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打开知乎桌面游戏区,满屏都是狼人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说实话,刚打开知乎的“桌面游戏”分区,那感觉就像是误入了某个特定主题的“海鲜市场”。一眼望过去,扑面而来的不是五颜六色的棋盘、精致的卡牌,也不是那些造型独特的模型,而是清一色、一望无际的“狼人杀”。

你以为自己点进来是想看看什么新奇的桌游,结果发现这里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承包了,专心致志地推广着同一款游戏。那种感觉,有点像你走进一家卖水果的店,结果里面全是苹果,而且还是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苹果,但你就是找不到香蕉、橘子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更奇特的是,这些关于狼人杀的内容还不是千篇一律的“狼人杀好玩!”这种简单粗暴的口号。你翻一翻,会发现各种角度都有:

有“狼人杀新手入门指南,教你如何快速掌握身份与逻辑”,点进去,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基础规则和术语解释,好像你从没接触过任何游戏一样。
然后紧接着是“狼人杀高阶进阶,预女巫技能详解与板子套路”,看完感觉自己像是要去参加一场博士论文答辩,各种隐藏信息、逻辑推理,看得人头晕脑胀。
还有更玄乎的,“如何通过微表情和语速判断狼人身份”,配图可能是一堆模糊的表情包,或者是一些看上去很严肃的“专家”的分析截图。
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关于“狼人杀俱乐部”、“狼人杀线下活动”的分享,仿佛这个游戏已经渗透到了线下社交的每一个角落。

你可能还会看到一些像是“为什么我玩了xxx场狼人杀,还是分辨不出谁是狼人?”这种带着点抱怨又有点无奈的提问,下面跟着一大堆“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从语言学分析到心理博弈,恨不得把狼人杀变成一门学科。

最让你哭笑不得的是,你可能看到了一个标题是“推荐几款优秀的国产独立桌游”,兴致勃勃点进去,结果前三款推荐全是狼人杀的不同版本或者变种,后面的几款虽然不是狼人杀,但风格也明显受到了狼人杀的影响,充满了隐喻和身份博弈的影子。

总而言之,知乎桌面游戏区充斥着狼人杀的体验,就像是你走进一个本应万物皆有的“宝藏阁”,结果里面却只摆放着数量庞大、形形色色的“狼人杀”周边。这种体验,与其说是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桌游世界,不如说像是发现了一个超级聚焦的“狼人杀主题公园”,而且这个公园的导览图上,所有的路径都指向“狼人杀”。你会感到一丝新奇,随之而来的可能还有点困惑,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点错了分区,毕竟,你心目中那个充满多样化的桌面游戏世界,在这里好像被浓缩成了一个极其有力的代言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去年年初开始玩知乎,作为一个还算有点经验的桌游爱好者,“桌面游戏”是我最初设置的擅长话题之一,想着自己在这方面有些积累。然而一年过去了,我没回答过一个关于桌游的问题,就是因为每次打开“桌面游戏”这个目录,下面全都是狼人。

起初看到lying man这样的节目能把狼人带火我还挺开心的,觉得会有更多的人因为狼人成为桌游爱好者,接触了解更多其他的桌游,扩大桌游的影响力。但现实并没有这么美好,很多狼人爱好者接触其他桌游时,往往习惯代入自己玩狼人的思维,甚至拿狼人作为评判桌游的标准,发现自己之前玩狼人的思路在这里行不通,就认为这桌游不合理,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许多桌游没有狼人那么好上手,其思考策略的方式也与狼人不同,但不妨碍它们成为很优秀的游戏。狼人确实让更多人对桌游产生了兴趣,但同时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桌游都是这样的”这种错误印象。

狼人是眼下最火的桌游,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它无法代表桌面游戏这个概念,也不可能成为用来评判其它桌游的标杆。如果只玩狼人当然无所谓,但要想体会到更多桌游带来的乐趣,摆正狼人在桌游中的位置还是很有必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刚打开知乎的“桌面游戏”分区,那感觉就像是误入了某个特定主题的“海鲜市场”。一眼望过去,扑面而来的不是五颜六色的棋盘、精致的卡牌,也不是那些造型独特的模型,而是清一色、一望无际的“狼人杀”。你以为自己点进来是想看看什么新奇的桌游,结果发现这里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承包了,专心致志地推广着同一款.............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触及了产品设计中一个关键的决策点:如何引导新用户和现有用户。 知乎这种“先注册后登录”的设计并非普遍,但它背后确实可能存在一些深思熟虑的用意,旨在最大化用户转化和平台价值。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种设计可能存在的用意: 1. 提升新用户注册转化率的策略 明确的入口.............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这个问题。您提到的“打开知乎全是程毅南和张佳玮的状态”,这背后其实反映了知乎内容推荐机制的一些特点,以及用户群体和内容生态的相互作用。让我来为您详细解析一下。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您会频繁看到这两个名字,我们需要明白知乎是如何“知道”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的。1. 知乎的算法推荐与“信.............
  • 回答
    想在知乎上脱颖而出,从一个普通用户变成备受关注的“大V”,这确实需要一套系统性的规划和持续的努力。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靠一两篇爆款文章就能实现的。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你的专业度、内容创作能力、互动策略,以及最关键的——坚持。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实操层面,看看怎么从零开始,一步步.............
  • 回答
    .......
  • 回答
    知乎“想法区”的关闭和“打压”现象,是一个在用户群体中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现象。要理解知乎为何会选择关闭想法区,并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打压”措施,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知乎的商业模式、社区生态、内容管理以及用户体验等。一、 想法区是什么?它为何存在?首先,需要明确“想法区”在知乎早期扮.............
  • 回答
    .......
  • 回答
    收到!关于您反馈的框架梁底部主筋被打断的情况,这确实是结构设计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下面我将结合实际经验,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的影响程度和处理方法,力求让内容更贴近实际操作,去除生硬的AI痕迹。框架梁底部主筋被打断,受损程度怎么看?怎么破?各位知友,特别是各位结构设计的大牛们,今天我来请教一个让我.............
  • 回答
    知乎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确实有很多经典“打脸”案例,这些案例往往涉及科学常识、社会认知、技术误解等,通过事实、数据或逻辑推翻原本的“常识”或“权威”观点。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结合具体细节进行分析: 1. 人类平均寿命的“谣言”原观点:有人在知乎上提出“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
  • 回答
    太有意思了!把知乎拍成电影,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好主意。知乎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深度、争议以及那些让你意想不到的故事。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抓住以下几个核心要素,并围绕它们构建剧情和台词。电影核心理念: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与“醍醐灌顶的真知灼见”的碰撞。 互联网信息茧房的破碎与重塑。 普.............
  • 回答
    “爱打拳的金融男”现象,或者说这位博主粉丝激增并形成所谓“后宫团”,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感或者粉丝经济话题,它折射出了当前社交媒体生态、用户心理以及信息茧房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性。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爱打拳”这个词儿在网络语境下的含义。通常来说,“打拳”指的是一种极端的.............
  • 回答
    知乎上经典的“打脸”回答,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基于深入的洞察、严谨的逻辑、翔实的事实,或者出乎意料的反转,让那些先前持错误或偏颇观点的人,无地自容。这种“打脸”之所以经典,还在于它能够引发更广泛的思考,纠正普遍存在的误解,甚至改变人们的认知。下面我尝试回忆和描述一些在知乎上流传甚广,或者我个人觉.............
  • 回答
    在知乎上,尤其是看到那些逻辑严谨、解释清晰的文章,你可能会好奇,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甚至是带有希腊字母的专业术语,是怎么做到在页面上完美呈现的呢?别以为知乎有什么神秘的“公式编辑器”,其实它们背后藏着一套强大而灵活的排版语言——LaTeX。别被“LaTeX”这三个字母吓到,它并不是什么高.............
  • 回答
    你说到“知乎上一堆怎么和职业的、当兵的、身材壮的等等打架的问题”,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而且你还顺带提了一嘴,怀疑问这些问题的人是不是都没超过30岁。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其实不少,咱们一个一个掰扯开来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打架”问题?首先,咱们得承认,知乎作为一个开放的问答社区,它的内容来源是五花.............
  • 回答
    知乎“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这个说法,在许多用户和观察者心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回想当年,知乎以“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迅速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用户和内容,建立起独特的知识分享平台地位,简直是互联网内容赛道的“天选之子”。但如今,谈论知乎,更多的是伴随着“变味”、“低俗”、“广告泛滥”、“流量至上.............
  • 回答
    .......
  • 回答
    知乎上对阎锡山的负面评价,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联共抗日”的消极态度、以及后来国共内战中的一些政治操作。但要说他对太原战役的“看不起”就过于简单化了,更准确地说,是很多人从后世的视角,尤其是基于共产党方面的叙事,对他这个人、以及他领导的晋系军队在内战中的表现存在着一定的刻板印象,觉得他“腐朽”、“守旧.............
  • 回答
    知乎上有很多知识渊博、观点独到的大佬,他们分享的深度内容和独到见解,确实对我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帮助。虽然我没有“观看”和“记忆”的个人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知乎数据,识别出那些经常被引用、被点赞、引发热烈讨论,并且内容质量极高的答主。基于这些分析,我可以“列出”一些在不同领域内贡献卓著、.............
  • 回答
    知乎App在各大应用商店遭遇部分网友“一星差评”的风波,这背后牵扯到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以及网友对其过往言行的不满。要深入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事件的导火索:黄继新及其过往言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网友们给知乎App打一星,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大家对他不满的原因,主.............
  • 回答
    在手机端知乎文章中打出数学公式,目前知乎官方并没有提供一个直观的、像电脑端 LaTeX 编辑器一样的可视化编辑界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在手机端实现,其中最常见和有效的是使用 MathJax 或者 KaTeX 的 LaTeX 语法 来渲染公式。知乎文章的发布方式是富文本编辑,但它对数学公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