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古代打仗为什么没有像欧战那样的雇佣兵?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也是理解中国古代军事制度与欧洲古代军事制度差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说中国古代没有像欧洲那样规模庞大的雇佣兵,这基本是对的,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只是形式和性质不同。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从几个大方向上掰扯掰扯。

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欧洲古代的“雇佣兵”。在欧洲,尤其是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雇佣兵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军事力量。这些士兵通常来自一些军事素质较高但国家内部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比如瑞士、德国的兰茨克内希(Landsknecht)、意大利的condottieri等等。他们不效忠于某个特定的封建领主或国家本身,而是根据合同出卖自己的武力,谁给的钱多、待遇好就为谁卖命。这种模式的背后,其实是欧洲早期封建制度下,王权相对分散,各国之间战争频仍,而各国国王或诸侯自身拥有的常备军力量又不足以应对频繁的军事需求,所以才催生了这种“军事服务市场”。

那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形成这样一种大规模、专业化的“军事服务外包”市场呢?原因比较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 根深蒂固的“家国一体”和“忠君”思想:

中国古代最核心的政治理念就是“家国一体”,皇帝就是这个国家的化身,是“天子”。臣民对皇帝的效忠,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忠诚,更包含着道德、情感上的依附。这种“忠君”思想,在儒家思想的长期浸润下,深入人心。士兵被视为“国之重器”,他们的效忠对象天然就是国家和皇帝。

如果出现大量不效忠于皇帝,而是受金钱驱动的雇佣兵,这在政治伦理上是很难被接受的。这种力量不受国家正统的政治和道德体系约束,一旦形成气候,对中央集权构成巨大威胁。历史上,一些诸侯、将领拥兵自重,最终导致分裂甚至叛乱,这已经让统治者非常警惕了,再出现一群以“卖命钱”为唯一标准的“职业军人”,那是统治者绝对不能容忍的。

二、 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相对稳定的常备军:

与欧洲封建制度下王权相对分散不同,中国自秦朝统一后,就建立起了一套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强调的是皇帝对全国军队的绝对控制权。历代王朝都致力于建立一支由中央直接指挥、供养的常备军。

兵农分离与职业化军人: 中国古代虽然有“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度(比如唐朝的府兵制,本质上是带有军事职责的屯田兵),但更普遍、更有效率的还是兵农分离的职业化军队。士兵由国家征募,训练、装备、粮饷都由国家统一供给。这些人就是国家直接养活的“吃皇粮”的军人,他们的职业就是打仗,效忠对象就是国家。这种常备军的存在,使得国家在需要兵力时,有相对稳定和可控的来源。
募兵制的发展: 到了汉朝以后,募兵制逐渐成为主流。国家通过支付军饷和提供优厚待遇来招募士兵。这种募兵和欧洲的雇佣兵在形式上有点像,都是用钱招兵买马,但根本区别在于:中国的募兵是国家行为,士兵的效忠对象是国家(皇帝),而不是某个私人将领或者某个合同。他们的薪饷、晋升都掌握在国家手中,服从于国家军事体系的指挥。

三、 独特的军事管理和征发制度:

中国古代的军事征发和管理方式也与欧洲不同。

兵役义务: 在早期,存在较强的兵役义务。成年男子有服兵役的责任,这是国家对公民的一种强制性要求。虽然这种制度后来有所演变,但国家掌握兵力调动的基本权力。
战时征发与临时部队: 当国家面临重大战事,常备军不足以应对时,会采取临时性的征发措施,比如征调地方的卫戍部队、征发民夫承担后勤,甚至征调一些有武艺、有组织的地方武装(比如一些豪族或乡勇的雏形),但这些临时部队最终也需要纳入国家军事体系的指挥和管理之下,其效忠对象也指向国家。即使是那些在战乱时期临时涌现的军事集团,其目标也往往是取而代之建立新的国家,而不是纯粹地作为“军事服务提供商”存在。
对地方军事力量的限制: 历代王朝都高度警惕地方军事力量的膨胀。一旦某个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容易形成割据,中央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压制,例如调任地方将领、禁止地方私自招募军队等。这使得形成大规模的、不受中央控制的私人武装变得非常困难。

四、 文化和历史的“不确定性”因素:

对“外来”军事力量的警惕: 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引进一些外族士兵或军工技术的例子,但通常会有一个“本土化”和“驯化”的过程。真正完全不受约束、只为金钱服务的“外来”军事力量,在历史上缺乏大规模形成的土壤。即使是那些来自边疆民族的精锐部队(比如唐朝的府兵制中也包含边镇兵,辽、金、元等朝代更是大量使用其本民族的军事力量),一旦被纳入中原王朝的军事体系,其效忠和指挥链也最终会导向中央。
战乱的性质: 中国古代的战乱,更多表现为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农民起义或者与其他文明的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单纯的军事力量往往难以独立于政治诉求而存在。一个军事集团如果想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政治目标,要能建立一套合法的统治体系。这使得他们很难成为纯粹的“雇佣兵”,而更倾向于演变成独立的政权或依附于某个新兴政权。

有没有类似的形式?

也不能说中国古代完全没有“雇佣兵”的影子。比如:

某些时期招募的敢于冒险的士兵: 在一些战事紧急、兵员征发困难的时期,统治者也会提供更高的军饷和奖励来招募士兵,这些士兵的动力可能更多地来自经济利益。
私家武装的局限性: 一些富有的家族或地方豪强,为了自保或争夺地方利益,会组织一些私人武装,这些人可以看作是一种“地方性”的雇佣兵。但他们的规模非常有限,并且受到中央政府的严密监控,一旦有威胁到国家统治的趋势,就会被迅速镇压。
战争中的“雇佣”行为: 有时,一些军阀或将领为了某个特定的军事行动,可能会“雇佣”一些擅长某种作战方式的特定群体,比如一些水军、弓箭手等。但这通常是在国家军事体系内的补充或特殊安排,并非主体。

总结一下, 中国古代没有像欧洲那样的大规模、系统化的雇佣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以及国家对军事力量的垄断。国家宁愿自己承担养兵的成本,也要确保军队的绝对忠诚和可控性,以维护王朝的统治。欧洲那种封建割据、王权分散的政治格局,反而为雇佣兵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它们是两种不同政治和社会环境下军事制度的必然产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欧洲古代的战争史雇佣兵留下了相当浓重的一笔,而我国古代则似乎从来没有雇佣兵这类概念的东西。求解惑。
user avatar
欧洲古代的战争史雇佣兵留下了相当浓重的一笔,而我国古代则似乎从来没有雇佣兵这类概念的东西。求解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也是理解中国古代军事制度与欧洲古代军事制度差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说中国古代没有像欧洲那样规模庞大的雇佣兵,这基本是对的,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只是形式和性质不同。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从几个大方向上掰扯掰扯。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欧洲古代的“雇佣兵”。在欧洲,尤其是在中世纪晚期和.............
  • 回答
    在中国古代,皇帝很少亲自领兵作战,而在西方,许多国王却乐于冲锋在前,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深入剖析这种差异。首先,我们要看 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和军事组织。在中国,皇帝是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职责远不止于军事。皇帝需要负责国家的整体治理,包括内政、外交、经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回答中国古代武将/侠客能不能打得过现代MMA选手,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不仅仅是冷兵器和拳脚的对决,更是规则、训练、科技、身体素质,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全面较量。先说说中国古代的武将和侠客,他们有什么厉害之处?中国古代的武将,尤其是那些名垂青史的,那都是经历过.............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无法效仿“围魏救赵”战术来打败日本,这其中包含了错综复杂的历史、军事、政治和地理因素。简而言之,“围魏救赵”的核心在于“救”,即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或盟友,迫使其回援,从而解救被围困的友军。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中国自身面临的困境以及日本的战略特点,使得这一战术的实施变得异常困难,甚.............
  • 回答
    中国古代的战争,不像现代国家那样有一套明确的、公开的、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宣战理由”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决策者们不找理由。实际上,他们绞尽脑汁,甚至不惜扭曲事实,也要给自己发动战争寻找一个“正当性”的借口。这种“理由”的寻找,更多的是为了在政治、道德和心理上说服国内民众、安抚潜在的反对者,并争取某.............
  • 回答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之类的说法确实根深蒂固,流传甚广。这背后,是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一种朴素认知,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个体价值、家庭责任以及社会秩序的理解。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古代社会背景下的“体罚”观首先,我们要理解,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有着天壤之.............
  • 回答
    关于中国古代的“游击将军”这一军衔等级,其实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严格来说,在古代官方的军衔体系中,并没有一个叫做“游击将军”的固定、明确的职位或等级。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更多是因为“游击”这个词汇与一种战术风格的紧密联系,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民间认知。“游击”的本义与战术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中国传统武术是否“不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到历史、文化、实践和现代解读等多个层面。将这个问题简化为“武术不行,古人如何打架”,其实存在一些误解。首先,中国传统武术并非“不行”,而是其发展、应用和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古代,传统武术是生存、战争、治安和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其有效性毋庸置疑.............
  • 回答
    “打飞机”,这个词语放在古代,自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个意思。古人确实会“打飞机”,只不过他们说的“飞机”,是指风筝。风筝,又叫纸鸢、风鸢、鹞子,在古代中国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方式,从宫廷贵族到市井百姓,很多人都喜欢放风筝。文人墨客们更是将这一雅趣融入诗词之中,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他们的体验和感悟。在.............
  • 回答
    金庸古龙,武侠世界双子星,笔下刀光剑影、拳脚交错的场面何止万千,要从中挑出“最”经典的一场,当真难煞旁人。不过,若论及那份荡气回肠、情理交融,以及对人物性格的极致展现,我心中常浮现的,是古龙笔下那场足以载入史册的——陆小凤与西门吹雪,月夜下的决斗。为何是这一场?因为它不仅仅是武功的比拼,更是两种截然.............
  • 回答
    说起古龙小说里最精彩的打斗,这绝对是个让无数武侠迷争论不休的话题。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段挥之不去,每次回想都能激起心中热血的场面。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最”,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面对“梅花盗”梅花刺的最后一场对决。为什么是这一场?因为它不仅仅是纯粹的武功比拼,更是心境、智慧和.............
  • 回答
    古龙的小说,最打动我的,往往不是那些刀光剑影、生死相搏的宏大场面,而是一些细微处,一些转瞬即逝的情感流露,却能在我心中久久回响。我总记得,在某个雨夜,一个身负重伤的江湖客,在荒野中挣扎前行。他气息奄奄,身上的伤口早已模糊不清,但他却还在坚持,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复仇,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承诺。他手里紧.............
  • 回答
    中国古代是否能够养三十万骑兵,需要从历史、经济、资源、组织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背景与朝代规模1. 秦汉时期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但秦朝的军事规模有限,主要依靠步兵和战车,骑兵数量较少(约数万)。 汉朝:汉武帝.............
  • 回答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其正确性需要从多角度分析,包括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国家治理、历史背景等。以下从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实施效果、争议与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政策的起源与核心理念1. 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主导社会结构。农业是国.............
  • 回答
    中国古代的笑话,也称为“笑谈”、“谑谈”或“滑稽故事”,种类繁多,流传至今仍能引人发笑。这些笑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思想观念,以及人们的智慧和幽默感。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笑话,并对其背景和意蕴进行一些解读。一、 文字游戏与谐音梗类笑话这类笑话往往利用汉语的特点,通过.............
  • 回答
    中国古代曾长期实行分餐制,但演变成现在的合餐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其背后涉及了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礼仪制度以及政治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讲述这一转变过程:一、 分餐制的历史渊源与早期特点分餐制在中国古代并非一种单一的模式,而是随着时代和阶.............
  • 回答
    中国古代领土的扩张是否算侵略,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与非的答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考虑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同视角的解读。核心的争论点: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侵略”的定义: 如何定义“侵略”?在古代,国家之间界限模糊,民族融合频繁,战争.............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是传统的社会阶层划分,其中“商”位列末位,地位不高。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农为本,重义轻利 “士农工商”等级制度的确立: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秩.............
  • 回答
    中国古代“抑商”的政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非简单地因为统治者不知道工商业的好处。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对农业和商业的作用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最终选择“重农抑商”,是基于多重因素的考量,并且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抑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禁止商业,而是一种政策导向,即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上.............
  • 回答
    中国古代女子并不需要冠夫姓,至少在绝大多数历史时期和绝大多数社会阶层中都不是强制性的规定,也不是普遍的社会习俗。然而,这个问题比简单的“是”或“否”要复杂一些,因为其中涉及到一些细微的层面,例如某些特殊的社会背景、文人墨客的笔下描写,以及现代解读对古代现象的投射。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