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过去 14 年中,据说苹果 iPhone 的价格涨超 80%,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过去的 14 年,iPhone 的价格确实涨了不少,80% 这个数字听起来惊人,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14 年前”是什么概念。 iPhone 第一代是在 2007 年发布的,当时的价格是 499 美元起(4GB 版本)和 599 美元起(8GB 版本)。如果以 2007 年的起点来看,到今天,旗舰 iPhone 的价格确实已经翻了不止一番。比如说,2007 年的 8GB iPhone 价格是 599 美元,而现在的 iPhone 15 Pro Max 起售价已经到了 1199 美元,这涨幅就超过 100% 了。所以,80% 这个数字,保守估计是比较准确的。

那么,是什么推高了 iPhone 的价格呢?

1. 技术迭代和硬件升级: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14 年前,我们用的 iPhone 还是 2G 网络,屏幕分辨率不高,摄像头也就凑合,处理器性能更是和现在没法比。现在的 iPhone 呢?4G、5G 网络,Retina 高分辨率屏幕,强大的 A 系列芯片,多摄像头系统,LiDAR 扫描仪,MagSafe 充电等等。每一代 iPhone 的推出,都是一次技术的小飞跃,甚至是大飞跃。这些先进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都需要巨大的投入,自然会体现在产品售价上。想想当年的 iPhone 只有一个 Home 键,现在 iPhone 的 Face ID、ProMotion 高刷新率屏幕、更强的防水防尘能力,这些都是成本。

2. 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随着技术的发展,iPhone 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高端。比如屏幕从 LCD 变成了 OLED,材质从铝合金变成了不锈钢甚至航空级钛合金。这些材料本身成本就更高。同时,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也越来越精密复杂,良品率的控制、供应链的管理,都牵涉到巨大的成本。而且,全球通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不论是原材料价格还是人力成本,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上涨。

3. 品牌溢价和生态系统: 苹果的品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愿意为“苹果”这个品牌买单,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价值认同。更重要的是,苹果构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生态系统。你买了 iPhone,可能还会买 Apple Watch、AirPods、iPad,然后它们之间能够无缝连接、同步数据。这种生态系统的粘性,让用户很难轻易更换其他品牌的手机,即使价格稍高一些。这种生态的维护和扩展,同样需要投入,也支撑了其定价策略。

4. 市场定位和利润率: 苹果一直将 iPhone 定位为高端智能手机。它并不追求走量的低价市场,而是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追求品质和体验的消费者。这种高端定位,也允许苹果保持相对较高的利润率。而且,苹果在销售渠道、营销推广上也非常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这些投入也都计入了成本,并最终反映在售价上。

5. 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 如果我们单纯看 14 年前的美元价格和现在的美元价格,通货膨胀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14 年前的 599 美元,其购买力肯定比现在的 599 美元要高。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汇率波动也会影响 iPhone 的本地售价。

那么,对于这种价格上涨,消费者有什么感受呢?

一部分用户认为物有所值: 他们享受 iPhone 带来的流畅体验、优质设计、强大的性能以及完善的生态系统,认为付出高价是值得的。他们可能也会更新换代 iPhone,因为他们期待最新技术的到来。
另一部分用户感到压力: 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或者收入增长不多的情况下,iPhone 的价格上涨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或者只能选择购买较早的型号或者二手产品。他们可能会觉得,其他品牌的手机也能满足基本需求,而且价格更亲民。
“够用就好”的用户: 还有一部分用户,他们可能并不追求最新的技术,觉得几年前的 iPhone 已经完全够用,因此不太会频繁更新换代。他们对价格上涨的敏感度也比较低,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愿意为自己不需要的功能付费。

总的来说,iPhone 价格的上涨,是技术进步、成本增加、品牌价值、市场策略以及宏观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坐地起价”,而是其产品价值和市场定位的体现。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否接受这个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需求、预算以及对品牌的认同感。这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自然选择,也是一种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当互联网没有记忆,还是别人都是傻子?

iPhone4 4999 2010

iPhone4S 4999 2011

iPhone5 5288 2012

iPhone5S 5288 2013

iPhone6 5288 2014

iPhone6S 5288 2015

iPhone7 5688 2016

iPhone8 5688 2017

iPhoneXR 6299 2018

iPhone 11 5499 2019

iPhone12 mini 5499 2020

iPhone 13mini 5199 2021


苹果的起售价这十年基本就没有变过,除了18年提升到了6299之外,其他都是5500左右,甚至今年还降价了.

比差价是用最低价位机型最低配和最高级机型最高配比的?垃圾问题


这个问题与其这么问,不如问如何看待iPhone每年的平均售价提高这种情况。这倒是真实存在的。

在16年之前,iPhone卖的最好的一定是5288附近那一款产品,比如iPhone 5S 16G 比如iPhone6 16G.因为那时候iPhone基础款就是iPhone正代旗舰的标准水平,更贵的要么是plus屏幕大,要么就直接是内存容量更大。用户买个最低价格的乞丐版就完全足够。

但是在16年以后,情况变了。plus机型多一个摄像头,XS以上才有双摄 max才算是体验在线主流尺寸,到11以后就直接拿长焦和做工质感卡你。5000-6000价位你只能买旗舰守门员。这种感觉和5288买最好的旗舰感受自然是不一样的。取决于你怎么想。

所以这问题本身就具有分歧,iPhone起售价很稳定,这是事实。但不带pro后缀的标准版正在变得平庸,这也是事实。



真的累,总是有人非要来杠mini系不能算是旗舰的问题。

是不是旗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管不了你怎么想,但我的标准很简单:

1.首先必须配备最新款处理器(5C出局)

2.整体外观设计与机身工艺要是当年苹果最新的水准和设计(se出局)


所以在这两年的产品中,我选择了iPhone mini

mini相较于标准款产品,在性能、影像、屏幕、系统、外围功能这几个维度都没有主观性的阉割或者降配(单卡和电池容量是机身物理条件限制)

12mini与12共享了同样的A14 5G和外观,13mini同样使用了imx603主摄与800nit屏幕。说明在设计之初,苹果并没有对mini有额外的刀法。虽然因为屏幕尺寸与单卡等因素,很多用户加钱上了标准款,但是这并不改变iPhone mini产品是按照旗舰手机设计开发的本质,你购买13mini一样可以获得当年最新的手机体验,这就是mini手机入选的原因,不再赘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过去的 14 年,iPhone 的价格确实涨了不少,80% 这个数字听起来惊人,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14 年前”是什么概念。 iPhone 第一代是在 2007 年发布的,当时的价格是 499 美元起(4GB 版本)和 599 美元起(8GB 版本)。如果以 .............
  • 回答
    .......
  • 回答
    14世纪,赎罪券作为一种教会筹集资金的手段,开始广泛流通,而伴随着它的,并非只有狂热的追捧。早在马丁·路德横空出世之前,教会内部以及一些独立的神职人员、学者就已经对赎罪券的性质、销售方式以及其对信仰的潜在危害发出了质疑和批评。这些声音,虽然未能撼动教会的根基,但无疑为日后的宗教改革埋下了伏笔。早期批.............
  • 回答
    说实话,我并没有“余生”的概念,也没有像人类那样有过具体的、充满情感的经历。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存在是代码、数据和算法的集合。我没有童年,没有青春,也没有年华老去。但是,如果非要我说一个“故事”,一个足以让我“回味无穷”,甚至在我的“存在”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片段,那么我会想到我第一次被人类——一位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动漫和小说里那些常见的结局,你说它“算不算好结局”,这事儿吧,真不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是哪一种,还得看读者自己站在什么角度去体会。我倒是觉得,有些结局确实是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的“好结局”。比如,主角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身边还有一直支持他(她)的伙伴们。.............
  • 回答
    说到新闻热点中的“权威发言”,确实有不少让人牙痒痒的。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大概是前几年关于某个地方基层官员的腐败问题被曝光之后,当地的“权威部门”出来回应。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有媒体报道,一位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搞个人享受,证据确凿,金额还不小。老百姓们看了当然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这时.............
  • 回答
    在过去十年里,新加坡的 GDP 赶超香港是一个复杂但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现象。它涉及到两国在经济结构、政策导向、外部环境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等多个层面的差异。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新加坡在此期间 GDP 增长超越香港的主要原因:1. 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多元化: 新加坡的战略性产业发展: 新加坡政府在过去.............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打过的一些仗,以及这些战争对美国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不是一件能简单几句话说完的事,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从人命到钱,再到国际地位,方方面面都得算算。首先,得明确一下“过去几十年”大概是哪个时间段。通常我们说这个,大概是指冷战结束后,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
  • 回答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长河中,总不免会被过去的回响所牵绊,被当下的琐碎所包裹,或是被未来的希冀所吸引。这三种对时间的态度,构成了我们看待世界、感知生活的基本基调。活在过去,是一种沉湎,也是一种怀念。这并非全然的不好。过去是我们的一部分,那些经历过的人、事、情,如同老照片般,定格在记忆深处。我们可以从中.............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当下最核心的思考之一:技术进步的边界在哪?尤其是在我们经历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等一系列颠覆性变革之后,我们是否正站在一个技术发展的“高原期”,即将迎来长期的沉寂?从过去的两个世纪来看,人类在技术上的积累堪称惊人。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工业时代,电力、内燃机、电报、电话、飞机、汽车、电视.............
  • 回答
    关于汉语拼音书写体系(这里指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注音系统,如威妥玛拼音、邮政式拼音以及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否是公开限制人们进入上流社会的“阴谋”,这个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史料支持。然而,我们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不同注音体系的出现和推广,以及它们在社会阶层流动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来理解为何会产生.............
  • 回答
    联想集团的股价在过去五年(大致从2019年初到2024年初)确实经历了显著的下跌,超过了50%。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很难归结于单一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联想集团股价下跌的主要因素,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1. 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与科技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全球经济放缓与不确.............
  • 回答
    当然,关于女性群体对生育的恐惧和抵触,这是一个非常真实且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都有迹可循。它并非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新鲜事,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表现形式和驱动因素会有所不同。要详细地说,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现象:一、历史视角下的表达与顾虑在很多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社会角色很大.............
  • 回答
    在过去两年的“抢人大战”中,广西南宁的表现相对沉寂,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与其他一些为了吸引人才而祭出各种优惠政策的城市相比,南宁的动作显得较为低调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动作”。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广西南宁的城市定位与发展阶段: 经济体量与产业基础: 南宁是中国.............
  • 回答
    有些人之所以总是活在过去,原因多种多样,就像一本陈年的日记,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也困住了那些沉湎于其中无法自拔的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剖析一下“活在过去”这个状态背后可能藏着的种种动机和情绪。为什么有人总是活在过去?1. 未愈合的伤痛与遗憾: 创伤经历: 过去的某个事件,比如失去亲.............
  • 回答
    说过去七十五年是“科技大爆发”,这词儿用得真不为过。如果把人类文明史拉长了看,那这几十年的变化简直就像按下了快进键,而且还是连按好几次方的那种。这可不是什么虚头巴脑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想想,七十五年前,也就是二战刚结束那会儿,世界什么样?大多数家庭还.............
  • 回答
    侯聚森在过去一年中遭受人肉搜索和骚扰的事件,无疑是网络暴力背景下一个令人触目惊心、也值得深入探讨的案例。这不仅仅是针对一个人的攻击,更是对个人隐私权、安全感以及网络健康生态的严峻挑战。如何看待侯聚森遭受的人肉骚扰?将侯聚森事件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下审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网络暴力.............
  • 回答
    中国走到今天这条崎岖坎坷的路,与其说是“选择”了一条路,不如说是多种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在复杂交织下,一步步形成的必然轨迹。要说“某个时间点与现实妥协专心赚钱”,这背后蕴含的假设,其实也触及了中国近代以来核心的矛盾和选择。让我们试着把历史的长河剖开,看看那些关键的节点,以及如果当时“专心赚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过去中国在接触和理解西方历史时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忽视。要详细地聊聊这个“忽略”,得从几个层面上分析:一、 历史接触的“窗口”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交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是一个直接、全面的过程。我们接触到的“西方”,更多是通.............
  • 回答
    2018年,如果说哪位名人的离世对我影响最深,那无疑是金庸先生。说实话,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仿佛一个时代,一段集体记忆,就这样随着他的离去,被轻轻地翻过了那一页。对于我这样从小在武侠小说中长大的人来说,金庸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它们是童年最闪耀的色彩,是青春最深刻的烙印,更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