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店:做过奶茶店吗?
投资方:没有。
连锁店(招手):我告诉告诉你,开奶茶店,得巧立名目,拉拢自媒体小鲜肉,说这是lifestyle。他们买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买。得钱之后,自媒体小鲜肉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投资方:怎么才七成啊?
连锁店:(皱眉撇嘴)七成是人家的,能得三成还得看他们的脸色。
投资方:谁的脸色?
连锁店:他。
投资方:他?!我大老远的来一趟,就是为了看他的脸色?
连锁店:对!
投资方:来(招呼连锁店靠近),我好不容易赚了点钱,加盟了连锁店,准备当投资方。我还得拉拢自媒体小鲜肉,还得巧立名目,还得看他他妈的脸色,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吗?
连锁店:那你要这么说,买我们的加盟权还真就是跪着要饭的。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这门子呢!
投资方:我问问你,我为什么要开店当老板?我就是腿脚不利索,跪不下去!
连锁店:原来你是想站着挣钱啊。那还是回去踏踏实实地做饮品吧。
投资方:哎~这我就不明白了,我已经当了投资方了,怎么还不如个街边小店的守店人啊?
连锁店:你员工眼里,你是投资方,可是在我们眼里,你就是跪着要饭的,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投资方:寒碜!很他妈寒碜!
连锁店:你是想站着,还是想挣钱呢?
投资方: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连锁店:挣不成。
投资方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保证饮品基本质量”八个大字,啪一声拍桌上:这个能不能挣钱?
连锁店回答:能挣,街边小店来钱慢。
投资方掏出另一张纸,上面写着“便宜且性价比高”七个大字,啪一声拍桌上:这个能不能挣钱?
连锁店:能挣,跪着。
投资方把两张纸放到一起:这个+这个,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连锁店拱手:敢问阁下何方神圣?
投资方:鄙人蜜雪冰城
你太小看蜜雪冰城了,人家那压根不叫薄利多销。
人家那是实打实的研发+供应链吊打一切。
依靠蜜雪冰城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对自研的深入把控,他可以做到口味没有明显差别的情况下,价格比你便宜很多的同时,利润率未必比你低!
这个世界上最让友商绝望的降维打击就是,我全都要,东西比你好(或者差不多),卖的比你便宜,赚的还比你多!
首先通过各种盲盒测试,大家现在已经确定蜜雪冰城的口味是过关的,这说明蜜雪冰城用自己研发的配方,用自己的供应链生产,做到了基本同品质下低成本,卖的便宜还赚的多!
这不叫商业模式,这是硬核科技!那么多奶茶店火锅店,除了天天纠结商业模式,有几个在实打实的研究配方,有几个在实打实的市场调研,有几个在实打实研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
人家肯德基麦当劳是快餐没错,人家研发配方花了多少钱?风靡全国的肯德基蛋挞,配方是人家花了大价钱从澳门一家知名甜品店买的,又花了大价钱去做标准化,成功实现了批量生产,全国一个口味,现在的这些奶茶店呢?除了天天骗加盟费,忽悠上市,又有几个当真在配方研制,新产品研发,供应链和制作工艺标准化的硬核工艺上下功夫?
别光盯着人家便宜,看看人家为了实现这个便宜费了多大的劲,投了多少钱?
顺便打个广告,去年蜜雪冰城还没火的时候的广告。
举个例子,上一个做到这种降维打击的是啥?我印象里是荣耀v20,在华为被制裁前。
全球第一款7nm芯片中端手机,定了2999的价格,结果半年后小米等厂家的高通7nm.出来后,硬是没敢定价超过他。
而他在618,也就是开售8个月之后(友商才3个月),直接打出了1699交个朋友的口号,这就是降维打击,当时我就说了,以我对华为的了解,单说这款机器的毛利率肯定即使在1699的情况下也未必比友商低,这就是自研的威力。
自研,有自己的供应链,我就可以做到在产品整体差不多的情况下,我卖的比你便宜,还赚的比你多。
与商业模式无关,就是简单的只要推力够大板砖也能上天,
蜜雪冰城,一样的。
好多人和我说蜜雪冰城口味还是不如别人,好吧,我错了
提问搞错了一个点,不是薄利就一定多销。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很多薄利的都倒闭了。
蜜雪冰城的成功,最重要还是靠三个字。
性价比。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博主闭着眼做奶茶盲盒测评。
蜜雪冰城的不少单品都能“蒙混过关”“滥竽充数”。
更有不少爆款单品,说实在话,比起喜茶、茶百道、沪上、瑞幸等高端奶茶品牌也丝毫不差。
比如爆款的柠檬水、蜜桃四季春、棒打鲜橙等。
虽然料没有很多,但是喝起来口感很好,很清爽。
但是你看价格:柠檬水4块,蜜桃四季春6块,鲜橙6块。
连提及品牌价格的3分之1都不到。
所以薄利多销不是关键,薄利多销还好喝,这才是关键。
但蜜雪冰城的奶茶实在是不可,一股香精味,冰淇淋没吃过不知道,听人说一般,但是也对得起价格。(4块-6块)
这个“对得起”,在消费者心理非常重要。
比如。
你要喝到四季春这类爆款,你会觉得惊喜。呀,这么好喝这么便宜,圈粉圈粉。
你要喝到难喝的奶昔和奶茶,你也不会骂。你会想毕竟5块6块的,也不算亏。尤其蜜雪冰城很聪明,如果奶茶不好喝,他就往里面放很多珍珠,那珍珠还挺Q弹。你就是光吃珍珠也觉得不亏了。
所以在蜜雪冰城很难见到差评,一杯5块钱奶茶还得给你喝到天上去?怕是白日梦没睡醒…
我属于经常喝奶茶的,我有时候为什么选择蜜雪冰城,还有一个点。
就是很多品牌奶茶店,都排队。
我就可烦排队。
我一般都是口渴才买奶茶,结果到了商场发现茶百道、喜茶都排队,少说要等个十多分钟。赶上人多的时候等20分钟也有可能。
但是我渴啊,我着急喝啊。
所以我就会选择蜜雪冰城,人家出活快,一杯四季春1分钟。
在极度干渴的时候偶喝了一杯四季春,哇,那个滋味爽呆。
然后转念一想,我买喜茶要20多一杯,里外里还省了钱。简直生理心理双重升华。
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个套路只有蜜雪冰城能玩,其他的奶茶店想玩,玩不了。
你以为奶茶的成本很低?
没错,你以为对了,奶茶的确成本很低,但奶茶店的成本从来不在奶茶里。
配套机器、人工费、租赁费,这才是奶茶店的大头费用。
蜜雪冰城卖一杯柠檬水4块就赚钱,你卖一杯4块就赔倒闭了。原因无他,因为蜜雪冰城成熟的配套体系,包括仓储物料、营销成本,允许他卖4块钱。
其实在业内,模仿蜜雪冰城的还挺多的,比如下图这家。
我一开始真以为是蜜雪冰城的亲戚。
虽然大工厂模仿蜜雪冰城模式,能够盈利,但是想打败蜜雪冰城几乎不可能。
妈的你头像、logo、饮品、装潢、标语都是和我学的,你拿啥打败我= =
当然,不是说喜茶那些品牌不好,也很好喝,但就是排队太烦人了,而且蜜雪冰城的口感来自于果酱,这个有点讨巧,喜茶用的货真价实的水果,损耗比较高,两款饮品走的也是不同路线。
我大概可以保证,周一到周五喝蜜雪冰城,周末犒劳自己点点瑞幸、喜茶、茶百道等。
但这都不能打败蜜雪冰城在我心里的地位。
蜜雪冰城甜蜜蜜YYDS!
蜜雪冰城便宜背后的一大原因是更低的成本——10元一杯的蜜雪冰城奶茶,毛利能达到5元。虽然蜜雪冰城商品价格低,但是按它招募加盟商时的说法,蜜雪冰城门店平均10个月就能回本,对比十家奶茶店8亏1平1赚的定理,不论这个数据是否存在水分,都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蜜雪冰城降低成本的方式和手段包括:
第一,蜜雪冰城把原料把控在自己手里。早在2007年,蜜雪冰城就有自己的加工厂。2012年以后,其原料大部分出自河南大咖食品公司;
第二,蜜雪冰城的用料遵循极简原则,不同种奶茶的原料都无外乎是奶茶粉、特制乳等,不过是加入的配料有所不同。原料和配料种类不多,意味着服务员制作奶茶的流程简单、速度快、时间短,一家门店所需的服务员数量少,这也大大降低了蜜雪冰城的人工成本;
第三,蜜雪冰城遍布全国的大量门店,给予了它强大的进货议价权。譬如蜜雪冰城拿糖价格就能比小品牌低20%。
成本低的基础上,蜜雪冰城还具有强大的创收能力,不靠加盟费,不靠门店,蜜雪冰城一年就能有60亿收入。它的隐藏财富密码是卖给加盟商做奶茶的原料。虽然加盟费很低(约7000元/年),但加上原料费和其他费用之后,加盟商需要交给总部至少35万。为了保持规模领先,蜜雪冰城不参与加盟商的收入分成,对比CoCo50%利润的分成和一点点额外2-3万的管理费优势明显。
拥有高收益和低成本的蜜雪冰城,有便宜的“资本”;便宜,也是蜜雪冰城以下沉市场为目标的主动选择。(来源:36氪原创视频作者氪星研究所)
基于蜜雪冰城把原料把控在自己手里以及用料遵循极简原则、全国门店大这三点,很多饮品店就难以望其项背。
薄利多销的很多。
只是冰雪蜜城比较出名。
我市在冰雪之前就有个连锁奶茶店叫“甜啦啦”。
奶茶五六块一杯。
大学门口的租金一直比较贵,奶茶店也多,但甜啦啦是少数没有倒闭的店铺。
只买过它的柠檬水和冰淇淋。
感觉味道都很不错。
奶茶没买过,我也不喝奶茶。
感觉冬天他们回不来本,一般都是关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