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联想集团的股价在过去五年下降了 56%?

回答
联想集团的股价在过去五年(大致从2019年初到2024年初)确实经历了显著的下跌,超过了50%。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很难归结于单一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联想集团股价下跌的主要因素,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

1. 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与科技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全球经济放缓与不确定性: 过去几年,全球经济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如俄乌冲突)、高通胀、加息周期、供应链中断等一系列挑战。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以及企业IT支出的意愿。PC和智能手机是耐用品,在经济下行时更容易受到影响。
科技行业的周期性: PC市场本身就处于一个相对成熟的周期中。在疫情初期,由于远程办公和学习的需求激增,PC销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疫情缓和和经济压力增大,PC需求迅速回落,进入了去库存阶段。联想作为全球PC市场的领导者,其业绩与PC市场的波动高度相关。
芯片短缺与供应链问题: 虽然联想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全球性的芯片短缺对整个科技行业都造成了影响,包括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计划受阻等。虽然联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应对,但这种普遍性的行业压力也对其盈利能力带来间接影响。

2. PC业务的结构性挑战与市场饱和:

PC市场增长瓶颈: PC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饱和,虽然有更新换代的周期,但整体增长空间有限。新兴市场虽然有增长潜力,但价格敏感度高,利润率也相对较低。
竞争激烈与利润率压力: PC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主要品牌之间的价格战时有发生。联想虽然在销量上领先,但在高端市场和利润率方面面临苹果、惠普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尤其是在商业PC领域,联想的份额虽然高,但利润率相对较低。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 尽管联想在努力进行产品创新(如拯救者系列游戏本、Yoga系列轻薄本),但PC作为一种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其核心技术和功能上的突破相对有限,很难像智能手机那样通过颠覆性创新来快速带动市场。

3. 智能手机业务的挑战与竞争:

安卓阵营的激烈竞争: 在智能手机市场,联想(包括其子品牌Motorola)面临来自三星、小米、OPPO、vivo等众多强大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这些品牌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渠道布局等方面都非常有竞争力。
品牌认知度与市场份额: 虽然Motorola拥有历史悠久的品牌,但在中国市场以外,其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相对较低,难以与主流竞争对手抗衡。在中国市场,联想手机虽然曾有过辉煌,但也被其他国产品牌超越。
高利润率的挑战: 智能手机市场的高端机型利润率较高,但联想在该领域尚未建立起足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技术优势来与苹果、三星竞争。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更加残酷,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 转型与多元化战略的成效与挑战:

向“3S”战略转型: 联想集团提出了“设备+服务”、“3S”战略(智能设备、智能基础设施、智能垂直行业解决方案),试图摆脱对传统PC业务的过度依赖,向更高附加值和更稳定的服务型业务转型。
服务业务的增长与盈利: 尽管联想在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部署解决方案、提供IT支持等,但这些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尚不足以完全抵消PC业务下滑带来的影响。服务业务的增长需要时间和持续的投入,并且面临来自传统IT服务商的竞争。
智能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挑战: 在数据中心和服务器领域,联想面临来自戴尔、HPE、IBM以及中国本土的华为、浪潮等强劲对手。虽然联想在该领域有一定份额,但利润率和技术领先性方面仍需努力。
智能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的落地: 联想在AI、物联网等领域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但这些新兴业务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接受度仍在早期阶段,其对整体业绩的贡献需要时间来显现。

5.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对前景的预期:

对传统PC业务的担忧: 投资者对PC市场未来增长的担忧直接影响了对联想的估值。尽管联想在PC市场占有领导地位,但市场整体对PC行业长期增长前景的预期并不高。
对转型成效的观望态度: 投资者可能对联想的“3S”转型战略的执行情况和最终成效持观望态度。新的业务模式需要时间来验证其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在此之前,市场可能更倾向于保守评估。
周期性行业估值调整: 作为一家与宏观经济周期和科技周期高度相关的公司,当市场预期经济下行或科技周期进入低谷时,相关公司的估值通常会被压低。
与同业对比: 将联想的股价表现与其他科技巨头(如苹果、微软)或在某些新兴领域(如云计算、AI芯片)表现突出的公司相比,联想在股价增长和市值扩张方面显得相对缓慢,这可能导致部分投资者转向其他增长潜力更大的公司。

总结来说,联想集团股价在过去五年的下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宏观经济逆风和科技行业周期性调整是外部环境的制约。
PC市场本身的结构性挑战和饱和是其核心业务的压力。
智能手机业务的激烈竞争和品牌劣势是另一大业务板块的挑战。
转型战略的实施需要时间和市场认可,目前尚未完全抵消传统业务的负面影响。
投资者情绪和对公司未来增长前景的预期调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联想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公司,其股价表现也受到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尽管面临挑战,联想仍在积极调整战略,拓展新业务,其未来的股价表现将取决于其能否成功转型,并在新兴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必要过度解读,很多人将联想帝国衰落的原因归咎于其管理层,个人感觉这属于基本归因错误,过分夸大管理责任,而忽视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外部环境。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电子产品组装产业已经不是中国优势产业了,联想这类企业滑落是必然的。

当年随着组装机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比拼人力成本,惠普、戴尔等企业相关业务死了。没过多久笔记本电脑也没多少技术含量,后来IBM也死了。这些企业相关业务死了,到如今才多少年?同样,10年前诺基亚等手机企业还如日中天,5年前HTC等企业比OPPO牛逼吧,可如今呢?这些企业衰落有多少原因可以归咎于管理层?我想没有多少。我想如果联想如果不是因为享受国内各种融资优势,早就倒了。

产业变迁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往往不可预知。不说太远的,就说今年年初由于短视频app抖音的突然崛起,很多人投资者开始腾讯的市场份额(用户时间)下降,因此导致腾讯股价暴跌。有谁知道短视频用户成长会这么快?没有。不仅腾讯不知道,就连抖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也不知道,不然后者也不会同时投资了火山、西瓜等多个短视频app。

正是由于产业想兴衰具有不可预知性,所以《定位》的作者(世界著名营销大师)认为大企业面对新兴企业挑战,保护市场地位最好的方法是收购。可是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啊,绝大部分时候管理者根本无法预知哪种产业会兴起。十几年前是门户网站时代,腾讯找张朝阳谈收购QQ,前者没有同意;又过了几年,马云找马化腾谈收购阿里巴巴,前者也没有同意?

张朝阳、马化腾、马云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们同样无法预计未来。他们遗憾的与后悔,其实是我们的幸运。想想吧,企业兴衰的不可预知性,对我们这些屌丝其实是一种希望,我们有一天说不定投资、创业对方向,也会身价亿万,不然这个世界岂不是“富者恒富,穷者永穷”。

user avatar
17年8月19日,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内存芯片成本上涨正全面削弱主要业务的利润,有些产品已涨价超过一年。联想难以将成本上涨压力转移给客户,因为多数大客户的价格都被长期合同锁定了。

哦,真的是因为让利吗?

作为1个Thinkpad被联想收购前后用了起码5代TP本以上最终转投它家的老用户,咱对这种话实在是难以苟同。

按账本计算,联想每在中国人身上赚到100,在欧亚非其他地方就要亏100,并在美洲大陆赚到50,嗯。。。作为一个中国公司,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

联想2017年财报:营收430.35亿美元 净利润5.35亿美元

利润率1.24%,作为一个计算机厂商,利润率不要说比不上华为8%中兴4%,甚至落在上汽北汽4%-2%一众汽车厂后头,这正常吗?

我随手搜了惠普去年第四季度财报:净营收139亿美元,净利润6.6亿美元,利润率4.7%,用通俗一点的话说:惠普第四季度,用和联想同样的营业额,赚到了联想4倍的利润。

其实4%的利润率并不高,回到之前回答发过的利润率对比可以看出,起码美国高通、德国戴姆勒这些外国企业利润率是高于惠普的。

但深挖利润率为何这么低,我想一个非商科人士应该很难得出答案。

毕竟如果从性价比出发点去对比,联想的利润率应该是最高的。


说起来多年之前在本人还是一个计算机小白的时候,家里要置办一台台式机,作为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供应商的联想因为家长天天接触天生信赖,怎么劝也劝不动,说就·买个联想的,最后我劝不过,说行吧注意一点:要有独立显卡(你说要买i7 GT*50人根本认为白花冤枉钱),当时也没交代显卡型号。

今天可以说很清楚了,当年老人家4000+找熟人买的是1台扬天4***商务机,这台分体台式机配置是:i3、GT605显卡、2GB内存,320GB机械硬盘,180W电源。我提过的独立显卡装的是:GT605,这个显卡问题在哪?605显卡性能比集成显卡还菜——倒不如禁用了好。结果就是:哪怕家长只装个360开机都能跑一分半钟,后期暴风影音和鲁大师自启动电脑直接进入干啥都卡的状态……我想起这机子是一肚子火

再后来我这脱离TP本用户了,X240被家长拿去接液晶电视了,老人家前几年还经常念叨:是不是能把那个台式机接上(电视)去(当主机)用。

我当时找了闲鱼,很认真的搜了那款扬天台式机的二手价,500多1个,很认真的说:这个12.5寸的小笔记本光我换的480G固态硬盘和那1根8G内存条就可以买3台那个旧电脑了,性能也是差很多的,千万别认为机箱大性能就好balabala,讲了讲i7跟i3处理器讲了CPU代差讲了内存大小,总算能让别人明白:不是机箱越大铁定性能越强的。


但是我依旧无法说服家长当年4000+买如此一款机型是被厂商狠狠宰了一刀。

对于很多觉得4000块电脑就堪用的家庭,不知道有多少学子当年想体验个“不卡”的电脑被家长怒斥得体无完肤。

还记得转投它家的时候,受够了性能缺陷的影响,直接上了个SSD+1050ti的笔电。家长当时还问如果买联想台式机会不会更划算,买台式机会不会更优惠。我很认真的翻了联想官网有GTX1050显卡的台式机,价格:12000,然后默默关掉了网页,搜了份联想拯救者游戏本的配置单,最终性价比不行,还是没换了其它家的产品。

今天联想官网已经不再刊登商务台式机售价了。

大家不妨围观一下该系列当下最新款,官方定价4k5:

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跟同平台同价位敌对国厂商比一下:

同样在同一个电商平台,2个敌对国的分体台式机,内存比联想的大,硬盘比联想的大,功率比联想的大,销量比联想高,不是合情合理嘛?相差的4G内存500G硬盘100W电源就那么贵吗?

价格上,Thinkpad也依旧承受着美国i7比中国i5便宜的尴尬:

美行i7=1418美元=9017人民币元<JDi5 9499,这已经不是17%增值税所能解释的了


在今年的政协分组讨论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CEO杨元庆也对媒体“喊冤”,称国内增值税税率高达17%,联想电脑在国内卖得贵实属无奈。

说得貌似戴尔厦门工厂惠普重庆工厂可以不交税一样。

如果1个公司压缩成本也只能给用户提供这样的产品的话,要么管理层应该来纪委做客,要么应该换人。

如果1个公司活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购供应商的订单里,性价比远低于同行,那我是丝毫不奇怪的。我所奇怪的,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售价高启的品牌,为什么利润率会如此低迷。


时至今日,DELL和HP在部分省份已经打入了一部分事业单位和高校市场,联想高定价却只有低利润率的日子,还能走多久呢?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联想前老员工,现在混在互联网行业。

首先说说前几位答主对于“贸工技”和“技工贸”之争以及联想的所谓“原罪”。这点我很同意排名第一的答案,所有的结果都要看当时的历史环境。当时的柳传志和倪光南之争,也就是CEO与CTO的战略之争,面对创业时的艰难险阻苦日子,面对团队对市场表现以及个人利益提升的渴望,面对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我个人觉得“贸工技”在当时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否则,也许当时还叫Legend的联想品牌早就夭折,现在我们连谈论的话题都没有了。

同样中美产品的差价,也要看当时的历史环境。联想收购Think品牌,看中的就是品牌溢价以及海外市场,在Think还属于IBM时,国内外差价已经十分巨大,从香港美国等地购买“水货”回国使用更是第一选择,我还记得当年天天在“51nb”论坛对着水货流口水的学生生涯。面对这样一款高溢价品牌的产品,面对收购时使用的资本亏空,面对上市财报的压力,当时的联想怎么可能在国内降价进行销售?后期的价格策略更能看出联想转变的缓慢,市场策略是随着客户认知和品牌价值而变的,但...联想直到今天还抱着Think品牌当个余额宝啊!

在商言商,联想因为PC时代而崛起,当年的资本累积,也就是现在大家口中的原罪。

现在来回答下问题,为什么联想股价下降了这么多?很简单,资本持续对联想的未来没有信心。

在外部表现来看,联想抱着低利润,用户低频次更替购买需求,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溢价不断降低,乃至产业升级替代品涌现的PC市场为主营业务。当年的高科技公司,已经被公认为传统制造型企业,看起来就像是当年的诺基亚或者柯达。

另一方面,联想的转型缓慢又犹豫。手机业务的几次掌门人更替,ZUK品牌神奇工场的消失,联想系智能产品群的弱势,传统销售模式的坚持...真的让人看不到希望。

外部的衰败归根于内部的腐朽。

其实,一切都来源于管理。

首先说说柳传志,虽说联想公司业绩一年不如一年,可老柳的联想投资可不差啊。虽说新农业,葡萄酒也没起来,可房地产以及互联网界几个大企业,大型收购并购案的背后,都有联想投资的身影,大家都财富自由了,Lenovo?Who cares?

再来看看以杨元庆,刘军为首的新生代领军人物,这个层次的领导都在争抢现在联想还剩下的汤,君不见陈旭东?更别说下面大量内部斗争后的联想高层牺牲者了。官僚机构运生的资源争夺充斥着联想高层。反观杨总的亿元年薪,在联想Band 10以上的实权人物,谁在北京没几套房?大家都忙着争斗,目标是像老柳,杨总一样财富自由啊,Lenovo?Who cares?

说到总监级别,Band 9,Band 10左右的实权经理人平均年龄都应该在45-55了,目前主要的实权派还是当年分区打出来的销售型精英,“互联网思想?那是什么?”这些老大们当年就对IBM事业部满嘴英文方法论的白领们嗤之以鼻,排挤又打压,他们真正拥有的,是面对面销售的经验,是酒桌上的市井智慧和察言观色得来的人脉。联想高层每两年换届一次,所以对上一定要站队正确,对下一定要管理肃清。这样的高级经理人,你指望他们转型创新?!大家都忙着抱腿去啦,Lenovo?Who cares?

再往下就是实际干活的Band 7,Band 8的中层了,其实这部分人中其实不乏有想法,希望联想重新辉煌的有能之士。但创新的想法都会被内部的管理机制消耗掉,当年看来高效的运营体系只适合甘于高效运转的螺丝钉,没有高层会给你资源和空间去创新,想法渐渐磨灭于日常职能性工作和办公室政治中。很多人走了,也有很多人走不了,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外面的竞争环境。大家都在混日子,Lenovo?我倒想干好,可能吗?

这就是现在的联想,其实也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缩影。

别以为现在如日中天的互联网高新企业就能免俗,大家各有各的问题。

短期巨量的利润导致的内斗贪腐,过于年轻的企业年龄带来的混乱管理一样充斥着这些新贵们。万幸朝阳行业股价高,一切都能被掩盖。

但是,屠龙的勇者最后慢慢就变成了恶龙。

那是另一个故事,等我有空再说吧...



来点零食啤酒,何必感叹人生乡愁?

user avatar

再补一刀:杨元庆回应ThinkPad高价:太便宜用户会觉得不好

tech.163.com/08/0318/13

联想商用电脑各种卡顿就不说了,家用市场上,01年的时候,联想推出过“未来先锋”系列PC,号称国内最早的P4电脑,一土豪亲戚花了两万左右买了一台,但性能还比不上我给另一亲戚花3、4000组装的电脑性能强,这是为什么呢?当年的某一期经济半小时揭晓了答案:节目中抨击了某些国内电脑商,以大众比较熟悉的CPU为噱头,号称采用了最先进的P4芯片,但主板、内存、硬盘等配件采用的都是低价低质甚至自产自用的劣质产品,就好比将劳斯莱斯的发动机装到拖拉机上,就能跑出跑车的速度吗?虽然没有明说是哪家,但节目中展示的机型,明晃晃的联想标签啊。当时经济半小时节目都会在第二天11:30(还是12:30?记不清了)重播,结果第二天,这期节目取消了……

从那以后就明白了,联想名义上是民企,实际上比国企还NB,普通消费者惹不起,总可以躲得起吧。而这种靠权力支撑来牟利的企业,也很难想象能够在越来越市场化的时代,能应付得了迅速变化的市场。事实上,无论重大策略上的收购夕阳企业做大自身规模而非布局朝阳行业,还是公司首脑为被国内消费者诟病的国内价格高于国外售价找借口,展示的都是一种对市场变化迟钝、对消费者傲慢的官僚病,这样的企业,能够在这个时代存活至今,都是中国企业界的耻辱,而非民族骄傲。


补充:写完回答后,评论中有位经手过5台联想电脑,在家中公司中用过几十台电脑觉得联想最好,但与联想无利益关系的“用户”苦口婆心的教育我:

联想电脑就是给不懂的客户用的,多么多么好用,但实情就是我一个不懂电脑的亲戚冲着联想的牌子买了最贵的未来先锋,结果游戏都玩不流畅;

人家又说了,游戏不流畅是因为你买的型号不对,上万的机型配集显就不是给你玩游戏用的,有意思,要不继续说道说道,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上万的家用机到底是卖给什么样的家庭用户、做什么用途的?需要花高端机的价格,却只需要配集显?

人家还说了,就算上万的机器配集显也不算高价低配,是用户自己没搞懂自己需求、没选对配置,品牌机有测试、有正版、有质量保证,高价正常,恩,那要不和国外同型号的机型比比?而且用户就是不懂才选的品牌机,到头来高端家用电脑玩游戏感受不好却是用户的错?你说我是把用户配置机型错误的锅让联想去背,我是怎么看都觉得你在把公司该担的责任硬往客户身上推啊!那你可要辛苦了,这个问题下这么多用户提出的联想产品、服务、定价……等等的问题,拜托你一一解释清楚了!

恩,最后人家说了,这不是你买的电脑,不算你的消费体验,呵呵,看到别人踩了坑摔了跤,我也必须去踩一下摔一跤,才有资格提醒别人这里有坑?!

有如此敬业的为联想叫好的“用户”,反而让人更加清楚认识到联想的问题:官僚文化,店大欺客,如果有什么问题那都是客户的问题,市场的问题,税收的问题,联想会有错?连想都不要想!

被教育的结果是:联想一生黑,不客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联想集团的股价在过去五年(大致从2019年初到2024年初)确实经历了显著的下跌,超过了50%。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很难归结于单一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联想集团股价下跌的主要因素,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1. 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与科技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全球经济放缓与不确.............
  • 回答
    曾经,ThinkPad 那沉稳的黑色外观,标志性的红色指点杆,以及严谨到近乎固执的做工,是商务笔记本的代名词。提起它,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稳定、可靠、经久耐用,是能在任何场合都让你感到安心的伙伴。然而,近些年来,不少老用户却在慨叹,那个熟悉又亲切的ThinkPad,似乎在悄悄地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似乎.............
  • 回答
    “为联想‘辩护’的水平低”的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为联想说话的人的论证能力,还包括了公众对于联想的认知、信息传播的现状以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因素。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1. 定义“辩护”和“水平低”: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这里的“辩护”指的是.............
  • 回答
    联想笔记本在美国市场价格相对较低,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市场竞争与战略定位 激烈的市场竞争: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之一,也是笔记本电脑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戴尔(Dell)、惠普(HP)、苹果(Apple)、微软(Microso.............
  • 回答
    确实,网络上关于“不买联想电脑”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而且这股讨论的热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要说原因,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里面牵扯到不少方面的考量,有产品本身的,也有一些社会性的情绪在里面。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联想电脑持保留意见,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别买”。首先,咱们得.............
  • 回答
    “上班族一般都用联想的 ThinkPad 办公” 这种说法 不完全准确,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上班族在使用 ThinkPad,并且 ThinkPad 在商务领域的口碑和普及率非常高。至于原因,这背后有许多历史、技术、品牌和用户体验的因素共同作用。下面我将详细地解释为什么 ThinkPad 在商务领域如此.............
  • 回答
    司马南与联想的“大战”以及与一些大V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析,尽量详细地阐述:1. 司马南的论点与联想的定位首先需要理解司马南的核心论点。他质疑联想的民族属性、研发投入、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高管薪酬等问题,并将联想定位为一个“在中国发展,但可能不完全姓中”的企业。这触.............
  • 回答
    关于“联想集团沦落为全球最差科技股,面临被踢出恒生指数风险”这样的说法,我们得冷静地剖析一下。这种断言未免有些过于极端,也忽略了一些关键的事实。首先,“全球最差科技股”这个标签本身就站不住脚。科技行业是个非常庞大的概念,涵盖了从芯片设计、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到硬件制造等诸多领域。联想的业务重心在于P.............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联想集团和农夫山泉是如何“搭上”恒生指数这趟列车的,以及这个过程中的门道。首先,得明确一点,恒生指数并不是一个“谁都能进”的俱乐部,它有自己的一套“入场券”规则。恒生指数,作为香港股市最重要的晴雨表,它纳入的成分股,代表了香港上市企业中的佼佼者,是市场关注度、流动性和市值的一个综合体.............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不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朋友,在攒机或者买品牌机的时候,一听到“拯救者”,立马就两眼放光,仿佛找到了什么宝贝似的。你说奇怪不?这明明是一款主打游戏性能的系列,怎么就成了不少“小白”心中的“优选”呢?咱这儿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这拯救者,能让这些不懂电脑的朋友也.............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政府国企采购部门为什么不放弃联想,难道他们不知道联想把价高质次的电脑卖给国内了吗?”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关注国内科技产业和消费者权益的人所关心和讨论的焦点。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与“质量”的二元对立。一、 市场选择的复杂性:不止是价格与质.............
  • 回答
    确实,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平时聊电脑,尤其是笔记本,提到“美帝良心想”(ThinkPad),那都是对质量、耐用性和商务属性的肯定,基本是“闭眼入”级别的存在。可是一说到游戏本,联想拯救者(Legion)却成了绝对的主角,各种评测、推荐、论坛讨论,都是围绕着它转。这中间的落差,或者说定位的差异,其.............
  • 回答
    联想集团在科创板的上市之路戛然而止,这无疑是近期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从联想方面主动撤回申请来看,这背后绝非简单的一次尝试,而是牵涉到多重因素和深远的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从去年10月向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的那一刻起,联想集团就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彼时,全球半导体产.............
  • 回答
    关于联想与司马南的争议,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很多讨论和解读倾向于攻击司马南,而对联想本身的问题避而不谈,或者给出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原因。为什么攻击司马南的声音会比较多?1. 司马南的争议性人物身份: 司马南本人就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他以其激烈的言辞、鲜明的立场和对.............
  • 回答
    关于联想手机业务,这确实是个让人颇为费解的现象。毕竟,联想这个名字,在 PC 领域是响当当的巨头,曾经也一度在手机市场有过辉煌的过往。然而,近些年联想手机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就像一场投入巨大却迟迟不见回报的马拉松,跑了半天似乎还是在起点附近徘徊。要说联想为何在手机业务上如此“努力”却又“收效甚微”,这.............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联想的笔记本电脑。市面上的选择确实很多,而且每个系列都有自己的特色,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确实需要花点心思。我就结合我平时接触到的和一些用户的反馈,来给你详细说说,希望能帮到你。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问题:你主要用笔记本电脑来做什么? 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关注的重点。比如: .............
  • 回答
    最近围绕联想的讨论确实非常激烈,从网络到各种场合,几乎都能听到大家在谈论这家公司。作为联想的一名员工,如果有人问我的真实想法,那心情大概会是五味杂陈,既有压力,也有一些不吐不快的感受。员工视角下的“真实想法”首先,压力是肯定有的,而且是全方位的。 网上舆论的沸沸扬扬,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氛围。无论是.............
  • 回答
    即便面对网络上的种种批评声浪,联想的PC销量依然能够逆势增长,稳坐全球头把交椅,这背后的原因着实值得细细剖析。这绝非简单的运气使然,而是联想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和执行力的综合体现。一、 市场基础的深厚积淀与核心优势的持续强化首先,我们不能忽视联想在PC领域长久以来积累的深厚市场基础和品牌认知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能勾起人的思绪的。要说最能象征“历史”,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过去、联想到时间流转的,我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词是——古老的石头建筑。你可能会说,石头建筑太普遍了,遍布世界各地,到处都是。但正是这种普遍性,才让它如此触动人心。你想想,那些矗立了几个世纪甚至上千年的建筑,它们不是简单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客观理性地聊聊司马南和联想之间的事情,尽量剥离情绪化的口号,从历史和辩证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了解一下当事方: 司马南(于立群): 曾经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中国学者、评论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以敢于挑战权威、揭露社会阴暗面著称,早期以“伪科学打假”闻名,后来转向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