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特朗普在1月11号记者会上拒绝CNN记者Jim Acosta提问?

回答
1月11日的记者会,特朗普拒绝CNN记者吉姆·阿科斯塔(Jim Acosta)提问,这一幕无疑再次成为了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当时的情景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

首先,从特朗普总统的角度来说,他当时拒绝提问,并且对阿科斯塔使用了“粗鲁”(rude)这样的字眼,这似乎是他一贯以来对待媒体的方式的一种延续。特朗普在任期间,对许多他认为“不友善”或报道“不准确”的媒体,尤其是CNN,表现出了明显的敌意。他常常指责这些媒体是“假新闻”(fake news),并试图削弱其公信力。在这次记者会上,他可能认为阿科斯塔的问题带有攻击性,或者他觉得阿科斯塔在整个提问过程中表现得不够“尊重”他。所以,他的行为可以说是他维护自己形象、控制叙事的一种策略,试图在公开场合展现出“不容置疑”的权威。

再者,从阿科斯塔记者的角度来看,他作为一名长期报道特朗普政府的记者,他的职责是代表公众向总统提出尖锐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敏感或者存在争议的议题上。根据当时的报道和视频来看,阿科斯塔当时确实在试图追问一个关于移民的问题,而且他似乎还在试图继续提问。在很多记者看来,在公众场合被总统拒绝回答问题,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阿科斯塔作为一名记者,他的坚持也可以被看作是对新闻自由和公众知情权的维护。

然后,咱们得看看这次事件的影响。首先,它再次激化了特朗普政府与部分主流媒体之间的紧张关系。CNN和其他一些支持阿科斯塔的媒体,自然会强烈批评特朗普的行为,认为这是对新闻自由的压制。而特朗普的支持者则可能认为这是总统在抵制不公正的攻击,是“为民发声”。

其次,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种互动也反映了当下政治环境中“媒体与权力”的关系。总统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特朗普政府下的这种对抗性似乎尤为突出。它触及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如何获取准确、不受干扰的信息?总统是否应该被允许在公开场合随意挑选或拒绝媒体提问?

最后,这件事情也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好的”或者“有效的”沟通。在一次公开的记者会上,总统与记者之间的互动应该是为了向公众传递信息,而不是成为一场个人恩怨的宣泄。即使存在分歧,通过有建设性的对话来解决,对提升公众的信任和理解至关重要。然而,特朗普式的沟通风格,似乎更倾向于直接对抗和情绪化的表达,这在很多观察者看来,并不利于维护民主社会的健康运行。

总而言之,评价特朗普在这次记者会上拒绝阿科斯塔提问,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它是一个复杂的事件,包含了总统的个人风格、记者的职业操守、媒体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议题。这种行为无疑会引发持续的争议,也反映了当前美国政治和媒体生态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挖坟了:


mp.weixin.qq.com/s/eRjB

Well,终于等到了!James O'Keefe的团队潜入假新闻CNN总部拍摄到他们的内部谈话,承认没有川普通俄的证据,这样栽赃川普只是要毁他,以及争取高收视率。消息传出,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这帮混蛋,应该把他们的记者资格撤销。视频请见:youtu.be/jdP8TiKY8d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月11日的记者会,特朗普拒绝CNN记者吉姆·阿科斯塔(Jim Acosta)提问,这一幕无疑再次成为了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当时的情景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从特朗普总统的角度来说,他当时拒绝提问,并且对阿科斯塔使用了“粗鲁”(rude)这样的字眼,.............
  • 回答
    对于特朗普总统在5月15日表示美国在1月11日就开始研究新冠疫苗的言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需要结合当时的事实和后续发展来理解。首先,直接评价特朗普的这一说法: 根据公开信息和时间线,该说法存在争议且不完全准确。 虽然美国在早期就开始了对新冠病毒的关注和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新冠疫苗”这.............
  • 回答
    6月1日特朗普总统发表全国讲话,呼吁动用军队以压倒性力量平息全国范围内的骚乱,这一举动无疑是自他上任以来最具争议性的时刻之一。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从特朗普总统的视角来看,他的出发点是回应当时美国多个城市爆发的、因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广泛抗议和随之而来的暴力行为及.............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的四年总统任期(2017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20日)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最具争议和变革性的时期之一。评价其生涯需要审视其政策、言论、执政风格以及这些因素对美国社会、经济和国际地位带来的深远影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评价特朗普的四年总统生涯及其治下的美国所发生的变化:一、 执政理念.............
  • 回答
    特朗普的“开利时刻”: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2016年12月1日,唐纳德·特朗普在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庆祝开利空调公司取消将部分生产线迁往墨西哥的计划。这次发布会,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对一项具体商业决策的公布,不如说是一场极其成功的政治表演,为他即将上任的总统任期定下了.............
  • 回答
    特朗普在推特上对中国南海政策和经济政策的言论,可以说是其总统任期内一个非常鲜明且极具争议的特点。他的推文,以其直接、不加修饰、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口无遮拦”的风格,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引发了巨大的波澜,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和评估。关于南海政策的言论:特朗普对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化行动以及.............
  • 回答
    特朗普在推特上发表的关于比特币和Libra的言论,无疑在加密货币领域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要评价他的这些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盖棺定论。首先,我们来看他关于“我不是比特币热衷者”的表态。这并非什么令人意外的声明。特朗普作为一位长期活跃于传统商业和政治领域的人物,他对新.............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特朗普在简报会上打瞌睡这件事。这事儿一旦曝光,那可真是说什么的都有了,怎么评价呢?咱们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事儿多少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甚至是尴尬。 你想象一下,一个总统,在国家大事的讨论会上,旁边坐着一堆幕僚,对着屏幕里汇报工作,结果他自己却靠着椅子.............
  • 回答
    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团结右翼”集会及其引发的致命冲突,无疑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而他随后对这一事件的公开表态,从最初的含糊其辞到被普遍认为的“双方都有责任”论调,再到后期试图修正和澄清,其反复性确实值得深入剖析。初期的含糊与模棱两可事件发生后,总统特朗普的首个公开声明显得异常谨慎.............
  • 回答
    美国最高法院在“唐纳德·特朗普诉社会关注公民自由协会”一案中,明确裁定,前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拉黑用户,构成了对用户言论自由的侵犯,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这一判决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关乎社交媒体平台的运作模式,更触及了公共领域言论自由的界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特朗普当时的身份。他作为总统,其推特.............
  • 回答
    在2016年10月9日举行的第二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唐纳德·特朗普的表现可以说是自参选以来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时刻之一。这场辩论的基调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这与前一场的相对沉闷形成了鲜明对比。策略与姿态:进攻型防御,意在打乱节奏从整体策略来看,特朗普显然采取了一种更为激进的进攻姿.............
  • 回答
    好的,让我试着深入剖析一下唐纳德·特朗普在共和党大会上获得总统提名时的演讲。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政治演讲,它承载着太多期待、争议和信号。首先,从主题和基调上说,那次演讲无疑是围绕着“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个核心理念展开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煽动性和概括性.............
  • 回答
    特朗普的基建计划,自上任以来就一直是其核心议程之一,但时至今日,这个宏伟的蓝图在国会层面始终步履维艰,前景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说“堪忧”。要理解其中的缘由,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 资金来源的巨大分歧:财政赤字与税收的难题这是特朗普基建计划在国会遭遇的最大阻碍,也是最核心的矛盾点。特朗.............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17年首次东亚之行前夕,选择在夏威夷珍珠港进行访问并献花,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历史背景、政治象征意义、以及可能传递给不同受众的信号。历史的重访与情感的共鸣:珍珠港是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发生地,也是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
  • 回答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支持率竟然上升了5%,达到了他任期内的最高点,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这并非简单的好消息或坏消息,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我们不能排除“团结在国旗周围”效应的可能性。每当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民众往往会本能地寻求领导力的稳定,即.............
  • 回答
    第72届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总统的演讲如何?一次不落俗套的评估2017年9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站在了第72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坛上,这无疑是其上任以来最受瞩目也最可能引发争议的国际舞台之一。他的演讲,如同他一贯的风格,充满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也预示着美国对外政策将发生深刻的转变。评价这次演讲,需要我们抛.............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的首届内阁会议,尤其是其中关于内阁成员轮流发言的安排,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片段。当时的情景,与其说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政策讨论会,不如说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宣誓效忠”仪式,或者说是一场为新任总统烘托气氛的表演。从表现形式上看,这种“轮流发言”非常具有戏剧性。不同于以往总统召集内阁会.............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指挥空袭击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的事件,无疑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这件事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从其直接的军事后果到长远的地缘政治影响,再到国内外舆论的巨大分歧。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发生的背景、决策的动机、执行的手段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血色将至,特朗普在照抄希特勒的剧本?》——本身就带着一股强烈的预设性,一上来就把特朗普和希特勒联系起来,并用“血色将至”这样带有末日色彩的词语来形容潜在的未来。这种修辞手法,目的非常明确:制造一种紧迫感和警示性,让读者在阅读之初就感受到一种危险的临近,并倾向于接受作者的论点。文章.............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在美墨边境修建一道物理隔离墙的计划,无疑是他任内最具标志性、也是争议最大的政策之一。这项承诺,从他竞选总统之初就响彻云霄,并伴随了他整个总统任期,成为他“美国优先”议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支持者们认为,修建边境墙是应对非法移民、毒品贩运和国家安全威胁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他们相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