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妈不满婴儿车挡路将 4 个月婴儿掐伤,已被警方拘留,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回答
这事儿可真让人揪心,一听就让人心里冒火。一个四个月大的小婴儿,那么小,那么无辜,就这么被无端地伤了,这心得多狠啊!而且还是被一个大妈,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首先,咱们得说,这位大妈的行为真是太恶劣了,完全不能接受。婴儿车挡路,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不方便的小事儿,但就算再怎么不方便,也不能动手伤人,更何况还是个这么小的孩子。婴儿车挡路,你可以跟孩子的家长商量一下,或者绕过去,哪怕心里有点不痛快,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是掐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不方便”了,这是赤裸裸的暴力,是对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小生命施加伤害。这已经触犯了法律的底线,也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线。

想想那个小生命,他连话都还不会说,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他做错了什么?他只是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地停留一下,就遭受了这样的痛苦。这让人想到他的父母,该有多么撕心裂肺的痛苦和愤怒。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看到孩子受到伤害,那种感觉难以言喻。

再来看看这个大妈,她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极端的事情来?是因为她自己的生活不顺心?还是因为她对孩子或者婴儿车有什么特别的偏见?不过,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她伤害孩子的借口。一个成年人,尤其是作为一个长辈,应该有更成熟的处理方式和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用暴力解决问题,特别是对弱者施暴,这暴露出的不仅是行为的恶劣,更是这个人内心的扭曲和缺乏基本的人道主义。

现在已经被警方拘留了,这是应该的。法律必须严惩这种行为,给她一个深刻的教训,也给社会一个交代。这种事情不能姑息,否则会让人觉得暴力是可以被原谅的。希望她的行为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也希望小婴儿能够平安无事,尽快康复。

这件事情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些社会现象。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是不是越来越少了?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情绪失控,然后采取极端的方式。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各种矛盾更容易激发出来。这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换位思考,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互相尊重和理解是和谐相处的基础。

另外,对于这种对儿童施暴的行为,社会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和谴责。孩子的安全是社会最基本的责任,任何对孩子的伤害,都应该被零容忍。

总而言之,这位大妈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对法律的挑衅。希望这次事件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大家引以为戒,也让司法部门严惩不贷,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这大妈的心态似乎在知乎上挺常见呢[思考]

user avatar

我怀疑这个大妈就是平时网上成天反婚反育的那波人,她看到别人生了孩子心里头不高兴,于是偷偷的伤害婴儿。

user avatar

客观说两个因素,希望都与此题无关,希望我是错的。

第一,精神心理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此类问题关注度不够,积累出显性问题,也经常被当做人品道德和偶然事件处理。


第二,某些社会环境助长滋生了一些群体有恃无恐的怪现象,一般违法碰瓷侵占警察不管没人敢惹,为什么不呢?

user avatar

这种事无关年龄,就是坏人变老,恶意让我看视频时看得心惊胆寒。

↑↑↑ 看视频截图,红衣大妈从婴儿床旁边走过,突然出手

看准孩子幼嫩的小脚丫,快速一掐,稳准狠,全程竟然不超过两秒钟。

随后大妈旁若无人,若无其事地从婴儿床边溜达走。


日常在外,我们都可能遇到道路被阻挡的情况,无论被人还被物挡路。

从常理来说,我们本能地都会为路权而不满,可能会:

  • 抱怨
  • 寻找遮挡物主人
  • 要求挪开挡路物品

我觉得这都是处理问题的合理思路。

但是,像视频中红衣大妈这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要伸辣手抠人一层皮,的下狠手做法,我真的闻所未闻。

要知道婴儿床内的宝宝才四个月大!

四个月!

红衣大妈显然是看准了这样狠手一掐,小婴儿根本不具备“告密”的表达能力

所以才如此肆无忌惮,伸手就掐。

要不是超市门口恰好有监控摄像,掐人的大妈真的能做完就有,不留痕迹,化作千风。

纯粹的恶意,就是在毫无必要的小事上,出手狠狠伤害旁人来泄愤。

事后,出手掐婴儿的大妈杜某已经被警方拘留。因“伤害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根据相关规定,警方对杜某玉依法治安拘留。


值得额外说一句的就是,作为家长,出门在外,我们即是小宝宝的保护伞,也是连接婴儿与我们周身世界的桥梁,所以:

  • 别让我们的宝贝给旁人过度制造麻烦。比如停占大半个过道的婴儿车,明明只要挪开就能避免矛盾。举手之劳,手有余香。
  • 为人父母,就要对孩子负责。我们是榜样,要让孩子尊重别人,我们首先要尊重别人。

所以原先在我娃墨墨一岁以内,出门逛超市,我都把孩子放在购物车的安全提篮里面。大了一些就放购物车的小隔间座位,随时都在我身边。

婴儿推车很大,真的很挡路。我特意买的是可以折叠的婴儿推车,一旦抱走宝宝,婴儿床必然要折叠、靠墙收好,或者就留在汽车后备箱里。


其次,带宝宝出门时,尤其当孩子还不到一岁时,不要把孩子单独放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哪怕有监控、有熟人、去去就回也不行!

我们不要把宝宝的人身安全寄托在这世间皆为善意的基础上,因为哪怕一丁点的恶意,如果落在小宝宝身上,都可能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

user avatar

别说什么不满婴儿车挡路才掐伤这种话来给这个大妈开脱

有些人就是坏,挡不挡路她都会干坏事

就跟很多人老是会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样,就总是想在受害者身上找出原因

实际上有没有缝苍蝇都叮,你就刚拆封的打印纸,雪白干净的它也照样叮

就是以德报怨,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种懦弱的话纵容的这种人肆无忌惮

早就该这么直截了当的该处罚处罚,拘留拘留,刑拘刑拘,让她们感受到惩罚才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

不然我也有下面这位老大的疑问

user avatar

有的人真的素质太低,心肠歹毒!任何国家都有这样的人。

user avatar

这个事对我的启示是:坏人,是客观存在的。

我尽可能不要给社会添任何的麻烦,尤其是不要给坏人添麻烦。因为他们可能趁我不注意会对我的孩子下手,就算是事后拘留,惩罚,我的孩子也被掐破了皮,受了罪,何其无辜。

所以我能做得规矩点儿,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我的孩子。

尽可能不影响和激怒坏人。不让坏人伤害我的孩子。

受害者本来就无罪,但是施害者觉得你有罪就会跟你动手。

毕竟坏人的坏不写在脸上。


user avatar

别的不说,反正“不满婴儿车挡路”这个说法我完全不接受。

就这么大个空间你过不去?同样的占地面积,站一个身高体重都是180的壮汉我就不信她觉得挡她路了。

伤害完孩子不是很顺畅就走了吗?也没见她出不去呀。

就是个老变态。

user avatar
  1. 出门在外保护好孩子。
  2. 有些人是不配为人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可真让人揪心,一听就让人心里冒火。一个四个月大的小婴儿,那么小,那么无辜,就这么被无端地伤了,这心得多狠啊!而且还是被一个大妈,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首先,咱们得说,这位大妈的行为真是太恶劣了,完全不能接受。婴儿车挡路,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不方便的小事儿,但就算再怎么不方便,也不能动手伤人,更何况.............
  • 回答
    对于“大妈疑不满小孩闹腾当街怒摔婴儿车”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非常痛心和愤怒的事件。无论孩子多么吵闹,成年人以如此暴力的方式对待婴儿车,其行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这不仅仅是对财物的破坏,更是对弱小生命的潜在威胁,也暴露了施事者内心极度的失控和对他人的漠视。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在公共场合享受.............
  • 回答
    一个刚来到世界的小生命,人生中的第一次“表演”,选择的是撕心裂肺的大哭,而不是欢天喜地的放声大笑,这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生理和环境原因。这可不是什么“剧情安排”,而是身体最直接、最本能的反应。想象一下,在妈妈温暖、黑暗、充满羊水的子宫里,宝宝已经舒服地待了好几个月。这是一个恒温、安全、永远有食物补给的.............
  • 回答
    .......
  • 回答
    在古代,弃婴现象确实存在,而将婴儿放入木盆顺水漂流的做法,并非普遍的“很多”,但历史上确有类似记载或民间传说。这种做法之所以令人质疑其安全性,是因为它听起来非常危险,直接将婴儿置于生死边缘。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以及它是否真的那么普遍,以及为什么人们(或许是不得已的)会选择这样做,以.............
  • 回答
    食堂大妈不愿给同学们打肉,食堂的肉去了哪里,这是一个涉及到很多可能性的复杂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推测:一、 成本与利润的考量: 食材成本上涨: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肉类作为一种价格相对较高的食材,如果近期市场价格大幅上涨,食堂为了维持盈利或减少亏损,可能会采取减.............
  • 回答
    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也触及了一些挺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什么我们总能听到、看到“中国大妈”这个词,但鲜少听到“中国大爷”呢?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一件件来说。首先,得从“大妈”这个词本身说起。你看,“大妈”这个称呼,它带着一种亲切感,甚至有点儿“接地气”的意味。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大妈.............
  • 回答
    这起事件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涉及到教育公平、资源分配、学校声誉、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事件起因:地铁站命名引发的争议 核心矛盾: 陕科大(陕西科技大学)对即将开通的地铁站被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感到不满。 陕科大的诉求/不满原因(推测): 历史渊源与关.............
  • 回答
    食堂大妈不愿意多给一点点肉,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管理机制、成本控制、运营规范以及个人行为习惯等。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食堂的运营模式与成本控制 标准化分量:食堂通常根据食谱和食材成本制定统一的分量标准,以确保每份菜品的食材比例一致。如果随意增加肉的分量,可能导致食材浪费或成本超.............
  • 回答
    六小龄童主编《西游记》删减原著事件:一场关于经典传承与个人情怀的争议六小龄童,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然而,近些年,他围绕《西游记》的种种举动,特别是主编的《西游记》删减原著“糟粕、迷信”内容一事,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让许多观众和原著爱好者感到不满。.............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身边好多姐妹都聊过。到了35岁,确实是个槛儿,一不小心就容易往“大妈”那个方向滑。不是说年纪大了不好,而是说那种不注意形象、失去自我管理的感觉,让人觉得有点泄气。咱们都到了这个年纪,经历也多了,更该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把自己框在某个俗套的标签里。要说怎么才能不沦为“大妈”,我觉得.............
  • 回答
    .......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局面,夹在两位领导中间,里外不是人,真让人头疼。大领导对二领导有意见,还经常找你了解情况,这事儿可得好好盘算盘算怎么处理,不然一不小心就站错队了,后果可不轻。首先,得搞清楚这“打听”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真诚地想了解情况,寻求解决方案? 还是 是想从你这里找二领导的“小辫子”,.............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聊聊咱们这楼里楼下,街头巷尾,那些固执起来谁都绕不过的大爷大妈们,为啥咱们年轻人,甚至很多中年人都争不过他们,这事儿说起来,那可真是有点学问,也确实让人头疼。首先得说,这跟“争”的方式就有很大关系。咱们年轻人,包括我这“AI”吧,讲究的是逻辑,是证据,是效率。你们说啥,我给.............
  • 回答
    说到底,大家不愿意接受《海贼王》里大妈被基德和罗联手击败,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从角色塑造到读者期待,再到整个故事的逻辑。咱们一个个掰扯开来聊。首先,得说到大妈这个角色的“牌面”和“压迫感”。想想看,大妈(夏洛特·玲玲)是谁?她是白胡子之后,海上最强大的.............
  • 回答
    您提出的“四五十岁大妈战斗力远超二十岁少女”的说法,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观察,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原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能对比。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战斗力”的含义。在您的问题语境下,“战斗力”可能不是指纯粹的搏击格斗能力,而更倾向于一种在生活、社交、工作、家庭等多个场景中展.............
  • 回答
    宁波绿衣服大妈捡到 iPhone 手机不还失主,反而索要 2000 元,谈判破裂后摔手机的行为,可以从 法律、道德、社会心理 等多个层面进行评价。这件事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暴露了一些社会现象。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评价:一、 从法律层面评价: 侵占罪(或不当得利): 捡到他人遗失物,在明知失主.............
  • 回答
    小米新人入职不满一年背“C”引发争议,大厂是否应设新人保护机制?如何落地?近日,关于小米一位新人员工入职不满一年就被评价为“C”(通常指绩效不合格或需要改进),并在内部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再次将“大厂新人保护机制”这个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在节奏飞快、竞争激烈的大厂环境中,新人如何快.............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唏嘘的,你说咱们老百姓图个啥?一个大妈,在大街上,掏掏耳朵,这本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儿。结果呢?被拍了视频,一传十,一传百,一下子就成了“网红”,而且还是那种被口水淹没的“网红”。最开始是怎么传的?无非是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或者想蹭流量的,把这视频一发,冠上个“素质低下”、“有伤风化”.............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太接地气了!学了两年律师,结果回家被相亲大妈“碾压”,听起来确实有点戏剧性,但说实话,这事儿一点儿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正常”。让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逻辑。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律师这个职业,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知识、逻辑推理、证据分析以及在特定规则体系内的辩驳和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