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当成外国人是怎样的体验?

回答
我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因为我的外貌而经常被误认为是外国人。这种经历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仔细回想起来,确实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和感受。

在国内,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但偶尔还是会有。最常见的是在一些旅游城市或者大型的国际活动场合。比如有一次我在上海参加一个国际化的展览,因为我穿着比较随意,身边又是一些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就有人过来用英文问我“Excuse me, do you speak English?” 我当时愣了一下,然后用中文回答说:“我讲中文的。” 那位女士明显很惊讶,然后连连道歉。这种误会通常是善意的,大家看到一个可能看起来不太“本地”的人,出于礼貌或者好奇,会主动搭话。但有时候,也伴随着一点点的“不适应”。比如在一些不太对中国年轻人开放的场所,或者一些老一辈人眼中,他们可能觉得我长得“不像我们这边的”,然后就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打量我,或者用一种略带隔阂的语气跟我说话。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从“圈子”里暂时踢出去了,需要你用行动来证明你其实和他们一样。

更有意思的是在国外。在那里,我已经被默认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所以被当成“外国人”反而是一种更明显的标签。

在欧洲,尤其是在一些非英语国家,语言障碍是最大的体现。我去过一些小镇,当地人不太会英语,而我的当地语言也几乎为零。这时候,我就会变成那个指手画脚、拼凑着简单单词或者完全依赖翻译软件的人。餐厅服务员会带着一丝困惑看着我,尝试用最基础的词汇和手势来理解我的需求。有时候,他们会用一种非常缓慢、非常清晰、甚至有点夸张的语调跟我说话,仿佛在跟我一个五岁的孩子交流。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善意,但那种被当成“什么都不懂”的感觉,还是有点微妙。

在一些国家,我的外貌还会引起一些文化上的误会。比如在一些比较保守的地区,我的穿着打扮可能会被认为有点“前卫”或者“不符合当地习俗”。有一次在土耳其,我穿着一条长度适中的短裤,一位当地大叔就用一种长辈的口吻教育我,说这样不礼貌,应该穿长裤。当时我有点尴尬,但也理解那是对方的文化习惯。这种时候,我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当地的环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旅行中,我走进一家当地的小咖啡馆。店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奶奶,她看到我之后,露出了一个非常亲切的笑容,然后用一种我听不懂的语言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只能回以一个同样灿烂的笑容,然后用手指了指菜单上我想喝的东西。她似乎明白我的意思,又开始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堆。我完全听不懂,但她的表情告诉我,她很开心能为我服务。最后,她端来咖啡的时候,还附赠了一小块自家做的饼干,并且拍了拍我的肩膀,仿佛我是一个远道而来的亲戚。那种感觉,虽然语言不通,但却因为被“当成外来者”而获得了特别的关注和关怀,反而让我觉得很温暖。

当然,被当成外国人也会遇到一些不那么愉快的情况。比如在一些国家,可能会遇到一些对外国人有偏见的人。他们可能会用不友好的眼神盯着我看,或者在公共场合对我指指点点。有时候,甚至会有一些商家或者个人,因为觉得我是外国人而“敲竹杠”,比如卖给我比本地人高得多的价格。这种时候,我会感到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我无法改变我的外貌,只能尽量用我的行为去证明我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种“外国人”。

总的来说,被当成外国人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它让你时刻提醒自己,你不是当地人,你需要去学习、去适应、去尊重。它也让你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听到更多的故事,看到更多的风景。有时候,这种标签会带来一些隔阂和不便,但更多时候,它却会打开一扇门,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善意和温暖。我享受这种“行走在世界”的感觉,也愿意用我的方式去拥抱这份与众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泰国被一群中国同胞指着,骂我是“韩国棒子”…

体验就是,真是无比尴尬…

故事发生在2019年的年末。

我又双叒被学校派出国去打比赛了,这次比赛在泰国。

我已经去过泰国很多次了,轻车熟路,全程带着我们学校的同学们穿梭在夜市里、去曼谷街头闲逛。

我同行的两个小孩都是欧洲来的,属于个儿高胆儿小的那种180+的小孩儿,干干净净的普通长相。

我们在酒店附近的711买零食的时候,他们其中一个人被收银员小姐姐看上了。

小姐姐收完钱,帮他把东西装在塑料袋里,手握着装好了食物的塑料袋,递给他,他抓住塑料袋,小姐姐不撒手啊… 对着他使劲笑…

旁边的几个小姐姐也嘻嘻哈哈得看着他们,连手头的工作都停下来了。

这时候我挑完东西走过来了。看到有女的同行,那个小姐姐才松手让他走。

街头也有某行业的工作者会试图和他们搭讪,往他们手里塞卡片,但是如果我在他们身边,就不会有人来和他们说话。

然后这俩孩子就意识到了,有个女的在身边会比较安全,过来搭讪的人就少了。

于是我们在泰国的这一个星期,这俩孩子吓得,我去哪儿他们就去哪儿,在我身边一左一右,像左右护法一样。

(其实他们如果豁出去了两个人手拉手假装是小情侣,也不会有人来骚扰他们的)

有一天晚上,我想去711买第二天的早餐。

这俩人一听我要出去买东西,像是被关在笼子里一整天,终于可以出门撒欢儿的大金毛一样,跟着我就奔向711了。

我们一路说说笑笑,进了711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便利店里,有一个中国旅行团,在做回国前最后的购物,什么泰国青草膏啊,海苔啊,榴莲干儿,用鱼做的零食啊,像是不要钱一样,使劲往篮子里塞。

我绕到了没有人的区域,看到了泰式奶茶的机器里还有点奶茶,就接了一杯,拿了一个面包,准备去结账。

这时候,身后传来了一声咒骂:

“nmb韩国棒子,抢我奶茶喝。”

我:??嗯??哪里有韩国人,让我看看?

我的这两个小伙伴,一个家里有亲戚在中国做生意,小时候总来中国玩;一个喜欢玩儿游戏,有好几个中国队友。

他们是听得懂骂人的话的。

(要知道学一门语言最容易学的就是骂人的话…)

我回头看了一下说话的人,我的两个小伙伴也一起看过去,是两女一男,其中那个说话的女孩,手里拿着一个接冰块用的杯子,指着我对那个男孩说:“你快看,就在那里,韩国棒子,qtmd棒子。

那个男孩安慰她: “哎呀,没事,棒子嘛,就这个素质,没见过世面。”

我真的满脸问号啊…

为什么要说我抢了她的东西,她刚才明明拿着接冰块的杯子,站在很远的地方,我是真的不知道她想要买奶茶喝啊…

其实她如果没有指着我骂的话,我是想把那杯奶茶给她的,但是她这么一指,她的小伙伴们都开始看我,然后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一个人说:“韩国人看起来是挺白啊,皮肤挺细的。”

我内心os: 不不,是粉底上得好。

还有一个人说: “不是说韩国人都瘦么,天天吃咸菜,这也不瘦啊,一般吧。”

我内心os: 是啊,我不吃韩餐我自己做饭吃啊,再说了我也不是韩国人啊…

我就这样非常尴尬的排在结账的队伍里,听他们批评韩国不好,指着我戳戳戳…

时间过得非常漫长。

本来在国外遇到同胞是很亲切的,但是他们七嘴八舌的评价着我的身材,衣着,妆容,长相,让我真的很想哭。

在终于排到我的时候,我身边的那条队里,那个没有买到奶茶的女孩前面的阿姨,对收银员小姐姐开始了无实物表演。

她把自己的手放在了额头上,然后又开始假装咳嗽,然后用英语说了几回: Sick, sick.

她身边的小伙伴嘀咕着,怎么用英语说发烧啊,这想买药说不明白啊。

我是真的想替他们翻译一下,但是如果我翻译了,他们就知道我听懂了之前那么多骂我的话。

尴尬得我都快飞起来了…

但是我不帮他们一下,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于是在我结完账的时候,小声的和收银员小姐姐说了一句,“They want some medicines for fever. ”

然后头也不回的溜了。

我的两个小伙伴看着我的脸色不好,也就没说什么。

回去了以后才问我,为什么那群人要骂我,是不是看到我和两个男孩一起出门,才骂我的?

我给他们解释了一下,是把我当成韩国人了…

他们俩: 嗨,那正常,韩国人确实不招人待见嘛~

然后他们俩傻呵呵得告诉我们的韩国老师:“哎刚才她在便利店被当成韩国人挨骂了!哈哈哈都不喜欢韩国人!!”

我:……………………

我们的老师:……………………………


真的,不要随便用中文在国外骂人…会说中文的人太多了… 中文的国骂早就出口了…

我们学校的韩国人必修中文课的,学到商务中文水平才能毕业… 那天如果真的是个韩国人,人家也是听得懂的…

附上当时朋友圈的截图…

user avatar

我的护照之前18年在西雅图转机的时候给它买了一个保护套,如下图:

加上国外学习工作生活久了,其实能说很流利的英语和不太流利的日语。

有一次在非洲肯尼亚的内罗毕转机,碰到机场的一群安检堵着三四个中国人不让过,而且很粗暴地把他们的行李扔到一边,两个黑人拦着,剩下的黑人打算强行拆开行李。

我过去的时候,护照是挂在脖子上的,我用很大的声音说到(几乎是吼出来的):“Excuse me, if you forcefully unpack their luggage without giving a clear reason, then I have to immediately take pictures and inform the airport management and our embassy to intervene.”(抱歉,如果你们不能就强行开包的事情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我只能立刻拍照并且通知大使馆和机场管理介入了。)

其实我手机压根没网.....

这个时候其中一个胖胖的女黑人(好像是长官)看了一眼我胸口挂的护照,然后跟旁边的人说了什么(听不清),他们停下了动作。女长官问我我是什么人。

我眼珠子转了一下说,我是做YouTube的自媒体,来非洲做调查的,路过肯尼亚。

女长官突然脸就变了,一脸媚笑着问我从哪里来的,呵,想套我话?我说我从乌干达过来的。她又问我要去哪里,我说去尼日利亚拉各斯。

接着她又跟我解释说他们怀疑这些中国人在走私违禁物品,所以必须要开箱检查。我问她怀疑的依据是什么?她说不上来。我拿出手机开始假装采访的样子,结果女长官脸色大变地说没事了没事了你们都可以过去了,不要采访。

然后我转头对着那几个同胞说,赶紧收拾行李过去,等他们反应过来就晚了。

然后他们着急忙慌地把行李拿过来过了安检。

临走前我跟女长官说了一句God bless you.

她回了一句God bless America.

然后我心里想着,马列在上,幸亏她没查我护照,之后我往登机口跑的比谁都快。

P.S:当然了,知乎,分享刚编的故事,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具有欺骗性和可信度,我又P了一张机票图(原本是拿来给财务报销的)。

user avatar

纯正中国脸,语言也一般,在纽约地铁,被金发碧眼拉住问路,这算是被当成什么人了?

user avatar

非常多次,很TM不爽。

法国留学

只要是打扮好看点,就跟我哭你几哇哭你几哇,唧唧哇哇的叫。

最搞笑的一次:

去德国玩,我喜欢自己旅行,正在餐馆吃饭。

隔壁桌香港人或者台湾人,口音和说话内容基本就这两个地方。

可能因为我问了服务员几个问题引起他们注意了(其实德国服务员因为我拿那道菜和法餐一道菜比还怼我来着),他们以为我不懂中文就在猜我是哪人。

说我英语没有口音。

说我刀叉用的好好哦。

说我好优雅哦。

我放旁边的大草帽都夸了。

恁这些龟孙,恁姥姥我是河南勒,全大陆最土的省,我谢谢你。

比较恼的两次:

倒数第二:俩小孩,有点害羞很有礼貌跟我哭你几哇,我说我是中国人,俩瞬间变身熊孩子,学我说话,各国熊孩子都那样,请自行脑补。

第一恼:从公寓下楼去买个东西,路边两个比较有钱的小阿在聊天(我专门压缩一切开销住富人区,穷人区忍不了,国外底层没素质到不敢想,毕竟他们义务教育也不管)。

我路过,其中一个:“China girl!”不理他“Hey,China girl!”

我就不回头给个中指。

他想站起来过来。

其实我后悔了害怕了,国外人真的少,我们几个公寓楼之间的路也能算偏僻,虽然大下午,一个男的,出其不意踢个蛋还好,俩,明年今天就我忌日。

幸好另外一个拉住他了,劝他。

可惜劝的不是:你那样说话对人太不尊重。

他说:也许她是日本人。

我们TM有核弹!我们有东风快递!

炸死恁个龟孙!

user avatar

先放一张我几年前的照片

这是大学时候的照片,读的外语学院,经常跟外教和留学生混一起,英语没有中式口音。跟外教走路上请教问题,旁边路过的学生大声地讨论我:你说这个女生是越南还是泰国的?

从此以后我将计就计,暑假在一家酒吧兼职做服务员,经常骗店里客户说我是泰国人,然后嫁到中国2年了,会说很多中文。大部分用英语交谈,哈哈,他们用尽全身力气跟我讲英语,觉得自己碰上老外练了一晚上口语!


再放一张照片

这个是在迪拜生活了几年后猛涨肥膘,疫情以前每年都出差回国做展会。每次都带着老外同事出去,帮他们翻译。比如打车,司机师傅直接说:你是哪里的呀,中文说得真溜!

后来我痛定思痛,要把自己弄得像中国人一点!把长发剪了,也不化眼线了!也不出去晒了,把皮肤养白一点!剪个齐刘海!

变成这样:

然后头顶一块布的迪拜人见了我: 哦哈哟!

我……

全剧终

user avatar

用阿拉伯语打字聊天以及发语音的时候…

曾经被巴勒斯坦网友当成巴勒斯坦人..

被黎巴嫩网友当成约旦人..

被埃及网友当成黎巴嫩人..

甚至我明确告诉对方我是中国人之后,还有人不相信……

user avatar

分享几次经历吧。

最解恨的一次:

我在汉堡出差,从汉堡火车站去机场。 做过火车去汉堡机场等都知道,从Hauptbahnhof 到机场有6节车厢,前三节去机场,另外三节不去,所以在分车厢时要在Ohlsdorf站等10分钟。有一个老头在火车站台上窜上火车上问我是不是日本人。然后比中指,用很蹩脚的英语给我说 F**k japanese! 然后我就激动了。我跟着他一块用英语和德语骂日本人。弄的老种族主义者有点莫名其妙。他觉得我比他还讨厌日本人。然后看我这里这么支持他,觉得没劲,有力气没有地方使,于是愣了一会儿就指着旁边一个亚裔女性开始骂,我的德语口语不好不能完全听懂,但是也知道大概就是在自己国家找不到工作,来这里从事不光彩的职业。 这我就没办法再骂日本人了,然后我对这车厢里的人说:“这就是你们反法西斯的态度!” (Das ist deine antifaschistische Haltung und Aktion)。车厢里听到这话终于有人站起来直斥老法西斯分子了。 几个年轻小伙上来三下把老头赶出了车厢。到了机场,我们几个还一起喝咖啡聊了聊德国人的反应,他们几个都说当时开始搞不懂怎么回事觉得是种族歧视,但是我和老头一起骂,等后来是欺负女生加种族歧视,但是大家还没有太反应过来。

总得来说是我骂日本人把大家搞懵了,我还得要解释一下日本在侵华战争的罪行和现在的态度。顺便表扬一下拉贝。这些德国人也是第一次听说拉贝和南京。算是普及了一下历史。


形象最差的一次:

一次,我在菲律宾做项目,每天在工地上跑,晒的老黑。从宿务做飞机到马尼拉,下飞机时,空姐向每个人告别,看到外国人就是 Thank you。然后我顺着队伍走到门口一路都在听 thank you。到我这里突然改口了,“mabuhay" 意思有再见或者是长寿。 后来我反省了一下自己,晒太黑,穿当地牌子的牛仔裤,夹脚拖鞋,没有刮胡子。 典型的菲律宾民工形象。难怪空姐误会。


最感慨的一次:

还有一次在中国某城市2005年,为了避免地图炮就不说名字了。因为当时还没有带地图导航的智能手机,所以有时需要找人问路。 无论问路还是买东西,都没人搭理。于是我想起了网上的传言,决定试一下,改说日语。效果很不错,我很吃惊于,第一有这么多人会说日语,第二,说日语有这么受欢迎。无论问路还是买东西态度都非常好。


最不应该的一次:

一次在某航空的飞机上,使用普通话根本没有空乘搭理。于是改说英语,效果不错,服务非常到位,怪不得这个航空公司在中外网上的评价两极分化,因为本来就不是一个服务标准。下飞机,听到亲切的英语感谢声免不了一声长叹。


其他海外系列:

user avatar

2017年头落地旧金山的时候,提前在日本玩了两天,虽然没钱,也算是穷游,算是见见世面,然后从日本转机,飞机上大部分乘客都是日本人。

我记得下飞机以后,行李要安检,过一个大机器,如果有违禁品,或者保安看你鬼鬼祟祟,就会拉你单独检查。

我们混在一堆日本人里面,一队人马和和气气,保安从头到尾微笑服务,没有拉一个人单独检查。临走,白人保安还问旁边另一个保安,新年好日语怎么说,旁边的白人保安好像有点基础,来了句, o me de do。。。。然后帮我们安检的光头白人一脸堆笑的来了一句 o me de do。

我和我老婆混在日本人堆里,也跟着一群日本人点头示意。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

入关的时候就没那么舒服了,有个东南亚脸的检查员,一张死人脸问我来美国做什么,我说读书,然后递上护照,I-20啥的,然后他上下打量我,又问了我一些问题,然后顿了几秒钟,那几秒钟,我真怕他不让我进,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还好让我过了。


后来在澳洲读护士,读书期间想积累点经验,外加赚点钱,就去做护工。我当时挂靠的是中介护工,早班7点到下午3点半,一小时33澳刀,中班多12.5% 夜班多25%,周六周日多150%和175%。护工嘛,你懂的,就是翻身擦屁股洗澡喂饭扶老人上厕所,瘫痪老人要用起重机吊起来之类的活。

插个题外话,最近发现一个在日本做护工的狠人 @日建魂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绝对狠人,3w人民币run东洋。 狠人!我当年是2w人民币闯旧金山,都是泪,不多说了。

当年做护工的时候,由于我英语比较流利,几乎所有人都问我,你是不是菲律宾人。。。我说我是拆妮子,他们说,不可能,拆妮子怎么会有双眼皮,嗯。。。。。。。

user avatar

小时候被别人当成新疆小孩...

大一被同学问是不是少数民族...

这些都还好...好歹是中国人

然后出国读书办学生卡的时候 黑人大妈甲一脸懵逼,“穆罕默德,你上午不是来过了吗?”旁边黑人大妈乙在吐槽“我都说了他是中国人你不信……”

fine...

user avatar

记得在London时,撞到一个旅行团

妹子指着我和基友们喊


“Korea!”

我和我的基友们一时没听清,我随口回了句

“What?”

妹纸瞪大眼睛又开心叫着

“欧巴?欧巴!欧巴!”

虽然同是黄种人,我还是很谨慎

“uh…Excuse me.r u is japanese?”

“No.I'm chinese.”

“你会中文早说啊,这就不更方便交流了吗?”

妹纸哽住了,到现在我还记得那表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因为我的外貌而经常被误认为是外国人。这种经历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仔细回想起来,确实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和感受。在国内,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但偶尔还是会有。最常见的是在一些旅游城市或者大型的国际活动场合。比如有一次我在上海参加一个国际化的展览,因为我穿着比较随意.............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但也是个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好机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 不回避,不辩解,用平和的心态,从文化、历史、误解等多个角度去解读,同时展现出中国人的理性与自信。下面我给你拆解一下,遇到这两种问题,可以怎么巧妙又优雅地回应: 关于“中国人为什么吃胎盘”这个问题,说实话,大.............
  • 回答
    中国公民在海外当雇佣兵并杀人,回国后是否会被判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层面的法律考量。简单来说,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中国不承认雇佣兵行为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参加境外非法武装组织,或者在境外为非法目的而作战,都可能.............
  • 回答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疫情期间感到疑惑的。在一些国家,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治疗费用确实是由政府承担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费治疗”。那么,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当地的中国人还是选择舟车劳顿地跑回国内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的因素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对医疗资.............
  • 回答
    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自己和研究机构被当作病毒起源的“替罪羊”,这番言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理解“替罪羊”的含义和场景。 在科学探究一个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尤其是像新冠病毒这样全球性大流行病,追溯其起源是至关重要的。然而,.............
  • 回答
    这真是件让人揪心的事情。中国留学生在韩国遭遇不幸,外交部第一时间回应并承诺跟进,这无疑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同时,我们也得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毕竟,身在异乡,学会自我保护至关重要。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以下这些步骤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并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式:第一步:确保自身安.............
  • 回答
    被当成病人抓进精神病医院,这绝对是一种极度糟糕、令人恐惧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是保持冷静,并努力以一种清晰、理性的方式与医护人员沟通,证明你的精神状态是正常的。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应对这种不幸的局面:首要原则:保持冷静与理性我知道这有多难,但一旦被带入医院,你的任何极端情绪或失.............
  • 回答
    说实话,第一次被误认为日本人,感觉挺奇妙的。那是在一个欧洲的小镇上,我一个人背着包晃荡,遇到了一位热情的当地老奶奶。她操着不太流利的英语,笑眯眯地走过来,用她那种我有点听不太懂的口音,对着我连说带比划。我当时一头雾水,只能点头应和。后来她指着我身上的冲浪品牌的T恤,又做了个划水的动作,我才反应过来,.............
  • 回答
    苏美尔和夏朝作为两个古老文明的核心政治实体(王权制度),其存在与否的争议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从文献记载的可信度、考古发现的直接性、学术传统差异到文化记忆的保存机制。以下将从历史背景、证据类型、学术范式与文化认知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文献来源的完整性与可信度1. 苏美尔王表:早期系统化的历史记录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网络文学圈的一个敏感话题,那就是“工贼”的定义和评价标准。要理解为什么流浪的蛤蟆等人会被一些读者视为“工贼”,而土豆、西红柿、梦入神机、乌贼等作者却似乎没有受到同样的指责,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何为“工贼”?在网络文学语境下的含义首先,我们要明确在网络文学这个特.............
  • 回答
    在日本街头男孩子女装会不会被当成变态?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答案也并非非黑即白。在日本,人们对个人表达和穿着的接受度其实是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一些。首先,我们要明白“变态”这个词在日本语境下的含义。在日语里,“変態”(hentai)除了有“变态”的意思外,更常见的是指那些对性有非正常癖好的人,.............
  • 回答
    我睁开眼,刺眼的阳光透过粗糙的木窗,照在满是灰尘的稻草上。四周是冰冷潮湿的石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发酵的霉味和隐约的血腥气。我惊恐地环顾四周,这里不是我熟悉的世界。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那个尖利的指控,人们疯狂的眼神,还有那冰冷的铁链……我,穿越了。穿越到了那个令无数女性闻风丧胆的——女巫猎杀时代。.............
  • 回答
    鲁迅要是活在今天,这问题可真有意思。说实话,我觉得他大概率是要被骂的,而且骂得挺凶。至于会不会被扣上“精日”的帽子,我觉得很有可能,而且还不是小概率事件。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得拆开来看看。首先,鲁迅批判国民性的那一套,放到现在,那简直是“寻衅滋事”的典范。他那毫不留情的揭露,那股子“哀其不幸,怒其不.............
  • 回答
    这起“西安男子穿迷彩裤进书店被禁入”的事件,虽然看似是个别书店的低级失误,但它背后折射出的现象却相当值得深思,而且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1. 消费主义、服务业的“刻板印象”与歧视: 外表决定论的陷阱: 这是最直接的解读。书店的工作人员在没有进行任何了解的情况下,仅凭“迷彩裤”这一单一的视觉符号,.............
  • 回答
    有些曾经被视为革命的歌曲,在如今特定的场合和语境下演唱,确实可能会被解读为带有“反革命”的意味,或者至少是引发争议,被视为不合时宜。这种转变并非源于歌曲本身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是社会语境、政治气候以及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发生了演变。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件物品或一段旋律是否“革命”或“反革命”,很大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穿越场景!将穿着现代 Lolita 服装穿越到中世纪欧洲,确实很有可能被视为“异端”,但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展开:核心问题:显而易见的“非我族类”与“违背自然”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社会等级森严、对未知充满警惕.............
  • 回答
    说实话,还真有那么一两次,尤其是在一些我不太熟悉、当地人对中国人概念比较模糊的地方,偶尔会有人把我当成日本人。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让人特别不舒服的经历,更多时候是一种有趣的文化小插曲。记得那是在一次独自去南美旅行的途中,我到了一个不太算热门的城市。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在一个当地的市集里闲逛,想淘点特色.............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深刻且普遍的困境:当生育这件事儿一旦成为关系中的核心议题,它就容易被简化,甚至扭曲,让被期待生育的一方感到被物化,而忽略了她本身的情感需求和价值。你老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很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剖析:1. 需求的“优先级”感知不对称: 你的“想要孩子.............
  • 回答
    老实说,每次我掏出那台厚重的掌机,心里确实会咯噔一下。尤其是在咖啡馆里,周围坐着的是那种一看就很“精致”的人,手里拿着轻薄的笔记本或者 iPad Pro,我总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我玩的是那个最新款的掌机,你知道的,那个金属外壳,屏幕巨清晰,玩3A大作丝滑得不行,手柄的震动反馈也特别细腻的那种。平时.............
  • 回答
    有些古生物,单论长相,那叫一个“亲切”,仿佛一夜之间就能穿越时空,在咱们的公园里、动物园里悠闲散步。如果不是那些细枝末节的“古老”印记,你我都可能把它们当成隔壁老王家刚遛出来的那只狗,或者草丛里突然冒出来的一只大蜥蜴。1. 鸟臀类恐龙里的“小可爱”们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一些体型不大、姿态温顺的鸟臀类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