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目前的历史剧多拍满清,而几乎没有明朝的历史剧?

回答
为什么历史剧多拍满清而少明朝?一个多维度的探究

纵观近年来国内历史剧市场,清朝无疑是“宠儿”,从《甄嬛传》的宫斗权谋到《康熙王朝》的盛世风华,再到《雍正王朝》的铁腕治国,再到近年《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女性视角下的宫廷剧,似乎清朝的历史题材层出不穷,且往往能引发巨大的市场反响。相比之下,明朝的历史剧则显得“门庭冷落”,虽然偶有出现,但要么是历史改编幅度较大,要么市场反响平平。

这种现象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 历史题材的吸引力、创作的难度、审查制度的考量、观众的接受度以及市场的商业逻辑 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历史题材的吸引力与“好讲性”

1. 清朝的戏剧冲突与人物塑造的丰富性:

过渡时期的动荡与变革: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从满族入关建立政权,到巩固统治、实现大一统,再到晚清的衰落与对外战争,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和剧烈的人物命运起伏。这种动荡与变革本身就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宫廷斗争的经典样本: 清朝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尤其是康乾盛世之前的几位皇帝之间的斗争,以及后来的后宫争宠,为历史剧提供了永恒的戏剧冲突点。《甄嬛传》等剧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宫廷斗争题材的强大吸引力。
民族融合与文化碰撞: 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如何治理汉族占多数的社会,如何处理与汉族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张力的课题。这为剧本创作提供了深度的思考空间。
改革与开放的早期尝试: 康乾盛世虽然被认为是“闭关锁国”,但清朝在早期也并非完全保守,例如海禁政策的松紧变化,以及与西方国家有限的贸易往来,都包含着一些值得挖掘的细节。
晚清的悲情与反思: 晚清的腐败、内忧外患,以及人民的抗争,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序幕。这种悲情色彩和民族复兴的诉求,能够引起当下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历史反思。

2. 明朝历史的“不便性”与题材选择的局限性:

“积重难返”的晚明景象: 相比之下,明朝后期,尤其是万历皇帝之后,政治腐败、党争激烈、宦官专权、财政枯竭等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尖锐。虽然这些也是戏剧冲突的来源,但描绘起来很容易陷入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直接呈现,需要更精巧的叙事技巧来避免单调和说教。
“文弱”的皇帝形象的挑战: 明朝后期,不少皇帝的个人形象并不如清朝的康雍乾等那样励精图治、充满传奇色彩。例如天启皇帝的木匠爱好,崇祯皇帝的勤勉却无力回天,这些形象的塑造需要更高的艺术功力,否则容易显得沉闷或过于悲情。
历史的“复杂性”与“敏感性”: 明朝的灭亡,是内因外患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结构问题。要将其浓缩成一部引人入胜的电视剧,需要极高的驾驭能力。同时,明朝作为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灭亡的原因和过程,以及清朝的入关,在历史上存在着一些敏感的议题,在创作和审查上可能需要更加谨慎。

二、 创作的难度与叙事策略

1. 清朝剧本创作的“成熟模式”与“成功经验”:

宫廷剧的成熟体系: 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宫廷剧,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叙事模式:清晰的人物关系、层层递进的矛盾、巧妙的权谋设计、精美的服化道制作。这种模式已经被市场验证过,更容易吸引投资和观众。
传奇皇帝的魅力: 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皇帝,在历史上本身就具备传奇色彩,他们的治国之道、个人经历,为编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人物原型,更容易塑造出有魅力的角色。
观众的熟悉度: 多年的清宫剧熏陶,使得观众对清朝的服饰、礼仪、生活方式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接受度,降低了观剧的门槛。

2. 明朝剧的创作挑战:

缺乏成熟的叙事范式: 明朝的历史题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缺乏像清宫剧那样的成熟叙事范式。例如,描写明朝的政治斗争,可能不像后宫争宠那样直观和易于观众理解。
人物塑造的困境: 如前所述,一些明朝皇帝的形象塑造难度较大。而描写明朝的文臣武将,虽然也有不少英雄人物,但可能不如清朝的某些人物那样具有鲜明的戏剧性。
历史细节的还原与改编的平衡: 要真实还原明朝的历史细节,需要深入的研究和考证,这会增加创作的难度和成本。而如果过度改编,又可能引起历史爱好者的不满。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明朝剧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 审查制度的考量

1. 审查制度的“潜在影响”与“趋利避害”:

“历史虚无主义”的警惕: 某些历史题材,如果处理不当,容易触碰“历史虚无主义”的红线。清朝作为一个相对“遥远”且已经被历史定性的王朝,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明朝更容易规避这种风险。
对“落后”的描绘的敏感度: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对外战争失败等情节,如果描绘得过于直接,可能会被解读为对中华民族某些历史时期的否定或矮化,在审查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民族性与朝代更替的敏感性: 清朝的建立与明朝的灭亡涉及到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朝代更替问题。虽然这是历史的常态,但在当前的政治语境下,如何处理这些敏感议题需要格外小心。而明朝作为汉族建立的王朝,其“正统性”似乎更加明确,反而可能在某些方面让一些创作者望而却步,或者说,与其冒着可能的政治风险,不如选择相对“安全”的清朝。
“戏说”与“正说”的界限: 审查制度鼓励“主旋律”和“正能量”,而清朝历史上的一些励精图治的君主和繁荣时期,更容易与这些要求契合。而明朝后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可能更偏向于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制度的弊端,这在“正说”层面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四、 观众的接受度与市场偏好

1. 清朝剧的“大众化”与“情感共鸣”:

宫廷女性的生存法则: 近年的清宫剧,尤其是以女性视角为主的剧集,成功地将权力斗争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女性观众。观众往往对宫廷中的人情冷暖、勾心斗角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关注度。
熟悉的时代背景与人物: 经过多年的影视作品熏陶,观众对清朝的服装、妆容、建筑风格等已经比较熟悉,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爽感”与“治愈”的需求: 一些清宫剧,例如《延禧攻略》,通过塑造“黑莲花”式的女主角,满足了观众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复仇”和“逆袭”的心理需求,带来了所谓的“爽感”。而另一些剧则通过描绘帝王将相的胸怀和抱负,满足观众的精神寄托。

2. 明朝剧的“接受度”与“吸引力”的相对较低:

缺乏现象级的爆款: 缺乏能够像《甄嬛传》那样引发全民讨论的现象级明朝历史剧,导致观众对明朝题材的关注度相对不高。
历史知识的门槛: 明朝历史的某些事件和人物关系可能相对复杂,对于非历史爱好者来说,理解起来可能需要一定的门槛。
“历史包袱”的顾虑: 部分观众可能对明朝历史存在一些刻板印象,例如认为其政治黑暗,或者其科技不如西方发达等,这可能影响了他们对明朝历史剧的期待。

五、 市场的商业逻辑与投资回报

1. 投资风险与回报的考量:

成熟的商业模式: 清朝剧,特别是宫廷剧,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包括演员阵容、制作团队、宣传推广等,投资方对这类剧的票房和收视率有更清晰的预期,投资风险相对较低。
IP价值的开发: 一些成功的清朝历史剧,例如《甄嬛传》,已经成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IP,其衍生的游戏、商品等也能带来持续的商业价值。
明朝剧的未知性: 投资明朝历史剧,则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未知数,包括观众的接受度、题材的吸引力、创作的难度等,投资方可能会更加谨慎。

2. 题材的“新鲜感”与“差异化”的战略选择:

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虽然清朝剧多产,但这也导致了题材的同质化竞争,很多剧集的模式和套路相似,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潜在的市场空白: 理论上,如果能够拍出一部优秀的明朝历史剧,例如以明朝的科技、文化、航海等为切入点,或许能填补市场空白,获得独特的市场地位。但能否成功,依然充满挑战。

总结而言, 目前历史剧“偏爱”满清而“冷落”明朝,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 历史题材本身的戏剧性、创作难度、审查制度的潜在影响、观众的接受度和市场商业逻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清朝历史提供了一系列更容易被影视化、更具市场吸引力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原型,同时也有了成熟的创作模式和观众基础。而明朝历史,虽然同样辉煌而复杂,但在影视化过程中面临着更高的创作门槛、更复杂的审查考量以及尚未被完全发掘的市场潜力。

未来,随着历史认知和创作手法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对多样化题材需求的增加,我们也有理由期待更多精彩的明朝历史剧的出现,它们或许能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但在此之前,“满清热”的现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诸位的抬爱~资料的搜集整理一部分来自于平日的积累和观看后的记忆,也得益于各在线播映网站的分类条目。不过,由于有很多片子发行时间播映时间并非在同一年,甚至相隔好几年的,更有甚者几乎没在电视台放映,直接走了网络播映和音像制品渠道。因资料来源不统一,会存在年份误差。

如果以古装戏来搜集,数目会比这个多很多,但有很多古装戏完全不涉及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甚至朝代或架空,或混杂的,绝大多数就没有算进来了。至于武侠片,电视剧翻拍时多少还注意一些朝代感的呈现,就算在内了。穿越都行,武侠多少也行啦~。当然,如果以历史戏来衡量,诸位可自动忽略一些~再次感谢~!

**************************************************************************************************************

以明朝为背景的电视剧还是很多的,不管是正剧、戏说还是瞎扯的……当然,不如辫子戏每年都有一定的数量保证~。

其实,以其他朝代,如汉、唐、宋等时期为背景的作品 在过去十年里也不少呀~

------------------------------------------------------------------------------------------------------------------------------------------

下面列个不完全的统计 从2000年至今 国产电视剧中历史或古装题材的片子朝代各有些什么片子

首先是明朝背景或沾点边滴~

2000年 [绝色双娇]、[三少爷的剑]、[陆小凤]、[皇嫂田桂花]、[海瑞传奇]、[帝师刘伯温]……

2001年 [笑傲江湖]李亚鹏版、[新女驸马]、[海瑞]……

2002年 [英雄]、[热血忠魂之独行侍卫]、[穿越时空的爱恋]、[雷峰塔英雄传]……

2003年 [倚天屠龙记]苏有朋版、[萍踪侠影]……

2004年 [连城诀]、[风流少年唐伯虎]、[名扬花鼓]、[长河东流]、[无忧公主]、[大英雄郑成功]……

2005年 [江山风雨情]、[永乐英雄儿女]、[正德演义]、[大明王朝惊变录]、[三揭皇榜]、[大明天子]、 [凤临阁]、[谁主中原]……

2006年 [武林外传](+_+穿越都算嘛这个也该算)、[朱元璋]、[武当]、[传奇皇帝朱元璋]、[天下]

[大槐树]……

2007年 [碧血剑]、[萍踪侠影录]、[大祠堂]、[再生缘]、[皇上二大爷]、[锦衣卫]、[大明奇才]

[大明帝国夜来风雨]、[明朝拜金女]、[大明王朝1566]……

2008年 [太安堂玉井传奇]

2009年 [吴承恩与西游记]、[包三姑外传]、[胭脂红]、[民族英雄郑成功]

2010年 [倚天屠龙记]邓超版、[万历首辅张居正]、[怒海雄心]、[大明太子府风云]

2011年 [后宫]、[洪武大案]……

2012年 [皮五传奇]、[木府风云]

2013年 [笑傲江湖]霍建华版、[龙门镖局]、[江南四大才子]、[大明按察使]

可以看出05到07这三年历史正局比较多,掀起了一股小热潮


然后是汉朝滴,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内~~

2000年 [八岁龙爷闹东京]

2001年 [乌龙闯情关]……

2002年 [蝶舞天涯]、[曹操与蔡文姬]、[大汉天子1]……

2003年 [骊姬传奇]……

2004年 [大汉天子2]、[凤求凰]、[大汉巾帼]……

2005年 [大汉天子3]、[汉武大帝]……

2006年 [楚汉风云]、[昭君出塞]、[梁山伯与祝英台]、[大汉悲歌]、[胡笳汉月]、[北魏冯太后]……

2007年 [王昭君]、[夜郎王]……

2008年 [东方朔]、[母仪天下]、[孔雀东南飞]、[赤松山魂]

2009年 [美人心计]……

2010年 [新三国]、[大将军韩信]……

2011年 [大风歌]

2012年 [曹操]、[陆贞传奇]、[楚汉传奇]

2013年 [新洛神]、[兰陵王]、[花木兰传奇]

当年借着 晓明帝和宝国帝的影响力 汉风还是很猛滴~

接着再来看看隋唐~~~

2000年 [大明宫词]、[红拂女]、[乱世桃花]……

2001年 [文成公主]、[程咬金]……

2002年 [大唐情史]……

2003年 [倩女幽魂]、[至尊红颜]、[大唐歌飞]、[护国良相狄仁杰]、[千古风流一坛醋]……

2004年 [神探狄仁杰1]、[隋唐英雄传]、[秦王李世民]……

2005年 未知

2006年 [神探狄仁杰2]、[刁蛮公主]、[薛仁贵传奇]、[开创盛世]、[君子好逑]、[无字碑歌]

[鉴真东渡]……

2007年 [大唐游侠传]、[大唐芙蓉园]、[日月凌空]、[隋炀帝]、[吴越钱王]、[贞观长歌]、[贞观之治]

2008年 [神探狄仁杰3]、[根在中原]

2009年 未知……

2010年 [杨贵妃秘史]、[神断狄仁杰]……

2011年 [新西游]、[唐宫美人天下]、[大唐双龙传]、[武则天秘史]、[唐朝浪漫英雄]

2012年 [薛丁山]、[隋唐英雄]、[薛平贵与王宝钏]、[大唐女将樊梨花]、[太平公主秘史]

2013年 [隋唐演义]、[舞乐传奇]、[新西厢记]、[唐宫燕]

嗯,唐朝基本上就是秦王、玄宗、媚娘、梁公仁杰这几位的事,元芳你造吗?还有,唐国强果然没白姓唐啊~唐朝几个有头脸的皇帝貌似他都演过……

然后辽宋夏金元时期,五代十国也沾点边的~~~~

2000年 [少年包青天1]、[成吉思汗]……

2001 [包公生死劫]、[少年张三丰]……

2002 [少年包青天2]、[无敌县令]……

2003 [射雕英雄传]李亚鹏版……

2004 [杨门虎将]、[凌云壮志包青天]、[新铡美案]……

2005 [大宋提刑官1]、[少年杨家将]、[八大豪侠]、[大宋奇案]……

2006 [白蛇传]、[鼓上蚤时迁]、[神雕侠侣]……

2007 [少年包青天3]、[大宋提刑官2]、[问君能有几多愁]、[棋武士]、[苏东坡]

2008 [射雕英雄传]胡歌版、[新包青天]……

2009 [赖布衣传奇]

2010 [秦香莲]

2011 [倾世皇妃]、[新水浒]、[倾世皇妃]

2012 [穆桂英挂帅]

2013 [精忠岳飞]、[天龙八部]钟汉良版

包大人,包大人~请问这个题目怎么破~?

另外先秦时期的也说说~~~~~

2000年 [乱世英雄吕不韦]……

2001 未知

2002 未知

2003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2004 [荆轲传奇]、[侠影仙踪]、[长平之战]……

2005 未知

2006 [新封神榜]、[越王勾践]……

2007 [南越王]、[卧薪尝胆]……

2008 [大秦直道]、[西风烈]、[兵圣]……

2009 [大秦帝国1]

2010 [古今大战秦俑情]、[孙子大传]、[孔子春秋]……

2011 [虎符传奇]……

2012 [西施秘史]……

2013 [大秦帝国2]、[赵氏孤儿案]……

铁林的吕丞相记忆犹新呐,那个时候瞪眼还比较少~还有三十六计这片也不错,虽然一次齐国举国出征也就百十来人……大秦帝国也是很好的~赵氏孤儿案也可以一看~

-----------------------------------------------------------------------------------------------------------------------------------------

嗯,辫子戏来了,也不绝对,还包括清末民初的一部分~~~~~~

要说以清朝为背景或沾边的片子总量确实很多很多,的确容易让大众认为满荧幕都是满清戏,而没有其他朝代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多,所以内容题材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2000年 [李卫当官1]、[康熙微服私访记3]、[太平天国]、[尚方宝剑]、[金搏虎]……

2001 [铁齿铜牙纪晓岚1]、[草民县令]、[风流才子纪晓岚]、[钱王]、[大清药王]……

2002 [铁齿铜牙纪晓岚2]、[康熙微服私访记4]、[乾隆王朝]、[天下粮仓]、[格格要出嫁]

[布衣知县梵如花]、[皇宫宝贝]、[魂断秦淮]、[梦断紫禁城]、[天下第一丑]、[折扇探花]

2003 [孝庄秘史]、[李卫当官2]、[少年黄飞鸿]、[布衣天子]、[龙票]、[青天衙门1]

[岭南药侠]、[百姓秀才官]、[走向共和]、[施琅大将军]……

2004 [还珠格格3]、[铁齿铜牙纪晓岚3]、[皇太子秘史]、[白手风云]、[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御前四宝]、[白银谷]、[天下第一楼铺]、[原来就是你]、[前门楼子九丈九]、[厨子当官]

[南少林三十六房]、[沧海百年]、[铁血莲花]……

2005 [少年康熙]、[满汉全席]、[清宫风云]、[太祖秘史]、[九品芝麻官]、[宋莲生坐堂]

[红顶商人胡雪岩]、[咸丰王朝之一帘幽梦]、[大清徽商]、[巡城御史鬼难缠]、[京城四少]

[大清官]……

2006 [雪山飞狐]、[乔家大院]、[康熙微服私访记5]、[康熙秘史]、[大清后宫]、[阿有正传]

[青天衙门2]、[李卫辞官]、[东归英雄传]、[铁将军阿贵]、[宫廷画师郎世宁]、[一生为奴]

[德龄公主]、[紫玉金砂]、[人小鬼大刘罗锅]、[钦差大臣]、[盐亨]、[褡裢王爷]、[王爷到]

2007 [杨三姐告状]、[壮士出征]、[新九品芝麻官]、[少年嘉庆]、[台湾第一巡抚]、[金字招牌]

[霍元甲]、[庚子风云]……

2008 [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上书房]、[南北大状]、[最后的王爷]、[台湾1895]、[漕运码头]

[大龙脉]……

2009 [铁齿铜牙纪晓岚4]、[黛玉传]、[少年讼师纪晓岚]、[锁清秋]、[一代大商孟洛川]

2010 [新红楼梦]、[新安家族]、[大丫鬟]、[李卫当官3]、[天地民心]……

2011 [宫锁心玉]、[新还珠格格]、[甄嬛传]、[步步惊心]、[盖世英雄方世玉]、[枪炮侯]……

2012 [美人无痕]、[宫锁珠帘]、[十三格格新传]……

2013[王者清风]、[神医喜来乐传奇]、[独有英雄]……

我已经码不下去了,太多……通常来说分为三段,清初题材的基本都跟明朝纠缠不清,每每看到崇祯的脸在苦逼和狂躁间频繁切换都会为那些个演员的表演捏把汗;清中期的基本就那仨,在剧中那是上马治国,下马治妾;清后期的就全部是自强不息,上到王公下到黎民,各种向列强开炮~

国立也贡献不少~

----------------------------------------------------------------------------------------------------------------------------------------

重申一遍,数据是肯定不完全的,也没那个精力和能力去弄完全……诸位姑且作为参考吧~~~~

从2000年至今 14年间

满清戏 114部,明朝戏 62,汉朝戏 33部,隋唐戏 46部,两宋戏 32部,先秦戏 20部~约

不过满清戏里也有一些跟明朝有关,这些没有算到明朝里面……

实际的片子肯定比这个数据要高,尤其是其他朝代的并非只有这么一些,当然,还有很多古装戏(不能称为历史戏)因为或架空、或神话、或混搭,无法明确具体朝代,不过至少这些戏没大辫子~~

近三四年,满清戏得益于[甄嬛传]、[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的成功,所以宣传上比较常见吧

但其实,同期的其他朝代的话题作品也不少呀。如[洪武大案]、[龙门镖局]、[笑傲江湖]、[楚汉传奇]、[大秦帝国2]、[赵氏孤儿案]、[精忠岳飞]、[天龙八部]、[新水浒]、[神断狄仁杰]……还是蛮多的

当然,满清戏确实比其他的总量要多,识别度也高……能超过满清戏的也就本朝戏啦~

话说写到这里我好像已经忘了为什么答题了………………+_+

提主觉着明朝戏几乎没有,主要还是消息渠道太少,看片太少啦,也确实这几年明朝戏没有什么强力大作,如[大明王朝1566]的作品近年确实没有了。至于明朝戏为什么没有清朝戏多,其他人的答案说得蛮全的啦~

~~~完~~~

user avatar

因为多数观众不关心拍的是哪朝哪代。

地球不围着你转,历史爱好者终究是小众群体。

清朝戏多,主要是得益于清末民初大量极具戏剧性的野史,使得清朝给文艺创作者提供的素材比明朝不知道多到哪儿去了。

比如说:

孝庄和多尔衮之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顺治与五台山的秘密。。。。。。

康熙与姑姑之间发生了什么。。。。。

传位于四阿哥还是传位十四阿哥。。。。

血滴子与吕四娘的故事。。。。。

乾隆与海宁陈家的惊天秘密。。。。。

清朝得益于清末民初野史,有大量极具戏剧性的素材可供发挥,刷出了很强的存在感。形成了马太效应,又使得更多投资人和编剧蹭热度,从而创作出更多的作品。。。

而明朝缺乏类似戏剧性很强的素材可供发挥,仅仅一个游龙戏凤撑不起场面。而如朱元璋活扒贪官皮,朱棣活剐三千宫女之类群众喜闻乐见的场景,又明显过不了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为什么历史剧多拍满清而少明朝?一个多维度的探究纵观近年来国内历史剧市场,清朝无疑是“宠儿”,从《甄嬛传》的宫斗权谋到《康熙王朝》的盛世风华,再到《雍正王朝》的铁腕治国,再到近年《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女性视角下的宫廷剧,似乎清朝的历史题材层出不穷,且往往能引发巨大的市场反响。相比之下,明朝的历史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议题。将波兰当前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简单地归结为“趟浑水”或者不反思历史,可能忽略了波兰自身独特的历史经历和它对当前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认识。首先,我们得明白,波兰的历史与俄罗斯(以及更广泛的东斯拉夫世界)的关系,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
  • 回答
    常凯申(蒋介石)先生的“微操”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被广泛讨论的例子,其中最著名且常被提及的便是您提到的“空投手令给杜聿明”。要详细讲述这些例子,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军事战略以及事件的结果来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的是,对蒋介石军事指挥的评价历来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他缺乏战略眼光,指挥失误频频;.............
  • 回答
    就目前学术界而言,三国历史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既有对传统议题的深入挖掘,也有新视角、新方法的引入。不敢说全知全能,但基于我接触到的信息,可以和你聊聊目前比较热门的几个方向,以及一些我认为还有很大挖掘空间的地方。当前学术界比较热门的三国历史研究方向:1. 社会史与日常生活史的重塑: 不.............
  • 回答
    中国官方历史教材在描述本国历史时,通常聚焦于中国境内发生的事件和朝代,以及与中国核心疆域紧密相关的周边关系。对于中国历史上曾经统治或对俄罗斯境内目前的大片土地(如库页岛、海参崴、贝加尔湖等地)的时期,在官方教材中出现得较少,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遗漏。首先,我们要理解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 回答
    .......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现在X86 CPU上的L1缓存(一级缓存)普遍不像L2、L3缓存那样“能装”。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里面涉及不少设计上的取舍和权衡。首先,咱们得明白L1缓存到底是干啥的。它就相当于CPU最贴身的“小本本”,离CPU核心最近,速度最快。CPU每时每刻都需要数据和指令来干活,L1缓存就是用来.............
  • 回答
    关于“目前已知的UFO上面都没有武器系统”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基于我们现有信息和观察的推论,而这个推论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复杂性。简单来说,我们之所以觉得“没有武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剖析:1. 何为“已知UFO”?首先,我们需要定义“已知UFO”。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不确定.............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汉服文化的一些核心点。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流行汉服,绝大多数都找不到秦朝以前的影子,这背后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汉服”这个概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后世对“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 即使是汉朝,其服饰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和.............
  • 回答
    在国内社交媒体上,我们确实能观察到不少法律人呈现出“公知体质”的倾向。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剖析,我们需要从法律人的职业特质、社交媒体的传播逻辑,以及当下社会文化环境几个维度去理解。首先,我们得说说法律人的职业基因。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关于规则、权利和义务的学问。法律从业者.............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目前没有发现感染酵母菌的病毒,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微生物学、病毒学和生物进化的方方面面。简单来说,不是酵母菌不会被病毒感染,而是我们还没发现,或者说我们发现并研究的病毒相对较少,并且酵母菌本身也进化出了一些抵御病毒的机制。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1. 酵母菌是什么?首先,得明白酵.............
  • 回答
    日本在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领域之所以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并成功向全球输出自身文化,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以及深植于日本社会的一些独特特质。一、 历史积淀与萌芽期(战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崛起奠定基础要理解日本ACGN.............
  • 回答
    网络上政治极端人群的常见称呼,如“粉红”和“公知”,并非偶然出现,它们的形成和流行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演变过程。要理解为何是这两个词,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它们的词源、含义演变、以及在特定历史和网络语境下的作用。 “粉红”的崛起:从爱国符号到特定群体标签“粉红”这个词汇的流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一个当下不少年轻人可能都有的感受。确实,最近几年,在一些社交平台或者茶余饭后,听到关于税务系统年轻人抱怨的声音,好像确实比过去对银行系统的讨论要来得更直接、更频繁一些。这背后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一、税务系统“内卷”与“瓶颈”.............
  • 回答
    “薄利多销”,这四个字听着就带着一股实在劲儿,好像一夜之间,全国各地,从繁华都市到三四线小城,都冒出了那粉白配色的招牌——蜜雪冰城。你说为什么现在好像只有蜜雪冰城这么一家店这么“勇”地玩转这套路?其实这话也不太准确,只能说,蜜雪冰城在这条路上走得最显眼,也最成功,成功到让很多人觉得“这不就是蜜雪冰城.............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当下的社会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实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它投下的影子。这种浮躁,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不沉静、不安分、追求速成、急功近利的状态,它像一根拨乱的弦,让整个社会都绷得紧紧的,不得安宁。那么,这种浮躁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首先,体现在信息爆炸和碎片化获.............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触及了许多敏感的社会议题。如果要详细地探讨为什么在许多人看来男性“本应”反抗女权,但大部分男性却没有这么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我会尽量用一种更贴近日常思考和感受的方式来剖析,避免AI写作的生硬感。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女权”在不同人眼中的样子。很多时候,人们口中的“女权”并.............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在意大利当前面临疫情困境时,选择伸出援手?这其中确实涉及到了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公共卫生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人道主义援助与国际责任的体现: 全球性疫情的共性: 疫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病毒没有国界。在任何国家遭.............
  • 回答
    医规培,一场“水土不服”的改革?中国的医学规培制度,作为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环节,自推行以来,一直伴随着争议。尤其是在规培生群体中,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演变成了集体性的诉求。那么,这个制度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会引起如此强烈的抵触情绪?它真的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吗?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
  • 回答
    咱们聊聊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里提到的温度问题,特别是跟“全新世大暖期”比起来,为啥现在这温度这么高。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看,也得理解清楚几个关键概念。首先,得弄明白报告里说的“现在的温度”指的是什么。通常,IPCC报告里说的“现在”指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造成影响的这个时期,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