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尤其是coding)喜欢把除了代码以外的东西统统称为硬件。
随即理所当然的觉得只要有硬件工程师,就可以把东西搞出来。
码农们自己给自己分得挺细,什么BSP,MIDWARE,CODEC,APP,后台,前台........还是基于OS来分的,可一旦跳出来,就幼(wu)稚(chi)的认为,其余的都是硬件的活了。
苦逼的硬件除了老三篇(固件,原理图,PCB)以外,还得兼顾ID,机构,材料,参数调教,制造,采购,工装,测试,返修,包装等诸多环节。如果说ID,机构这些在coding的眼中还算是知道的话(因为毕竟可以在电脑中看到),那其余的基本就是无视的状态了。
一个产品从原型到量产,是需要用时间和金钱来磨的。原型,只是一个产品的一小部分,很小的部分,这后面的坑有很多很多。
深圳是有很多硬件公司,这类公司大多是伴随着MP3,手机方案,滚出来的,所以他有一个其他地方不具备的优势,就是知道哪里可以解决ID,机构,材料,制造,采购,工装,测试,返修,包装等诸多环节。但是,这些解决的前提是对已有的东西进行小改动,进行可控的小改动,各方面的小改动汇在一起,就可以整出各类东西。但是,一旦这些改动是不可控的大改动,就会出现连锁反应,以致到最后整个产品都不可控了。为了可控,只有不断的妥协,最终出来的东西,可能已经不是当初的想法了。
所以说,一个好的产品,关键在于一个能够了解全部的人,当他看到misfit的ID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材质,钻孔工艺,精度要求,成本,防水与透光,对信号的屏蔽程度,而不是只是看到了设计本身而已。从某种角度上说,一个众筹的东西,内部不是真正做过产品的人来把控,单靠软件秀几个demo,是决计做不出来的。也正因此,当我看到众筹的人员介绍中凸显的不是软件,就是ID,硬件这类和成品不打交道的人时,我就可以判断,这个东西离产品还有很多路要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