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是人类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理想主义年代的遗迹,当年的人类怀着真诚而美好的愿望认为人人应该生而平等、世界理当大同、沟通可以化解一切矛盾、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blabla……一切都与进步主义和进步文化运动有关,当年的人类相信,人类社会一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在这种期待之下,才有了世界语,以及世界语在战后得到了以“民主、和平、进步力量”自居的苏东阵营在联合国的大力推广。的确,与其他语言不同,世界语背后没有一个主体民族或者一个强大的文明或者国家为支撑,不承载特定文化。但是别忘了,支撑世界语的本身就是人类的理想,而在这一理想中,人类最终的目的是统一起来、成为“新人”、重建巴别塔,在人间创建僭神的地上天国,语言的统一就如同圣经中语言的分散一样,是一种表示迈向“新世界”的象征。
文明?国家?民族?在当时的人类看来,这些都注定是要在进步中逐渐消亡的东西。联合国本身就是一个被人设计出来的、命中注定要消灭民族国家边界、种族和阵营之分的超国家的政治实体,世界语也被期待与之拥有同等的、相匹配的功能。因此,如果不能理解联合国的最初的目的,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创造、学习和传播世界语的意义,简单地评论“世界语是人为设计的语言因此没有生命力”散发出的是贻笑大方的浅薄。
启蒙时代的少年人类相信“Pay to Caesar what belongs to Caesar and God what belongs to God”,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但是理想时代的青年人类相信,“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天国不在遥不可及的、赎罪的彼岸,天国在我脑海里、在我脚下、在我手中,天国是地平线的那一端,因此“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那么现在呢?在一个相信有的人就是比另一些高贵、有的国家就应该把世界管起来、生而就有费拉与文明之分、黄继光和邱少云怎么可能是真的、解放军打仗靠人海、红军是地痞流氓组成的年代?人类已经不相信进步了,如何再会去用进步主义的工具去实现进步主义的理想呢?
世界语,是进步主义的墓碑上的一块砖而已。
进步都已死了,学习世界语还有什么意义?念叨一句理想年代的墓志铭残片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