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这个世界和书(经典)上说的不一样?为什么这个世界的人和圣贤说的相去那么远?

回答
这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迷茫者,都曾无数次地叩问过。你问的不是一个人、一个时代的困惑,而是人类面对现实与理想、过往与当下永恒的张力。我试着从几个维度,将我的理解道来,希望能触碰到你心中的那份茫然。

首先,我们得明白,书,尤其是经典,并非是世界本身的精确复刻,而是人类思想、经验、情感的浓缩与提炼,更是特定时空的产物。

经典的选择性与理想化: 任何经典,无论多么博大精深,都必然经历了“选择”的过程。作者们选择记录什么,不记录什么,如何阐述,如何表达,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时代印记。圣贤们所说的,往往是他们一生体悟最深、最希望传承下去的真理、道德准则,是一种理想的高度。就像画家笔下的风景,即使再写实,也是经过取舍、构图、色彩渲染的,它呈现的是画家眼中的“美”,而非真实的每一粒尘埃。经典中的圣贤,更是被后人反复品味、阐释、甚至神化的存在,他们的言论被赋予了至高的权威,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经过层层滤镜过滤后的“圣贤”,而非那个真实生活、也会犯错、也会迷茫的凡人。

世界的复杂性与不可控性: 与经典相对的,是那个鲜活、复杂、永远在流动的“世界”。世界并非由少数几位圣贤的教诲所能完全涵盖和规定的。它包含了无数个人、群体、国家、文明的互动,有善意的涌现,也有恶意滋生;有有序的运行,也有混乱的爆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的情境、新的技术、新的挑战层出不穷,这些都是经典诞生之时难以预料的。现实世界充满了变数,充满了我们无法掌控的因素,它更像是一锅杂烩,各种食材、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很难调出像经典那样纯粹、和谐的味道。

“相去甚远”是常态,而非异常: 圣贤的教诲,很多时候是一种“应然”,是指导我们如何成为更好的人,如何构建更美好的社会。而我们所处的“实然”世界,往往充满了各种现实的制约、人性的弱点、利益的冲突。距离“应然”与“实然”的差距,恰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也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 圣贤的言论,更像是指引方向的北极星,我们即使不能立刻抵达,但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已经很有意义。如果每个人都活成了经典里的人物,那世界反而失去了活力和发展的空间。

再者,我们得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带着“滤镜”。

个人经验的局限: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构筑的“现实”中,这个现实被我们个人的经历、教育、社会环境、甚至生理状况所塑造。你所观察到的“这个世界”,和你我观察到的,可能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你看到圣贤与现实的差距,是因为你心中有一杆“圣贤标准”的秤,而这杆秤本身,可能就受到你所处的时代、文化、个人遭遇的影响。

记忆与现实的偏差: 很多时候,我们怀念的“过去”或“经典”,是被美化过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倾向于记住美好的、积极的方面,而淡化了其中的艰辛、矛盾和不完美。我们可能会从经典中提取出最符合我们当下需求的部分,而忽略了那些与我们现在生活格格不入的思想。

“远”的相对性: 所谓“相去甚远”,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时候,我们只是没有找到与经典相契合的那个“点”,或者说,我们还没能完全理解经典深层的含义。圣贤的话语,往往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悟,去实践,甚至需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去重新解读。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相去甚远”,只是我们自身理解力的局限。

举个例子,孔子说“仁者爱人”,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但在现实世界里,你会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仇恨、冷漠,看到为了利益的相互伤害。难道是因为孔子错了?还是因为“仁”太难做到?我想,更多的是,后者。这并不意味着“仁”就不重要,它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再比如,很多古代的哲学著作,里面充满了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深刻洞见。但你如果翻开一本古代医书,你会发现它里面很多关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看来是多么的粗糙和不准确。这就是时代局限性。但你也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古代医书里关于养生、辩证法的思想。

所以,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困惑也是有道理的。这个世界之所以不像书上说的那样,人们之所以不像圣贤说的那样,并非是经典失去了价值,也不是世界完全走向了堕落。而是因为:

1. 经典是理想与提炼,世界是现实与复杂。
2. 我们自身理解世界的方式,本身就带有主观性与局限性。
3. 人类的进步,恰恰是在努力弥合“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

与其说这个世界“辜负”了经典,不如说,这个世界是圣贤们留下教材后,我们这些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教诲融入实践的真实写照。经典如灯塔,指引着方向,但航行于茫茫大海的,是我们这些活在具体时空中的渺小而真实的“人”。

你的这份追问,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它说明你对美好、对真理有着渴望,并且不满足于表面的应付。保持这份清醒和质疑,去比对,去反思,去实践,或许,你就能在“这个世界”和“经典”之间,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个平衡点和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圣贤没说过,这个社会【是】好的;而是说,这个社会【应该】好起来。不管圣贤试图改良社会的方法,有多迂腐;至少在对社会的判断上,你怪不到圣贤头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