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拒绝签署 9000 亿美元新冠纾困法案,称其「包含了太多对外援助」?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拒绝签署当时国会通过的价值 9000 亿美元的新冠疫情纾困法案,声称其中包含了“太多对外援助”,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经济刺激、国内优先以及其特有的政治风格上的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1. 法案内容与特朗普的抱怨:

纾困法案的核心内容: 这个 9000 亿美元的法案是经过数月艰难谈判的结果,旨在为受疫情影响的美国公民和企业提供经济援助。其主要内容包括:
直接经济援助支票: 向大多数美国成年人提供每人 600 美元的直接付款。
失业救济金的延长和增加: 为失业者提供每周 300 美元的额外联邦失业救济金,并延长了失业救济的期限。
小企业援助: 向小企业提供薪资保护计划(PPP)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支付工资和租金。
租金援助和驱逐禁令: 提供租金援助以帮助支付租金,并延长了暂停驱逐的禁令。
疫苗分发和检测: 为疫苗的分发、检测和追踪提供资金。
教育和儿童保育支持: 为学校和儿童保育提供资金。
特朗普的“对外援助”抱怨: 特朗普最初对法案中包含的大约 6 亿美元的对外援助表示不满。他认为这些资金本应该用于国内的纾困,而不是“送给其他国家”。他尤其对向埃及、苏丹、黎巴嫩、孟加拉国等国提供援助表示批评。他认为这些援助的金额虽然相对于整个法案而言占比较小,但他将其视为对国内需求被忽视的象征。

2. 特朗普拒绝签署的原因分析:

“美国优先”的政治信号: 特朗普一贯奉行“美国优先”的外交和经济政策。尽管纾困法案的核心目标是“美国优先”的国内经济援助,但他抓住“对外援助”这一点进行批评,实际上是想借此强化他将国内利益置于首位的政治形象。这尤其是在他面临连任选举的情况下,意在争取那些认为政府在疫情期间支出过多的选民支持。
对直接付款金额的不满: 除了对外援助,特朗普还认为法案中每人 600 美元的直接付款金额太低,他更希望看到每人 2000 美元的支票。他以此为借口,希望迫使国会重新谈判,提高直接付款的金额。这是一种典型的“讨价还价”策略,他希望通过拒绝签署来施压,以达到自己更高的要求。
寻求“谈判筹码”和制造“戏剧性”: 特朗普的政治风格常常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他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媒体关注,并将自己置于“为民请命”的中心位置。他可能认为,通过制造一个危机,可以迫使国会屈服于他的要求,或者至少能让他成为这场经济救援的决定性人物。
对“两党妥协”的抵触: 这个纾困法案是两党经过长时间谈判才达成的妥协方案。特朗普政府内部对此法案的谈判过程也并非完全一致。他的一些支持者,包括一些保守派人士,也对政府的支出规模表示担忧。特朗普的拒绝签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两党妥协结果的不满,并试图将其政治影响力施加在最终协议上。
后期才表达的“临时性”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法案通过一段时间后才公开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在国会投票时,绝大多数共和党议员也投了赞成票。这使得他的反对显得有些“事后诸葛亮”,也让人怀疑这是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还是在临门一脚时的“任性”举动。

3. 拒绝签署的后果与影响:

延误了急需的经济援助: 特朗普的拒绝签署直接导致了关键经济援助的延误。原本应该迅速分发的直接援助支票、延长和增加的失业救济金等福利,因为总统的犹豫而无法及时到位,这给许多已经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
引发了国会的政治斗争: 特朗普的举动在国会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民主党人严厉批评他的做法,指责他罔顾民生,将政治博弈置于人民福祉之上。一些共和党人也对他的行为感到不满,因为这让他们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们支持的法案却被总统否决。
推动了对直接付款金额的讨论: 特朗普对 600 美元金额的批评,确实推动了国会内部对提高直接付款金额的讨论。在一些民主党议员的支持下,众议院在后来的几天里曾尝试通过一项单独的法案,将直接付款金额提高到 2000 美元,但该法案在参议院遭遇了共和党人的阻力。
最终的签署与妥协: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包括来自国会两党和公众舆论的压力,特朗普最终在国会即将休会、可能导致政府部分关门等一系列后果的威胁下,签署了该法案。但他在签署时,再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表示“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报销”对外援助的部分。然而,他最终签署的行为,意味着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向现实妥协了。
对未来政府支出和对外援助政策的影响: 这一事件也可能影响了未来关于政府支出规模和对外援助的讨论。特朗普的言论可能会被一些支持“小政府”和“美国优先”的政治人物援引,作为限制政府支出的理由,并对对外援助项目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4. 不同视角的解读:

批评者: 批评者认为,特朗普的举动是自私的、不负责任的,并且是典型的以个人政治利益为重,而牺牲了数百万美国民众的利益。他们认为,他故意制造危机来吸引关注,并试图以此来迫使国会满足他个人的要求,这种行为是危险的。
支持者: 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认为,他的做法是勇敢的,他敢于挑战被认为是不合理或支出过多的法案。他们可能同意他的观点,认为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国内的需求,而不是对外援助。他们也可能认为,他争取更高的直接付款金额是对选民负责的表现。
中立观察者: 中立的观察者可能会认为,这是特朗普政治风格的又一次体现,他善于利用危机来制造影响力,并且在政策上常常表现出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他们会分析这一事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多重影响,并关注其长远后果。

总结来说,特朗普拒绝签署 9000 亿美元新冠纾困法案并声称其包含“太多对外援助”,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它既反映了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治理念和其独特的政治运作方式,也暴露了当时美国政府在应对疫情和经济危机中的政治分歧和挑战。尽管最终法案得以签署,但这一事件的余波和其所引发的讨论,都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格局和未来政策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懂王这次上套了,或者是懂王压根没看懂,有点奇怪,难道他周边的官僚就没人提醒他么?

其实这个法案是一坨法案放在一起了,懂王以为这是一个法案。

懂王说把救助金从600美元提高到2000美元的时候,知道第一个给懂王大声鼓掌叫好的是谁么?点名了:

佩洛西

桑德斯

AOC

嗯?画风不对啊?这什么情况?

佩洛西专门转发了懂王的视频


结果最尴尬的就是昨天上了推特热搜的龟丞相,让他咋说嘛。

然后美国人就愤怒了,跑到龟丞相推特下面“亲切问候”了龟丞相。

龟丞相冤啊……你敢相信有一天特朗普和民主党联手吗?

佩洛西趁机赶紧提出更大的刺激方案。

我不知道共和党作何感想

user avatar

用脚后跟想都知道5000页的纾困计划里真正纾困的内容肯定不会超过20%。啥应急发钱计划能复杂到1000页还说不明白啊?

在中国这种发钱计划算上排版占的空行不会超过9页A4纸,除非附件是收钱名单。


虽说把一堆条件打包走程序最后只是走个程序啥也没通过是“民主政体”的常规操作,不过这80%附加条件比例也太刺激了。

拜登佩洛西真就要榨干懂王最后的价值呗,把平时根本不可能通过的玩意,借着懂王的垃圾时间和疫情纾困计划的政治正确议题一股脑的塞进去。

如果成功忽悠懂王签字,那就是乱签附加条件的黑锅送懂王,利益自己留。

如果被懂王识破拒签字,那懂王就要再背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大锅,另外再为拜登登基后无力回天多背一个锅。

user avatar

该法案共有5593页,按照标准A4纸的重量,总重24.419千克,48斤。

48斤纸是什么概念?

我这有本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接近一个双肩包的大小,重量6斤7两。

48斤意味着6本英汉大辞典加一本新华字典还有富余。

这绝不是一个正常法案应该有的重量,要知道,5500页纸足够把270万字的斗破苍穹印一遍。

如果一项提案厚到不正常,其中一定隐藏了起草者不希望别人注意的内容。

比如给某人加薪,剥夺某人的权力,某种大而无用的支出或某项受到争议的政策。

至于特朗普拒签的这个新冠纾困法案——以上里面都有。

前面有答主提到,9000亿中只有2000亿是发给美国人的,剩下都是些对外援助,军费和杂项开支。

普通法案是在正事中夹带私货,而这一法案简直是私货中夹带正事,明目张胆到这个地步,也难怪特朗普会拒签——这根本不是什么新冠纾困法案,这是“以新冠为理由制造开支报销烂账争取拨款顺便嘲讽特朗普太长不看法案”。

user avatar

基本上只有 @Kevin Yu 的答案说到点子了。什么援助乌克兰、埃及、苏丹的钱,什么给博物馆和音乐厅拨款的钱,都跟这9000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无关。之所以看上去这么杂七杂八,因为这是整个2021财年拨款法案的一部分。下一年的拨款是每年年底国会两院要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记忆力好一点的可能还记得2018-2019长达35天的美国政府停摆,(史上最长),就是因为川普没办法和国会谈拢拨款法案,政府没钱运营就只能关门。

至于这五千多页的法案能不能读完,很明显是不能的。AOC自己也说了,法案下午两点送到她桌子上,两个小时后就让她投票,这怎么可能读的完。共和党的克鲁兹也表示AOC说得对。

本文重点:这个事情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实是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反应。川普一发话要给每个人2000刀,佩洛西立即发推说已经准备好把这个提案用unanimous consent拿到众议院去。这就很妙了。unanimous consent是什么呢,是几百个众议员一致通过。一般用这种形式过的议案都是在闭门会议里双方就达成共识的,然后走个形式,可以跳过投票环节。但是问题在于,只要有任何一个众议员反对,这个一致通过就成不了了。佩洛西心里非常清楚这点,所以她才用了unanimous consent,而果不其然,今天开会有共和党的众议员表示了反对,这事就黄了。佩洛西立即发了这份声明:

Today, on Christmas Eve morning, House Republicans cruelly deprived the American people of the $2,000 that the President agreed to support. If the President is serious about the $2,000 direct payments, he must call on House Republicans to end their obstruction.
今天,在平安夜的早上,众议院共和党们残忍的夺走了总统向美国人民承诺的2000刀。如果总统对于这2000刀是认真的,他就必须告诉众议院共和党们不要继续妨碍。
House and Senate Democrats have repeatedly fought for bigger checks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which House and Senate Republicans have repeatedly rejected.
两院民主党一直在为了给美国人民更多的钱而奋斗,而两院共和党一直在阻止这件事。

品品这措辞。这棋妙就妙在现在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国会共和党身上了。懂哥们一看佩洛西要搞unanimous consent就知道她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了。但是在一般通过选民眼里看来,剧情是这样的:川普大统领想给我们2000刀,民主党也愿意给我们2000刀,但是该死的两院共和党建制派不愿意发钱。

更关键的是,还有十天左右就是乔治亚的参议员选举。如果民主党能拿下乔治亚的这两个席位,就会拥有参议院多数,也就能实现白宫-众议院-参议院制霸。佩洛西这一招相当于把龟丞相拿到了火上烤。如果共和党承认自己不想给人发钱,就有很大风险让出参议院多数。民主党现在只要说,你们把乔治亚这两个参议员送进去,拜登大统领上来就掌控有国会两院,到时候想发2000刀还不是轻而易举?投两票就能多拿1400,乔治亚的选民们会不会这么干呢?

user avatar

看到知乎上这么多高赞回答都聚焦在“法案5000多页太长”、”时间太短根本读不完“,说实话,挺开心的。美国政治话题下能一下子涌入这么多新人,说明知乎的活力依然在,祝知乎越办越好。

虽然我水平也有限,但好歹还是看了看法案内容的,针对上面两个普遍存在的困惑,稍微说说自己的想法,就当抛砖引玉了。法案原文链接放这儿: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长?“

因为这是14000亿的下一财年拨款法案(Division A - Division L,对应拨款委员会下辖的12个下级委员会)+ 9000亿的新冠疫情纾困法案(Division M、Division N)+授权类法案(Division O - Division FF),三个合在一起的一揽子支出法案(omnibus),甚至这5593页的法案的真正名字叫做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 2021 (2021年度综合拨款法案)。

大家所关注的纾困法案主要集中在Division M(CORONAVIRUS RESPONSE AND RELIEF SUPPLEMENTAL APPROPRIATIONS ACT, 2021 ),100页;和Division N(ADDITIONAL CORONAVIRUS RESPONSE AND RELIEF),544页。Division M包含大量政府部门的新冠拨款其实也是预算委员会提前起草好的,这段时间真正来回扯皮的(包括失业补助、小企业援助、救济支票)就是Division N里的内容。

插一句,我看到有回答说一页500字的,放张示例图,其实每页字数并不多。

今年上半年通过的CARES Act共800多页,核心内容300页左右,其实和这回的一比较,单就纾困法案长度而已,两者差不多。

另外提一句:之所以财政拨款法案又臭又长,其实也是传统了,而且会越来越长。主要就是两个原因:1. 党派合作越发困难,一般法案不把各方所代表的利益都写入其中,很难在国会通过,而财政预算类法案又是国会必过的法案,所以什么东西都会往这里面塞;2. 政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项目也不断增多,支出也势必会增加,体现在法案上就是越写越长。


第二个问题:”官员们来不来得及读法案?“

来得及也来不及,先说来得及:

严格意义上讲,拨款法案(Divison A-L)的内容,拨款委员会下属的12个下级委员会早在今年3月份就开始起草了,并且在7月中旬就都拿出了众议院的draft版本,Division A-L的内容也通过两个minibus(指几个division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包,以便在国会闯关),基本上在7月底就都在众议院通过了。而且很多具体议题的法案(譬如”中东和平伙伴关系法案“、”COVID-19消费者保护法案“)也是年中就已经由议员们提出来了。议员们即便想增添了earmarks,在法案上也是显而易见的,很直观就能看到变动,毕竟每年的拨款法案出入不是很大,重大议题也都会提前通气以便进行辩论。

更何况不仅议员们能拿到原文,拨款委员会也会给出每个division的概括性内容及解释,议员们手下的立法专家也会总结出概要给议员,所以绝对不至于像某些回答所说的那样,到投票的时候议员们连法案是什么都不知道。(这里提一句,只要不是有重大争议的议题,看个概要然后交换政见、立场就足矣了,确实没必要一字一句通读一遍,因为法案天生就带有繁文缛节的性质,把政策转换成法律语言在国会是有专门的Office of the Legislative Counsel来做的,议员没必要亲力亲为。)

但同时也来不及:

比如这次纾困法案一直都是两院领导层在谈判协商,所以实际字面上的内容可能的确只有领导层知晓,议员们只知道谈判的要点,直到投票前几小时拿到文本才知道具体的措辞语言。这也是AOC、Ted Cruz等人批评两院领导层根本不给议员足够的时间审查法案就投票的原因,因为这恰恰说明了法案里面可能埋了雷。甚至很多时候都不一定是有人故意挖坑,而是立法过程中疏忽遗漏了未来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争议。比如说上半年通过的CARES act就疏忽了监管权,导致特朗普可以随意解雇监管纾困资金流动的国防部Inspector General Glenn Fine,使得监管2万亿美金使用的权力落到了特朗普的亲信手中。

当然这回,让人诟病最多的就是什么东西都往里塞的授权类法案(authorizations),像什么批准新建两个Smithsonian museums、西弗吉尼亚建一座国家公园、禁止USPS邮寄电子烟、成立赛马反兴奋剂项目、干涉我国的活佛转世(法条还包括在拉萨建使领馆),以及各种奇葩东西非罪化的Clean Up the Code Act of 2020 等等等等。更不用提已经被人发现,讨好大公司的"three-martini lunch"就餐减税条款。有太多立法条款要么不合时宜要么投机取巧,都是为了赶在这份已经延期处理的拨款法案里搭顺风车。(2021财年是今年10月1号开始的,国会已经通过continuing resolution五次延期,以保证拨款法案难产的同时政府不会停摆,最新的截止日期是12月28号。)


最后说说,视频中特朗普拒绝签纾困法案的理由,视频里大统领提到的各种国家援助全都是拨款法案Division K(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OPERATIONS, AND RELATED PROGRAMS APPROPRIATIONS ACT, 2021) 里面的例行内容,并不是纾困法案里的,或者说有没有纾困法案,这一部分都会写在拨款法案里。而且大统领这么说,是因为他早就想砍USAID了,将退群、断合作贯彻到底,纾困太少听起来更像是个借口。

至于大统领说拒签纾困法案,也就是做做样子,要求救济支票得是每人2000美刀,的确刷了一波好感,但为啥早不提?他随时都可以在谈判过程中表示会拒签法案,施压国会提高direct payment,尤其是龟丞相已经是明反贼的情况下了(龟丞相对待大选和对待GA runoff的态度实锤反贼了)。之前华盛顿邮报说是白宫内部有阻力,不让大统领提2000刀的事,怕打乱谈判进程,无法在圣诞节前达成协议。可是现在这种走个形式的电视表演,实在让人难以相信特朗普对这2000刀的执着。

如果大统领真的想表现一些诚意,表示”只要没有2000刀就一定不让法案通过“,的确有一个办法可以绕过国会的override。美国宪法规定,只要总统在收到两院通过的法案的10天内(星期天除外)不采取任何行动(既不签署也不正式打回),且由于国会处在圣诞假期休会,法案既无法被退回,也不会自动成为法律,相当于被否决;同时这届国会在1月3号就到期解散了,所以特朗普只要一直拖着不签等国会解散,到时候自然也就没人能override他的veto了。

U.S. Constitution Article 1, Section 7:
If any Bill shall not be returned by the President within ten days (Sundays excepted) after it shall have been presented to him, the same shall be a Law, in like manner as if he had signed it, unless the Congress by their Adjournment prevent its return, in which case it shall not be a Law.

这招叫做pocket veto,算得上是特朗普要求国会修改法案中的救济支票金额的杀手锏,会不会用就看大统领的诚意了。(另外,国会本来准备在12月28号从休会假期中提前回到华盛顿来override大统领刚刚否决的国防授权法案。)

大统领电视上说的话无非就是美国老百姓还水深火热呢,政府却还拿钱无偿援助其他国家,但他却不提美国国民饱受疫情摧残的同时,国防预算又增加了呢,究竟是逢场作戏还是忧国忧民,最后还是要看他真正做了什么。

而且在纾困法案谈判过程中,当无数议员反对或者噤声的时候,真正让stimulus check成为可能的是Bernie Sanders和Josh Hawley,特朗普可啥都没干。看看Bernie是怎么呼吁并威胁国会通过stimulus check的,高下立判:


ps. 忘了说了,这次拨款法案中还有14亿美金的美墨边境建墙资金(谈2019年财政预算的时候,大统领可是为了57亿的建墙资金,又是搞政府停摆,又是宣布紧急状态的),以及20亿的太空军拨款。所以大统领这次否决拨款法案,他真的舍得吗?

user avatar

特朗普本想做个姿态,给发600美元的提议一通臭骂。把“对外援助太多”,“对民众发钱不够”这两个关键点喊出来。这个我们也懂,对外援助的新闻,坐在电视机前的人历来都是骂声一片,无论哪国,无论何种处境。

特朗普很会造势,这是他的专长。

5亿给以色列,20亿给太空军,3300给委内瑞拉搞颜色革命......依我看也确实给太多了。

可问题的关键是,在西方世界真相远不如传播重要。他不仅能把这事借机会嚷出来,还能顺便暗示自己如果连任就不会有这样的“耻辱”。

着实有两下子的。

另一方面,这事佩洛西的说法很有意思,真不愧是“议长从业者”,专业痕迹太重了。

“共和党一再拒绝透露想发多少钱......最后总统说发2000......那就发2000。民主党完全同意,发吧。”

别管真的假的,她表达了两个点:

  1. 我们对发民众多少钱没意见。
  2. 特朗普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故意不说,法案是600,他说2000;我们要说2000,他肯定会说10000。

估计是佩洛西平时照顾的提案太多了,这点小聪明瞒不住她。

也许事实上民主党就是在心疼,但为了应对特朗普,他们再疼也得表现出“特朗普你说给多少,我就答应多少”的态度。以表示对民众没有任何抠门的意思。

就像吃完饭你都说要结账了,就别抠抠索索不乐意了,钱都花了就大方到底。

再说了,反正特朗普也蹦跶不了几天了,民主党想捞钱的话也不急于这一时。

这俩党你来我去的,小动作挺精彩的。

user avatar

玛德,为毛老娘看美国新闻也会遇到中文生僻字?

这个法案不就是传说中的红鲱鱼么,总统承诺了纾困,我们就给他纾困,第一页就是纾困,剩下几千页都是别的事儿,你要么就都同意,然后遂我的心愿;要么就否决掉,然后我就说你不肯纾困。

当年奥巴马医保也是这么通过的,把医保塞在大量的文件里面,然后你通不通过?比如1万亿的福利紧缩计划再加个1.2万亿的加税计划,然后再加奥巴马医保。

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就是硬气, 拍桌子说好,老子都给你们通过!一下子就把包袱甩到对面了。

然后共和党尴尬了,尼玛我们提出这种严苛的条件就是想要你来否决的,你竟然同意?那特喵的老子还要自己来反对啊?

就好像那个小故事“印度在联合国说要入常,中国第一个举手同意。剩下来的人都尴尬了……”

每次回想我都觉得奥巴马玩的真心挺漂亮的。

PS:当时共和党方面的主张是法案通过了但是奥巴马医保不能通过,因为奥巴马医保是变相加税,违宪了!最后最高法院裁决,奥巴马医保是变相加税没错,但是变相加税不违宪!通过!

当然,之后国会决定因为奥巴马政府变相加税,所以用政府瘫痪来“抗税”……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总体看来,奥巴马还是玩脱了一点点~

PPS:这样看来,其实特朗普还是屈服了。因为按照流程拒签“组织”需要你拒签的文件本身就是总统这个位置的传统职能。

出乎意料之外的通过法案才是掀桌子,按部就班否决证明川宝最终决定按照游戏规则走了。是不是这场大戏已经到了尾声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拒绝签署当时国会通过的价值 9000 亿美元的新冠疫情纾困法案,声称其中包含了“太多对外援助”,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经济刺激、国内优先以及其特有的政治风格上的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法案内容与特朗普的抱怨: .............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除非被人强行架出去,否则拒绝在拜登就职日离开白宫”的言论,是一句非常具有爆炸性且能引发多重解读的表态。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字面意思与隐含意图: 字面意思: 最直接的理解是,特朗普不打算主动、和平地移交权力,并且暗示他可能会动用一切力量来阻止.............
  • 回答
    在2020年夏季,美国面临着一场由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全国性抗议浪潮,其中一些地区出现了暴力和破坏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总统特朗普曾表示,如果各州州长无法控制局势,他愿意派遣联邦军队介入。然而,这一提议在多个州州长那里遭到了普遍的反对和拒绝。要理解州长们的这一立场,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剖析:.............
  • 回答
    最近,一些外媒报道称,特朗普声称部分美国人之所以拒绝接种新冠疫苗,是因为他“败选”了。这个说法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这个说法本身。特朗普在任时,他的政府确实在推动疫苗研发和推广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就是其中一个标志性的项目。疫苗.............
  • 回答
    “中国拒绝特蕾莎修女”的说法,如果真的存在,并且是基于某些公开报道或广泛传播的观点,那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其背后的可能原因和含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中国“正式拒绝”特蕾莎修女访问的官方记录或广泛报道。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其工作遍布全球,她本人也以其无私的奉献精神获得.............
  • 回答
    3月23日,一位27岁的年轻人分享了自己的相亲经历,称因为穿着“特步”而被对方拒绝。这个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让“特步”这个品牌再次成为焦点。这件事本身,其实折射出当下社会一些微妙的婚恋观和消费观。抛开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不谈,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1. 相亲中的“外在”.............
  • 回答
    这件事嘛,真是挺有意思的,一时间网上也是议论纷纷。阿里程序员穿特步相亲被拒,这事儿说到底,其实触及到了几个挺值得琢磨的点:消费观、社会认同、以及个人价值的体现。咱们先捋一捋这个故事的大概。一个阿里程序员,在咱们很多人眼中,那可是妥妥的“金领”、“高收入人群”的代名词。这个职业本身就带着光环,好像跟“.............
  • 回答
    国庆黄金周,本应是大家出游放松的好时节,结果携程却遭遇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系统大崩溃,让无数预订好的旅客在酒店门口吃了“闭门羹”。这事儿一出,舆论自然炸开了锅。事情的严重性:不仅仅是“不方便”,而是“计划全打乱”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国庆期间,大家都提前做好了周密的旅游计划,预订.............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答案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简而言之,你可以拒绝,但这背后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的法律和实际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没有人,即使是联邦调查局(FBI)特工,有权利在未经你同意的情况下强迫你上车。 美国的法律体系非常重视个人自由和隐私权。任何形式的非法拘禁都是严重的犯罪.............
  • 回答
    关于特朗普竞选团队声称美国大选中出现“死人票”(即已故选民投票)的问题,这一指控在近年来的美国政治中引发了广泛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及其背后的复杂性: 一、“死人票”的具体表现与历史背景1. 概念来源 “死人票”通常指已故选民在选举中被错误登记为合法选民并投票,或其身份信息被盗.............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下令杀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高级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Qasem Soleimani)的决定,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政策上的一项重大且极具争议性的举动。这一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影响深远且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事件背景: 卡西姆·苏莱曼尼的身份和影.............
  • 回答
    特朗普考虑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现已更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举动,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复杂性的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一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特朗普的政治考量与动机: “美国优先”的再审视与调整: 特朗普的核心政治理念是“美.............
  • 回答
    特朗普开设个人官网并承接红白喜事祝词,这一举动在政治和社会层面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以及它可能预示着什么。一、特朗普开通个人官网的直接目的和内容: 保持公众曝光和影响力: 特朗普卸任后,仍然活跃于公众视野,并持续对政治议题发表看法。开设个人官网是他继续与支持者互动.............
  • 回答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事件:时任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冲击并占领了国会大厦,试图阻止国会对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的认证。这场暴力事件导致多人死亡,并对美国民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事件的背景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 2020年11月举行的总统大选由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
  • 回答
    特朗普写信威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美国可能永久“断供”并退出世卫组织,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其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公共卫生、外交关系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等因素。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事件背景回顾: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疫情应对.............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签署的《台湾盟友国际尊重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Respect Act),通常被称为“台北法案”,是一项具有象征意义和实际影响的立法,旨在提升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以下是对这项法案的详细解读:法案的背景和目的: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发.............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19年7月14日发布的推文中,针对四位年轻的民主党女性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艾尔莎·普雷斯利(Ilhan Omar)、拉什达·特莱布(Rashida Tlaib)和艾扬娜·普莱斯利(Ayanna Pressley)—.............
  • 回答
    特朗普称美国“最难对付的国家”不是中俄,而是美国自己,这句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美国政治内部深层的问题,并释放出多重信息,既有对内政治的策略性考量,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执政哲学和对美国国家状况的判断。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字面含义与潜在的批评对象: .............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公开攻击美国军方领导层,指责他们“只知道打仗,让军火商开心赚钱”,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特朗普的言论核心及可能的动机: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军事行动的质疑和厌倦: 特朗普在竞选和任内都多次表达过对美国过度介入海外冲突的厌.............
  • 回答
    关于罗伯特·特朗普(Robert Trump)因病去世一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1. 基本情况概述: 逝世时间与地点: 罗伯特·特朗普于2020年8月15日,在纽约一家医院去世,享年71岁。 死因: 他的家人及白宫都表示,罗伯特·特朗普因病去世,但具体病情并未详细公开。有媒体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