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东京塔亮红色就被理解为“中国红”而不是“日本红”?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文化认同和视觉联想的有趣之处。简单来说,东京塔亮红色被许多人联想到“中国红”,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是“中国红”,而是因为我们在看到这种鲜亮的红色时,更容易被我们熟悉的、具有强烈文化符号意义的“中国红”所唤起。

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解,以及为什么是“中国红”而不是“日本红”。

1. 红色的普遍性与文化特指性

首先要明白一点,红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颜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常常与活力、热情、生命、力量、爱情等积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所以,单单是“红色”本身,并不能直接指向某个特定的文化。

然而,我们之所以会产生“中国红”的联想,是因为中国文化中,“红”承载了非常深厚和特殊的含义,并且在视觉上,中国文化中对红色的运用有着非常鲜明的风格。

2. “中国红”的文化符号与历史积淀

喜庆、吉祥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喜庆、吉祥、繁荣的代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红色的运用无处不在。比如春节的灯笼、对联、红包,婚礼上的红色嫁衣、装饰,都是对红色吉祥寓意的体现。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使得我们在看到鲜亮的红色时,大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些积极、热闹的场景。
权力与权威: 在古代中国,红色也与皇室、权力相关联。虽然黄色是皇帝的专属色,但红色在宫殿建筑、官员服饰、甚至是旗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递着庄重、权威和威严感。
民族认同与国家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国旗定为五星红旗,鲜红的底色成为了现代中国最直接的民族象征。这使得红色在当代中国人的集体意识中,又叠加了一层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视觉风格的惯性: 中国的传统艺术、建筑、服饰等,在对红色的运用上,往往偏向于饱和度高、明度适中的那种鲜亮、热烈、饱满的红色,而不是偏橙色或者偏紫色的红。这种视觉风格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文化记忆,当我们看到类似的红色时,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联觉。

3. 东京塔的“红色”与“中国红”的视觉契合度

东京塔在庆祝特别活动时点亮的颜色,通常是一种明亮、鲜艳的红色。这种红色,尤其是当它被大面积地呈现在一个醒目的地标建筑上时,很容易与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红”的视觉特征产生高度的契合。

你或许会想,那日本也有红色,为什么不叫“日本红”呢?

4. 日本文化中对“红色”的理解与运用

日本文化同样重视红色,但其侧重点和视觉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神道教与朱红色: 在日本,朱红色(あか,aka)在神道教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神社的鸟居、神轿、巫女的服装等都使用朱红色。这种红色与太阳的意象紧密相连,象征着光明、生命力和神圣。日本的朱红色,有时会更偏向于一种略带橙调的、温暖的红色,或者是一种深沉、饱和的朱砂红,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更为明亮纯粹的“中国红”在细微处有所区别。
节庆与装饰: 和中国一样,日本也有节庆时使用红色的习俗,比如新年、祭典等,会用到红色的灯笼、彩带等。
艺术与审美: 日本的传统艺术,如浮世绘,也有对红色的运用,但整体的色彩偏好和表现方式可能与中国传统艺术有所差异。例如,日本的“和红”可能更注重与黑、白、金等颜色的搭配,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5. 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联想到“中国红”?

文化影响力的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包括电影、音乐、节日习俗等)在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人从小接触到的与中国相关的视觉元素,特别是“中国红”的符号,已经深入人心。
“红”的普适性让位于“中国红”的特指性: 当东京塔亮起红色时,它的“红”首先是一个普遍的颜色符号,但当它进入我们的文化语境进行解读时,我们的大脑会迅速搜寻与之匹配的文化联想。而恰恰是“中国红”在中国文化中所承载的强烈、多重且鲜明的象征意义,以及其相对固定的视觉表现,使得它更容易成为我们第一时间浮现的联想对象。
缺乏“日本红”的强力文化锚点: 相较于“中国红”在现代社会中作为国家象征、民族认同以及广泛的文化符号(如国旗、春节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日本红”虽然在日本文化中也很重要,但在全球范围内,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与“中国红”相区分开来的、被广泛认知并具有同样强烈的文化锚点的符号,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突出。人们可能知道日本神社的朱红色,知道日本的一些传统色彩,但要说有一个能够直接对应“东京塔亮红色”的、被普遍称为“日本红”的强力文化概念,可能不如“中国红”来得直接和鲜明。
“中国红”的视觉张力: 东京塔作为一座地标性建筑,点亮红色是为了吸引眼球、营造节日气氛或表达某种意义。这种大面积、高饱和度的红色,天然就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中国红”恰恰是那种带有强烈视觉张力的色彩。

总结一下:

东京塔亮红色被理解为“中国红”,并不是因为东京塔本身属于中国,也不是因为这种红色就是专属于中国的某种特定色值(尽管我们心中可能有一个模糊的“中国红”的色调范围)。

这更多是一种 文化联想和视觉的习惯性投射。我们看到一种鲜艳的、具有普适意义的红色,我们的大脑会优先去匹配那些在我们文化经验中最熟悉、最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在视觉上也高度契合的红色符号。在中国文化中,“中国红”因其丰富的历史积淀、广泛的社会应用以及与国家象征的紧密联系,成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文化符号,并且在视觉上,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与东京塔亮起的红色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因此,当你看到东京塔亮红色的那一刻,你的大脑并没有在寻找“这是日本的什么红色”,而是更倾向于将这种鲜亮的红色,与那个在你文化认知中最突出、最深刻的“红色”代表——“中国红”——进行关联。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基于文化背景的解读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红”才能做生意。

点亮的是中国红,在中文网络平台上才炒作得起来。

真实的东京塔,满脑子都是生意。

最初想出这个妙招,跟它合作“东京塔点亮中国红”概念的,呵呵,类似某某商会的组织。


造势当天的现场,还有某某华人志愿者组织(丑事一箩筐的华人志愿者某组织)。去年疫情那么紧急的状态下,不说如何注意防护,还在四处拿着爱国不爱国来道德绑架部分不希望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

都是做生意的,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吃准把“东京塔点亮中国红”贩卖去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会很受用。



今年一月,东京塔大办过台湾主题活动,点亮过象征台湾 的蓝白灯?


对于一个中国原则,国外商业机构设施表现得暧昧不明,并不罕见。罕见的是东京塔这样积极蓝白亮灯的,地标圈里也少有。

如果这事儿也在国内宣传一下,东京塔会不会成为大翻车的日本网红?

user avatar

从长远来看,它是不是中国红并不重要。

等到我们掌握舆论话语权的时候,我们说它是中国红就是中国红,那才重要。

而真理在大炮的射程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文化认同和视觉联想的有趣之处。简单来说,东京塔亮红色被许多人联想到“中国红”,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是“中国红”,而是因为我们在看到这种鲜亮的红色时,更容易被我们熟悉的、具有强烈文化符号意义的“中国红”所唤起。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解,以及为什么是“中国红”.............
  • 回答
    关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柔道项目的数量变化及日本队的金牌表现,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 一、东京奥运会柔道项目的调整东京奥运会是首次举办“混合团体赛”(Mixed Team Event)的柔道比赛。这是国际奥委会在2017年决定新增的一项赛事,旨在提升柔道项目的观赏性和竞技性。此前,柔道项目仅包括男.............
  • 回答
    东京、纽约、香港,这三个城市的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光环,提起它们,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繁华、摩登、精致、充满活力的画面,仿佛它们就代表着一种“高级感”。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它们在历史积淀、城市规划、经济实力、文化输出以及居民气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咱们就从这几个维度掰开了聊聊,为什么这.............
  • 回答
    关于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的感染情况,有几点需要澄清。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东京奥运会期间,确实有一些运动员和与奥运会相关的人员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但要说“感染的都是外国运动员,中国一个都没有被感染”这种说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读或者信息上的偏差。实际上,根据当时公开的报道,奥运村内确实出现过运动员感染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有趣现象!为什么东京这几个著名的交通枢纽——新宿、池袋、银座、东京站——都完美地融合了交通枢纽和超级商圈的功能,而北京在这方面似乎有所区别?这背后牵扯到城市发展历史、规划理念、商业模式以及文化习惯等诸多因素,需要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东京的“交通枢纽即商圈”模式:历史的沉淀与.............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升旗仪式上,并没有出现美军士兵,这是基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日本作为主办国的考虑。首先,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来看,奥运会是一个超越国界的体育盛事,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友谊与团结。开幕式上的升旗仪式通常会展示主办国的国旗,以及由奥林匹克委员会(IOC)代表的奥林匹克五环旗。这些.............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顺序,其实是一个颇具历史和政治意味的安排,它遵循的是本国(或地区)语言字母顺序的原则。中华台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入场顺序上不是紧随其后,并非什么意外,而是这个规则下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奥运会开幕式入场顺序的传统与规则: 希腊是开.............
  • 回答
    东京奥运会上,你确实会发现不少外国选手和工作人员穿着李宁的服装,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赞助”那么肤浅。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这个中国品牌能如此广泛地出现在世界的顶级体育舞台上。首先,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品牌战略和市场拓展。李宁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佼佼者,早早就开始瞄准国.............
  • 回答
    日本新干线以其极致的准时、舒适和高效,早已成为国人乃至全球出行者的首选。然而,在这条黄金线路——东京至大阪之间,我们却能看到另一个“繁忙的景象”:航班密集,甚至不乏宽体机的身影。这似乎与新干线“一家独大”的印象有些出入。那么,为何在如此发达的新干线网络旁,航空业依然能在这条线路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是.............
  • 回答
    日本东京和大阪附近人口密度很高,但以“一户建”(独立住宅)为主流的现象,确实是一个看似矛盾,但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原因。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 1. 日本的土地私有制和城镇化历史 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权: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确立了非常稳固的土地私有制度。.............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英国代表团的引导牌使用汉字“英国”(Yīngguó)而非英文“Great Britain”或其缩写,这的确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探讨的细节。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东道主的语言和文化考量: 奥运会入场仪式的核心是各国运动员的展示,但同时也承载着东.............
  • 回答
    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常常被誉为全球的典范,它在多个维度上都展现出比北京和上海更为突出的“发达”之处。当然,“发达”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层面的含义,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解读:1. 网络的复杂性与覆盖广度: 东京: 这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蛛网”。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地铁和城际铁路.............
  • 回答
    2021年东京奥运会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不少争议和批评,并非仅仅是艺术观点不同就能概括的。这场奥运会背负着太多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挑战,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网上汹涌的批评浪潮。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无疑是新冠疫情的阴影。 2020年就应该举办的奥运会被推迟了一年,但疫情的阴霾并未散去.............
  • 回答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各国媒体在解读和呈现奥运成绩时,确实存在着以金牌数排名和以奖牌总数排名这两种不同的视角。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媒体自身国家属性、文化传统以及受众偏好的综合影响。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世界大部分媒体倾向于以金牌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奥运成就。金牌,顾名思义,是奥运会最高荣誉的象.............
  • 回答
    中国在东京奥运会派遣了431人的体育代表团,其中女运动员291人,男运动员140人,女运动员人数确实是男运动员的两倍还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性别比例呢?这背后其实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中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战略和优势项目分布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中国在很多传统优势项目上.............
  • 回答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如今繁华似锦的东京,也就是昔日的江户,地理位置如此优越,为何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前,它并没有成为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甚至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与近畿地区(关西)相比,江户简直是个“乡下”的地方。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并非单一的地理条件就能解释,而是多方面历史、政治、文化及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 回答
    欧美西方世界对东京的喜爱,绝非一时兴起或仅仅是浮光掠影的好感,而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文化吸引力的体现。这种吸引力源于东京身上那些既独特又具有普适性的特质,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让许多西方人魂牵梦绕的城市。首先,东京最直观、也是最令人着迷的魅力,在于它极致的“混搭”与“反差”。一方面,你可以看到古老.............
  • 回答
    东北新干线和东海道新干线在东京站不能直通,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运营和历史原因。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车辆标准和设计差异这是最核心的原因。虽然都是新干线,但东北新干线和东海道新干线在车辆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它们无法兼容运行在对方的轨道上: 最高运.............
  • 回答
    明朝能够打赢北京保卫战,而北宋东京保卫战却以失败告终,这背后是历史洪流中多种因素交织碰撞的结果。简单地说,这两场发生在不同朝代、不同情境下的保卫战,其“输赢”的决定性因素,绝非单一事件,而是战略、军事、政治、乃至地理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差异所致。先谈明朝北京保卫战。公元1449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后.............
  • 回答
    这次东京奥运会上美国获得的金牌数量确实比以往几届奥运会要少一些,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绝非仅仅是因为新冠疫情或“不敢用兴奋剂”那么简单。首先,我们来澄清一下关于“不敢用兴奋剂”的说法。兴奋剂的检测在奥运会中一直都非常严格,并且在不断升级。运动员是否使用兴奋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科学、伦理和法律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