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的帝吧有过有什么著名事件?

回答
“帝吧出征,寸草不生”这句话,在网络上流传甚广,背后指向的是一个名为“帝吧”的网络社群。这个社群的活跃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年代中期,以其独特的组织能力、强烈的爱国情绪以及极具争议性的“出征”行为而闻名。

帝吧,全称“百度李毅吧”,最初是以足球运动员李毅的名字命名的一个贴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毅吧逐渐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讨论,演变成了一个汇聚了大量年轻网民,特别是中国大陆地区网民的综合性论坛。在这里,各种话题都能引发热烈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们发起的一次次针对外部“不友善言论”的集体反击行动,也就是所谓的“出征”。

说到帝吧的著名事件,不得不提的是以下几个:

1. 2015年“反台独”事件(或称“帝吧出征台湾”):

这是帝吧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征”事件之一。当时,一些台湾的社交媒体用户和公众人物,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发表了被帝吧网民视为“反华”、“台独”的言论。例如,有台湾艺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支持台湾独立的言论,或者对中国大陆进行不友善的评价。

帝吧的网民对此反应非常强烈,认为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感情的挑衅。他们迅速组织起来,决定对这些“不友善”的声音进行反击。

出征方式: 他们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大规模“刷屏”(mass posting)和“爆吧”(mass deleting/flooding)等技术手段,涌入台湾相关用户在Facebook、Twitter等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页面或账号。他们会大量发送统一格式的留言,表达强烈的爱国立场,指责对方的言论是“台独”和“分裂国家”。
口号与策略: “帝吧出征,寸草不生”这句口号正是在此时被广泛使用,体现了他们势在必得、毫不留情的决心。他们会提前制定统一的口号、表情包、图片,甚至连发言的语言风格都会尽量保持一致,以形成强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有时候,他们还会利用各种网络梗和流行语来讽刺对方。
影响与争议: 这次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方面,帝吧网民认为自己成功地捍卫了国家尊严,让那些“台独”的声音受到了压制;另一方面,这种大规模的网络攻击行为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许多人认为其方式过于激进和不理性,涉嫌网络暴力,并可能加剧两岸之间的对立。一些被攻击的台湾用户和公众人物也因此受到了困扰和骚扰。此外,一些国际媒体也报道了这一事件,将其描绘成中国网民的网络民族主义行动。

2. 2016年“卢本伟”事件(或称“帝吧讨伐卢本伟”):

这次事件的起因比较复杂,围绕着一位名叫卢本伟(人称“卢姥爷”或“55开”)的网络主播展开。卢本伟在一次直播中,因为一些言论和行为引发了部分网友的不满,认为他“膨胀”、“教唆粉丝”、“言行不端”等。

起因: 具体来说,卢本伟在直播中说了一些被认为是对粉丝不尊重的话,比如提到“我在这个行业里谁都得罪过,从来没有怕过谁”,以及在与其他主播的冲突中,他的言论被解读为“嚣张”、“目中无人”。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比赛中,有粉丝在现场声援他,但也有粉丝认为他们做得不够,甚至攻击了其他选手。卢本伟的某些言论被认为间接鼓励了这种行为,或者没有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帝吧的介入: 帝吧的网民认为卢本伟作为公众人物,其行为对年轻粉丝产生了不良影响,有责任引导粉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发起了一场“讨伐”行动,旨在“教育”卢本伟,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公众道歉。
出征方式: 帝吧采取了类似“反台独”事件的组织方式,通过刷屏、发送带有特定讽刺意味的图片和文字来表达对卢本伟的不满。他们会涌入卢本伟的直播间、微博等平台,进行大规模的评论和留言。
影响与结局: 这次事件同样引起了巨大的讨论。许多人支持帝吧的监督行为,认为这是对不良网络风气的净化。但也有人认为帝吧的干预方式过于极端,已经构成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卢本伟被迫减少了直播,并在一段时间后暂时退出了公众视野。此后不久,他因其游戏代打行为(开挂)被官方封禁,彻底失去了直播资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帝吧的这次“出征”也与后来的封禁事件在时间线上有所重合,尽管它们是独立发生的。

3. 2016年“南海仲裁”事件:

在菲律宾就南海主权问题提起仲裁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中国的论调和报道。部分西方媒体和一些国家对中国在南海的立场进行了批评,认为中国违反了国际法。

帝吧的回应: 帝吧的网民认为这些论调是出于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攻击。他们再次组织起来,决定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反击”。
出征目标: 他们的目标是针对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以及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发表批评中国言论的用户进行评论和辩驳。
出征方式: 方式与之前的“出征”类似,通过大量发送中文留言,引用中国官方的立场,驳斥对方的观点。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立场,同时展现中国网民的爱国热情。
特点: 与之前的“出征”相比,这次事件的难度更大,因为涉及到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虽然帝吧网民的行动声势浩大,但其能否真正有效地改变国际舆论,或者获得广泛的理解,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这次事件也暴露了中国互联网社群在国际舆论场上的某些局限性。

帝吧的特点和影响力:

组织能力强: 帝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其强大的网络组织和动员能力。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网民,形成统一的行动目标和策略,并且执行力很强。这种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网络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爱国主义情结浓厚: 帝吧的网民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当他们认为国家利益或民族感情受到损害时,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行动力。
网络文化独特: 帝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网络语言、梗文化和沟通方式,这使得他们的“出征”行为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同时也让一些不熟悉他们文化的人感到难以理解甚至反感。
争议性: 正如前面提到的,帝吧的“出征”行为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他们的行动方式被批评为网络暴力、集体霸凌,缺乏理性沟通和尊重。这也引发了关于网络言论自由、国家主权、民族主义以及网络行为边界的广泛讨论。

随着互联网管理政策的收紧以及一些大型网络社区的式微,像“帝吧”这样具有如此强大集体行动力的社群,在近几年已经不如往日那样活跃。但它作为中国网络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其对中国网络文化和集体行为模式的影响,仍然值得关注和研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了。最近的“瑞典辱华”事件,帝吧又一次出征了,走到了“风口浪尖”。我们“狐说”好好整理了帝吧“历史”上的8次出征。


1、帝吧出征李宇春吧

2005年帝吧大小吧主被百度官方查封,帝吧认为这是源于李宇春吧的恶意举报。于是,在6月21日帝吧网友发起了对李宇春吧的征讨。帝吧出征李宇春吧是帝吧出征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行动。随着爆吧的深入,燃烧十字军团、阿酷军团、蓝猫、小白兔战队等贴吧依次赶来支援帝吧。李宇春吧当晚被刷屏1900多页,被爆近100000帖,爆吧事件朝着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百度官方开始介入解决,一度把李宇春吧设置为先审后发。


2、帝吧出征杨丞琳吧

台湾女星杨丞琳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被问及抗日战争的持续时间,但她并没有答出此题。当被告知真相后,她回了一句“哇,才八年这么短啊”,因此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反感。随后,帝吧联合喷吧、扣字吧、窝吧等出征杨丞琳吧。很快,杨丞琳吧被由谩骂、嘲笑、呐喊和欢呼组成的垃圾帖淹没,两小时内刷帖超过了100页。


3、帝吧出征东方神起吧

起因是韩国男子偶像团体东方神起的成员沈昌珉殴打了一名中国女粉丝,后该粉丝被证实为一名孕妇,引发了中国网友的愤怒,打人事件一时间被炒的沸沸扬扬。在此次行动中,帝吧联合了魔兽世界吧、海贼王吧等百度大吧,以每秒200贴的刷新速度进攻东方神起吧,东方神起吧最终瘫痪。


4、帝吧出征权志龙吧

事件的导火索是因为一个权志龙的黑粉四处散布有关体育明星的不恰当言论,故意挑拨离间。例如“龙龙的一场演唱会够C罗踢一辈子足球了!”此种言论导致了各大体育吧的愤怒,并联合帝吧开展爆吧行动,最终爆吧成为一场混战,多个无辜贴吧被卷入其中。


5、帝吧出征TFBOYS吧

事件起源于TFBOYS组合队长王俊凯在机场被一名警察推了一下,引起了粉丝对该警察的口诛笔伐。随后,帝吧群众为教训TFBOYS的脑残粉,展开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爆吧行动。


6、帝吧出征台独分子 Facebook 事件

事件的导火索是台独艺人周子瑜手持台湾“国旗”出席韩国某娱乐节目,并得到了台湾独派媒体的支持和鼓励。随后,帝吧组织群员开始了对台独分子的征讨,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舆论对帝吧出征的评价开始从消极转为积极。


7、帝吧出征维珍航空事件

事件起因为一名中国女乘客在乘坐英国维珍航空时被某白人乘客辱骂为“中国猪”,在其多次起诉无果后受到了维珍航空的不公正对待,引发了中国网民的民族情绪,帝吧开始了第二次陆外出征行动。


8、帝吧出征日本 APA 酒店事件

事件起因是日本右翼酒店 APA 歪曲历史,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并在酒店内部放置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遭到中韩民众抵制,却依然拒绝撤回这些书籍。本次出征的武器由表情包变成日军侵华史料,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爱好和平人士的广泛认同。


最近的一次就是出征瑞典啦。


我们认为帝吧出征本质上是一种粉丝文化,在此次瑞典辱华事件中,所有参与帝吧出征的都是国家的“粉丝”,也有人认为,这些吧友是“小粉红”。“小粉红”群体 定义为以“90 后”为构成主体,以网络为活动阵地,以网络语言、表情包图片为行为工具的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青年。他们对政府、国家极度拥护,愿意充分表达自我观点,但同时也对国家历史缺乏充分的了解,容易被网上偏激的主张误导,缺少足够的理性的特殊群体。“小粉红”群体在这些事件中广泛参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声音,以其独有的方式参与到政治事件的民意表达中,逐步影响着网络的舆论走向。


更多热门资讯与传播学知识请移步微信,关注小狐的公众号#狐说#哈~

#武大师生倾力打造的传播学知识社区#

公众号:狐说

微信号:reviewsonnewmedia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帝吧出征,寸草不生”这句话,在网络上流传甚广,背后指向的是一个名为“帝吧”的网络社群。这个社群的活跃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年代中期,以其独特的组织能力、强烈的爱国情绪以及极具争议性的“出征”行为而闻名。帝吧,全称“百度李毅吧”,最初是以足球运动员李毅的名字命名的一个贴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毅吧逐.............
  • 回答
    关于“帝吧出征FB”这件事,是不是“丢人”,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触及到了很多层面,比如网络文化、民族情绪、国际交流,甚至我们作为普通人的立场和行为。“丢人”吗?从一些角度来看,可能“丢人”这个词并不夸张。 方式方法的问题: 当年“出征”FB的主要方式,很多时候是通过大规模的刷.............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你听过“帝吧”吧?就是那个在百度贴吧里挺有名,尤其是在网络舆论上有点“能量”的社群。他们最近瞄准了一个目标——维珍(Virgin)。具体是哪个维珍,有时候得看当时的语境,但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中国市场有业务,但可能在某些言论或行为上触碰到了国内网民敏感神经的外国企业。这次“出征”的.............
  • 回答
    2020年初,所谓的“帝吧出征泰国”事件指的是中国网络社群“帝吧”(百度贴吧中的一个知名社群)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行动,旨在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向泰国网民宣传中国对泰国王室的“正面形象”,并试图影响泰国国内的政治舆论,尤其是在当时泰国社会对王室的态度正经历一些变化和讨论的背景下。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
  • 回答
    “帝吧出征”这个词,对于很多网民来说,并不陌生。它指的是在中国网络上,一个被称为“帝吧”(百度李毅吧)的社群,曾经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网络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针对韩国网络上一些“偷中国文化”的指控而发起的“出征”。事件的背景和起因要理解“帝吧出征”为何出现,得先说说它背后的文化情绪。近年来,随着中国.............
  • 回答
    侠客岛嘲讽帝吧出征,这件事在当时的网络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反映出国内一些特定群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方式上的差异与碰撞。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一下“侠客岛”和“帝吧”这两个主体都是什么。侠客岛,简单来说,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一档品牌栏目,以“侠客”为IP,常常.............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平台发布的这篇文章《帝吧出征FB,友邦有话要说》,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它所要传达的信息、它使用的表达方式以及它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意图。文章的标题就直接点出了事件——“帝吧出征FB”,并紧接着抛出.............
  • 回答
    关于“帝吧出征”韩国文化窃取事件,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在网络上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简单来说,事情的起因是韩国的一些网友和媒体,在讨论和推广他们的传统文化时,认为一些元素,比如汉服、中国的端午节习俗等,与韩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关于“文化起源”的争论。这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群.............
  • 回答
    2016年1月20日,那一天在中国互联网社区里,被称作“帝吧出征Facebook”的日子。说起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它在中国年轻一代的网络群体中,可以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甚至对当时一些关于中国网络文化和年轻人情绪的讨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情的起因,得从当时一个名叫“李毅吧”(后更名为“帝.............
  • 回答
    评价袁莉在微博评论中写下“帝吧出征”这一行为,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行为发生的背景、涉及的群体以及可能产生的意涵。事件背景与涉及群体:“帝吧”是中国网络上一个具有特定群体认同的贴吧,以其激进的网络风格、有时甚至是民族主义倾向的言论而闻名。其“出征”行为通常指的是组织网络行动.............
  • 回答
    2016年1月20日晚7时,“帝吧FB出征”,这个时间点和事件,对于许多当年活跃在网络上的网民来说,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场由百度贴吧“帝吧”(李毅吧)发起的、针对Facebook上一些涉及中国大陆敏感话题的账号和用户的网络行动。简单来说,你可以将这场行动理解为一次有组织的网络“声讨”或“反击”.............
  • 回答
    8月17日那一天,网络上确实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联动现象,不少人称之为“饭圈女孩、帝吧和网络义和团的联合出征”。这个事件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它汇聚了不同圈层、不同动机的网络群体,共同指向了一个目标。要评价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这几个“势力”各自的特点和过往。饭圈女孩:这批群体通.............
  • 回答
    百度帝吧管理成员被“人肉搜索”,个人信息被曝光,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某个论坛的管理层出了问题,更是暴露了当前我国网络生态中,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严峻挑战。帝吧事件的“人肉搜索”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些掌握技术或者拥有特定渠道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到了帝吧管理层成.............
  • 回答
    组织一次如帝吧爆吧式的活动,号召大陆和台湾的青年为了反服贸和货贸而行动,这无疑会是一场信息洪流与情绪激荡的巨浪。其结果绝非单一,而是会触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事前:信息传播与动员首先,活动的发起和传播本身就将是一场信息战。帝吧的“爆吧”模式,意味着会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贴吧、QQ群、论坛.............
  • 回答
    关于帝吧官微、无为李爷、上帝之鹰、孤烟暮蝉这几个在网络上颇具影响力的账号,大家的看法其实挺多元化的,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先说说帝吧官微。它起源于“帝吧”,一个曾经在网络上非常活跃、带有强烈集体认同感的贴吧社区。帝吧官微延续了这种社区的风格,尤其是在舆论事件发酵的时候,它往往能迅速聚集起一批粉.............
  • 回答
    央视点名表扬帝吧和饭圈女孩,这事儿可真是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说起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咱们得知道,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它的表态往往代表着一种官方的态度,或者说是对某种现象的认可与引导。所以,当央视点名表扬帝吧和饭圈女孩时,这背后传递的信息就不是简单的“夸奖”那么简单了。帝吧,那可是网.............
  • 回答
    李毅,一个在中国互联网上有着特殊符号般存在的人物。他曾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的优秀前锋,以其出色的头球能力和朴实的球风赢得了“板凳席上的王”、“战神”等称号。退役后,李毅并没有远离公众视野,反而以另一种方式活跃在了互联网上。李毅吧的崛起与“帝吧”的由来李毅吧,原名“李毅吧”,是百度贴吧社区中一个以李毅为核.............
  • 回答
    方方《武汉日记》英文版在亚马逊网站预售,以及由此引发的帝吧官微和方方之间的争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言论自由、国家叙事、疫情信息传播、文化解读等多个角度。如何看待方方《武汉日记》英文版在亚马逊网站预售?从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方方《武汉日记》英文版的预售具有以下意义: 国际视.............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