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为什么要成为特斯拉?
因为这两家公司的想法不一样。还有就是,买特斯拉汽车和买苹果手机的人是一批人。
当年乔布斯发明智能手机以后,横扫世界。当时国内就出现了很多厂商做手机。并且在2016年左右的时候达到顶峰。当年一加手机,蔚蓝手机,锤子手机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苹果手机卖的这么好,我做一个和它差不多的手机,之后利用国内完整的供应链,卖的比他便宜。这样不就好了吗?说说俗话就是,山鸡想在尾巴上插彩条装廉价凤凰。
但是这些手机厂商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苹果的强大是全方位的。就好像不管华为和小米怎么堆参数。都没法击败苹果手机。因为苹果手机的研发方向不是击败其他手机。而是代替纸和其他整个消费电子产品。丢掉你的MP3吧,丢掉你的DVD吧,丢掉你的纽约时报吧。苹果手机都可以代替他们。
因此上,苹果手机构造了一个光环。那就是美国公司,尤其是行销世界的美国公司都是非常在意品质的,而且愿意花功夫提高品质。而且都是要脸的。毕竟一旦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影响的是全世界的销售。
而国内手机企业的问题在于就会堆参数,和苹果对比。看起来总是急功近利的样子。按照这种腔调,万一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估计也是花钱请公关公司的。
打个比方,要是苹果手机现在的售价除以4,原来一万的手机卖2500。在那个平行世界里面,是没有国产手机这种东西。你觉得这种平行世界不存在吗??请看电动汽车市场吧!!
说到特斯拉。特斯拉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人类殖民火星的时候,能够在火星表面开车。为此特斯拉非常注重品质。因为他对标的是手机产业的苹果。而这些国内电动汽车企业的想法和当年一加手机,蔚蓝手机,锤子手机的想法是一样的。既然特斯拉卖的这么好,我做一个和它差不多的汽车,之后利用国内完整的供应链,卖的比他便宜。这样不就好了吗?这种想法完美的体现了人类就是复读机的本质。
可是,汽车选购和手机选购不一样。
第一:对于一个人来说,花一万元买个手机的确有点贵。可是买车的人一般都是家境不错的。花几十万买个车,一点也不贵。
第二:手机死机响应慢,可以重启。汽车死机响应慢就是阳间销号了。
因此上,电动汽车领域没有出现混战。大家从一开始就是上顶配。
这个问题先要解决“问题的问题”——什么叫成为特斯拉?
很多答案在嘲讽每年亏损几十亿,这个肯定不是提问的本意吧,哈~
销量?比亚电动汽车销量全球第一……我估计题主也不知道,也不是问这个。
技术?
……实话实说,能把一个消费品做的过得去还便宜,可不是简单的事情。经常有人说,中国生产不了这个,生产不了那个。其实都是成本问题,便宜才是最大的技术。
逼格?
不用问了,其实问的就是这个了。
比亚迪为啥没逼格,或者可以这么提问。
其实比比亚迪有逼格的多了去了,国内就一大批:蔚来、小鹏、零跑、天际等一大批新势力,包括游侠,都比比亚迪的逼格高。
但是我们看,和比亚迪逼格一样,销量却也不差,至少比逼格们高的品牌也不少。北汽、江淮、荣威、奇瑞、力帆、长安……
其实不用我说,大家一眼都能看出逼格高低的分界线了。这条分界线是怎么产生的呢?
十城千辆计划,这就是逼格分界线。
很多人说特斯拉是电动汽车先行者,其实这就和三体打开了中国科幻市场一样,让很多新接触到科幻的人,就会以为世界上只有三体一本科幻巨著。
第一辆电动车,诞生在1881年;第一辆汽车,诞生在1886年。
各大车企对电动汽车的研发,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中国由于几大车企都是买办,所以研发问题一直由研究机构进行,就我所知,像清华汽车工程院这种,80年代开始就研究电动汽车了。
2008年,特斯拉推出了第一款电动汽车Roadster;同年,比亚迪推出了F3DM双模电动汽车。
2009年,中国启动十城千辆计划,今天看起来目标可能很可笑:在2012年底,即3年内,在10个主要城市,各“运行”1000辆电动汽车,其中包括普通小汽车、公交车,以及环卫车等特殊车辆。
2012年底,大部分城市没有完成目标。
但是有几个城市和地区值得提提,其中之一是深圳,在2010年启用了100辆比亚迪e6作为出租车。出租车什么环境大家知道,连续工作,啥路都跑……
这期间,特斯拉也没闲着,和比亚迪一样把自己的Roadster各处用——比如搭载明星走红毯啦,各国政要的出行车啦……
进入2012年,特斯拉推出了Model S,这才是大众熟悉的第一款特斯拉汽车。而这个时间,全球销量第一的电动汽车是日产leaf,第二的是雪佛兰Volt(增程式),第三是谁我忘了。。比亚迪和特斯拉一样榜上无名。
其实就算在国内,比亚迪也没啥稀奇的,同期力帆、新能、江淮等都有电动汽车出厂,而且销量也都是几百辆这样子——不比比亚迪强,也没比比亚迪弱。
其实从这个时间点就能看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根本目标上的巨大区别。特斯拉的目标就是高端市场,而比亚迪要出的就是平民车。
比亚迪竞争对手多,面对市场价格承受力低,决定了比亚迪必须把便宜放在逼格前面。当然,特斯拉不是没有对手……
特斯拉曾经有个竞争对手叫Fisker……
菲斯克和特斯拉一样,定位为电动豪车或者电动跑车。但是菲斯克是从事电动汽车生产而遵从传统汽车行业规则的企业,啥意思呢?就是特别在乎安全问题……出点小事儿就召回……结果电动汽车这个毛病比较多,召来召去,倒闭了。
这就要说到另外一个问题:为啥比亚迪们的续航那么低。
大家肯定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这些不开眼没创新力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都很低。而特斯拉出生就是400,吊打一切~
问题出在电池类型上。早期,大部分车企当然是什么电池猛用什么电池,上千节小电池组成电池包这种事情同样不是特斯拉发明的,大部分车企都尝试过。但是面临两个问题:
1、一致性问题。太多的小电池,一致性太差导致寿命降低;
2、安全性问题。之所以用这种小电池,是因为小电池比能量高,容易爆炸,做成大电池就会炸掉。但是小电池组包……一样会炸啊……
3、几千节电池的管理是非常难的,大概怕工程师辞职……
所以进入2010年,主流车企都已经用更低能量的大电池包了,省事、省力、省心。
特斯拉跳出来,7000节三元电池包暴打各大车企。特斯拉解决了几个问题:
1、一致性问题。成熟的松下18650电池,一致性非常好~
2、电池管理问题。特斯拉绝对是研发了至今为止最强大的BMS系统,甩掉全球车企八条街。
3、安全性问题。呵呵……
Musk每次出事故,基本上这个套路:1、人没死就是特斯拉保护乘员成功,死了就不提;2、我车没问题,是驾驶员、路况。。种种问题;3、汽油车事故率更多。
我们不提汽油车,汽油车还要分档次,还要分品牌。我们就说电动汽车,现在国内泡着几十万辆电动汽车,不分品牌,加一起事故量有特斯拉多么?特斯拉跑着几辆?
我们还不提,比亚迪、长安这种当出租车跑的,工况比特斯拉这种富豪玩具运行环境恶劣多少。
比亚迪们不会学特斯拉,但很多学的啊。
前面提到的以游侠为首的造车新势力们,哪个不以特斯拉为榜样?学人家吹牛逼,学人家搞逼格,甚至学人家码电池——你有那个水平么,码电池,码炸弹吧!
比亚迪2018年销售车辆52万辆, 营业收入 1300亿人民币, 净利润35.56亿人民币。
特斯拉2018年销售车辆 24万辆, 营业收入214.6亿美元, 亏损10亿美元。
比亚迪成不了特斯拉,我想是因为股东们不同意...
因为比亚迪是中国的,特斯拉是外国的。
自庚子以来,国人崇洋媚外心理十分严重。近几年,随着我国国力增长,才有所缓解。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消除崇洋媚外心理,需水滴石穿,铁杵成针的功夫慢慢打磨。
一个车企,造车质量品控差,部件靠采购,自己只掌握了软件技术。造的车又比竞争对手价格高出一截,这样的车企如果是国内的,谁会去买呢?不被当成笑话?
可是这个车企是美国的,名字叫特斯拉,然后就被各种追捧了。
差不多的模式,就差个自己工厂的蔚来汽车,怎么没人追捧呢?
对于国产品牌,只要有一样核心技术没有,就会被喷成一文不值,忍受各种舆论压力。价格也必须低,不然就是心黑。
蔚来汽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和特斯拉一样,都是供应链的技术,都是自己开发的软件,车都有些质量问题,都卖一些服务产品,但受到的待遇是天差地别的。
比亚迪有全套造车技术,有生产线工厂,三电这样的核心技术在行业是数一数二的,车还卖的便宜,可是网络上,媒体上就是没人吹捧。因为他是国产。特斯拉要有比亚迪的技术制造实力,那些无脑吹的不能上天了去?
所以,国产是原罪,但对比亚迪来说,没必要成为特斯拉,因为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不是为了中国广大老百娃存在的,不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是为民谋幸福的。两个企业服务的对象都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比亚迪不会成为特斯拉,但他们也不想成为特斯拉。
话说回来,科技股这一轮要是没抗过去,特斯拉怎么办?所以他急了,才不惜代价进中国市场,因为这里市场大,崇洋媚外人多,有基础,能挣钱。特斯拉把扭亏为盈的宝都压在中国了。
让我欣慰的是,00后,10后们没有那么崇洋媚外,尤其是10后,他们间最流行的歌曲叫做《我和我的祖国》,让人不禁泪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