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形成什么中国的广场协定。
当年美国市场占世界市场的比例比如今大得多,尤其是考虑到苏联以及大量红色国家并不参与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那个时候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是今天的美国不能比拟的。
那时候美国可以强硬到直接加税,然后告诉盟友们,你们来想个办法平衡贸易。如果我觉得这方法还行,我们就商量一下细节。否则,这税是减不回去的。
如今的美国,不是那时候的美国了。如今的中国,也不是那时候的日本可以相比。
美国没有能力迫使中国接受那样的协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会做出妥协。
之前我写答案说这次贸易战一定是以中国做出一些次要方面的妥协为结局。很多朋友不明白为什么。
首先,在目前这个节点,中国对美国的需要,大于美国对中国的需要。
尽管中美经济已经相互交融、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但是总的来说,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度,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度。
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仍然是产品成本上的依赖。极少有哪些产品,真的是离了中国就买不到的。绝大多数产品,其他国家并不是不能造,只是成本上、产量上不能与中国相比。两边撕破脸,对于美国而言,主要是转换商品来源以及等待新兴经济体搭建生产、物流体系的过程中带来的大规模通货膨胀和经济阵痛。
而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就大得多。欧洲能够供给的高科技产品并不如美国全面。有很多对与我国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东西,至少目前,仍然是只能从美国买。如果双方完全撕破脸,中国经济确实会发生大规模混乱和停滞。而且美国能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施加影响力,也有可能造成更广泛的进口产品断绝。
总体来说,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所以美国在贸易战中确实有优势。
第二,谁都不想谈崩,而且美国的优势没有那么大
美国政府如果和中国彻底撕破脸,让美国人民体会到大规模通货膨胀和消费品匮乏的痛苦,那是必定要下台的。而且美国一部分资本力量也需要中国市场。
反过来说,中国政府如果让中国经济一头栽到坑里半天爬不出来,那也是要倒大霉的。
而且,美国中期选举临近,也不利于在贸易上进行僵持战。
所以,尽管美国在贸易战中有优势,美国也不可能拿到非常好的条件。
第三,一部分美国的次要要求,从长远看对中国有利
比如说更强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如果规则设置得当,长远上看对中国经济发展还是有利的。
其实这种态势在1990年代以及2000年代已经有过好几回了。结局都差不多。那就是中国选择一些对自己并不算坏的条款进行妥协,然后美方宣告胜利,鸣金收兵。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