发的疫苗。

那么发达国家和不发达的国家的人数比是5比95.但是疫苗获得数量比是99比1.


这是一个充满剥削,充满不平等的世界。

从18世纪开始的黑奴贸易,鸦片贸易,殖民杀戮。把这个世界分成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两批。造成了世界公认的南北不平衡。

这个不平衡至今没有被打破。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这50年来全球脱贫人口的百分之90都是中国人。

新冠疫情更能看出这个不平等。

中国不仅仅是用强大的行政力量和民众配合来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更重要的是生产和销售捐赠了大量的疫苗,给中国,也给其他的不发达国家。

而发达国家不但垄断了新冠疫苗,更污蔑中国的成功和中国的疫苗。


一声叹息。

前路难。


一本关于不平等的好书。但不敢谈中国的成就,得到诺贝尔恰可以说明作者的水平是有限的。

科技发展等,减少了国与国,人与人的不平等。

但是,新冠疫情让我们看清楚,实际上,发达国家还是联手在压迫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

user avatar

才日均倒闭400家啊!

中国企业2000+万家。(中国统计年检鉴)

一年倒闭三百万,一天倒闭10000家(倒闭暂未找到出处)


另《中国企业发展数据年报》中4000+万家。注销吊销1000万家。

user avatar

生动讲述疫情对“生产型城市”的破坏力。

仅给“0.2%死亡率”论的医民科一句话 —— HIV(艾滋病毒)本身不是直接致死性病毒

新冠症状对经济生产的毁灭性打击远远不表现在死亡率上,尤其是在极度密集的大城市中。

自认“99.8%”的你可以试试裹着羽绒服,空调开32度,撒一桌子新鲜洋葱皮打一下午竞技游戏,试试头昏脑涨加卡他症状下,别被打的惨不忍睹,此尚且是轻度新冠,以及季节性流感症状。

游戏都打不下去,遑论从事劳动工作?

尤其是比坐办公室辛苦几倍,不能远程工作的低端劳密体力行业。

外贸总额是GDP两倍,伪装成国家的组装工厂,塞满了东亚特色极度密集的生产型城市,不是动态清零,就是经济宕机。

欧美去密集工业化的消费型城市,大多数人口都是从事相对低密集、体力劳动轻的服务行业,就算疫情爆发,每天Bagman抬棺走一批人,并不会短期内受到致命的经济影响,run出疫区跑到小地方,也是找个店铺就原地就业转移。但亚洲特色超大城市不行,工厂和流水线不能打包搬走。人一逃难,疫情一炸,立刻生产中断,企业批量倒闭,救都没得救。


然而无论如何,钱袋子在外资手里,政治必然不能完全自主,外资要放松防疫开工,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平均每个企业20人,每天400家,一个月失业24万人。

百业凋零,除了社运。


西方资本如果有冷战时期的vision,当做的事是像援助日本一样,提供带政经条件的低息长期防疫贷款和医疗技术支持,超国家、超文化形式、不惜成本的为越南实现动态清零,继而施加影响力。

然而,他们在趁机做空,落井下石,青苗当成韭菜割。

在劫难逃,药石无医。

user avatar

《震惊!国际品牌任意拘留数百万人进行强制劳动》

我们特别关注越南的国际品牌工厂的局势,有可信的报道(我说可信就可信)称,这些大牌在越南建有庞大的再教育基地,数百万人被任意拘留,并强迫劳动。

有消息人士(我也不知道是谁)揭露工人们正在承受性暴力和有辱人格的待遇,虽然工人们提出辞职,但是工厂拒绝放人。

我们可以看到有无助的工人声泪俱下,跪在工厂门口,请求国际品牌放自己回家,和亲人团聚,管理人员无动于衷,要求工人回去继续工作。

当地已经多次出现工人跳墙逃跑事件,工人们的生存前景不容乐观,尤其考虑到工厂所在地--越南每日新增确诊近4000人,病亡50余人,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

国际品牌在自己国家的工厂都遵守防疫规定,在境外国家的工厂却聚集大批工人,让他们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工作环境内互相感染,任其自生自灭。

国际品牌们只想着自己的利润,只怕无货可卖,视工人们的生命如草芥,强制劳动仍然在进行,大家买的每一双耐克品牌的球鞋,都侵染着他们的血与泪。

“好铁锤协会”提议消费者们自觉抵制,开展“反人类式”生产的国际品牌,我们呼吁大家积极发声,不要迫于跨国寡头的压力,改变我们的“英特纳雄耐尔”价值观!

user avatar

平均数据是会骗人的。制造业国家在新冠中受损更重。越南行无奈之举,终于暴雷。

参考:

一文告诉你平均数据为什么会骗你,是怎么骗你的。

工厂是一个人口集中,循环相对封闭的密集环境。

数百人在一个食堂吃一种饭,四个人六个人甚至更多人住在一个屋檐下。人口流动性差,部分厂的空气流动性也差,如果环境再来点厂区常见的高温。那工厂就是个病毒的养蛊场。

无论有多高的感染率,死亡率,重症率都不奇怪。

越南用三就地措施(就地生产、就地用餐、就地住宿)而不是像我们一样隔离检测溯源。虽然有放弃工人保证经济的意思,但是本质还是实力不足,不足以维持像我们一样的动员状态。最终生产停滞,经济暴雷。

任何用平均数据论证新冠不可怕的人非蠢极坏。因为制造业国家受损程度远超平均数据。

工厂感染一例,停产隔离检测溯源清洗一套流程走下来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不搞这一套硬撑?可以,越南就是最好的例子。

何况某些“平均数据”还荒诞得可笑。

况且,人得了病不是只有好和死两个可能。人可能衰弱,半死不活,各种后遗症……

人得了病也不会到时间病就刷新满状态。人需要照顾,需要医护人员,需要药和营养,需要你创造外部条件才能自愈。

死亡对个体是终结,但个体的死亡对集体不算最坏的结局。

平均数据不能反应新冠打击下的受损程度。平均数据是会骗人的。

很不幸,我们是会受到远超平均数据打击的制造业国家。很幸运,我们生在中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