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特朗普在简报会上打瞌睡的行为?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特朗普在简报会上打瞌睡这件事。这事儿一旦曝光,那可真是说什么的都有了,怎么评价呢?咱们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事儿多少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甚至是尴尬。 你想象一下,一个总统,在国家大事的讨论会上,旁边坐着一堆幕僚,对着屏幕里汇报工作,结果他自己却靠着椅子,眼睛一闭,睡着了。这画面感是不是有点太强了?普通人工作打瞌睡,可能会被老板训斥,会被同事开玩笑,总之,形象肯定受影响。放在总统身上,虽然有特权,但这种镜头一旦被捕捉到,就很容易被放大,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大家会想:这国家大事就这么无聊吗?还是他昨晚没睡好?或者,他对这个会议有多重视?

其次,从政治传播和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负面信号。 总统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何况是总统这种级别的公众人物。特朗普竞选的时候,就非常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和言论来吸引眼球,塑造自己的“行动派”、“强硬派”人设。但如果他在重要会议上显得精神不振,甚至睡着,这就会与他一贯宣扬的“精力充沛”、“时刻准备着”的形象产生巨大的反差。这无疑会削弱他在支持者心中的领导力,也会给反对者提供攻击的素材。毕竟,谁愿意把国家的未来交给一个连会议都无法集中精神的人呢?这种行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可能被解读为对会议内容、对在场人员、甚至对整个国家事务的不重视。

再者,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背后的原因,尽管这很难有确凿的答案。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工作压力太大,身体疲劳的表现。总统工作强度确实是巨大的,日理万机,各种会议、会谈、决策,精神高度紧张,确实可能出现疲劳。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更多的是同情,而不是指责。毕竟,人不是铁打的。也有人会猜测,是不是会议内容太枯燥,或者他已经对相关议题了如指掌,觉得没必要全程 집중。特朗普本人是否真的对某些议题提不起兴趣,这很难说。他是一个喜欢刺激和快速反馈的人,而一些政策讨论可能确实比较冗长乏味。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单纯的生理因素,比如熬夜、身体不适等等。不过,在不清楚具体情况的时候,随意揣测也容易失之偏颇。

最后,从媒体和公众舆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会激起什么样的反应? 媒体肯定会抓住这个“新闻点”大做文章,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会纷纷报道,配上照片或视频。公众的评论区会炸开了锅,支持者可能会辩护说“总统也是人,也会累”,或者认为是对手的恶意炒作。而反对者则会借此机会抨击他的领导能力和责任心。整个事件会再次加剧社会的撕裂,让本已复杂的政治话题变得更加热闹非凡。

总而言之,特朗普在简报会上打瞌睡这事儿,如果从纯粹的“事实”来看,可能只是一个个人行为。但一旦放在总统这个放大镜下,它就承载了太多的象征意义和潜在的解读空间。它不仅仅是“睡了多久”、“睡在哪一刻”的问题,更是关于领导力、责任感、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形象管理的一系列讨论。它可能无意中暴露了他某些方面的状态,也可能被对手巧妙地利用来攻击他,最终对他的政治声誉产生影响。这种事情,就像一把双刃剑,怎么去看,怎么去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待特朗普本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钟南山-福西博士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4599267068784640


我来解释下为啥Dr. Fauci为啥忍不住笑吧。川皇在发言中又提到Deep State Department这个概念(意思是深层政府,政府中的隐形政府,好比阴谋论中的蜥蜴人政府),我觉得信达雅的翻译就是“我们中出了一伙工贼”

感谢@RockyPeng

Trump: You know what I'd like to do?I'd like him to go back to the State Department or as thay call it,the Deep State Department,if you don't mind.I'd like to have him go back and do his job.So does anybody have any question?

user avatar

我给大家翻译翻译什么叫瞌睡上头,胜券在握。

《纽约封城日记》

2020.3.21上午,部队已经进了纽约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4881774976876544

美国大兵杀进纽约武装封城了!关键地点荷枪实弹把守,所到之处任何人不准出门,家里没有粮食的就快饿死了,矿泉水早就断货了,自来水里面据说已经下毒了。

听说半夜还有美军大卡车运尸体,一车一车往外拉,太恐怖了!路边的手机一大堆没人要,一打听,所有机主都已经下葬了…


没想到最不靠谱的预言它竟然也成真!

一车一车往外拉倒没有,冷冻车进城成真了。



我有个朋友说,见人就扫射。专门打黑绿墨,一个不留,见一个杀一个,反正他们没钱检测,检测越少确诊越少,只要不是因为生病死的就不计算在内,不予公布。


大姨妈的小舅子的邻居家外甥女在纽约,她是贫民窟的一个墨西哥黑人穆穆拉拉,曾经有个中产家庭,但是因为治疗美国肺炎(轻症)。短短二十天医药费就突破了30万美金,后来因为欠费被迫中断治疗被赶出医院,昨天和黑人朋友们砸开了超市想为他八个月的孩子偷几罐奶粉和尿不湿,结果被美国大兵用机关枪扫射,现在腿部中枪,很怕。


white house 朋友说华尔街现在满地股票,期权,债券,根本没人要。他幼儿园同学抢了一把,拼命往家跑。到处找没人,没摄像头地方蹲。还好晒的加州阳光多,不是那么显眼,算是跑出来了。可是店铺都抢空了,有钱花不出去。

刚调过来那些所谓方舱船其实都是集中营,只见进不见出。一卡车一卡车的往里面送。那大烟筒一整天一整天的冒黑烟,周围跟下雪了一样,一地灰白灰白的。你猜猜那都是啥?


据一个五角大楼朋友说,清明前再控制不住就要核弹清场了。到底清哪里他也不清楚。大家现在都很怕,因为一旦跑错了城市,到地方就隔离,想跑都跑不出来了。


熔断保平安,降息大法好!


这帮孙子上个月就这么恶心咱们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4893228048478208

美国民众表示,多大点事,嗨完了再说。


3!2!1!走!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美国最新进展,上头了,真的上头了。




震惊!查尔斯王子检测阳性!



媛媛日记3.29

媛媛日记3.31

user avatar

SARS-CoV-2病毒神经系统症状可分为三类:

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疾病(包括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共济失调,急性脑血管疾病和癫痫病等)。

2.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垂体功能减退,低渗,低血尿症和神经痛等)。

3.骨骼肌症状。

建议CT检查并测咽拭子、脑脊液核酸。

来源: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user avatar

疫情困扰美国时期、又恰逢总统竞选临近,特朗普的一言一行、负面新闻都会被对手和好事者捕捉下来,成为攻击和茶余饭后的笑料。

等着吧,好戏还在后头呢:

1、特朗普得罪太多人了;

2、竞选临近,面对困局、民主党的挑战,特朗普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咱们安心吃瓜就好!


话说回来,公众场合打瞌睡已经是是特朗普的传统艺能了。


2017年北约峰会期间,特朗普与各国领导人合影的时候,特朗普就在梅姨旁边打瞌睡。



2018年2月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斯特林,特朗普在海关和边境保护国家目标甄别中心主持会议,听取汇报打瞌睡。



2019年6月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的白金汉宫设宴款待来访的特朗普。在伊丽莎白二世致辞的时候,特朗普在一旁打瞌睡。



2019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美国纽约召开,世界各国领导人针对全球变暖等议题展开讨论。特朗普打盹,旁边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十分尴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特朗普在简报会上打瞌睡这件事。这事儿一旦曝光,那可真是说什么的都有了,怎么评价呢?咱们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事儿多少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甚至是尴尬。 你想象一下,一个总统,在国家大事的讨论会上,旁边坐着一堆幕僚,对着屏幕里汇报工作,结果他自己却靠着椅子.............
  • 回答
    特朗普在推特上对中国南海政策和经济政策的言论,可以说是其总统任期内一个非常鲜明且极具争议的特点。他的推文,以其直接、不加修饰、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口无遮拦”的风格,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引发了巨大的波澜,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和评估。关于南海政策的言论:特朗普对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化行动以及.............
  • 回答
    特朗普在推特上发表的关于比特币和Libra的言论,无疑在加密货币领域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要评价他的这些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盖棺定论。首先,我们来看他关于“我不是比特币热衷者”的表态。这并非什么令人意外的声明。特朗普作为一位长期活跃于传统商业和政治领域的人物,他对新.............
  • 回答
    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团结右翼”集会及其引发的致命冲突,无疑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而他随后对这一事件的公开表态,从最初的含糊其辞到被普遍认为的“双方都有责任”论调,再到后期试图修正和澄清,其反复性确实值得深入剖析。初期的含糊与模棱两可事件发生后,总统特朗普的首个公开声明显得异常谨慎.............
  • 回答
    1月11日的记者会,特朗普拒绝CNN记者吉姆·阿科斯塔(Jim Acosta)提问,这一幕无疑再次成为了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当时的情景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从特朗普总统的角度来说,他当时拒绝提问,并且对阿科斯塔使用了“粗鲁”(rude)这样的字眼,.............
  • 回答
    美国最高法院在“唐纳德·特朗普诉社会关注公民自由协会”一案中,明确裁定,前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拉黑用户,构成了对用户言论自由的侵犯,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这一判决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关乎社交媒体平台的运作模式,更触及了公共领域言论自由的界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特朗普当时的身份。他作为总统,其推特.............
  • 回答
    在2016年10月9日举行的第二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唐纳德·特朗普的表现可以说是自参选以来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时刻之一。这场辩论的基调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这与前一场的相对沉闷形成了鲜明对比。策略与姿态:进攻型防御,意在打乱节奏从整体策略来看,特朗普显然采取了一种更为激进的进攻姿.............
  • 回答
    好的,让我试着深入剖析一下唐纳德·特朗普在共和党大会上获得总统提名时的演讲。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政治演讲,它承载着太多期待、争议和信号。首先,从主题和基调上说,那次演讲无疑是围绕着“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个核心理念展开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煽动性和概括性.............
  • 回答
    特朗普的基建计划,自上任以来就一直是其核心议程之一,但时至今日,这个宏伟的蓝图在国会层面始终步履维艰,前景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说“堪忧”。要理解其中的缘由,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 资金来源的巨大分歧:财政赤字与税收的难题这是特朗普基建计划在国会遭遇的最大阻碍,也是最核心的矛盾点。特朗.............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17年首次东亚之行前夕,选择在夏威夷珍珠港进行访问并献花,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历史背景、政治象征意义、以及可能传递给不同受众的信号。历史的重访与情感的共鸣:珍珠港是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发生地,也是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
  • 回答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支持率竟然上升了5%,达到了他任期内的最高点,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这并非简单的好消息或坏消息,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我们不能排除“团结在国旗周围”效应的可能性。每当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民众往往会本能地寻求领导力的稳定,即.............
  • 回答
    第72届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总统的演讲如何?一次不落俗套的评估2017年9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站在了第72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坛上,这无疑是其上任以来最受瞩目也最可能引发争议的国际舞台之一。他的演讲,如同他一贯的风格,充满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也预示着美国对外政策将发生深刻的转变。评价这次演讲,需要我们抛.............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的首届内阁会议,尤其是其中关于内阁成员轮流发言的安排,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片段。当时的情景,与其说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政策讨论会,不如说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宣誓效忠”仪式,或者说是一场为新任总统烘托气氛的表演。从表现形式上看,这种“轮流发言”非常具有戏剧性。不同于以往总统召集内阁会.............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指挥空袭击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的事件,无疑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这件事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从其直接的军事后果到长远的地缘政治影响,再到国内外舆论的巨大分歧。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发生的背景、决策的动机、执行的手段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血色将至,特朗普在照抄希特勒的剧本?》——本身就带着一股强烈的预设性,一上来就把特朗普和希特勒联系起来,并用“血色将至”这样带有末日色彩的词语来形容潜在的未来。这种修辞手法,目的非常明确:制造一种紧迫感和警示性,让读者在阅读之初就感受到一种危险的临近,并倾向于接受作者的论点。文章.............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在美墨边境修建一道物理隔离墙的计划,无疑是他任内最具标志性、也是争议最大的政策之一。这项承诺,从他竞选总统之初就响彻云霄,并伴随了他整个总统任期,成为他“美国优先”议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支持者们认为,修建边境墙是应对非法移民、毒品贩运和国家安全威胁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他们相信.............
  • 回答
    关于美东时间2016年3月11日反特朗普(Trump)团体在芝加哥引发的暴力冲突,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是一场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事件,反映了当时美国政治环境中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紧张。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评价,涵盖了背景、冲突过程、影响以及多方面的解读:一、 事件背景: 特朗普竞选的争议.............
  • 回答
    要评价蓬佩奥在共和党大会上的讲话,尤其是考虑到他打破传统的做法,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从政治策略的角度来看,蓬佩奥的出现和讲话本身就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秀”。 巩固忠诚度,收割基本盘: 特朗普的政治生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核心支持者的忠诚。蓬佩奥作为特朗普政府中重要的外交“鹰派”人物,在.............
  • 回答
    博古特那条推特,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说实话,我看了之后,心里滋味挺复杂的。一方面,我理解作为一个运动员,他可能对规则的公平性和执行有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这种公开评论,特别是发生在孙杨被禁赛这样一个敏感时期,确实容易引起争议。咱们先捋一捋当时的情况。孙杨的禁赛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那涉及到.............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