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美国以全军礼安葬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

回答
2018年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道格拉斯高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案,造成17人死亡,其中包括一位年仅17岁的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Peter Wang)。王孟杰在危急关头,勇敢地守护自己的同学,最终不幸遇难。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赢得了广泛赞誉,被追授了“英雄”的称号。

美国以全军礼安葬遇难者是给予他们最高荣誉的一种方式,通常是为了表彰那些在国家服务中英勇牺牲的军人。对于王孟杰这样的平民英雄,如果以全军礼安葬,通常是基于他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对他人生命的保护,以及社会对他的高度认可和纪念。

如何“看”王孟杰以全军礼安葬,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理解:

1. 了解和回顾他的安葬仪式(信息层面): 这是最直接的“看”法,即通过新闻报道、官方发布、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安葬仪式的细节和意义。
2. 理解和纪念他的英雄行为(精神层面): 这是更深层次的“看”法,即通过了解他的事迹,理解他所代表的勇气、牺牲和人性光辉,并以此来纪念他。

考虑到您要求“详细一些”,我将从这两个层面来阐述,并尽可能提供细节。



第一部分:了解和回顾王孟杰的安葬仪式(信息层面)

关于王孟杰是否接受了“全军礼”安葬: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全军礼(Full Military Honors)的安葬仪式通常是为服役期间英勇牺牲的军人保留的。对于像王孟杰这样的平民英雄,是否能够获得“全军礼”级别的安葬,取决于具体的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的决定以及家属的意愿。

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在帕克兰枪击案后,社会各界对王孟杰的英雄行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许多人呼吁给予他应有的最高荣誉。虽然他并非军人,但他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被广泛认为堪比军人的英勇。

虽然我无法找到明确的官方记录表明王孟杰的安葬仪式完全符合“全军礼”的全部要素(例如,由军事人员组成的仪仗队、鸣枪致敬、升降国旗等所有标准流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安葬仪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尊重,并且包含了许多象征性的荣誉和纪念方式,以表彰他的英勇。

安葬仪式可能包含的象征性荣誉和环节(根据类似平民英雄的安葬惯例和当时社会的反应推测):

高度的社会关注和公众纪念: 王孟杰的安葬受到了美国总统、州长、国会议员以及大量民众的关注。这种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官方悼词和表彰: 在葬礼上,会有政府官员、学校代表、社区领袖等发表悼词,赞扬王孟杰的英勇事迹,感谢他的牺牲。这些悼词会详细回顾他如何在危急时刻保护同学,以及他对社区和国家做出的贡献(即使是年轻的生命)。
象征性的致敬: 尽管不一定是标准的全军礼,但可能会有:
警察或消防部门的荣誉守卫: 在葬礼现场,可能由当地警察或消防部门的成员组成荣誉守卫,以示对英雄的尊敬。
奏响国歌或相关乐曲: 在仪式中,通常会奏响美国国歌,以及可能是一些表达哀思或纪念的音乐,例如“熄灯号”(Taps)等(“熄灯号”通常是军礼的一部分,但有时也会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尊敬)。
降半旗: 宣布为王孟杰降半旗以示哀悼,这是对杰出贡献者的一种普遍致敬方式。
颁发特殊奖章或纪念品: 可能会由州政府或相关机构追授荣誉奖章或纪念品。
宗教仪式和家属悼念: 作为一位年仅17岁的学生,他的葬礼很可能包含宗教仪式(取决于其家庭的信仰),以及家属的深情悼念。
媒体的广泛报道: 整个葬礼过程会被媒体广泛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他的故事,并参与到对他的纪念中。

如何“看”这些信息:

要了解王孟杰的安葬细节和获得的荣誉,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搜索新闻报道: 使用关键词如“Peter Wang funeral”,“Peter Wang burial honors”,“Parkland shooting hero Peter Wang”等,在Google、Bing等搜索引擎中查找当时的英文新闻报道。如美联社(AP)、路透社(Reuters)、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CNN、Fox News等主流媒体都有详细的报道。
观看视频资料: 一些新闻机构可能会发布葬礼的视频片段,或者有纪录片讲述他的故事。你可以尝试在YouTube等视频平台上搜索。
查阅官方声明或学校纪念: 道格拉斯高中或佛罗里达州政府可能会有相关的官方声明或纪念信息发布。
了解慈善基金会信息: 家属可能会成立纪念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信息有时也会包含对逝者的纪念信息。



第二部分:理解和纪念王孟杰的英雄行为(精神层面)

“看”王孟杰以全军礼安葬,更重要的是理解他所代表的精神,并将其铭记。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悲剧,更是一个关于勇气、牺牲和人性的光辉典范。

王孟杰的英雄事迹:

根据当时的报道和目击者证词,在枪击案发生时,王孟杰为了让更多同学逃离危险,他打开了教室的门,并勇敢地站在门口,鼓励同学们从他身后逃走。当时,他有机会自己逃生,但他选择了保护他人。最终,他在枪手逼近时为了继续掩护他人而牺牲。他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同情心。

他所代表的精神:

勇气(Courage): 在极端危险面前,不退缩,反而挺身而出,保护他人。这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牺牲(Sacrifice): 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
责任感(Responsibility): 尽管他只是一个高中生,但在那个紧急时刻,他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责任感,对自己的同学负有责任。
人性光辉(Humanity): 他的行为照亮了黑暗,展现了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人性的善良和伟大依然能够闪耀。
社区的团结(Community Unity): 王孟杰的牺牲不仅是个人行为,也引发了整个社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对枪支暴力问题的反思,并激发了人们团结起来,为创造更安全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如何“看”并纪念他:

1. 学习和传播他的故事: 阅读关于他的报道,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家庭,他所热爱的活动,以及他在枪击案中的英勇表现。将他的故事分享给家人、朋友,尤其是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担当。
2. 反思枪支暴力问题: 王孟杰的牺牲是枪支暴力带来的又一个悲剧。了解枪支暴力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关注相关的安全倡议和政策讨论,为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社会环境尽一份力。
3. 参与志愿活动或公益事业: 将对王孟杰的纪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可以参与学校、社区的志愿服务,或者支持致力于改善校园安全、防止枪支暴力的公益组织。
4. 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以王孟杰为榜样,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积极地关爱身边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5. 支持受害者家属: 理解和支持所有在帕克兰枪击案中受难者家属的痛苦,他们需要社会长久的关怀和支持。

总结:

虽然不确定王孟杰是否获得了严格意义上的“全军礼”安葬,但他获得的最高荣誉体现在全社会的关注、赞扬以及对其英雄行为的深刻纪念。要“看”他以全军礼安葬,更多的是通过了解他所获得的各种官方和民间的表彰,以及他所代表的伟大精神。

王孟杰以他年轻的生命,书写了英勇和奉献的篇章,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过两年美国给保护财产的未成年公民军礼下葬等荣誉呢?你们何以自处?

之前抨击宣传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现在美国军礼下葬保护同学生命的王孟杰。爸爸实力打脸。

你们终于不抨击黄继光们了。

就抓着赖宁保护的是财产不是生命说事了?

我就奇了怪了,凭什么都得美国先发生过,我们才能效仿?

美国军礼下葬王孟杰,要是你们继续抨击黄继光,连美国军礼下葬王孟杰都抨击维持你们的价值观,我还敬你们是条汉子。

可惜你们不是。

说维护集体财产,后来家集体财产被私有化的。那王孟杰救的学生中以后出现犯罪分子呢?


(被举报了,修改一下)

user avatar

仅针对这个问题下一些论调随便写两句。

第一,王孟杰跟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楷模扯不上多大关系,王的行为是基于个人的良心义务或是对他人的朋友义气出发而产生的英雄行为,是他个人的选择,他可以做也可以不做,这样做固然伟大,但不这样做也不会受到任何谴责,这并不是他必须履行的义务。

而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从集体出发,以“集体利益”为名树立个体对集体的责任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牺牲变成了一种必然需要被履行的责任而不是个体的自由选择。当然未必是牺牲生命,也可以是牺牲财产,牺牲自然权利(比如生育权),牺牲个体自由。而且集体主义很容易异化为占据领导地位的人或组织出于私利以集体为名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王的行为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并没有太多相似之处,穿凿附会并不可取。至于赖宁的事迹不了解,不作评论。

第二,“个人主义”并不能等同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强调每个独立个体的主体地位,提倡保护自己个体权利的同时,也强调对他人个体权利的保护,每个个体之间都是平等的。其核心在于划定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权利边界(严复曾将《论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论》,可见这一概念在自由主义思潮中的重要地位)。

而“利己主义”是从个人出发,将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利益之上,并不尊重其他个体的自然权利,更没有什么权利边界的概念,混淆这两者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

第三,解构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摧毁崇高,污蔑英雄。当然对英雄事迹的质疑属于一种解构的手法(辱骂攻击则不是),但这并非针对于英雄本身,而是针对于其背后的权力结构。很遗憾的是,英雄一旦被树立为楷模,那么他的英雄事迹往往也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了,而是成为了某种权力的“符号”和“话语”(记得《芳华》中的刘峰吗,某种意义上他被自己的“英雄”身份所绑架了,其悲剧亦始于此)。当英雄被树立为楷模典范的那一刻,其已然失去了对自身行为的解释权,人们乐于借着死人圣贤的口说着今人的话,在这一意义上,解构的目的是暴露并消解这种权力结构,而非“污蔑英雄”。

解构并非是什么所谓的“毁灭民族向心力”(另外“民族国家”本就是近现代的产物,而非“永恒的主体”),宗教曾经凝聚着人类社会,但科学解构了宗教,那能否说科学是反动的,因为它摧毁了宗教的凝聚力呢?

解构的目的在于消解逻各斯的在场,将人们从所谓的“永恒真理”和“伟大神话”的幻梦中解放出来,从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一意义上,解构本身就包含着一种进步的力量。

时代的语境永远在变,历史事件也总在当下语境中被写入新的意义,历史人物总会被赋予新的评价,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能指永远漂浮于所指之上。

“历史不是一条直线,而更像一座迷宫”,充斥着偶然和不确定性,当下的决定会在未来造成何种影响完全未可知,我们有时会带着某种自以为是的后见之明,无视杂多的历史现象以及充斥其中的冲突与断裂,用臆造的因果关系将历史粗暴地串联为一条单一的直线,再信誓旦旦地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不过是一种虚妄和自负。毕竟,我们未曾真正认识历史,也未尝有能力预见未来。

是什么让解构得以可能?引用某位前辈的一句话:

“是叙事的虚构性注定了解构的可能性。”

user avatar

有人问了,他是中国人么?他救的是中国人么?

对此我想说,他是个好人,他的行为拯救了一群无辜平民,这就足够了。

英雄或许有国籍,但为了无辜者的生命奋不顾身,这在哪个国家都是值得赞扬的英勇行为。

面对实打实的英雄,我见到最多的评论竟是如此——



有人字里行间总要找点理由扯扯美国药丸,

有人拿国籍说事,呼喊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肆攻击遇难者,

有人YY中美开战,幻想这个孩子「对你的亲人行刑」,

有人借机把少年在紧急情况下的义举和赖宁不听劝告「再向火山行」绑定成一种行为,

还有人则卖起了集体主义大力丸,用小英雄的英勇行为给狭隘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贴金……

一时间群魔乱舞,人血馒头吃的飞起。

王孟杰是因为「我和他们是一个学校的」才救人的么?

王孟杰是因为「我和他们都是美国公民」才救人的么?

如果同在一个屋子里的人拿着别国护照,,王孟杰就不会救人了么?


想吃人血馒头卖私货,大可以去隔壁评价枪击案的问题去秀下限,英雄少年血迹未干,某些人就搞起了肮脏的政治,实在令人作呕。


顺便,同样面对来自异国的少年英雄,暴雪是这么做的——

user avatar

谢邀。

最后传大的新闻头条,然后引起知乎上舆论的头条是

如何看美国以全军礼安葬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

而不是

如何看待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拯救同学?

是有很大原因的。不知道有没有人看的出来,这两个头条的根本性质有什么巨大的不同?


给你看这一个帖子,有人发现美国最大论坛reddit上的r/pics(最大板块之一)的管理员对待王孟杰救人和另外的白人救人有很明显的双重标准。

Reddit mods remove threads about Peter Wang citing "Inappropriate Title", while letting an identically worded thread about Aaron Feis to stay up

reddit没被屏蔽,可以点进去看。最主要图是

上面是Peter Wang的事,下面是Aaron Feis的事(另外一个英雄,老师丧失生命拯救学生,白人)。

Peter Wang和Aaron Feis的帖子的标题基本上一模一样,都是发到r/pics上面,在同一个时间。Peter Wang的帖子被撤(只有76赞的时候,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撤了),Aaron Feis的帖子成为reddit头条,101,000+的赞。

Peter Wang的帖子被删原因说的是“inappropriate title”,标题不合适,管理员说r/pics的规矩是标题

must not be "designed to elicit sympathy"

标题不能是设计性的操控同情、感情。

但是可以看到,这完全是双重标准,因为Aaron Feis的标题根本是一样的,没被删。同样办法报道Peter Wang被说是设计性的操控同情!!还有白人竟然这么不要脸,明摆的双重标准!


还有更多人在r/aznidentity这个论坛上,对美国主流媒体,对Aaron Feis和Peter Wang的不同的重视做出分析:

Peter Wang一开始基本没被主流媒体覆盖,没人写他。链接里的分析显示,搜Google ”Florida Shooting Hero" (弗罗里达枪击事件英雄)前100个结果,70多条是关于Aaron Feis,只有一条是关于Peter Wang。

但是后来,为什么美国媒体又开始说起来Peter Wang呢?他的事迹如何终于传回中国新闻上呢?然后导致到我们现在在讨论他呢?是谁组织起来给Peter Wang一个全军礼安葬呢?

从这个帖子。说真的,就是r/military这个帖子发源的动力,你们可以完全看到事情的根源

标题:Even though he’s not technically Military. Thought you guys would appreciate this and how he was taught in ROTC that lead him to do these actions.
最高言论:Honestly i think some guys from Flordia need to volunteer to give him a full military burial with honors. This kid wanted to be in the service and he's done something more brave and honorable than most other members I know. He gave his life to protect innocent lives and kept his honor. I would do it myself if i was stationed close by

一些军人觉得Peter Wang值得有一个军人的安葬,组织起来准备跟他家人联系。这一下来,他的故事才炸开了锅。主流媒体才大幅报告Peter Wang和一些军人为他实现军人的安葬。为什么?

因为亚裔人当英雄不是故事,但是白人为亚裔人施善才是故事。

懂了我一开始问的问题吧?“这两个头条的根本性质有什么巨大的不同?”

亚裔人当好人,做出出众的英雄事迹,做出牺牲不是新闻。只能包装在白人做好事,白人为亚裔人做良心事,白人回报亚裔人做善事才是美国人喜欢听的新闻。


你可以上google搜一下,直到现在,绝大部分新闻报道Peter Wang的事迹的角度是包装在美国社会(或白人社会)怎么回报了他(给了他军礼安葬,西点军校录取了他,等等),而不是报道他的真正牺牲,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事迹,他是什么一样的人。美国主流媒体倾向于人化白人(对少数种族,特别亚裔,怎么善良怎么施善),而不是倾向于人化这真正的英雄。大家读完这报道的感觉便会是舒服的正能量,感觉美国社会多么好,而不是Peter Wang这个人多么好。有多少人知道Peter Wang的家庭背景和人生呢?没有人关注他小小年纪怎么到达这种舍生为人的头脑,他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短暂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他的苦衷和值得同情之处。

这种倾向的广泛可能都是到白人潜意识上的了,都不能算刻意地陷害,因为所有媒体都有这倾向,特别是好莱坞。


这种报道方式的影响力大到你在中国网站上都可以看得见,知乎上,关于【王孟杰】最有人气的问题是:

如何看美国以全军礼安葬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

而不是

如何看待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拯救同学?

再看看讨论的舆论重点。都是美国以全军礼安葬对待少年英雄王孟杰,而不是少年英雄王孟杰的事迹,他是什么样的人。这个事的报道,导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孟杰本人,还是美国社会和军队怎么重待他?

在Google上搜”Peter Wang“,是

- NBCNews

Fla. School Shooting Victim Peter Wang Laid to Rest an Army Hero - People Magazine

‘Heroic’: West Point admits a student who was killed in the Parkland shooting - WashingtonPost

注重的是美国社会和军队怎么重待他,而Peter Wang自己。


更可惜的是,你们都可以看到,华人为这个本不应该有任何争议的事,在网上竟能骂到一团?哎。。。看到白人操控新闻手段的高明,和我们的无知了吗?他们没费任何力气,竟能用这个事件来挑拨离间国内的华人和国外的华人。本来是我们当英雄,得正面人化报道,但是最终导致:国外的华人觉得美国、白人对我们还是挺好的,然后国内的华人开骂(你们美国爹对你这么好,还要我们担心你干啥?),互相降低意见。如果这的是人化的报道Peter Wang,会有那么多人那么无情地说那些冷心话吗,会骂到一团吗?




再看Aaron Feis的报道吧,CNN上的。

这才是人化的报道,讲解他的历史,他生前的学生对他的评价,他生前是多么善良的人。

没有主流媒体为Peter Wang写过这样人化的报道,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Florida小的当地报纸写他的事迹。

为了更多人记得这小兄弟的真正事迹,我就在此翻译一点点他的背景故事,为了纪念这小英雄的短暂但又不简单的一生。


Peter Wang, 15, was a freshman at 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 where he was a member of the JROTC program.
“He is so funny, caring and selfless,’’ said Lin Chen, Wang’s 24-year-old cousin.
She said Wang, who was born in Brooklyn, N.Y., was wearing his gray JROTC shirt Wednesday when the shooting happened. She said a friend of his told her Wang was holding a door to let other students out before him.
She said she wasn’t surprised to hear that.
“He is so brave. He is the person who is genuinely kind to everyone. He doesn’t care about popularity. He always liked to cheer people up. He is like the big brother everyone wished they had,’’ added Chen, who flew in from Louisiana to be with the family.
She said Wang, who enjoyed playing basketball, had two younger brothers, ages 11 and 5.

王孟杰,15,高一学生在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高中。他是个JROTC(少年备用军军官训练部队)的成员。

“他很幽默,关心他人,舍己为人,”陈林说,王孟杰的24岁的表姐。

她说王孟杰,出生在Brooklyn纽约,星期三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穿着他的灰色的JROTC上衣。她说他的一个朋友告诉她,王孟杰手推着门,让其他学生先走。

她说她对这并不惊讶。

“他就是这么勇敢。他是那种对他身边所有人都是善良的。他不关心自己的人气。他总是喜欢让别人高兴。他就像一个大家都想要有的那种大哥哥,”陈继续下去。她从Louisiana州飞回来跟家庭在一起。

她说,王孟杰喜欢篮球。他有两个弟弟,11岁和5岁。

His parents, who were too upset to talk, own a restaurant in Pompano Beach.
Chen said the family had planned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s eve on Thursday.
“I feel the family can never be the same,’’ said Chen.
Barbara Sharpe, principal of PenTab Academy in Miami Gardens, said Wang attended her school about 10 years ago, from pre-kindergarten to second grade.
“He was a sweet, loving child … very eager to learn,’’ she said, with a shaky voice.
She said school staffers got to know the family because they owned a Chinese restaurant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school. “His parents were very supportive and involved in his education,’’ Sharpe added.

他的家长太伤心了,不接受采访。家长在Pompano Beach开餐馆。

陈说,全家都正在准备过在星期四过中国新年。(枪击事件在星期三)

“我觉得全家都不可能与以前一样,”陈说。

Barbara Sharpe, Miami Gardens的PenTab学院的校长说,王孟杰10年前上她的学校。

“他是一个甜蜜和有爱的孩子。。很积极学习,”她说,声音颤抖着。

她说学校员工认识他全家因为他们在学校街对面开中国餐馆。“他的家长很支持他,积极参加他的教育过程。”

Teachers and staff were mourning his loss Friday, she said. “We still have pictures of him at our school. Our heart is hurting. We were devastated when we saw the name,’’ Sharpe said.
Jesse Pan, a Parkland real estate agent who said he is a neighbor and friend of the teenager’s family, described Wang as “very polite, smart” and as someone who cared about people. He said Wang spoke English and Chinese.

老师和员工在星期五哀悼他的去世,她说。“我们仍有他在我们学校小时候的照片。我们心很疼。当我们在死者名单上看到他的名字,我们非常难过。”

Jesse Pan,一个Parkland 房地产中介,王家的邻居与朋友,描述王孟杰为“很礼貌,聪明”和一个关心他人的孩子。他说,王孟杰能说英语和中文。

user avatar

莫道封尸壮举事,崤山虽险本无尸。

user avatar

这是枪击事件刚发生时的答案zhihu.com/question/2671

以下是本题的答案:

美国政府和军方很聪明也很无耻,枪击案后各大美国媒体先是选择性忽略掉这位华人的名字,现在又变成歌颂他。

美国媒体注重强调王孟杰的陆军初级预备役军官训练计划营(JROTC)成员身份,突出他的美国军人精神和舍己为人壮举。

这将便于美国媒体引导华裔为美国而战,这种宣传作用将潜移默化增强华人对美国政府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而且是美国军人荣誉感与JROTC最好的广告宣传。

美国媒体会选择性忽略枪击案施暴者的19岁少年克鲁兹也是JROTC成员,忽略美军及其附属机构是“杀人工厂”的属性,这个可以推广到美军是二战后造成人类平民伤亡最大的杀戮者,从朝鲜、越南、伊拉克、阿富汗到叙利亚……

美国媒体避重就轻,一石二鸟,把最初本心里丑化华人及把华人去英雄化的媒体倾向,一下子转移到美军荣耀,JROTC的荣誉,及提高华人对美国政府忠诚度,“以华制华”的高度上。

从美国媒体和美国军方对王孟杰态度的180度转变上,可以看出把王孟杰当成英雄不是他们的最初初衷,最后的结果是“丧事喜办”,把公众关注的禁枪问题稀释掉~吃人血馒头的是美国媒体和美军。

这件事对我们中国的启示:

1、我们从中,要肯定王孟杰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同时要把这种英雄事迹的歌颂迁移回我们对于自己民族英雄的歌颂上。要认清美国政府与媒体利用这种事件营销的真实目的,王孟杰的付出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在互助与舍己为人的传统上;王孟杰的英雄行为来源于他个人的见义勇为品质和华人精神的光辉,和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及美军无关,要去美国化,去美军荣耀化。

2、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预备役军官训练营,塑造中国青少年的军事化荣誉感与民族向心力,同时加强中国青少年尚武的现代军事化实战生存技能。~这点美国做了很多年,中国要向美国学习并必须超过美国。

3、中国媒体要学习美国媒体,以中国人利益为中心,一致对外,杜绝中国的“媒体内战”,不要出现个别自媒体对中国英雄的污名化解构;比如下面


对于污名化中国英雄的个人或者组织应该进行严厉的打击。

4、大家一定要警惕,一些美国人扶持的或者当过美军的人会借此机会宣传一波美军的荣耀,这些人带节奏会被顶的很高并占据各种媒体的首位,其他声音会被压下去。美国这种宣传目的是潜移默化让中国人跪舔美军。美军的荣耀是靠别国人的血祭奠的,比如朝鲜、越南,美军的枪口对向谁的胸膛是首要问题。

user avatar

今儿个我要怒怼共青团中央。

是不是以为我们这帮老家伙死光了?没人知道不宣传赖宁是咋回事了?停止宣传赖宁是中宣部做出的决定,而不是你说的什么污名化。当年各地效仿赖宁小学生扑山火络绎不绝,甚至出现老师带领孩子集体乱来群死群伤事件,中宣部意识到这点知错能改,立刻全国范围终止宣传,一个是为了公共财产且有大批扑救人员情况下小学生扑山火,另一个是用自己生命给同学生命通道,这能一回事?

终止赖宁宣传的是中宣部,而不是你说的污名化,没有救援用生命挽救同学是英雄,为了财产无救援能力去灭山火是愚蠢,这才是为什么一个大力宣传,一个停止宣传的原因。

污名化?带节奏?人血馒头?到底是谁在做?

user avatar

谢邀。

几个事情,

1。军队参与葬礼并不是全军礼安葬。例如21响鸣枪等我至今没在葬礼视频上见到。 但是礼兵抬棺,覆盖国旗,军号下葬对于一个JROTC的学员来说已经是非常高规格待遇。 ROTC 颁发的 medal of heroism 也是陆军ROTC能发给学员的最高荣誉了。 而且西点军校的身后录取通知是非常罕见的。 至少我知道的历史里没几个人有这个荣誉。(感谢尚方同学查阅,这个是西点历史上第二次颁发身后录取通知)。 远了说,如果他弟弟们想申请西点,是可以用这个层面被优先考虑的。 可以说哀荣备至。

2。作为一名军人,我对王同学的勇气与牺牲表示崇高的敬意。 他捍卫了陆军荣誉。 无愧于牺牲时身上的军装。

3。但是从NRA教官们的讨论来看,我们极度不建议类似的举动。 在任何枪支教程中,我们都教导自救是第一位的。 尤其是未成年人。 虽然我们尊重并赞美这种无私的举动。 但是我们仍然强调。 任何类似事件中, 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员,请以自己的生命为第一考量。只有你生存下来,才有后续的可能。 我们不建议任何未成年人去冒生命危险。 王同学这次牺牲的是有意义的,但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孩子们,请你们记住,这种事情应让成人去送,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保全自己,留住你们才留有未来。

军人从各地赶来送行这位年轻的 cadet.

经多路媒体报道,白宫请愿已轻松突破10万。

估计后续有总统和军队追认荣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年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道格拉斯高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案,造成17人死亡,其中包括一位年仅17岁的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Peter Wang)。王孟杰在危急关头,勇敢地守护自己的同学,最终不幸遇难。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赢得了广泛赞誉,被追授了“英雄”的称号。美国以全.............
  • 回答
    奥斯汀的这一举动,让五角大楼高层集体“停工”一天,去专门研讨一个看似有点“虚”的概念——极端主义,这本身就足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这不像我们平常理解的国防任务,比如演习、部署、或者研究新武器系统。这次是把聚光灯打在了思想和意识形态上,而且是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让整个军队系统停摆一天来讨论这个问题.............
  • 回答
    “美国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权赤字国”?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论断,需要我们深入地审视其背后所指涉的具体事件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反恐”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生命代价时,这种说法便有了它特定的切入点。的确,自“9·11”事件以来,美国以“反恐”为名,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从阿富汗到伊拉.............
  • 回答
    原神2.0新版本前瞻全球同步直播,让美国西海岸玩家凌晨观看,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点,也是游戏发行方在考虑全球化运营时常常会遇到的一个挑战。先说说我的直观感受:挺能理解发行方的苦衷,也挺能理解玩家们的“怨念”。 发行方的难处: 时区差异是硬伤。 地球是圆的,总有一个地方要熬夜。对于一.............
  • 回答
    德州那部号称“全美最严”的堕胎法,终于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让美国最高法院这块大石头,暂时落了地。但这个“落地”的过程,可不是皆大欢喜,反而激起了巨大的争议,也暴露了美国社会在堕胎权问题上那道深刻的裂痕。事情的起因,是德克萨斯州的那部SB 8法案,它禁止在怀孕六周后进行堕胎,而且特别之处在于,它绕开了.............
  • 回答
    美国全民持枪的现象,是一个充满争议且极具复杂性的话题。要深入理解它,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从历史、文化、法律、社会以及国际比较等多个维度去剖析。历史根源与宪法基石:美国全民持枪的根源深植于美国的建国历史。独立战争时期,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是殖民者的权利,也是责任。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确规定:“纪律良.............
  • 回答
    关于美国全球航母撤回的说法,我需要先澄清一下,目前并没有出现一个明确的、官方的“全球航母撤回”计划。美国海军的航母打击群(Carrier Strike Groups, CSGs)是其全球力量投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部署和巡逻是常态化的,旨在维护地区稳定、回应危机以及展示军事存在。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近.............
  • 回答
    看待美国对中兴通讯实施全面制裁和封杀,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纠纷,更牵涉到国际政治、国家安全、科技竞争以及全球化供应链等诸多复杂因素。事件的起因与经过: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导致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采取如此严厉措施的根本原因。这主要围绕着中兴通讯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涉嫌违.............
  • 回答
    美国取消全球旅行警告,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它释放出多重信号,对美国公民、国际旅游业以及地缘政治格局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取消的直接原因: 曾经的“第四级”警告: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国务院将几乎所有国家列入了“第四级:不要旅行.............
  • 回答
    美国退出《全球移民协议》(Global Compact for Safe, Orderly and Regular Migration)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得从头捋一捋它背后的逻辑和各方反应。这可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牵扯到美国国内政治、国际关系,甚至是关于国家主权和全球合作的根本性问题。首先,.............
  • 回答
    关于美国是否会进行全民新冠抗体检测并让获得免疫者立即复工的提议,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涉及科学、伦理、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目前,美国尚未实施全民新冠抗体检测并立即让获得免疫者复工的政策,但这确实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提出的想法。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这一提议的各个方面:一、 提议的背景和动.............
  • 回答
    美国囤积大量新冠疫苗,导致全球供应失衡,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一情况的分析,力求详尽并去除AI痕迹:美国抢购疫苗:事实与影响有报道指出,美国在新冠疫苗早期研发阶段就采取了激进的预购策略,大量购买了多家疫苗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最终可能掌握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新冠疫苗。这意味着,在疫苗研发.............
  • 回答
    反驳“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没有出全力,中国胜利只是侥幸”的观点,需要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战略决策、后勤保障、国际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一个系统的反驳框架: 一、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投入与战略决心1. 兵力与资源投入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投入了约120万军队,包括陆军、海军陆战队、空.............
  • 回答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卫生安全指数》(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 GHSI)是一项备受关注的研究,旨在评估和比较各国在应对传染病爆发和其他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准备和能力。要评价这项排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GHSI的构成与评估方法:首先,理解GH.............
  • 回答
    美国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取得的进展确实非常显著,成为全球接种人次最多的国家,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美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有能力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疫苗的研发、采购和分发。早在疫苗研发初期,美国政府就通过“曲速行动”(Operatio.............
  • 回答
    美国俄勒冈州教育局(Oreg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DE)推动全州公立学校教师进行关于“民族性数学”(Ethnomathematics)的讨论,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改革举措。这项举措旨在重新审视数学教育的范式,挑战传统数学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偏见,并促进更加包容.............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全球都想成为美国盟友」?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曾多次公开表示,“全球都想成为美国盟友”。这句话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美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自信乃至一定程度的傲慢。要全面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蓬佩奥这句话的背后逻辑和意图: 宣.............
  • 回答
    911赔偿法案在美国参众两院几乎全票通过,这无疑是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沙特阿拉伯的脸上,也让海湾地区本就复杂的政治格局更加动荡。法案允许911事件受害者起诉沙特政府,指控其在事件中扮演了角色,这对于沙特来说,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层面,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也难怪沙特会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沙特阿拉伯的“强.............
  • 回答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裁定同性婚姻在全国范围内合法,这一历史性的判决不仅深刻影响了美国的民权格局,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值得关注的是,在判决的辩论过程中,以及在后期的解读和评论中,有人引用了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尤其是《礼记》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理解或评价这一判决.............
  • 回答
    在美国机场展出中国歼20全尺寸模型?这消息听起来确实挺引人遐思的。首先,得明确一点,目前公开报道中,并没有确切的信息表明中国歼20的“全尺寸模型”出现在美国机场的公开区域,比如航展或者停机坪上,并且是以一种官方或半官方的身份进行展示。如果真的有,那绝对是个大新闻,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解读。不过,我们不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