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无所谓,成熟理智的人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见解,要允许民间一定程度范围内的公开辩论。大家平时都挺憋闷的,也就能在网上当一回真英雄。
第二,所谓流派争论背后是利益之争,如果承认自己流派技不如人,得有多少人失业。所以武术门派最讲究点到为止,只要不是你死我活就互相留点颜面。而且这种争吵反而能吸引流量关注,资敌自重不是没有。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第三,最麻烦的是外部立场争论,前面两种尚且停留在圈子内部,一旦出圈就可能被有心人利用上纲上线变成帽子攻击,不问是非。
比如那十年的批林批孔和尊法批儒运动,难道他们真的在乎什么儒法?只不过是打着旗号搞政治攻击,和如今的身份政治差不多,只是完全的政治正确的立场攻击。这种立场攻击下所有的中立客观都不复存在,建国前还讲话客观分析孔子,后来就变成了骂孔子尊秦始皇。
文盲为了显示自己存在而做的群嘲。
为什么?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中
也就是物理课中牛顿定律需要反复练习。其他的特斯拉,摩尔,这些用的反而不多。所以这些人对于科学家也只记住了牛顿
语文历史这些学科,都会强调孔子对于中国文化意义。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为尊儒术是必考点。
所以他们就知道,牛顿与科学,孔子与儒家
至于其他的你说了他们也不懂。但是不妨碍他们兴奋
当反孔反儒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这样的声音就是会越来越大。反正越是把儒家文化说的一文不值然后几个靶子表扬一下马列主义,是最容易骗赞的。至于有几个人真的想过这个学术问题,我是没发现几个。
有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下。
为什么西方人比东方人更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东方人普遍则普遍认为有很多东西比生命更重要。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越南人,在打仗的时候都是不惜命的,其实因为东方人听了两千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早已接受了杀人成仁是高尚的观点。
为什么马列主义在全世界难产只有在中国大放光芒。因为马列主义的原教旨根本走不通,而中国人是最不教条的民族,遇到问题不钻牛角尖,不那么较真。你以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吗?实际是因为中国听了两千年中庸。
不是每一个民族都孝顺父母
不是每一个民族都不欺凌弱小
不是每一个民族都热爱学习
不是每一个民族都重视教育
你之所以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只是因为你的生活中人存在大量儒家观念。
论语选段仍然是中学课本的必背内容。谈文化自信不认可儒家文化仍有很多精华那完全是无稽之谈
笑着看。
知乎上的笑话都挺一般,但相当多的儒黑不一般。比如说孔子为何不能像乡村支教的老师一样免费教育的花子虚先生。天天吼着防止儒家复辟但在知乎上贡献无数儒家话题的孙谦先生。刚刚看到一条评论说孔子杀少正卯是杀人犯,我喜欢孔子所以我也是杀人犯。
一开始看那些人满口脏话,充满戾气的评论我觉得有些生气,现在真的能看的笑出声来。
如果儒黑都是这样,那还怕什么呢?
哈哈,最搞笑的笑话就是在知乎上反儒了吧?
知乎上打着反儒口号的儒家们还少吗?
知乎养活了一大批光说不练、无知无畏的“知识分子”。不仅没学到文人的知识和气节,而且既无知又傲慢。这些人除了不会背四书五经,还和他们口中的“儒家”还有什么两样?
墨家曾批评儒家的礼仪过度浪费。但现在还有几个人不是喜欢“精致感”,“仪式感”的小资格调?几个人没有一柜子的衣服,一柜子的鞋?好歹儒家还积极出世,总比啃老族要强吧。
酸书生天天读诵四书五经,好像这样就能一步登天。键盘侠天天在知乎上装逼来获得优越感,好像这样就能成为人上人。知乎变成逼乎全拜其所赐。
恨国党天天抱着鲁迅名言,殊不知自己才是最麻木不仁的国人。
知乎上的一大批的反儒人士,殊不知自己才是最酸腐、最不知悔改的儒家。好像骂一句孔老二后,他们自己就能心安理得地当“儒家”了。
现在,儒家们的缺点已经不局限在儒家了,和知乎、哔站一样破圈了。屠龙者再次成为恶龙,大量反儒者成为又一个腐朽的“儒家”。
小众一但变成大众,混水摸鱼的附和者就会占比增大,内容质量也就会接近全体平均水平,这是客观规律。
如果当时被选中的不是儒家,那儒家的口碑也不会比其他诸子百家差太多。如果当时被选中的是墨家,那今天墨家的口碑也不会比当今的儒家好太多。
有些人本来就是跟风的,儒家人多就去当儒家,反儒的人多就去做反儒,不看好中国的人多就去当公知,高晓松被骂以后就来反公知。
这些人曾经被叫做“儒家”。现在被人叫做“公知”、“键盘侠”、“带路党”。而以后他们也将会有更多的名称。
在知乎上反儒?真是够好笑的。
儒家在我国扛了2000多年的大旗,这旗下自然什么什物都有。每个时期的人都能从中挑出可以抨击或者赞美的东西,这不是啥新鲜事。
真正讨厌的,缺德的是那些利用儒家为自己服务而对其进行极端偏颇阐释的人。而更可恨的,乃至无耻的是利用这类极端阐释制造人祸的。混蛋程度与为祸程度成正比。
古今中外类似儒家的这种遭遇比比皆是,不过树大招风耳。树本来什么样,本质如何,风并不关心。风要的不过是借大树招摇,或者鼓动起更大的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