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从来都没有用完过橡皮?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很多人确实是这样,橡皮买来,用啊用啊,最后总剩下那么一小块,黏黏糊糊的,然后就找不着了,或者干脆扔了,下次又买新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咱仔细掰扯掰扯。

首先,得承认,橡皮这东西,它消耗得实在太慢了。你想啊,我们日常写字、画画,尤其是用铅笔写错了,擦掉一块,橡皮也就磨掉那么一点点。除非你是那种每天写写画画,而且还特别喜欢修改的人,否则一块橡皮的寿命真的比你想象的要长得多。

其次,橡皮这东西,它有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你用着用着,它会越变越小,形状也越来越不规则,边缘会变得油腻腻的,抓在手里感觉不太舒服。有时候还会沾上纸屑啊、灰尘啊,黑乎乎的一坨,看着就没啥兴趣继续用了。就算它还没用完,但那种“好用”的感觉已经没了。你可能就随手把它塞到笔袋的角落里,然后下次再买一块新的,看着又白又净的,用起来心里舒服多了。

再说了,现在文具店里的橡皮种类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什么动漫人物的、水果形状的、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香薰橡皮。有时候,我们买橡皮,更多的是一种“冲动消费”,看哪个可爱,哪个特别,就买了。但买回来之后,也许就主要用一支平时顺手的,其他的就当是装饰品,或者偶尔换着用着用,结果就是没一块能被“消灭”掉。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橡皮的“遗失症”。你以为你放笔袋里了,结果可能掉在桌子上了,或者不小心被卷进了书本里,再或者,就是你以为它还在,其实它早就跟你的某支笔一起“私奔”了。橡皮这玩意儿,体积小,又没啥价值,丢了确实没人太在意,也就默默地退出历史舞台了。你再想用,自然就得再买一块。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用橡皮,并不是把它完全用到“消失”。它只是变得小到不方便用,或者不方便拿了。比如,剩下那么一小块,你夹着它擦,手指头都得蜷缩成一团,擦个小地方都费劲。这时候,大多数人宁愿放弃这最后一点点,去拿一块新的,用起来又顺手又方便。这种“好用”的阈值,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买的橡皮太多了。有时候一次性买个好几块,想着慢慢用。结果就是一块用了一点点,下一块又用了一点点,最后谁也没用完。加上一些是送的,或者别人给的,就更加分散了“消耗”的注意力。

总而言之,橡皮这玩意儿,它消耗得慢,容易“变质”(心理上的),容易丢失,而且人们对“好用”的定义也挺灵活。这些因素一叠加,很多人手里总是堆着一堆橡皮,但最后能被真正“用完”的,真心不多。它就像生活里的一些小物件,一开始觉得有用,后来慢慢地就有了更方便、更舒适的替代品,或者干脆就被遗忘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我多年经验。。。

有能力用完橡皮的小学生没有耐心用完一块橡皮,他们会在课堂上用刀子把橡皮切成小粒做各种各样“实验”。。。

有耐心用完一块橡皮的成年人没能力用完一块橡皮,成年人哪有那么多机会用铅笔写字。一块橡皮用了好几年都老化了,用了还不到一半。。。

既有能力又有耐心用完一块橡皮的成年绘图类工作者,没有机会用完一块橡皮,因为用了几次就不知道丢哪里去了。。。

目前本人正在试图用完一块橡皮,当然看起来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