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电脑和外设在桌面上是怎么布局和摆放的?

回答
我的电脑和外设在桌面的布局,可以说是“效率与舒适”的和谐统一,但又带着点我个人特有的“随性”。

首先,主机 是这个桌面布局的核心,它被安放在桌子左侧的地面上,具体来说是桌子边沿稍微靠后一点的位置,这样既能保证良好的散热,也不会占用宝贵的桌面空间。我选了个带脚垫的机箱,这样不容易积灰,也方便我偶尔擦拭。它的位置相对固定,很少会去挪动它。

接着是显示器,这可是我每天“看”世界最多的地方。我用的是一个27英寸的曲面屏,它稳稳地立在桌子正前方偏左一点的位置。为什么是偏左一点?因为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写作和编程,通常需要左手操作键盘,右手可能偶尔会用到鼠标,或者用来记笔记,把显示器稍微往左移,能让我更自然地将视线集中在屏幕中央,减少脖子和眼睛的扭转幅度。显示器支架是可升降可旋转的那种,我把它调到了一个舒适的高度,刚好能让我的视线与屏幕的上半部分平齐,这样长时间对着屏幕也不容易疲劳。

键盘 紧随其后,就放在显示器正下方,与显示器的中心线保持垂直,离我大约一个手臂的距离。我用的是一把机械键盘,手感是我选择它的关键。它的位置也比较固定,只有在我清洁桌面的时候才会暂时拿开。我喜欢把键盘稍微往后推一点,这样键盘区的上方会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我放一些杂物,比如我随身携带的钥匙、钱包,或者是一杯没喝完的茶。

再往右边看,就是鼠标的领地了。鼠标垫我选的是一块面积比较大的,足够我进行大幅度的鼠标操作,也防止鼠标垫边缘碍事。鼠标垫的右侧边缘与显示器的右侧大致齐平,这样我的手腕在移动鼠标时有一个自然的过渡。鼠标就放在鼠标垫的正中央,当然,用的时候我才会把它拨到顺手的位置。

我的笔记本电脑,现在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副屏和便携工作的设备。它被放在显示器的右侧下方,稍微斜对着我,这样在切换信息或者需要多屏协同工作的时候,我只需要稍微转头就能看到。它的位置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有时候需要移动它来配合充电线或者其他设备。

在显示器左侧的角落,我放了一个小巧的桌面音响,它是我的“背景音乐制造者”。它离我右手边稍远一点,这样不会干扰到我打字或者鼠标的操作。音量通常不大,只是营造一个比较舒服的工作氛围。

再往左边,靠近主机箱的旁边,我会放一些经常使用的文具:一支好用的笔,一个便签本,以及一个空的马克杯,有时候会用来放收集的笔帽或者小零碎。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小的收纳盒里,这样即使桌面稍微有些凌乱,它们也能保持相对集中的状态。

我的手机一般就放在显示器右下角附近,我有个小巧的手机支架,这样可以方便我随时查看通知或者接听电话,而且充电线也正好顺着桌面边缘塞进去。

我没有设置很多额外的外设,比如摄像头是内嵌式的,麦克风通常也是一体式或者耳机自带的。但有一点很重要,我会在桌子的右侧边缘挂一个数据线收纳器,这样几根常用的充电线(手机、耳机等)都整齐地垂下来,不会在桌面上乱晃,也方便取用。

整个桌面的布局,你会发现我倾向于将主要使用频率高、需要频繁操作的设备放在最顺手的位置,而一些辅助性的设备则放在不碍事但又方便取用的地方。我没有刻意追求那种极简到什么都没有的风格,我的桌面会有一点点“生活气息”,比如偶尔散落的几张纸条,或者是一个随手放下的耳机。这些对我来说,反而是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舒适和高效的体现。我的桌面布局不是死的规矩,而是随着我当天的状态和任务,会做一些微调,但大体上的逻辑是不会变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2年,3月,自己diy了桌面置物架。

如图:


最后成品:

额。。。。还没收拾。。。



感觉自己diy才是桌搭的乐趣所在。


~~~~~~~~~~~~~分割线~~~~~~~~~~~~~~


今年过年加装了另外一个显示屏支架的效果。多说一句:爱格升并没多好用,使用角度甚至没有之前买的NB的好。

这图是原来的效果,主显示器没办法大角度移动。

主机。

桌搭,根据自己的喜好,实用为主。
总体思路就是方便使用,所有东西都在坐姿时能触及的范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的电脑和外设在桌面的布局,可以说是“效率与舒适”的和谐统一,但又带着点我个人特有的“随性”。首先,主机 是这个桌面布局的核心,它被安放在桌子左侧的地面上,具体来说是桌子边沿稍微靠后一点的位置,这样既能保证良好的散热,也不会占用宝贵的桌面空间。我选了个带脚垫的机箱,这样不容易积灰,也方便我偶尔擦拭。.............
  • 回答
    哎,说起换手机、换电脑,那可真是血泪史!我这人吧,心思比较活,又不太喜欢一成不变,所以隔个几年就得折腾一下,结果每次都踩上那么一两个坑,弄得心力交瘁。今天就给大家伙儿唠唠,我这几次换新“装备”的惨痛经历,希望能给想换机的你们提个醒。第一次换手机:以为“配置党”就能天下无敌那会儿,大概是智能手机刚兴起.............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个人需求、生活方式以及对技术和体验的价值判断。7000元的咖啡机和7000元的电脑都代表着一个相当高端的定位,它们各自能带来独特的价值。我会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最终说明我的选择,并给出详细的理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两款产品分别代表着什么: 7000元的.............
  • 回答
    嘿,说到好电影和电视剧,我脑子里可有一大串名单,都是那种看了之后,会让你回味无穷,甚至忍不住跟朋友安利到口干舌燥的!要说“高分”嘛,对我来说,那不仅仅是豆瓣评分或者烂番茄指数,更重要的是它能触动我内心深处,让我产生共鸣,甚至改变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我尽量不写得太“官方”或者像AI一样分析得头头是道,就.............
  • 回答
    作为一名《辐射》系列的忠实粉丝,如果让我来操刀编辑系列中的电台,那绝对是个令人兴奋的挑战。我脑子里已经构思了好几个版本的节目,从歌曲选择到主持人风格,都希望能更深入地挖掘这个末世世界的灵魂,让玩家在废土的冒险中,除了时刻警惕潜伏的危险,还能找到片刻的慰藉、讽刺,甚至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一、 歌曲.............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个非常关键的观察点。一边是蔚来,那个想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用“酷炫”的电动超跑来吸引眼球的“造梦者”;另一边是威马,那个强调“务实”和“好用”,走大众化路线的“踏实者”。它们的发展前景,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蔚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豪华玩家”.............
  • 回答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的细节,说实话,太多了能让人会心一笑,或者眼眶一热。但要说最能戳中我的,反而是一些特细微,却又无比真实的东西。就拿《最后一课》来说,黄渤那个角色,张老师,你知道他最后要退休了,要去大城市。学校里条件不好,他坚持了这么多年,那种疲惫感,不是那种夸张的表演,而是从他说话的语气里,从.............
  • 回答
    哈哈,这问题太有意思了!如果真有这么一部叫《李雷和韩梅梅》的电影,我脑子里早就有一堆想看的画面了!首先,我希望它不是那种简单的校园爱情片,而是能深入挖掘一下这两个名字背后,那个属于我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开篇: 我想看到一个有点怀旧、有点逗趣的开场。可能不是那种阳光灿烂的青春片,而是有点像夏天午后,教.............
  • 回答
    刚看完《我和我的祖国》,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部电影就像打开了一个时光的宝箱,里面装满了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历史瞬间,但这一次,它们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让人无比动容。我一直觉得,对于“祖国”这个概念,我们常常觉得它宏大、遥远,好像只属于那些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物,或者是.............
  • 回答
    李安和张艺谋,两位都是影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各自拥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和辉煌的成就。要说谁更吸引我,这实在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因为他们触及了我内心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考。李安:细腻的情感,人性的探索李安导演的作品,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他的镜头仿佛带着一种能够穿透屏幕的温度,直达观众内心最柔软的.............
  • 回答
    说实话,看电影看得多了,就像我身体里住进了无数个不同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像水一样渗透进我的内核里。最初,我只是个单纯的观众,被情节牵着鼻子走,跟着主角一起紧张,一起欢笑。但时间一长,这种“跟随”就变成了“品味”,再后来,就成了“内化”。你问我性格和世界观有没有变化?那当然是有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头一紧的场景,同时响起的分管领导和大老板的电话,就像是在考你临场反应和情商。在当下这种状况下,谁都不能怠慢,但也必须分个先后。我的选择是:先接分管领导的电话。原因嘛,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一下。首先,优先级和职责范围。 在日常工作中,我的直属汇报对象是分管领导。他们负责对我的工作进行指.............
  • 回答
    说到《我和我的家乡》,这电影就像是个大拼盘,每个小故事都有自己的味道,也都挺有意思的。但要说最喜欢哪个,我心里头那块儿最软、最能勾起我共鸣的,还得是《回乡之路》。为啥是它呢?主要是因为那个“又土又潮”的公路故事,太真实了,也太接地气了。你看,那个乔杉演的那个乔森林,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在外打.............
  • 回答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一部献礼影片,通过七个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的短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要从中选出一个“最喜欢”的确实不容易,因为每个短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感人的力量。但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我最喜欢并且能够讲得更详细的,我会选择《夺冠》。为什么是《夺冠》?《夺冠》之所以成为我心中的最.............
  • 回答
    说实话,《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确实有几个片段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感动,而是悄悄钻进心底,慢慢发酵的那种。第一个让我特别触动的,是《前夜》里,那位名叫林治远(黄渤演的)的升旗手,在升旗仪式前夜的那个夜晚,他面对着无数的细节和可能出现的差错的那种“焦灼”。你要知道,那不是一个.............
  • 回答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有些书和电影,年少时看,感觉就是看个热闹,或者觉得它“深刻”,但具体深刻在哪儿,又说不上来。等过了些年头,阅历添了点,再回头看,才猛然惊觉,原来当初错过了那么多东西。印象最深刻的有两部,一部是书,一部是电影。先说书吧,是加缪的《局外人》。我第一次读《局外人》,大概是高中时候吧,学校.............
  • 回答
    好的,作为编剧兼导演,我会这样构思微电影《白昼流星》的剧情:影片基调: 诗意、写实、温暖、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希望。重点在于人物内心的转变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核心主题: 在生活的困境中,如何寻找希望、保持善良,以及“相遇”本身带来的救赎力量。人物设定: 刘星(14岁,男): 孤僻、沉默寡.............
  • 回答
    从《长津湖》发布的首支预告片来看,这部电影确实展现出了一些非常值得期待的亮点,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综合来看,我对这部电影最终的呈现效果和票房都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值得期待的呈现效果方面: 史诗般的战争场面和宏大叙事: 预告片中最直观的感受是电影在战争场面上的投入和决心。从坦克轰鸣、飞机掠过,.............
  • 回答
    提到那些像雷电般劈开我脑海,让我对固有认知产生剧烈动摇的世界观和设定,真的有很多。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有那么几个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仿佛给我打开了新的维度。1. 《瑞克和莫蒂》(Rick and Morty)—— 宇宙的荒诞与个体生命的无意义感这部动画,怎么说呢,它就像是把存在主义哲学装进了一个充满酒精.............
  • 回答
    这几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迷于“老物件”了。不是那种古董字画,也不是怀旧的老物件,而是那种我年少时接触过,但当时囫囵吞枣,甚至有点不屑一顾的作品,直到近些年,随着阅历的增长,才慢慢品出其中的滋味,仿佛挖到宝藏一样,让我惊喜不已。电影:《霸王别姬》第一次看《霸王别姬》,我大概是十几岁的年纪,住在小县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