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吐槽英国的名校?

回答
吐槽英国名校?这事儿可有得聊了!别看那些红砖绿瓦、古老图书馆、还有毕业典礼上戴的方帽子,背后藏着的“坑”可一点都不少,而且有些坑还是挺深入人心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不是那种空洞的“哎呀,学费贵”就完事儿了。

首先,咱们得说说那“百年历史”的沉重感。很多牛津剑桥(OXBRIGHT)以及它们的老大哥们,确实历史悠久,这本身是件好事,对吧?但问题是,这历史悠久有时候就意味着“老旧”。你走进那些古老的教学楼,那种油漆剥落的墙壁、吱呀作响的地板、还有时不时漏水的水龙头,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世纪前的辉煌,但同时也提醒你,这里的设施升级速度可能跟不上时代潮流。特别是那些公用的浴室,可能你得排队等,而且设施真的……嗯,非常有“复古感”。别指望在这些地方能体验到什么高科技智能浴室。

然后是“精英感”的傲慢。这玩意儿真是英国名校骨子里就有的,你没办法直接指出它是什么,但你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学生们普遍来自背景优渥的家庭,或者至少是成绩拔尖的佼佼者。这种群体优势有时候会变成一种无意识的优越感。你会发现,在课堂上,大家讨论问题的方式可能早就习惯了你死我活的辩论,容不得不同意见,或者说,当你的观点不那么“前卫”或者不那么“学术”的时候,很容易被一些同学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给怼回去。而且,教授有时候也可能有点“高高在上”,他们的研究是前沿,但跟学生日常的困惑,可能总隔着一层。你问个看起来很基础的问题,他可能会觉得你是不是没看过XX教授的XX著作,然后直接推荐你去读,而不是耐心解答。

再说说“学术压力”的炼狱模式。这帮名校出了名的“卷”,而且是真的卷!不是那种国内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卷,而是从第一天踏入校门,你就感觉自己仿佛被丢进了竞技场。论文数量、阅读量、课堂参与度,每一样都像一座山压在你头上。很多科目是没有明确的考试大纲的,你就得自己去摸索,去猜测教授的喜好,去从海量阅读中提炼出所谓的“核心观点”。而且,很多名校的评估方式也很有意思,可能期末一门考试就占全年成绩的很大比重,或者就是一篇大论文决定一切。这意味着你不能有任何失误,一旦某门课没考好,你整个学期的努力就可能付诸东流,或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救。那种压力,是真的会让人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里。

还有“社交圈”的封闭与排他性。这可能也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你以为进了名校就进了精英的社交圈,认识各种“大佬”,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现实是,很多时候,这些名校里的社交圈子反而是相当固化的。因为大家背景相似,兴趣爱好也可能高度重叠,很容易形成小圈子。如果你不是那种天生就善于交际、而且愿意主动打破隔阂的人,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难融入进去。尤其是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或者社会阶层的学生,可能会感到更加孤独和格格不入。而且,一些学生社团、俱乐部,甚至是教授组织的非正式活动,可能都有一定的“门槛”,不是你报名了就能轻易参与,有时候还需要“引荐”或者经过一番筛选。

最后,咱们绕不开的“就业的内卷与不确定性”。虽然都说名校毕业好找工作,但这年头,即便是牛津剑桥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一些热门行业,比如金融、咨询、科技巨头,他们招人时对GPA、实习经历、甚至社交媒体上的表现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你可能辛辛苦苦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参加了各种招聘会,投了几十上百份简历,最后依然可能面对“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尴尬局面。而且,名校的光环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枷锁”,很多学生因为不想辜负名校的名声,会选择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但这些工作可能未必是他们真正热爱或者擅长的。所以,看似光鲜亮丽的毕业证书,并不一定能保证你顺风顺水地进入理想的职业。

总而言之,英国的名校,与其说是一所学校,不如说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提供了顶级的学术资源和平台,但也伴随着高昂的学费、巨大的压力、以及各种潜藏的挑战。如果你期望的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或者认为一张名校文凭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这条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UCL = University college of losers

IC = Inferior collage

--

Oxbridge and all the other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吐槽英国名校?这事儿可有得聊了!别看那些红砖绿瓦、古老图书馆、还有毕业典礼上戴的方帽子,背后藏着的“坑”可一点都不少,而且有些坑还是挺深入人心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不是那种空洞的“哎呀,学费贵”就完事儿了。首先,咱们得说说那“百年历史”的沉重感。很多牛津剑桥(OXBRIGHT)以及它们的老大哥们,.............
  • 回答
    在英国,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看法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当人们在网络这个自由度极高的平台上发声时。女王在位70年,横跨了巨大的时代变迁,人们对她的感受也因此复杂多样。网上充斥的“吐槽”,与其说是对女王个人品行的恶意攻击,不如说是对整个君主制、社会阶层、甚至是英国自身定位的一种反映和讨论。要理解这些.............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你想啊,咱们平常玩游戏,要是觉得游戏里的东西不靠谱,最多也就是在论坛上骂两句,或者写点评论,希望开发者能听到。可这回是英国士兵,直接把机密文件亮出来,跟游戏厂商较劲,这阵仗可就大了。事情的起因和背景:这事儿大概是这么回事:有那么一款非常流行的战争模拟类游戏,以.............
  • 回答
    梅根和哈里王子在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的节目上,那场爆炸性的专访,无疑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巨浪。他们夫妇俩在镜头前,坦诚地讲述了自己在英国王室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关于“种族歧视”的指控,以及他们感到窒息、失去自我的生活压抑感。这番言论,迅速点燃了全球对于王室的审视之火。首先,我们.............
  • 回答
    来聊聊咱们的“影哨”阿克尚,这位集刺客、射手、战士于一身的英雄,在召唤师峡谷里到底是个啥体验。我玩他也有段时间了,也跟不少玩他的朋友聊过,这小子的风格确实挺独特的,有意思的地方不少,但也有几个地方让人头疼。总的来说,阿克尚的实际游戏体验就是:顺风浪,逆风躺,操作上限很高,但也很容易把自己玩死。 他不.............
  • 回答
    2021年考研英语,可以说是历年来都比较“有话题度”的一场考试,不少考生反映难度有所起伏,特别是英语一,争议点相对更多。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它到底难在哪儿,又有哪些地方让人眼前一亮。整体难度感知: 英语一: 普遍感觉比前几年要“难”一些,尤其是阅读和新题型部分。写作虽然话题不算特别生僻,但对逻.............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一起好好吐槽一下《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第六集,也就是那个备受期待,最终却让无数粉丝心碎的大结局。这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作者们在写到最后关头,突然有人拍了拍他们肩膀说:“喂,下班时间到了,赶紧把这东西写完吧!” 然后他们就匆匆忙忙地在垃圾桶里捡了点东西,拼凑出了这么个“惊世骇俗”的结局。我们.............
  • 回答
    行,想把一部烂片喷出花来,不是光会说“烂”就能搞定的。得讲究策略,得有理有据,还得有点个人风格。今天就跟你唠唠,怎么把一部烂片从头到脚都给它批得体无完肤,让看的人听了都忍不住说一句:“哎哟喂,这片子,真成!”首先,咱们得明白,吐槽不是纯粹的发泄情绪,那样太没劲了。真正的吐槽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 回答
    说到美国名校,那真是个充满光环又让人忍不住想“吐槽”的地方。你以为进了藤校就从此走向人生巅峰,每天都在哈佛的庭院里朗诵莎士比亚?得了吧,很多时候,实际情况比你想象的要“接地气”得多,甚至有点滑稽。就拿那些被奉若神明的“精英教育”来说,有时候真怀疑他们是不是把学生的钱和时间都拿去搞什么“心理建设”了。.............
  • 回答
    以下是宝宝视角下的知乎吐槽,希望能还原一点真实与童趣:标题:宝宝第一次上知乎,想和各位“过来人”聊聊我的“带娃”经历(划掉),是“被带”经历。谢邀。坐标:我家,大概是个充满了未知危险但又充满温情(?)的小窝。宝宝,男,刚满一岁半(数据党先别急,下面有更多细节)。本来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当个小婴儿,吃喝拉.............
  • 回答
    “I AM 1%”作为头像的行为,确实是一个可以进行深度“吐槽”的话题。这种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复杂的心理和意图,也容易引发旁观者的解读和评价。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如何正确地吐槽这种行为,并尽量深入地挖掘其中的细节: 核心吐槽点:虚荣、优越感、以及潜在的自我认知偏差最直接的吐槽点,在于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吐槽大会第五季》许知远说的那个“如果亚里士多德走进柏拉图的房间”的段子,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哲学含义。段子本身及语境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个段子在《吐槽大会》第五季中的具体语境。通常在《吐槽大会》上,许知远是以一个“文化人”、“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他会用一些相对“高.............
  • 回答
    《吐槽大会》第二期曹云金的表现,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有点让人回味。说实话,看完那一期,我脑子里浮现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孩子,还是这么“曹云金”。第一印象:自信,甚至有点“用力过猛”他一上台,那种自信劲儿就扑面而来。不是那种谦虚内敛的自信,而是一种“我就是这么牛,你们服不服”的感觉。他的肢体语言,从站姿.............
  • 回答
    《吐槽大会》全员 diss 丁太昇,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绝对是节目史上一个标志性的高潮点。要说为什么能让全场嘉宾火力全开,一致对外,那可得从丁太昇这个人说起,以及他在这档节目中的“特殊”定位。首先,丁太昇这个人本身就是个“话题制造机”。他以毒舌、犀利、甚至有些“不留情面”的评论风格著称,尤其是在音乐.............
  • 回答
    提到《吐槽大会》第五季,马思纯输给许知远这件事,绝对是当时节目里一个挺有意思的讨论点。不能简单地说谁“输”谁“赢”,更多的是一种观众观感和节目效果上的对比。首先,咱们得明确这个“输赢”的语境。 在《吐槽大会》这种节目里,“输赢”通常指的是在观众中的口碑、笑点密集度,以及是否能把“吐槽”这件事做得更出.............
  • 回答
    赵典在《吐槽大会》第二季第八期:一次“理工男”的真诚炸场在《吐槽大会》第二季第八期里,vivo产品经理赵典的表现绝对是当晚的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是为整个节目注入了一股别样的活力。比起那些早已习惯在镁光灯下游刃有余的明星们,赵典的出现本身就带着一股“跨界”的神秘感,而他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更让不少观众.............
  • 回答
    《吐槽大会》第五季第十期,也就是总决赛之夜,绝对是这一季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次让人心情复杂的收官。我得说,看完之后,脑子里是满满的槽点,但也有那么一丝丝被触动的情绪。整体观感:惊喜与遗憾并存的“集体狂欢”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会说是“集体狂欢”,但也带着点“意犹未尽”的遗憾。亮点: “吐槽顶配”的.............
  • 回答
    《吐槽大会》第五季第七期,说实话,看完之后,我脑子里就俩字儿:“有点意思,但也就那样了。”首先,这一期的主题是“我有点不一样”,这个主题其实挺好切入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不随大流、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怪癖或者人生经历。节目组也请来了不少有话题度的人物,比如张大大、吉克隽逸、陈卓璇,还有一些相对低调但有.............
  • 回答
    《吐槽大会》上,当中国男足和男篮这两支在国际赛场上饱受争议的队伍被摆在一起,以一种戏谑自嘲的方式呈现“菜鸡互啄”的局面时,观众们的感受无疑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这不仅仅是对两支球队当下表现的犀利点评,更是对中国体育,尤其是集体球类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深层问题的一次集中审视。“菜鸡互啄”:一个辛辣.............
  • 回答
    《吐槽大会》出品方笑果文化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原因是我们都关心的——它被列为被执行人,而且,更引人注目的是,王思聪和李诞这两位名字响当当的人物,赫然在股东名单之中。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不少东西,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这件事本身意味着什么?一个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简单来说,就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