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朗普拒绝承认大选结果,称选举远没结束,后续美国局势会怎样发展?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拒绝承认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并声称选举“远未结束”,这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为后续的美国局势带来了不确定性。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其可能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1. 法律层面:诉讼与挑战

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在选举结束后立即采取了法律行动,在多个州提起了数十起诉讼,试图推翻或阻止选举结果的认证。这些诉讼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计票不规范: 指控存在大规模的非法投票、重复投票、已故人士投票、非法投票箱使用等情况。
投票机问题: 声称部分投票机存在软件故障或被操纵,导致选票被错误计数或改变。
投票过程违规: 指责部分州的投票过程存在违反宪法或选举法的行为,例如允许在截止日期后提交的邮寄选票计入等。
观察员受限: 声称其竞选团队的投票观察员被阻止进入计票场所,影响了监督的公正性。

法律层面的发展将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诉讼的成败: 大多数由特朗普团队提起的诉讼在州和联邦法院都被驳回,原因包括缺乏证据、证据不足、或法律依据不充分。但仍有少数案件在持续进行。法院对这些案件的裁决将直接影响到某些州的选举结果认证。
最高法院的介入: 如果有案件上诉到最高法院,其裁决将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尽管最高法院的构成倾向保守,但其审判仍需基于法律和证据,而非政治考量。
州务卿和选举官员的权力: 即使存在争议,根据美国法律,各州的选举官员和州务卿负责认证本州的选举结果。他们的决定通常是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除非有法院的明确裁决。
国会对选举人团的认证: 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国会议员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这需要参众两院都有议员提出,并且双方都有足够的支持来推翻某个州的选举人票。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且程序复杂。

可能的发展路径(法律层面):

主流路径: 随着各州陆续认证选举结果,拜登的胜利逐渐巩固。大部分法律挑战以失败告终。
小概率路径: 如果某些关键州的诉讼意外获得胜诉,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到选举人票的分配,理论上可能会产生一些转折。但这种可能性非常低,因为要推翻一个州的选举结果需要极强的证据和严谨的法律论证。
争议持续: 即便法律程序走完,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仍可能继续声称选举存在舞弊,并在公共舆论领域制造争议。

2. 政治层面:党派分裂与社会动荡

特朗普拒绝承认选举结果,以及其支持者对此的回应,深刻地暴露并加剧了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分裂。

共和党内部: 一部分共和党人选择支持特朗普的说法,继续质疑选举的公正性,甚至跟随他提出法律挑战。另一部分共和党人则选择承认现实,并呼吁和平过渡。这种分裂可能会在共和党内部造成长期的影响,影响其未来的政治走向。
社会舆论: 特朗普的言论和行动在部分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认为选举存在不公。这可能导致对民主制度的不信任感加剧,并可能引发后续的抗议、集会等活动。
权力过渡: 拜登团队在法律和政治上都在积极准备权力过渡。但如果特朗普继续不配合,可能会在政府部门交接、安全简报等方面设置障碍,给新政府的顺利接手带来困难。
“占领国会山”事件: 2021年1月6日,在国会认证选举人团投票结果之际,大批特朗普支持者冲击了美国国会大厦,导致了严重的骚乱和政治危机。这一事件是特朗普拒绝承认选举结果最直接、最极端的后果之一。

政治层面可能的发展路径:

短期内政治紧张: 直到权力顺利交接,政治紧张气氛都会持续存在。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会继续举行集会抗议,表达不满。
长期党派分裂: 特朗普的言论和行为将持续影响共和党,可能导致党内路线之争加剧,并对其在未来选举中的表现产生影响。
对民主制度的信心挑战: 对选举公正性的长期质疑,可能会削弱部分民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影响政治参与和社会凝聚力。
潜在的政治清洗或报复: 在权力交接后,可能会出现对参与挑战选举结果的官员或议员的政治追究或审判。

3. 社会层面:信任与稳定

选举争议和政治对立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和稳定状态。

对媒体的不信任: 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对传统主流媒体持怀疑态度,认为其报道存在偏颇,并转向其他信息来源,这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
对政府机构的质疑: 对选举过程的质疑也可能延伸到对其他政府机构(如司法系统、情报部门)的信任度下降。
潜在的社会冲突: 如果不满情绪持续发酵,并且缺乏有效的疏导和解决机制,不排除出现更广泛的社会冲突或动荡的可能性。

社会层面可能的发展路径:

信息鸿沟的加剧: 不同政治派别的人们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加剧了社会的分裂。
对公共卫生等议题的集体应对困难: 如果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普遍下降,将影响社会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重要议题的集体应对能力。
寻求和解与团结的挑战: 如何弥合政治分歧,重建社会信任,将是未来美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总结

特朗普拒绝承认大选结果,并声称选举未结束,其后续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过程,涉及法律、政治和社会等多个维度。

法律层面,大多数挑战已被驳回,但少数案件仍可能带来不确定性,最终将由法院和国会认证程序来定夺。
政治层面,这加剧了美国党派分裂,并可能对共和党的未来走向以及权力过渡的顺利性产生影响。
社会层面,信任危机和信息鸿沟是直接后果,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稳定性和社会凝聚力构成挑战。

“占领国会山”事件是这一系列争议的最具冲击性的体现,它表明了特朗普的言论在某些群体中可能产生的极端后果。即便最终权力顺利交接,特朗普及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运动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美国政治和社会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如何处理政治极化、重建对民主制度的信任,以及如何在一个高度分裂的环境中寻求共识和团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道川普“竞选舞弊”的宣称有多搞笑和拿出的证据有多滑稽嘛,来看这个故事:

美国现在驻丹麦大使,Carla Sands,因向川普竞选捐赠了25万美金而获得的大使提名职位。她在推特上声称自己在摇摆州宾夕法尼亚投给川普的票没有被算,暗示宾州计票有误。

她给出的证据是自己去宾州的查询网站上查询自己的投票,显示找不到他本人投的缺席票记录。

乍一看好像没问题,但实际上仔细一想,不对啊,查询选票要输入正确的郡名和自己的生日,也就是如果刻意输入错的生日或者郡名,那么哪怕被算了的选票也会因为和记录的数据不同无法匹配,在网站上显示找不到记录。

而Carla Sands在推特上放的这张图,恰好涂黑了出生日期和郡名。不过她好像忘了一件事情,那便是身为美国国务院成员,你的个人基础信息是在网络上公开的。

维基百科上都能找到出生日期为10月13日

通过她就职大使的17年12月简单的新闻搜索,就能找到新闻标题提到她所属的郡名为Cumberland,也就是投票会计算到这个郡内。

那么把这两个信息输到宾州的投票查询官网上会是什么结果呢?

Carla Sands的票早在10月15日便已经收到,但因为宾州法律不让提前计算邮寄和缺席选票,只能等选举结束后才能计算。就算如此在宾州计票人员连夜的忙碌下,也已经完成了对她票的统计。

一个精心营造的选举计票舞弊谣言就这么崩溃了。

一定要记住一点,现在的谣言发展早就不再是明目张胆的造谣,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利用各种漏洞,刻意隐瞒或者故意展示一部分信息,进而达到扭曲事实的目的。

user avatar

这就叫不撞蓝墙不回头

user avatar

问题往大了说挺严重的,影响美国政府的正常交接班。

美国并没有全国选举委员会

通常情况下,一方宣布胜选,另一方宣布败选。那么美国一个叫做总务署的机构,就会开始启动总统交接工作。

有一笔约990万美元的过渡基金,就会拨付给新当选的总统。

总务署就会在美国白宫和政府的网站里为新总统的成员开通账户。

交接工作也就会顺便开始,新总统任命的人员可以进入政府相关大楼和办公室,开始接手工作。

往年总务署启动种种交接工作,通常在几个小时或一天内。

今年由于特普朗不承认败选这项工作,已经无法按期进行。

目前的消息是美国政府的各部门负责人可能已经得到了特普朗的命令,不要如期进行交接工作。

从大选日到美国确认总统选举结果,应该是在12月14号之前,有一个月的时间。

新任总统就位应该在1月30号左右。

所以这相当于美国的政府交接工作被现说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原本是两个月的。

无论如何,12月14号都会正式从法律上确定美国下一任总统。

目前拜登在几个主要的摇摆州得票率都已经领先超过了1万或者好几万。特普朗想翻盘是非常困难的。无非是拖延一段时间,进行一番博弈,以保证他退位后不会受到清算。

user avatar

选举本身已经不重要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上台的一方必然会诉诸各种手段对失败方展开彻底清算,政治和解的社会基础已经消失。

当代美国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拼凑而成的社会,这种社会天然具有解体倾向,而维系表面团结主要依靠帝国红利和定期选举后的全面政治和解,换言之,选举结束后的塑料和解实际上起到的是泄压阀的作用。

眼下的情况是帝国红利的供应在逐步减少,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对红利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一增一减,美国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么一个泄压阀,此时泄压阀失灵之后会发生什么,实在是难以预测。

此次选举的残酷对抗,实际上就是帝国红利供需矛盾的表面化。

当下的局势其实比1861年还要严重,因为1861年的美国并没有把帝国红利作为自身的社会支柱,而且当时南方的分离主义运动是明确的,是公开的,南方邦联总统戴维斯宣誓就任的时间甚至早于林肯,社会矛盾有了在军政层面一次性爆发的可能性。

而当下由于帝国红利的支持,美国的政治框架大体上可以维持稳定,但社会的分化程度与1861年相当,社会共识的构建程度还不如1861年,在无法通过矛盾的一次性总爆发来短时间内解决冲突的情况下,这种低烈度,长耗时,高度细分,充分下沉的社会分裂,将让美国社会的运行成本长期维持高位运行,再加上疫情打击,这将是一场一切人对抗一切人的斗争。

一个政治合法性不断失血的普世帝国意味着什么,世界上会不会掀起瓜分帝国利益疆界的狂潮,这才是值得关注的。

user avatar

别理他,特朗普从小就是个虎头蛇尾的人。

锅一甩,精神就恢复了。

“是老子自己不想干了,bye,回莫斯科喽。”

user avatar

川普的团队,忽略就好了。

基本是来搞笑的。

给你们讲讲今天发生了什么事。

我感觉多灾多难的2020年因为他而增添了一点欢乐。


事情是这样的:

川普发推特称他们团队将在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举办新闻发布会。

四季酒店是这样的:

尊贵、高档、严肃、奢华。

非常适合一国总统进行正式活动。


然后,他的团队,给他定成了四季园艺公司(four seasons total landscaping)

就是一个当地的小店。跟你家楼下小卖部差不多。

是这样:

哦,不对,你家小卖部地段比它好多了。

这家four seasons位于一个火葬场和一个成人用品店之间……


自己定的场地,跪着也得把发布会开完。

团队忙着四处澄清:开新闻发布会的地方不是四季酒店,是四季园艺公司的停车场……

于是,堂堂一国总统的团队,就站在寒风中,在一个非常落魄的小店门前的落魄停车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额……活久见。



推特上简直乐翻了天:

这家公司位于火葬场和成人用品店中间,暗示了川普的团队碎成了渣渣以及川普的支持者被狗哔了的心情。


川普团队:我们发现了大选中的舞弊行为!

民众:省省吧,你连正确的four seasons都发现不了!


我以为大选结果出来就欣赏不到懂王的笑话了。

是我低估他了……



我忍不住想象那家名为four seasons的小店接到川普团队的电话要求定场地时的情形。

他们不仅没有纠正对方,还痛快地一口答应下来了。

估计他们已经偷偷笑了好几天,就期待着川普团队发现了……



更新一下:

four seasons total landscaping回应了。

他们只是个家庭作坊,总统的团队提出要在他们那儿举办发布会,他们感到非常荣幸。

他们准备开始卖自家的文化衫了。

全文:

他们绝对是故意的……



更新:

评论里有些人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团队干出这么不专业的事还不让人说了?

这跟输赢有什么关系?

算他全票连任美国人也一样嘲啊。

如果是拜登的团队干出这样的事也一样嘲啊。

我朋友参加几年前的反川普游行,投拜登的票,也没耽误她嘲辩论选在克利夫兰是为了让拜登治痴呆方便啊。

人家是选自家总统呢,又不是饭圈追偶像,还骂不得说不得了……

user avatar

这次美国选举,睡王和懂王可谓双赢。

睡王如愿赢得了王座,建制派收回的江山,睡王本人能力泛善可陈,但作为“拨乱反正”的“中兴”之君,必将留名美国历史。

懂王展现了自己民间支持的庞大力量,比四年前更孤独的单挑传统精英还能破得票记录,从此懂王家族从一个负债累累的普通富豪升级为在美国政经两端都有巨大影响力的财阀家族。

当然至于疫情防控?美元开闸?这些懂王遗留的问题,睡王也就是喊几句口号而已,不会拿出什么新手段。而且对付中国这点不变,疫情下也不能像奥巴马那样牺牲本国工人利益换来全球供应链孤立中国。所以睡王虽然靠“反懂王”上台,但更可能是继承了懂王的内政外交手段,只是语言上不那么冲击而已。这样看,懂王的胜利指数更高一些。

本质上,美国英国的国家体系都是高度依赖扩张的,依靠扩张带来的蛋糕粘盒内部巨大的分裂,而过去几十年,美国在金融掠夺、科技信息产业这两点上扩张到几乎全世界(除了部分中国市场),几乎没有再扩张的地方了。所以睡王懂王无论谁在台上,都必须找到新的扩张领域才能重新安稳国内分裂,新的扩张点还必须是刚需,那就只剩下一能源二粮食可选。

但美国现在的分裂形式,能不能给两王足够启动新扩张的时机,还要再看看

user avatar

最近看到不少文章,调侃特朗普要进监狱,就这个角度讨论下。

特朗普想要免除牢狱之灾,有一个办法:在任期结束前,宣布辞职,让副总统彭斯自动成为美国总统,

然后,动用彭斯作为总统的赦免权,赦免他在任期间一切行为所可能导致的刑事责任。

这一操作,同样可以从历史上抄作业:

在「水门事件」曝光后,尼克松因涉嫌妨碍司法公正和滥用职权面临刑事指控,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决确认了他并不享受总统的豁免权,检方可以对其提出指控。

在牢狱之灾和舆论反应的压力下,尼克松宣布辞职,时任副总统杰拉德 福特成为总统。

福特就任之后,马上签署了以下声明:

声明指出,他对尼克松在任期间犯下的,或者可能犯下的罪行给予完全、无代价、绝对的豁免,尼克松因此未被追究刑事责任。

豁免权,是宪法赋予美国总统的权力。在分权与制衡的制度设计中,豁免权被认为是总统制衡司法系统的一种方式,能用来矫正不公正的判决。总统可以免除任何人在联邦法律中的罪行,除非涉及弹劾(如果特朗普卸任,自然也不涉及弹劾问题了,只是作为普通公民面临指控)。另外,对于各州法律中的犯罪,也可以通过 Federal habeas corpus 程序,得到联邦层面的豁免。

另外,即便不进行这个操作,拜登也有可能最终动用自己的赦免权来赦免特朗普。

诚然,拜登在竞选期间曾经表示,如果特朗普因为和外国政府的不正当关系被调查并被提起公诉,自己将不会动用赦免权来宽恕这种行为。但是,美国政治中,也存在着互相给个体面的传统,总统之争在激烈,毕竟两党抬头不见低头见,都没把事情做绝(说起来,特朗普当年还要让希拉里进监狱呢,也就咋呼了一阵子没有下文了)。毕竟,历史上唯一一名进监狱的美国总统,还是内战期间南方的伪「总统」。

特朗普虽然不讨建制派喜欢,但背后毕竟有七千万张美国人民的选票,在南方更是有自己的基本盘(大家光调侃「德州红脖」,殊不知,在阿肯萨、阿拉巴马、俄克拉荷马、田纳西、路易斯安那等州,特朗普收获了 60% 的民众选票,具有非常显著的号召力)。特朗普万一下狱,内战不至于,但必然会激化南北对立、城乡对立。说难听点,一万个极端红脖里,还找不出一个因为大总统下狱所以心态失衡,制造大规模枪击的疯子?

总体来说,特朗普本人至少可以安度晚年,但特朗普家族想必也会有不少小辫子揪在别人手里,从税务问题,到国家安全问题,在未来几年都有可能给架在火上烤一番。

而拜登同样日子不好过,特朗普下去了,但特朗普主义的「遗产」还在分化着美国社会。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禁止堕胎的立法,已经在多个州卷土重来,而且获得了本州民众相当大的支持。想要废除这些立法,就得通过联邦最高法院进行违宪审核,但抬眼一看,特朗普的临走前落下的棋子,极端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还年富力壮,可以再战几十年。

要不要把特朗普送进监狱,只是美国内部意识形态对立的一个缩影。过去四年,有多少城市中产、学界人士、新兴行业企业家等着看特朗普笑话,感谢上帝赐予特朗普失败,那在未来四年,就有多少蓝领阶层、小农场主和传统行业利益相关方等着拜登失败。

人们越来越习惯把总统大选视为正邪较量、意识形态之争,政策的连贯性成为了默认不存在的事情。也难怪拜登反复强调,没有红州和蓝州,只有和合众国之下团结起来的各州。

缺啥补啥,反复提这点,意味着裂痕已经显而易见了。

user avatar

(11月9日下午)不用争了,被我乎修改了。


(11月9日)提醒注意阅读理解。

某些人不用跟我辩。你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是特朗普不同意啊。又不是我跟你们抠字眼,是特朗普好么。

人家美国人不比咱们懂美国宪法吗?他们掰持宪法,自然是各取所需。

还“没有分歧”……

没有分歧那是你那个圈子,但特朗普不在你那个圈子,所以才有大选冲突。否则特朗普直接认输好了。

以下原回答(删减为部分)。


既然是掐架,自然就要各找各的理由。

比如下图:

此款可以理解为,大选日当天必须完成两件事:选举选举人和选举人选出总统。

事实上,11月3日除了威斯康辛州,其他实施邮寄选票的州均有大量邮寄选票飘在半路。而按照宪法这部分选票应该作废,否则就是违宪。

好了,现在再看特朗普。

特朗普既然能找到宪法依据,而且手握总统大权(还在任上,人家是正常行使权力),那么依他的性格,会放任别人在自己头上拉丝吗?

后面还有两个多月,特朗普是让别人在自己头上拉两个多月的丝,然后自觉给拜登让路,还是堂堂正正的掐一架?(歌声起: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这个鬼知道,大家只能来猜一猜。

user avatar

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宣布拜登胜选。但是,特朗普却并不承认败选,誓言要就民主党投票舞弊问题打上最高法院。这一表态也获得了共和党实权人物的支持。

我认为,特朗普很难搬回败局,但是共和党有可能借此机会严格限制邮寄选票在今后大选中的使用。

一、特朗普搬回败局的希望并不大

我在大选之前的预测是270:268。目前看来,除了宾州和佐治亚因为后续寄到的邮寄选票相继翻蓝,其他全对。特朗普目前在佐治亚、宾州、威斯康辛、亚利桑那四个州落后不到1%。但是问题是,想赢得总统,他要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至少翻红其中的三个。

目前特朗普的诉讼,比较有希望赢的是宾州。此前宾州法院要求延长邮寄选票截止日期到11月6日,共和党议会上诉到最高法院,虽然快速审理的要求被5:3驳回,但是留下大选之后重审的可能性。共和党已经再次上诉,根据我对最高法院的了解,由于宪法规定制定选举规则是州议会的权力,最终很可能以6:3或5:4判决废除邮寄选票的延期。 此外,据说宾州存在1800年出生的人注册投票等一系列作弊行为,只是规模大小未知。相对来说,特朗普通过诉讼翻红宾州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佐治亚州目前的差距最小,只有0.2%。该州有大量海外军队的邮寄选票尚未处理,而军队往往强烈支持共和党。 剩下两个州就比较困难了。威斯康辛州之前的官司,共和党已经胜诉。如果仅仅是通过重新计票,一般最多搬回几百票。亚利桑那州目前计票还没结束,不过看起来翻红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除非爆发新的作弊证据,目前看来很难搬回。

目前,特朗普诉讼的一个要点是,很多民主党控制的大城市没有按法律规定允许共和党选民监票,因而存在作弊的嫌疑。但是这一点就算落实,没有进一步作弊的证据,如何处理这些已经清点完毕的选票,目前看来比较棘手。

2000年的布什诉戈尔案,共和党之所以胜诉,是因为民主党只要求重新统计他们认为自己占优势能捞回更多选票的地区。这样对不同选民的区别对待,违反了equal protection。而且目前的情况下,民主党阻碍共和党选民监票,很难直接套eqaul protection。 要么就玩个大的,直接起诉邮寄选票违反 equal protection。但是这样的诉讼更应该在大选之前提出,而不是之后。不过当时最高法院的力量对比很难让共和党打赢,因为按照我的了解,罗伯茨大概率会站在民主党一边(参考我之前关于最高法院的一系列文章)。 现在Amy上台,虽然力量对比可能足够,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最多严格限制今后的邮寄选票,很难在大选之后宣布一小半选民的投票方式不合法,因而全部作废。 但是,即便如此,这也不意味着特朗普的一系列诉讼是徒劳无功的。

二、虽然媒体几乎一边倒认同拜登胜选,但是,与很多自媒体公众号所谓“共和党建制派和民主党一起做掉特朗普”的阴谋论相反,共和党大佬要么沉默,要么同特朗普保持一致

1,先看共和党建制派老大——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

由于共和党还有佐治亚的两个参议员席位要在1月的runoff中捍卫,作为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不能说太重的话。但是,其重点明显是“非法的提交选票不能被记入”,以及“法庭将决定争议结果”。

2,共和党众议院领袖麦卡锡,刚刚率领共和党在民调一致看空的情况下,一举拿回多个席位。这几天连续发推表达对特朗普的支持,声称大选远远还没结束,共和党要战斗到底:


3,位高权重的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格雷厄姆,2016年以前曾经因愿意与民主党妥协而被党内保守派所诟病,但是这次冲在了最前面。他坚持认为特朗普不能认输,甚至自己捐了50万美元支持特朗普在战场州的法律诉讼。 ​

Sen. Lindsey Graham (R-S.C.) warned that President Trump should not concede defeat in the 2020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part because Republicans will "never" be able to elect another president from their party again. "If Republicans don't challenge and change the U.S. election system, there will never be another Republican president elected again," Graham said Sunday on Fox News. "President Trump should not concede. We're down to less — 10,000 votes in Georgia. He's going to win North Carolina. We have gone from 93,000 votes to less than 20,000 votes in Arizona, where more — more votes to be counted."

"What happened? The Trump team has canvassed all early voters and absentee mail-in ballots in Pennsylvania, and they have found over 100 people they think were dead but 15 people that we verified that have been dead who voted," Graham alleged. "Here is the one that gets me: Six people registered after they died and voted. In Pennsylvania, I guess you're never out of it."


4,共和党大本营德州州长Abbott直接说投票作弊证据确凿,号召各州严肃对待


5,即将成为美国第三大州的佛罗里达州州长Ron DeSantis甚至表示:根据宪法选举人由各州议会决定,在计票不合理的州,议会应该采取补救行为​——选出支持特朗普的选举人。

“Under Article II of the Constitution, presidential electors are done by the legislatures and the schemes they create and the framework,” DeSantis said. “If there’s departure from that, if they’re not following law, if they’re ignoring the law, then they can provide remedies as well, so I would exhaust every option to make sure we have a fair count.”

其他表态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高层还有德州参议员克鲁兹、南达科他州长诺姆等。当然,也有部分共和党建制派承认并祝贺拜登当选,不过这些要么是已经退休,比如小布什和杰布布什兄弟(杰布的儿子乔治·P·布什仍然站在特朗普一边,不断在twitter上骂民主党和左派),要么是即将退休,比如宾州参议员拖米,要么是常年反川者比如麻州州长贝克和马里兰州长霍甘。这些人相对来说已经边缘化,不能代表共和党主流。


三、我个人认为,之所以特朗普和共和党建制派团结一致,不惜与民主党撕破脸的原因如下。 对特朗普的来说,无论是出于个人性格还是实际利益,就算希望再小也要全力以赴。对共和党建制派来说,就算此次不能帮助特朗普连任,也要竭尽全力限制邮寄选票,并尽量强推voter ID law。

本次大选,特朗普拿了超过7100万票,比2016年还多了800万,甚至超过了2008年奥巴马历史性大胜的6950万票,在美国历史上排名第二。只可惜,排名第一的是拜登。

而这次之所以拜登能赢,邮寄选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大家应该还记得,大选当天,特朗普在宾州、佐治亚、威斯康辛、密歇根遥遥领先,看似胜利在望。但是虽然邮寄选票不断被记入,这几个州相继被翻蓝。

总体来说,虽然民主党选民总数大于共和党选民,但是共和党选民的投票率一直高于民主党。很多民主党选民,比如年轻人和少数族裔,对政治热情有限,不愿在大选当天排长队去投票。 但是邮寄选票改变了这一切,因为他们可以较为轻松的申请邮寄选票,然后在截止日之前投到邮箱里,比大选当天排长队要容易很多。 以下是今年七月关于邮寄选票的调查

以下是2020年和2016年几个最关键战场州的得票对比:

1,宾州

特朗普在宾州比自己2016年的总票数大涨了30多万。但问题是拜登比希拉里的表现提升更多。 有人可能会注意到本次大选绿党没有参加,而绿党是极左派,往常只会分民主党的票。但是就算2016年民主党+绿党得票率还是只有48.27%,不如今年的拜登。(分共和党票的自由意志党此次仍然参选。)


2,威斯康辛

特朗普在威斯康辛比2016年多得了25万票,可惜拜登比希拉里+绿党多得的票数更多。


3、密歇根

即使是在本次差距较大的密歇根,特朗普仍然比2016年多得了30多万票。


4,亚利桑那

在特朗普并不受欢迎的亚利桑那,也比2016年多拿了30多万。

目前很多数据还没完全公布。等本次大选完全尘埃落定之后,我会做更详细的分析。不过初步结论应该没有问题:邮寄选票大大提高了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率,帮助拜登赢得大选。

对共和党来说,目前首要任务,是阻止邮寄选票常态化,守住自己投票率的优势。如果民主党尝到甜头,今后每次大选都想鼓励邮寄选票,对共和党将是灭顶之灾。 由于邮寄选票相对于现场投票,造假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这次爆出越多的造假丑闻,官司闹的越大,越对共和党有利。这也是为什么,本次大选不拖到12月最高法院的判决,特朗普和共和党不会认输。

user avatar

七绝,评美国2020大选争议

不知谁是真统领,但望皆非正人君。
若解佯狂假痴态,难道要问吃瓜人?

user avatar

他不承认也没啥用,照着现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局势,两个月之间,他就会丑闻齐出,滥用职权、贪污腐败、通敌卖国、欠下十几亿、萝莉岛实锤、十个不同肤色的孩子抱大腿都不是没有可能……希望他耗子尾汁吧。

他不想体面,自然会有人帮他体面,政治不是请客吃饭,耍嘴皮子撒泼打滚是没用的,最终只会耻辱地滚出白宫。

懂王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年只顾发推特、吹牛逼、人前显圣、把当总统玩成了角色扮演游戏。以为搞政治就是发表演说、打电话、炒雇员、喊口号、当网红、打高尔夫球了。

什么叫政治?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让大多数支持你,让你的敌人被孤立,让盟友、同僚、军人、基层公务员、企业员工、民众都能在你的体系里获益。

懂王干了四年,基本盘并没有扩大,支持他的,还是那些色厉内荏、欺软怕硬的红脖子右翼,在中国互联网上,在印度,倒是收获了不少“川粉”,但是这些川粉有什么用?是能冲锋陷阵?还是能给懂宝打钱?

懂王一直未能建立自己的“基层组织”,没有把权力下沉到民众、军队、政府底层体系中去,他缺乏一支真正组织起来、忠诚于他、行动力强、如臂使指的力量,你叫它冲锋队也好,叫它挺近团也罢,总之得有这么个东西,来应对最危险的局面。

结果呢,整整四年,懂王就是唱了四年的戏而已,就顾着嘴上快活,真正的政治工作什么都没做。蓬佩奥、卢比奥、彭斯等人,都是些见风使舵两面三刀的投机鬼,五角大楼没有人亲近他,军队和警察也没有人理他。

到了这个时候,嘴上说不服又有啥用?你的人在哪里?

所以,两个月后,如果首都华盛顿人民把他抬出白宫,大家都不要觉得奇怪。

user avatar

纯技术讨论,不喜勿喷。

波黑模式供贵国参考。严格来说,波黑模式就是贵国发明的,现在贵国自己用,也属于出口转内销,我服务我自己了。

1991年开始,前南斯拉夫逐渐解体。波黑作为其中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由于民族构成复杂,独立过程中遭遇了许多问题,最终爆发内战。这里面的故事很复杂,简单来说,波黑的塞尔维亚人反对独立,希望维持在以塞尔维亚人为主导的南联盟境内,后战事不利,希望将塞族区从波黑分裂并入南联盟;波黑的穆斯林希望波黑独立,组成以穆斯林为绝对主导的统一国家;克罗地亚族人少力量小,希望将波黑转变为松散邦联,保证克罗地亚族的高度自治。

最终三方两两之间都狠狠打了四年。

最终形成的政治格局很复杂,还是长话短说:波黑仍然维持名义上的统一,但实际上形成三个政治实体:塞尔维亚人的塞族共和国;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组成的穆克联邦;以及由联合国托管的布尔奇科特区。特区的主要功能一是在地理上连接被分割的两个实体,二是防止他们再干起来。

个人认为该模式很适合贵国。

user avatar

在这里随便写点【扣扣熊深夜秀】关于选举的话,不到8分钟的视频一直在喷特朗普,不过我想问问,特朗普的选票有七千万,是的,没有拜登多,但是,有七千万人支持他,所以,根据美国的选举制度,这七千万的声音是可以被无视的,这样就是民主的美国吗?特朗普被他的反对者骂为邪恶、法西斯,所以有七千万美国人支持邪恶和法西斯,这个国家何来伟大和正义?

扣扣熊说了一个有趣的悖论,而他没有意识到。他认为,即使拜登真的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操作选举、让共和党倒戈、让各州协调,那么,他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有能力,应该当总统。初听,有点道理,但细想就有问题,美国自称民主,总统是民选出来的,是民众支持你才当总统,不是你能力强所以当总统。这段论述,我可否理解为,一个优秀的独裁者好过糟糕的民选领导人呢?这话不必讨论对错,只需说明,推论至此,美国的选举制度是优秀的民主制度的谎言已经崩塌了。有些人却在一边大骂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一边催眠自己国家有着伟大的“民主”制度。

最后来一个笑话,活在西方“民主”国家的基督徒们一边歌颂国家的民主,一边希望死后进入上帝管辖的天堂,而天堂,上帝是唯一的领导,不容置疑,不能被替换,即独裁者。他们是不是精神分裂了?

user avatar

现在最不缺少的就是预言家,万一要是有变动呢。

但是事实上,川普放弃的比咱们想象中还要快。他去弗吉尼亚打高尔夫多多少少有种认命的味道。

没有政党支持,没有军队支持,没有自己的冲锋队,现在连他身边的马屁精都开始见风使舵了,资金纷纷从他身上剥离,他现在处于一个相当绝望而且孤独的时刻。媒体甚至因为害怕被清算而不敢为川普吹风呐喊。

就像这里的评论说的,川普本质上是资本家,不是一个革命家。利用一个资本的体制反资本,川普干不到,美国很多人也干不到。因为真那样做了,就意味着革命,川普远没有升华到能够自己背叛自己阶层的水平。

我更支持某句话就是,川普应该勇敢的站出来,冒着传染风险,走上街头,和他的支持者同吃同住,让他的支持者们了解到,我们的信仰对象是为了自己而努力。拒绝承认美国的大选这种金钱的游戏。但是他不想跳出圈子,那也只能认命了。共和党人接受不了川普那样再度搞分化,老罗斯福一个就消耗了共和党一代人去缓慢恢复。川普还能怎么办,在驴象之外再来个狮党?这怕不是要上演维斯特洛传奇。

现在川普比任何人都需要一颗子弹,这颗子弹擦着肚皮过去就行。但是我觉得川普不敢,咱们看着他一路走来,其实心里都很清楚,他本质上没有老罗斯福一样的雄鹿精神。比起老罗斯福的老当益壮,他更像一只虚张声势的脾气暴躁折耳猫。

相信之后几年没有川宝,日子会变得很无聊。

———————————————————

没想到这么多人点赞,看来我真的是蹭到热度了,谢谢大家喜欢。

题主问的是之后怎样发展,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另一个回答,贴过来给大家分享分享。我这个回答是11月4日写的,我就不更改任何文字了。

有不少人期待美国自己内战,我觉得大家最好还是醒醒。并非我这人悲观,第一是因为川普根本也没养过自己的私兵死士什么的。打仗那都是靠钱。煽动一下支持者的意识形态实在是捏不起什么能打的军队。大家更多的就是斗斗殴,等到日子吃不上饭了。还不是得乖乖回去养家糊口,川普的支持者可都是中年人居多。第二就算真的煽动起来,他们挨饿受累的时候,川普会拿出真金白银管他们吗?所以顶多一个月的骚乱结束,最后很多人还是得老老实实接受结果。吃啥?喝啥?信用卡怎么还?这些东西才是自己生活中的大头。第三,正经军方是更不敢放屁的,军方干政这种事可以说是动摇美帝国本的,有没有可能?或许只有一点而已。那些军人在我看来,没有几个人算得上是川普支持者,最坚毅的武僧马蒂斯都离开了,右翼保守的军人煽动部队挺川的可能性太少太少了。必须记着一句话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我在这立个时间表吧,且看我这预言对还是不对。欢迎现实尽情打脸

选举结束,拜登获胜。

结束第二天,川普不服,表示上诉。

结束一周,全美各地骚乱,但可控。

结束两周到三周,大法官宣布选举合法,无需重选。

结束一个月,各地大骚乱开始,川普号召众人捐款。

结束一个月零两周,被拜登宣布捐款非法,号召大家坚守美国精神。拜登此时强调法律与秩序,被保守派嘲讽。

结束两个月零一周,各地川普支持者由于生活所迫逐渐失去底气,媒体上开始拥立拜登入主白宫。

结束三个月,川普表示感谢支持者,并此时表示自己卸任后将离开美国,前往国外正式退休。

结束四个月后,拜登正式入主白宫,清算川普退群政策,开始针对中国重新部署外交包围网,但是由于他脑子不清楚。一应事务应该皆由幕僚包办。

川普此刻借助社交媒体继续嘲讽拜登无能。

四年任期满,拜登光荣退休,身份政治在美国成为第一显学,pc化在各地涌现。同时第二次茶党运动如火如荼,一个团结各种肤色的极右保守运动将会推出一个更具法西斯色彩的竞选人。

目前看来,媒体站队还是挺早的(゚Д゚)ノ。

谁赢,他们帮谁

距离下一场瓜分帝国的盛宴,应该只有五年。

11月15日更新,还行,当着百万游行支持他的人,又去了一次弗吉尼亚。也不知道大部分支持他的人咋想的。

user avatar

川普要是不封杀tiktok,大可以在上面发布消息,不用被推特这样欺负

user avatar

四年之后,懂王或懂王的追随者可能会卷土重来。

但那个时候,我应该不再关心这些事了。

user avatar

在日前这个情况下,依然有7100万人把票投给了川普。

什么意思?事情大有可为的意思!

川普应该走出去,到人民中去,到佛罗里达!到德克萨斯!到卡罗莱纳!到俄亥俄去!大有可为!

什么都不做,就在城里繁忙的街道上站着,每个城市站一天,专门跟人合影,跟人握手,跟人互相拍肩膀聊两句,不做演讲,就是拉家常。

然后呢?

嘿嘿,登高一呼,从今天起,脱离共和党,成立新党!美利坚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宣布选举非法!

不好意思,国家社会主义太扎眼了,叫美利坚民主自由主义工人党好了。

user avatar

建国同志当然是永不服输的,义愤填膺,打算在竞选最激烈的宾州首府开始绝地反击,揭穿民主党的丑恶嘴脸。

新闻发布会就选在富丽堂皇的Four Season宾馆,雄踞两河之畔,俯瞰芸芸众生,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万事具备,手下七千万红帽军枕戈待旦,空气里弥漫着令人战粟的宁静。

11月7日6:45AM,74岁的老者如期苏醒了,拿出手机,打开那个无比熟悉的蓝色app(知乎 划掉)Twitter,吹响总攻的号角。

Total Landscaping??

应该是指宾馆的花园一定是的,绿色环保,巴黎协定复活有望,这一定是为了拉拢中间选民的绝佳策略。

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于是发布会如期召开:

Rudy是你么Rudy?????

嗯。。。这。。。应该是亿万富翁为了亲民而下的一盘大棋。。。

你看这街对面的火葬厂,象征着死于新冠的241,651个无辜的美国人,(阴魂不散 - 划掉)永远跟随(上方红点,Delaware Valley Cremation Center)。

你看这隔壁的One Punch USA,象征着川普治下如同一拳超人般的美国,变秃了,但更强了。

你看这另一边的成人书店(Fantasy Island),象征着对WASP传统的回归,以及对P站为代表的腐败堕落的科技产业的无情鞭挞(?)。

啊,这该死的领袖魅力,让人着迷。


选举结不结束不清楚,Four Season Total Landscaping 恐成最大赢家。


仔细想想,Trump的策略应该是把Biden笑死,反正我的肚子已经疼的不行了,77岁的Biden恐成最大输家。

user avatar

世界上有两波人希望川普当选:一波是大陆川粉,另一波是台湾川粉。

前者是拿川普当作娱乐,后者是拿川普当亲爹。

川普本来四年里就得罪了不少人,手握大权的时候大家还有所忌惮,然而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四年里一直摆在台面上不服他。

如今他大势已去,墙倒众人推,不服他的人更加的不服他,从前佯装服他的人开始果断站队拜登,扬眉吐气正式明着反川普,估计现在心里还装着川普的,还得是那群红脖子。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川普能当美国总统本就是一场误会,不管以后会怎样,目前的美国还是那个精英治国的美国。换句话说,如果四年前的投票当年重新来一次,希拉里会以大比分当选,因为那些平时懒得投票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利益被川普跟红脖子们偷走了,他们不得不挪动自己的大屁股去邮寄选票。

所以结论是,尽管剩下的垃圾时间内川普依然是总统,但是已经没人陪他过家家了。

落井下石是永远的人性。

user avatar

川普如果想翻盘,靠重计选票翻一两个粥不够

唯一的可能性是能证明民主党选举舞弊

但这成功率真的是微弱

user avatar

这场对决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可以说,在大选刚开始,特朗普的选民人数相比往年就少了24万。

虽然现在的他们已经没法说话了,但是我认为他们中多数人都是信任特朗普以及他的抗疫政策的。这24万张选票,可以是许多州激烈竞争的筹码,也可以是力挽狂澜的核武器。

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等一下,有许多人说民主党很可能通过邮寄投票的方式生造了许多“死人票”。

因为今年新冠死亡人数增长实在太快,很多州根本来不及纳入档案注销投票权。因此这样一来一去,特朗普就差了拜登48万票。

川宝委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拒绝承认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并声称选举“远未结束”,这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为后续的美国局势带来了不确定性。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其可能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法律层面:诉讼与挑战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在选举结束后立即采取了法律行动,在多个州提起了数十起诉讼,试.............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拒绝承诺“和平交权”以及随后美国军方表态“不会介入总统选举”,这是一个极具争议和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法律框架、政治含义、以及对美国民主和国际社会的影响。1. 特朗普拒绝承诺“和平交权”的含义与背景: “和平交权”的传统: 在美国历.............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拒绝签署当时国会通过的价值 9000 亿美元的新冠疫情纾困法案,声称其中包含了“太多对外援助”,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经济刺激、国内优先以及其特有的政治风格上的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法案内容与特朗普的抱怨: .............
  • 回答
    如果民主党真的抓住机会,发起一场大规模的弹劾特朗普的行动,而特朗普又铁了心拒不辞职,那这出大戏在美国引起的震动,绝对不是一句“风平浪静”可以概括的。这其中的负面影响,可以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说:首先,政治上的撕裂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可能演变成一场“政治内战”。想象一下,弹劾本身就是对总统权力的一次极端挑战.............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除非被人强行架出去,否则拒绝在拜登就职日离开白宫”的言论,是一句非常具有爆炸性且能引发多重解读的表态。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字面意思与隐含意图: 字面意思: 最直接的理解是,特朗普不打算主动、和平地移交权力,并且暗示他可能会动用一切力量来阻止.............
  • 回答
    纽约州州长拒绝重启经济的决定,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和对公共健康的顾虑,其连锁反应将是深远的,而且绝非仅仅局限于纽约州本身。短期内,最直接的影响将是纽约州经济的持续低迷。 失业率居高不下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许多小型企业、餐饮业、旅游业和娱乐业将继续苦苦挣扎,甚至可能面临倒闭。这意味着普通民众收入的.............
  • 回答
    在2020年夏季,美国面临着一场由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全国性抗议浪潮,其中一些地区出现了暴力和破坏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总统特朗普曾表示,如果各州州长无法控制局势,他愿意派遣联邦军队介入。然而,这一提议在多个州州长那里遭到了普遍的反对和拒绝。要理解州长们的这一立场,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剖析:.............
  • 回答
    1月11日的记者会,特朗普拒绝CNN记者吉姆·阿科斯塔(Jim Acosta)提问,这一幕无疑再次成为了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当时的情景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从特朗普总统的角度来说,他当时拒绝提问,并且对阿科斯塔使用了“粗鲁”(rude)这样的字眼,.............
  • 回答
    关于李毅吧此次在特朗普涉华言论问题上保持平静,并且“拒绝出征”,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因素交织,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理解这一现象,首先需要回顾李毅吧的特质以及其过往的“出征”模式,然后分析当前舆论环境和李毅吧自身的变化,最后再探讨具体原因。一、 李毅吧的特质与过往“出征”模式回顾李毅吧(又称“帝吧”).............
  • 回答
    最近,一些外媒报道称,特朗普声称部分美国人之所以拒绝接种新冠疫苗,是因为他“败选”了。这个说法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这个说法本身。特朗普在任时,他的政府确实在推动疫苗研发和推广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就是其中一个标志性的项目。疫苗.............
  • 回答
    “中国拒绝特蕾莎修女”的说法,如果真的存在,并且是基于某些公开报道或广泛传播的观点,那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其背后的可能原因和含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中国“正式拒绝”特蕾莎修女访问的官方记录或广泛报道。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其工作遍布全球,她本人也以其无私的奉献精神获得.............
  • 回答
    3月23日,一位27岁的年轻人分享了自己的相亲经历,称因为穿着“特步”而被对方拒绝。这个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让“特步”这个品牌再次成为焦点。这件事本身,其实折射出当下社会一些微妙的婚恋观和消费观。抛开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不谈,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1. 相亲中的“外在”.............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当对方是你重视的人,拒绝起来就更需要技巧了。毕竟,我们既希望保护自己的权益和边界,又不想因此伤了感情。我摸索出一些方法,感觉还挺管用的,希望能给你些启发。第一步:稳住情绪,保持冷静。对方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我们内心可能立刻涌上一股不舒服、甚至委屈的情绪。.............
  • 回答
    .......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答案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简而言之,你可以拒绝,但这背后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的法律和实际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没有人,即使是联邦调查局(FBI)特工,有权利在未经你同意的情况下强迫你上车。 美国的法律体系非常重视个人自由和隐私权。任何形式的非法拘禁都是严重的犯罪.............
  • 回答
    说到香水,我算是有点自己的小坚持。尤其现在,街上“撞香”的概率实在太高了,那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瞬间就能让人兴致缺缺。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让自己闻起来眼前一亮,同时又能被别人捕捉到,并且留下独特印记的香水。要说“好闻”这件事,其实挺主观的。但对我来说,好闻绝不是单纯的甜美或者清爽,而是那种有层次、有.............
  • 回答
    这件事嘛,真是挺有意思的,一时间网上也是议论纷纷。阿里程序员穿特步相亲被拒,这事儿说到底,其实触及到了几个挺值得琢磨的点:消费观、社会认同、以及个人价值的体现。咱们先捋一捋这个故事的大概。一个阿里程序员,在咱们很多人眼中,那可是妥妥的“金领”、“高收入人群”的代名词。这个职业本身就带着光环,好像跟“.............
  • 回答
    国庆黄金周,本应是大家出游放松的好时节,结果携程却遭遇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系统大崩溃,让无数预订好的旅客在酒店门口吃了“闭门羹”。这事儿一出,舆论自然炸开了锅。事情的严重性:不仅仅是“不方便”,而是“计划全打乱”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国庆期间,大家都提前做好了周密的旅游计划,预订.............
  • 回答
    特朗普于2020年9月提名艾米·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去世的自由派大法官露丝·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政治争议和深远影响。以下是这一提名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分析: 一、政治层面的影响1. 加剧两党.............
  • 回答
    特朗普对拜登政府阿富汗撤军行动的批评,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大外交政策耻辱”,这是他一贯的政治风格和对他执政时期外交政策的辩护。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特朗普的批评点及其论据(通常是): 混乱和仓促的撤离: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认为,拜登政府的撤离方式极其混乱,导致喀布尔机场出现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