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结构狗,从我的角度来说,这塔被烧,是不幸,也是万幸。
所谓不幸也是万幸的说法,是这座塔是在建设之中烧掉了,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是在建成之后,香火旺盛的时候,由于荷载,地震,乃至风力的作用下造成结构失效,那么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借用评论里的一位知友的话,一栋建筑功能,美观,传统都是可以各有侧重,甚至有时为了美观为了情怀都可以牺牲功能或者经济性,但是一切的一切之前,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
这个塔之所以2010年是重建,就是因为之前的庙(木结构)在汶川地震中完全毁掉了。九龙作为距离震中不到30公里的地方,地震应该是结构设计中的第一考量,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地方,新修的塔(号称亚洲最高)居然还是以“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作为卖点,甚至大张旗鼓地作为旅游噱头用来宣传。
结构上来说,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就是连接点应该比结构构件更加牢固,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出梁和柱的全部性能,否则的话梁柱修的再粗也没用,因为一旦连接点被破坏,梁柱就失去了结构功能了(如下图)。
(榫卯结构连接)
而榫卯结构的一大特点就是连接处是以非常巧妙的方式把梁和柱连接起来,这样的连接虽然是非常精巧与天才的,但是却是以破坏连接点的强度作为代价,因为梁柱的末端必须经过修剪才能连接在一起。所以现代建筑基本舍弃了榫卯连接这种技术,现在这项技术几乎都只在木质家具上才能看到。
另外,很多朋友提到的榫卯结构是有抗震作用的,这点不假,因为节点的变形会吸收地震的能量保护结构本身。但是榫卯木结构连接点被破坏之后,难以维修难以替换,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总不可能修一次性的塔吧。
在地震等级如此高的地方,让工匠而非雇佣专业设计院施工单位按正常项目流程设计修建一个如此高耸的不用一颗钉子的木质榫卯结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2. 其他
出去榫卯结构的槽点之外,这栋塔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以及结构抗风分析这两项高耸建筑必须的流程的缺失,也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高楼结构动力分析)
我还记得当年作为结构狗,我问一个这个塔的相关人员他的抗震是怎么做的,当时我得到的回答是:“它是木结构,地震没事的。“
是啊,当年丽江地震,木结构房子”墙倒屋不塌“确实传为佳话。但是请注意,这里的”屋不塌“,但是”墙“可是倒掉了的啊!另外丽江古城都是一层楼最多两层楼的房子,跟你这个号称”亚洲第一木质高塔“的塔,有任何可比性吗?!
这塔的造价花掉了据说上亿的香火钱,没有用千分之一的造价去做一下结构抗震也是令人难以理解。在现在动力分析软件简便化经济化的背景下,按理说经济成本时间成本都是非常低的。
这个塔烧掉了,从现在的信息看来是消防措施的缺失,消防车到了现场居然开不进去,现场的水源也是难以寻找。这么大的一个木结构,而且还在寺庙这种四处都是火源的场所,真的是想不通。
但是我觉得,所谓不幸也是万幸的说法,是这座塔是在建设之中烧掉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是在建成之后,香火旺盛的时候,由于地震甚至风力的作用下造成结构失效,那么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作为一个九龙人,回到家乡看到这样一座高耸肃穆,地震之后原址重建,代表了绵竹精神的塔,我是自豪的。
但是尊重传统,不是盲从。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在各种设计资源施工资源分析资源的十分成熟且相对廉价的情况下,仍旧循规守旧,闭门造车,做出这样一个结构不安全的各项措施不完善的木质塔,着实令人叹息。
写下这个回答,不是为了吐槽。我衷心希望家乡或者其他地方以后做类似这种建筑能够有多一些的结构上的考量,安全上的设计,不要再重蹈覆辙了。
很惋惜又很庆幸。
惋惜的是这么高的塔,耗资上亿,耗时8年,最后毁于一旦。
庆幸的是在未建成的时候起火了,否则建成后起火的话,不堪设想。
这次塔并非首先燃烧的,而是被引燃的。
起火的是旁边的大殿
然后引燃了木塔。
所以我们看到的木塔燃烧是从上往下烧的
最后整个塔付之一炬
可以想象,日后这个塔如果建成的话,香火旺盛,一旦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留不下像西方那么多宏大的建筑,其实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木结构易燃。
民间里和杀人并列的词叫放火,杀人放火可是重罪,其实就反应了自古以来火的问题,喜欢木建筑的中国人,最怕的就是火灾。
有个词叫“兵燹”,就是战争里的纵火行为。
比如秦始皇耗尽心思修建了咸阳宫,然后项羽一进城,一把火烧了(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再比如是古代宏伟建筑的唐朝大明宫,也是被火烧了(黄巢烧过,李茂贞烧过,朱全忠也烧过)。
之前去黄鹤楼玩,发现这个楼已经是钢筋水泥混凝土的现代结构了,也是历史上反复被烧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当然最后的最后,我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建筑,尤其是木结构建筑的问题。
目前,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保存最多的省份是山西,
元代之前的木构建筑占了全国75%,全国现存3座唐代木结构建筑都在山西,4座五代木构建筑中,山西占了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更是全国第一。并且绝大多数古建筑保存完好。
现代消防虽然很发达了,但是仍然会偶尔出现木结构建筑被焚烧的现象,比如某年香格里拉被烧了。
所以趁着还可以看到,多去看看。
尤其推荐应县木塔,纯木结构,建于辽代,高67米(20层楼高),关键是这木塔多次被炮弹打过依然没被烧毁,可以说是奇迹。
此外木塔的抗震结构也是很神奇的。
利益声明:文中提及的品牌,我去过黄鹤楼和应县木塔,但是没去过香格里拉和灵官楼,也没穿越到过咸阳宫和大明宫,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