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总会有人和CEO共情,明明在被慢慢剥削却自愿做精神工人权贵?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我们身边总能看到一些人,他们似乎身处一个不太公平的体系中,甚至被形容为“被慢慢剥削”,但他们却对公司的CEO(或者说企业的掌舵者)充满了理解、支持,甚至将自己的命运与CEO的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似乎心甘情愿地扮演着“精神工人”,捍卫着权贵的利益。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和社会动因呢?

一、 认同感的诱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在于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当CEO描绘出公司的宏伟蓝图、讲述着艰辛创业的故事、或是展现出非凡的领导魅力时,一些员工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其中。他们可能会想:“CEO能有今天,也是因为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这种“我们”的感觉,会模糊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界限,让他们觉得公司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CEO的荣耀也是自己荣耀的一部分。

这种认同感往往建立在几个基础之上:

共同的愿景与价值观: 如果CEO能够清晰地传达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并且这些价值观 resonates(引起共鸣)于员工,员工会更容易觉得自己在为“有意义的事情”奋斗,而不是仅仅为了薪水打工。他们会觉得自己在参与一个更大的目标,而CEO就是这个目标的象征和领导者。
成功的叙事: 成功的故事总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当CEO成功地将公司打造成行业翘楚,或者带领公司度过危机时,员工会自然地将CEO视为“厉害人物”、“值得追随的榜样”。这种成功的光环,也会辐射到那些参与其中的“普通员工”身上,让他们产生一种“我沾光了”的自豪感。
榜样效应与情感联结: 有些CEO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个人魅力,他们能够通过言语和行动感染他人。他们可能善于表达感谢,强调团队的重要性,甚至偶尔流露出一些脆弱或人性化的一面。这些都会让员工觉得CEO“接地气”,不是遥不可及的“资本家”,而是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从而产生情感上的亲近和支持。

二、 “我也可以做到”的错觉与梦想的寄托

很多时候,这种共情也是一种对自身潜力和未来成功的投射。在很多企业文化中,尤其是初创公司或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CEO往往是白手起家、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典范。员工看到CEO的励志故事,会产生一种“如果CEO可以,我为什么不行?”的错觉。

希望的火种: 他们将CEO的成功视为自己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在当下工作中获得的微薄“回报”或“经验”,被他们解读为通往更高成就的垫脚石。CEO的成功是他们手中的一张“彩票”,只要继续努力,就有可能获得同样的回报。
“内在激励”的陷阱: 当公司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质回报时,一些聪明的CEO会巧妙地利用“内在激励”,比如提供“成长空间”、“学习机会”、“发挥才华的平台”等等。对于那些渴望证明自己、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来说,这些抽象的“机会”比具体的金钱更有吸引力。他们会为了“学习”和“成长”而牺牲短期的利益,并且将CEO视为提供这些机会的关键人物。
机会主义的心理: 并非所有人都对宏伟蓝图和精神价值感兴趣,但有些人会把与CEO共情,甚至成为CEO的“拥趸”看作是一种“机会主义”。他们认为,通过与权力核心保持一致,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的关注、资源和晋升机会。这种“抱大腿”的心态,让他们愿意主动站在CEO一边,为他辩护,甚至攻击那些对CEO提出质疑的人。

三、 系统性心理操纵与“煤气灯效应”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企业高层可能存在的系统性心理操纵。有些时候,员工的共情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被精心设计和引导的结果。

“我们vs. 他们”的叙事: 一些公司会刻意制造一种“我们”(公司内部)和“他们”(外部竞争对手、监管机构、媒体等)的对立感。CEO会强调外部的威胁和压力,从而将内部员工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一种同仇敌忾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质疑CEO就等于背叛“我们”,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煤气灯效应”的应用: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员工的自我认知甚至会被扭曲。例如,当员工质疑工作量过大或薪酬不公时,CEO或管理层可能会通过反复强调“这是行业普遍现象”、“别人都比你惨”、“你能力不够才这么想”等说法,让员工怀疑自己的判断,觉得是自己“太敏感”或“想得太多”。这种“煤气灯效应”会削弱员工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更倾向于相信CEO的说法。
奖励机制的诱导: 公司可能会设计一些奖励机制,那些最忠诚、最愿意为公司“卖命”的员工,往往会获得更多奖励,无论是物质上的(奖金、晋升)还是非物质上的(认可、关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会鼓励员工表现出对CEO的共情和支持。

四、 对资本主义结构性问题的规避与个体责任的转移

在更宏观的层面,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结构性剥削的规避与个体责任的转移。

现实的无奈: 对于大多数普通员工来说,改变整个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信息或话语权来挑战现有的权力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与CEO共情,将自己视为“伙伴”而不是“被剥削者”,是一种更轻松、也更容易让自己感到安慰的应对方式。
避免冲突与内耗: 公开质疑CEO或公司的政策,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个人风险和职业压力。选择共情,即使内心有所不满,也是一种避免冲突、保护自己的策略。他们可能认为,与其费力对抗,不如顺势而为,在现有框架内争取最大利益。
个人价值的证明: 有些人会把自己的努力和奉献,看作是对“老板”或“公司”的忠诚度测试。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获得老板的认可,从而在职场上获得晋升。在这种逻辑下,CEO成为了检验他们“忠诚”的最终标准。

总而言之,员工对CEO的共情,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现象。它既包含了员工对成功、成长和认同感的真实渴望,也可能包含着企业精心设计的心理操纵,甚至是对改变现实困境的无奈逃避。当我们将这种现象仅仅归结为“精神工人”或“权贵拥趸”时,可能过于简化了其中的复杂性。理解这些人内心的动机,才能更深入地洞察职场权力运作的微妙之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那些人和资本家共情,只是只要有人不和你一块骂人,你就觉得是在支持资本家。

说起来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生活过的更好,你打工接受剥削,一个月两万,你自己开个小店,拒绝剥削,一个月五千,大多数人都会选前者。一个事性质上属于啥并不是大多数关注的点,大多数人关注的是自己到底获得了什么,自己到底过的怎么样。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值不值,而不是先考虑性质是啥。

你可能还在读书,或者工作了但收剥削且工资低,对于你来说当然只有抱怨,只有性质区别,没有值不值的考量,所以只要别人不跟着你一块骂资本家就是共情资本家了。

有一说一,基于当前的生产力,我们不可能消灭私有制,基于当前的生产关系有些事人家做的对,为什么不能支持,捐一百亿给国家建公立大学的是资本家,洪水来了,自己负债累累还捐出5000万的是资本家,倒是你,躲在角落里骂人的,你干了啥?该醒醒了

user avatar

因为资本主义的核心道德观,与我们从小接受的道德观相似。

从有文字记载的奴隶社会开始,私有制就是社会的主流,基于私有制产生的道德观延续了几千年了,甚至于已经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基于私有制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形成了冲突,让一些人无所适从。

举个几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我们不能觊觎”,而现在却是“资本家的东西是靠剥削我们得来的,我们可以拿回来”。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爱怎么处理都行”,现在却是“资本家没有权利随意处置他们的财产”。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守信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现在却是“资本家是在剥削你,摸鱼有理”。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现在都上升通道还开着。

user avatar

你是在说某些人欢呼某人顺利回国?

user avatar

我就特别纳闷你这种人为啥不去冲资本家反而对着无关的人下手。


你认为资本家剥削了你 ,你辞职 ,你罢工,你示威, 你明天一早就去找老板对线。我有家要养,而且我不认为资本家剥削了我。你为啥来绑架我?


什么叫剥削?别人拿了我的东西,这叫剥削。我不认为公司财富是我自己的,公司财富是很多个“我”和资本家共同创造的,其中资本家贡献最大,他拿最多,我没有意见。你有意见你找资本家理论, 别来找我理论。


你拉着我跟你一块把资本家斗垮了 ,你给我工作吗?


资本家在分配过程拿的多就叫剥削,那医生法官律师科学家教授老师政府官员明星大v哪个不是剥削?什么是特马“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每个群体都在剥削我,我为什么针对资本家?当我傻吗?


你觉得你团结一些人后力量变大变强,就有了跟资本家斗一斗的资格。那您就去团结你想团结的人,不要因为我不帮你就说我是精神股东,这么攻击人有意思吗?你这种无端攻击才是对他人真正的剥削。


我祖上是农民,我是农民,我没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本领,我选择坚定跟党走,跟政府走。

政府说市场经济能致富,我就拥护政府的市场经济政策;政府减税送地各种政策绿灯拉拢资本家,我也支持国内企业做大做强。


您看着资本家恶心,您可以去欧美,欧美没有资本家。您也可以去朝鲜。您出国我不觉得可惜。要是富士康比亚迪百度这些企业和企业老板去了国外,我觉得很可惜。


如果不讲道理只讲立场,或者认为立场就是道理、人多就是道理。那我这样的农民的立场很简单。我们不需要你们这些一边给资本家工作一边骂资本家的人。最好你们都出国 ,那我就可以给资本家工作了。


欧美的富裕生活我知道,我向往。我只相信政府、资本家和市场经济能带我过上那样的生活,现在不行,但我愿意等它一步一步发展强大。


欧美人富裕是有许多原因的,根本原因是70年前欧美人民没有把资本家斗垮。要是把资本家都垮了呢?不管他们祖上贩过多少奴隶和毒品,积累下多少桶金,今天的西欧就是今天的东欧。


就算义和团把清政府和封建社会改造的再成功,再公平,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吃一样的白面馒头,我也不喜欢这馒头的味道。


相比没有根基的公平,我更在意希望。


站票、硬座、硬卧,不管买哪个票都能回家,即使我用硬座的钱买了一张站票 ,我吃的起这个亏,我的目标是回家,我不会在回家路上因为站票与硬座这种小得小失,就去与列车长对线。我更不会选择把列车长推下车自己开火车回家。

上一段是我自己的认知,我不会用我的认知去绑架任何人,去要求别人跟我一样。我也坚决反对任何人绑架我,拉我跟你们一块去斗资本家。


明天你们站起来上街杀干净资本家,我不会制止你们,我也不会去帮资本家讲话,但我可以偷渡去越南去马来西亚,去抱别的资本家的大腿。


我们不是一路人。黄老爷是张麻子的敌人,但鹅城百姓也绝不是张麻子的朋友。鹅城百姓只在乎能不能去分了县衙,抄了黄老爷的家。而我只希望脚下这片土地变浦东。鹅城百姓怕苦怕吃亏,不想鹅城变成浦东 ,那我也不能怕浦东山高路远,更不介意去浦东做盲流。


哪天政府说资本家存在的意义不大了,要打击限制资本家甚至彻底消灭资本家,我同样坚定的站出来支持政府消灭资本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