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打仗,皇帝大部分都不出战,而西方古代大部分的国王则总是亲自率兵打仗?

回答
在中国古代,皇帝很少亲自领兵作战,而在西方,许多国王却乐于冲锋在前,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深入剖析这种差异。

首先,我们要看 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和军事组织。

在中国,皇帝是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职责远不止于军事。皇帝需要负责国家的整体治理,包括内政、外交、经济、法律等方方面面。他被视为“天子”,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必须维持天下的秩序和稳定。一旦皇帝亲临前线,他的安全就成了最大的隐患。如果皇帝在战场上出现任何意外,轻则可能导致军队溃败、国家动荡,重则可能引发天下大乱,王朝覆灭。这种风险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军事制度与皇权紧密结合,但又存在一定的分离。虽然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但他通常会将具体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专业的将领。这些将领往往是经过长期军事训练和实践,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的人。例如,战国时期的名将如孙膑、吴起,汉代的卫青、霍去病,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关羽,唐代的郭子仪、李靖,明代的徐达、常遇春等等,他们都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天才。皇帝通过任命、奖赏、甚至派遣监军来控制军队,而不是亲自去挥舞刀剑。这种制度的设计,是为了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和国家的稳定,将风险最小化,同时让专业的军事人才发挥作用。

此外,中国古代的战争很多是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的集团性作战。皇帝需要坐镇后方,协调全国资源,调集粮草辎重,发布战略指令,并处理前线的各种情况。他更像是一位总指挥部的“战略决策者”,而不是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执行者”。他必须保持一个冷静、超然的视角来指挥整个国家机器运转。

再来看看 西方古代国王为什么更倾向于亲自率兵打仗。

西方古代的政治格局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在很多时期,欧洲的国王权力并非像中国皇帝那样绝对和集中。国王往往需要通过军事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与其他贵族、甚至其他国家争夺权力。征服和扩张是许多西方君主获取威望和领土的重要途径。

从 文化和英雄主义 来看,西方古代社会非常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和勇猛。骑士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贵族阶层的价值观,国王作为国家的最高贵族,也被期望展现出勇猛无畏、身先士卒的品质。亲自率兵作战,能够极大地提升国王在士兵心中的威望和凝聚力。士兵看到自己的国王在战场上与他们并肩作战,会感到鼓舞和忠诚,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激励。这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做法,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尤为重要。

从 军事组织和作战方式 的角度看,许多西方古代的战争(尤其是在中世纪)规模相对较小,更注重骑兵的冲锋和个人武艺的发挥。国王作为最强大的战士之一,能够亲自参与到这些关键的战斗环节中,直接影响战局。例如,在骑兵冲锋时,国王在前线冲锋,其象征意义和实际作用都非常显著。

此外,西方古代国王的权力来源和巩固方式也与中国不同。很多国王是通过继承制获得王位,但王位的稳固性常常受到挑战。通过军事征服来扩大领土、压制国内的反对势力,是巩固王权的常见手段。国王亲自参与战争,既是为了赢得胜利,也是为了在胜利后能够有力地宣示自己的权威和功绩。

再者,信息传递和后方支援的效率 也是一个因素。在中国古代,信息传递相对缓慢,皇帝要指挥远方的战事,需要依赖一套复杂的驿站和通信系统。而西方古代,虽然信息传递也不发达,但国王在战场上更容易直接了解战况,并根据即时反馈做出决策。

最后,我们也要考虑 历史的演变。并非所有西方国王都一直亲自率兵。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火器出现后,战争的规模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王也开始更多地扮演指挥官的角色,而非亲自冲锋陷阵的战士。但总体而言,与中国皇帝相比,西方古代国王在前线作战的比例要高得多。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皇帝不亲自出战,是出于对国家稳定、政治权力的稳固以及军事指挥的专业化考量,是集权制度下“坐镇中枢”的战略选择。而西方古代国王更倾向于亲自率兵打仗,则受到个人英雄主义文化、权力巩固需求、以及当时战争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影响,是一种“身先士卒”的领导风格。这两种不同的模式,都反映了各自文明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独特发展路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很不严谨。

第一,欧洲的皇帝是“大都”率领部队上阵么?

第二,中国的皇帝是"大都不”率领部队上阵么?

要说有这个概念,首先得做一个统计,算算欧洲的皇帝中有没有一半以上(含一半)成为皇帝之后还带兵作战的。然后才能做出第一个判断。

同时还要统计中国的皇帝,有没有少于一半成为皇帝以后没有带兵作战的,才能做出第二个判断。

你这一点基本判断都没做,就直接丢个结论出来,什么意思?

知乎上常说一句话: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你做到了么?

记住,任何一个靠武力夺取天下的帝国,开国君主都是军人出身,古今中外,绝无例外。

你所举的那几个,都是开国君主级的,当然都是自己带兵的啦~

中国的历代王朝,武力平定天下的,有那个开国君主不自己带过兵?

所以你这问题不仅仅不严谨,可以说很幼稚。

评论中,有人举古罗马,那我们举几个古罗马的皇帝的例子:

凯撒:暗杀,他生前没有称帝,只是终身独裁者。

屋大维:这是第一任皇帝,他从过军没错,但那是当皇帝之前。战斗基本都不是他指挥的。

提比略:军人出身,当皇帝之前常带兵,当皇帝之后带兵靠日耳曼尼库斯

卡里古拉:这个有名,暴君~但他没带过兵啊~

克劳狄:残疾人,中毒死,带过兵?

尼禄:有名啊!又是暴君~火烧罗马,自杀死的。

还要举么?

后面还有多个皇帝,包括了五贤帝。

加尔巴:军人出身,军中即位,然后带军队进入罗马,几个月之后就被杀了。

奥托:这个算带兵了的,他即位之后和不服他的军队打内战失败,然后自杀。注意,他当皇帝不过100天!

维特里乌斯:这位是被军人黄袍加身的,他自己不想当皇帝。他当皇帝之后没有亲自指挥军队,内战中被杀。

韦帕芗:又是军人皇帝,整死了维特里乌斯,内战中胜利,他确实是当皇帝之后带过军队远征的。

提图斯:是韦帕芗的儿子。他当皇帝之前是带兵的,远征过中东。但当皇帝之后就没有带兵了,当皇帝两年多一点,病挂了。

图密善:这个暴君有名,被暗杀了。他没有亲自带过军队作战。

后面就是五贤帝时期了。

涅尔瓦:他是个元老贵族,没有军队背景,更谈不上带领军队作战。

图拉真:能打的来了,他是涅尔瓦的养子。他远征了达西亚和帕提亚,还占了帕提亚的东都。玩过罗马全战的应该对他很熟。他确实是当皇帝之后还亲自带兵作战的。


哈德良:这个镇压过起义,也算当皇帝之后带兵的。


安敦尼:他没带过兵出征。

马克奥勒留:咱家第一次知道他是看了他的《马背沉思录》。他确实是当皇帝之后还带兵的。

康茂德:《角斗士》一片的反面主角,他被角斗士暗杀了。

到戴克里先之前,还有一些,懒得数了。

请挨个数数,有几个人在当皇帝之后还亲自率兵作战的。确实还有,但有几个呢?

没错,图拉真算一个,马克奥勒留算一个,还有谁?哈德良、韦帕芗、图密善、奥托。

占一半了么?怎么算都没占一半。

其实,真要说,东罗马的皇帝,确实有不少带兵的,这是和西罗马很大的不同地方。

那位小同志的印象,其实基本是来自东罗马,而不是西罗马。

但是,东罗马的皇帝带兵出征的多,是因为他们王朝改换快,篡位的多数是军人。

皇帝屁股还没坐热,要么被禁卫暗杀了,要么被篡位了,王朝一下就完蛋了。

马上换新朝,又是个带兵的军人上位。

所以,这是一种非常政治不稳定的情况。

他们所谓带兵的皇帝,其实和中国的开国君主一样,大都是建立一个新王朝。

只是他们的王朝,特别短命而已。

user avatar

别的不知道

列奥尼达的话,斯巴达双王制,国王有两个主管军事。内部政治大权在长老议事会那边。

斯巴达的国王其实就是斯巴达的将军,没什么政治权力。

user avatar

欧洲什么王什么帝国,都是后来吹出来的,管的人少,当然要出战。中国皇帝管的人海了去了,就可以不出战。

user avatar

西方贵族接近千年的政治经济地位,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暴力啊。

user avatar

远古笑话:

大学新生报道,有一个云南的新生说:我是货真价实的哈尼族王子。

送他一起来的伙伴说:就是我们村长的儿子。


国家和国家不一样,手底下有十八层官僚的国王和控制着几个采邑骑士的国王比他肯定极少需要御驾亲征。

战争和战争不一样,大国打局部战争和倾国之战需要的最高指挥层级不一样。

国王和国王不一样,精通军事打天下的国王就好这口,继承王位治天下的国王他精通政治经济文化有有益的,精通军事光想怎么打仗反而是有害的。

一个关于打仗的专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