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辣鸡中的战斗鸡,博士后中的“师资博士后”吧。
所谓师资博士后,就是高校想招新老师但是又没有编制名额了,暂时地用一部分博后指标将博士招进来,承担与专任教师相同的工作,为期大约两三年,这个阶段就是师资博士后。
虽然名字叫博士后,但实际上干的活与专任教师完全没区别,既要讲课,又要承担科研任务,如果考核期内达不到要求,就over了。通常这是论文不够又想进高校当老师的博士被迫无奈的选择。
在以往内卷化没有这么严重的年头,高校拿着两年后“经考核达到XX条件”的噱头吸引广大优秀博士来校工作,通常还能给你讲点仁义。
但是随着科研界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所谓的“XX条件”几乎一个月一个价:
来之前承诺博士后出站后直接聘为讲师,不设任何门槛;
报到后变成必须发1篇论文;
干没多久,人事处/办公室主任/科研秘书找你谈话,必须拿到省部级课题+论文才能聘讲师。你心想,咬咬牙应该还是能达到的吧?年轻人要对自己有追求啊。
没曾想省部级课题申请书还没交上去,院长出现了,考核条件变成国家级课题+指定刊物的论文(比如国际A),然而这时你发现,国家课题+国际A论文是该学校副教授的标准,但是你骑虎难下——合同签了,其他offer已经推了,招聘季已经过了,甚至因为名义上有安家费一旦离职要赔偿(虽然安家费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发下来)……
注意,因为你是师资博士后,虽然实际上干着与专任教师相同的事情,但你不是学校的“自己人”,什么脏活累活都有你的份,比如你是研究区域经济的,让你去教政府审计;你还没孩子吧,下周的学术会议就麻烦你半夜去接专家机了;学校马上要迎接学科评估了,你赶紧把表做一下……什么好处福利都不关你的事,虽然工资比讲师高块八毛的,但是社保、医保、公积金、年终奖、节日奖、柴米油盐等工会福利,甚至生日蛋糕券全都没有。
两年过后,带着一身007的伤痛,你独自一人黯然离去,而学校的科研GDP越来越红火……
2020.4.5更新一波:
最新消息,学院最近陆续收到十来个发了国际一区二区的应届博士简历,领导还在观望,犹豫要不要叫来面试,因为没有那么多坑了。人不停地进,政府拨款只有那么点,吃西北风么。
所以别被我发帖吓到了,大家趁现在哪个坑还能进的赶紧吧。以后真是地狱难度了,你想进来当临时工被人剥削,都得求着、跪着。
进来的也别高兴得太早。这才刚开始呢。
你得想好了,这行饭不好吃的。
2020.11.3更新本文实例1哥们的近况。
2021.8.28更新高校话术,评论区 @料峭微风 贡献,感谢~
由于“非升即走”的名声太臭,现在大学人事处纷纷把它改名字了,更新后的名字包括但不限于:
特聘系列: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特聘助理研究员,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
助理教授:这个不解释,看下面的内容。
学校直聘系列:直聘研究员,直聘副研究员等等。
专职科研岗系列:高校和研究所招你去,做的事情与教学无关,与学生无关,也就是你连带学生的资格都没有,有也是挂在别人名下借给你带。这个系列,翻译过来就是:你不仅干完得走人,在干的时候还没资格参与学校的教学! 有的人会想:“不参与教学,我专心搞科研不就好了?”实际上,就是没有学生给你带,你进去就是个做实验干活的。
师资博士后系列:前几年甚至更早的师资博士后,通常都是本校本实验室学生毕业后,想留校,但是学校编制不够,所以搞个师资博士后留校,这种基本上是等有编制或者达到基本要求后,就直接留校给编制。现在在很多地方已经沦为”高级博士后“的一个变种,除非你是博士毕业留校,对实验室知根知底,你的导师也有话语权。
预聘系列:预聘结束后,可根据成果酌情申请留校。
欢迎留言补充新的名词。。。
招这些称谓的唯一目的:刷学校的学术GDP。
…………………………分割线……………………
我写这个回答是为了避免更多青年博士在求职关键期被骗、被欺负,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况且各个地区各个高校差别那么大,短短一千几百字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兼听则明,大家理性讨论,不要c语言哦~
……………………分割线……………………
说下评论里面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1现在好点的学校已经取消师资博士后了/改成特*副研究员了
我也不知道大家定义的好点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概念,是一本?985?211?北京地区高校?一线城市高校?
只要政府审计等各种乱七八糟的难上的课还要人来上,而“好点”学校的老教师会退休/离职/猝死,那必须找人进来上课。否则这些课谁上?长江学者吗?二级教授吗?
况且全国那么大,除了好点的学校,还有不那么好的学校哦。
可能不是经管学科的人理解不了教政府审计是个什么概念。事实上,这门课没有5-10年以上政府审计实务经验的人是讲不好的,审计已经够难教了,还政府审计?全中国一年才培养几个非企业方向的审计人才?让区域经济的人教政府审计,就像你明明高考报的是文科/历史,结果发下来一套理综/物理题让你做。
对了,最近某公众号发了个消息,中国石*大学某博士发了32篇sci,留校受聘师资博士后。如果师资博士后彻底取消了,又哪来的这些报道。总不至于说中国石*大学是野鸡大学?
2师资博士后的工资很高/是讲师的三倍
不知道您到底想强调讲师工资太低(6000元是2000元的三倍)?还是师资博士后工资太高?
而且您说的工资是哪种工资?莫非是某些学校发明的总成本当工资叫?号称30万年薪到手1万的那种?
我说的每月到手。
3高校行政人员待遇很好,教师怎么会差
行政和教师是两回事!!!!
再说一遍,两回事!!!!
两回事!!!!
行政都是大爷!!!!
教师是用来伺候大爷的!!!!
(不懂什么叫大爷的小可爱看看评论区某位人事处老师的姿态就明白了)
一方面,教师的排课、排考、考核、晋升、课题申报全部受行政管理制约,你敢得罪一个试试?在行政的眼里,你小青椒博士后算个鸟?我虽然没办法帮你升职称啥的,但是想害你是很容易的哦。另一方面,目前的绩效分配机制严重偏向行政,绩效分配本来就是行政制定的,他们怎么会制定对自己不利的东西?
感谢评论区@周末 的分享:
高校里行政才是旱涝保收的岗位,年底绩效(保底)都是拿全校科研教学绩效的平均分,其他各种部门考核绩效另算。全校的蛋糕就那么大,行政管理岗切掉一块,科研教学业绩越好 (平均数越高),人家拿的越多,剩下的蛋糕一线老师分,干得越好,绩效分越不值钱(以前一区400分,现在200分)贬值的厉害,顶部的老师看似高了,但是中低层的大多数人 都下降了,因为蛋糕总数就那么多。而且高校里的行政人员 还总盯着 教授 副教授(科研大拿)的高工资 说行政人员待遇低,天天坐办公室 素位尸餐,还嫌工资低。
4新人新办法合同签好了怎么会变卦/变卦就起诉
孩子。。。作业写完了吗?大学毕业了吗?不会还没高考吧?这一看就是没遭过社会毒打的温室花朵。
谁告诉你合同上写了考核条件?合同上写的是“通过考核/考核合格”,至于考核条件是什么,解释权归人事处。
想斗得过人事处,做梦吧。
什么?不写清楚就不签??那你可就基本告别科研界了。因为每所学校都这样。
所以起诉什么呢?
5博士后工资30w
我不否认确实有人能拿到正常概念下30w的税前工资
但更多是名义上30w,实际每月到手8000的所谓“总成本”----不但包括了政府补贴、科研奖励,还把学校支付的养老保险公积金医保工会福利监考费等等全部算上,平时还只发70%,通过考核再发剩下部分。
6农民工被欠薪虽然不合法,却有其道理
说得出这种话的人一点良心都没有,冷血得令人害怕。
在他的眼里只有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只要有一点利益可图,诚信、契约、公平、道德可以随时被抛弃,背信弃义是理所当然,兔死狗烹是明智之选,鸟尽弓藏是锦囊妙计。
在资本论里,这种人叫资本家。
在高校里,这种人叫人事处。
正常人眼中的买方市场:对招聘的博士提高要求(例如两年三篇国际A,哪怕很多学校的正高退休前都发不出一篇国际A),达到留下,达不到辞退。
某些人事处以及精神上认为自己是人事处的人眼中的买方市场:先提个低要求把人骗过来,之后逐步抬高要求,层层加码,敲骨吸髓直到把人吸干榨净,再一脚踢开。并表示,谁让你没有价值了呢?
7拿了一万多块无风险底薪又享受一年十个星期带薪长假,高校对其提高要求也是应该的
首先,一万多块无风险底薪不存在。7-8000可能有。一线城市7-8000,租个房、打个车、吃个饭,啥都剩不下。所以来干这行就该自带干粮?也别扯啥安家费、租房补贴了,那玩意不知道啥时候发,发之前现金流早就断了。也有些学校配有宿舍,但是房租、车位价格说涨就涨,你还能上街拉横幅吗?
其次,十个星期带薪休假不存在。说得好像小青椒不用备课就可以把课讲得比老教授还好?估计你是不知道那些督导的厉害。还有,备完课后作业用不用改?学生论文用不用看?提问用不用答疑?更别说寒暑假是课题申报高峰期,想休假?除非你不想继续干这行了。
最后,也是我反复强调的一点。学校可以提任何要求,但是麻烦说到做到,给人稳定的预期。如果你1000万买套学区房,开发商今天告诉你自带本市最好学位,交完钱明天告诉你划片划到另一个楼盘,你买的房子没有学位了,你也会疯掉的。
这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吗?为什么要觉得高校教师都是想白吃饭的人?为什么有些人打砸售楼部就是维权,高校教师说两句都不行?
8高校教师不犯错误很少被解聘
???
大哥您是来搞笑的?
抑或您是计划经济时代入职,拿了稳定教职的老前辈?
这一点我不评价了。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
9合同载明拿国自然青年可给编制副教授敢信吗?
难说。合同上写了,至少比空口白牙靠谱,但仍然不是100%稳。
因为学校编制都是有限的,要是大家都拿了国自然青年又怎么说?最后不还是变成横向pk拼谁课题等级高、经费多、论文多。
合同靠不靠谱,主要看它有多少坑、招多少人。凡是一个坑招100个人的那种,它说的话你一句都不要信。一个坑20个人以内,可以信一半。4个人以内,大胆签吧。
人坑比可以参考历年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通胀调整。
【实例1】某top985博后,已拿国自然青年+国际A+3篇小的。因为老板腿不够粗,前面院士的弟子还没上岸,他只好继续在那悬着。学校的说法是先派去海外高校再增加一年科研经验,以便适应今后全英文教学。
更新一下实例1这哥们的近况:海外疫情影响,提前回国了。拼搏半年后参加副教授晋升答辩,专家组一致认为科研成果过于薄弱,让续聘专职科研岗三年后再参加晋升答辩,如果三年内上青千,聘副教授还是有希望的。
【实例2】(评论区 @堂吉诃德啊 贡献,感谢)一个基友去了华东一个研究所做博士后,刚进去老板和人事处的人答应说只要发一篇高分文章就能留下来(因为他们课题组一直没有高分文章)。那哥们也实在,拼命做实验,结果还延期了,最后高分文章是发出来了,课题组说你延期了,我们没法申请将你留下!!!大家都知道,你研究领域的顶级杂志要求有多高,基本都要你补实验,延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他们想留下你,那他们肯定有1000种办法帮忙哥们后来了解到,那个项目组就是为了保住重点实验室的牌子才找的博士后这个临时工,帮他们完成重点实验室对文章的要求。
【实例3】(评论区 @夏摆摆 贡献,感谢)学姐去中部某双非院校,学校说给房子,结果过了一年通知说房源不足,合同上说不给房子就给30万购房补贴,结果院长谈话说学校新校区建设负债,暂时无法兑现。
10在读博士补贴到手比讲师博士后工资还高
正常。认为博士后人均30w的真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别等到现金流比读书的时候还惨,才认清形势。
11都读了博士了怎么还这么惨
说反了,就是因为读了博士才惨,不读博士不会惨,博士学位是惨的原因。一旦一个人拿了博士学位,是不能接受自己平庸的,这种内心的源动力和现实的打击会让人看不清楚方向,钝刀子割肉一样。
一旦你舍得下一切,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是找个二本三本的一辈子当讲师吗,那日子真是美滋滋。平时不用坐班,一年到头就上40天课,剩下全是放假自由安排,财政发个基本工资旱涝保收,再炒股捞点,小日子不要太舒服哟。
怎么说呢,我师兄前几天打电话和我谈心(疫情出不了门嘛)。
总结一下:博士后很坑,但要读博后的人绝大部分没资格说他坑。
毕竟你看得上的工作人家也得看得上你啊。
坑就那么几个,萝卜多了自然有要打折出售的。
所以博后最大的坑就是明明你知道他坑,你也必须跳……真以为博士毕业就能拿副教授啦?醒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