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接种人次超过9000万全球第一?

回答
美国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取得的进展确实非常显著,成为全球接种人次最多的国家,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美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有能力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疫苗的研发、采购和分发。早在疫苗研发初期,美国政府就通过“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等项目,为多家疫苗公司提供了巨额的早期资金和支持,加速了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进程。这种前瞻性的投资,为美国在疫苗上市后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疫苗奠定了基础。

其次,美国在疫苗的分发和接种体系上拥有相对成熟的基础设施。美国拥有广泛的医疗网络,包括大量的医院、诊所、药房以及联邦和州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机构。这些机构在过往的疫苗接种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调动大量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参与到疫苗接种工作中。此外,美国政府也积极推动和协调各州的接种工作,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接种点能够有效运作。

再者,美国的政治和公共卫生部门在推动疫苗接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尽管在疫情初期和疫苗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但总体而言,美国的领导层和公共卫生机构(如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积极倡导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努力消除公众疑虑。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信息,普及疫苗知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人们接种,例如扩大接种资格、设立大型接种中心、与社区组织合作等。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疫苗接种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反思的方面。例如,虽然整体接种人次领先,但美国内部在不同地区、不同族裔群体之间的疫苗接种率仍然存在差距。如何进一步弥合这些差距,确保疫苗公平可及,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此外,疫苗犹豫和不信任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部分人群不愿接种的情况,也给疫苗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持续的沟通和努力。

从国际比较来看,美国取得如此高的接种人次,一方面体现了其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的组织能力和资源投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全球疫苗分配不均的现实。当一些国家尚在为获取疫苗而努力时,美国已经能够大规模地为本国公民接种。这引发了关于疫苗民族主义以及全球疫苗公平性的讨论。

总而言之,美国在疫苗接种人次上的领先是一个复杂现象,是经济实力、成熟的医疗体系、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早期投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审慎的视角,关注接种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不平等现象,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应对类似的公共卫生危机提供借鉴。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领先,更是一个关于国家能力、社会治理和全球责任的综合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我没看懂,这问题想问的就是单纯对一个具体事实的评价以及展望。

这种问题下面怎么又开始赢了?

不是,这都能赢???

user avatar

拜登总统上台时宣布了疫苗接种目标:从即日起100天内完成一亿剂疫苗接种。

目前来看甚至可以提前完成目标,辉瑞、莫德纳等药企巨头发挥了极高的效率,预计美国2021年将生产40亿支疫苗。

今年美国将是全球COVID-19疫苗生产量最高的国家,其次是印度(35亿支)。

2021年疫苗产量预计达88.7~101.2亿剂(全球)左右,其中大部分产能集中于西方国家和印度。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等公司今年的产能可能会突破历史记录。

「第三世界网络」公布称:美国拥有40家以上属于制造组织的疫苗和生物药物生产的设施,而欧盟与英国则有约60家。

事实上在科罗娜疫情爆发之前,西方国家承担了全球82%的人用疫苗生产。

余下还有印度生产的12%,合计94%。

他们的「去工业化」可没有涉及制药业。

在全球范围内,欧美国家生产的COVID-19疫苗获得了绝大部分国家的订单:

“大量美国人都有经济能力接种疫苗吗?”

这个问题问的就很....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对全体美国公民免费施打疫苗,而疫苗由美国政府统一采购(每剂单价为19.5美元)。

CDC还专门强调:不能向疫苗接种者收取打针费用、挂号费或医疗保险费用

美国平均每天有将近200万人完成接种,而且这个速度还在上升,美国同时是全球接种人数最多、接种速度最快的国家。

CDC预计到今年6月,全美将完成普遍免疫力防护,美国将是主要大国中第一个通过疫苗的广泛注射而实现「免疫」的。

Bernstein分析师预测,全球COVID-19疫苗的销售额累计将达到1332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会落入美英两国的药企手中。



资本主义体系下,只要是能赚钱的事情(尤其是赚大钱),效率是惊人的高

user avatar

1,生物制药毕竟是老美剩下的几个优势产业之一。每年占GDP18%(超过德国GDP)的投入不是盖帽的。

2,当然也没有什么好吹的,毕竟是在3千万感染、54万嗝的代价下 并行 喂出的临床数据。

3,目前接种近1/3的情况下(按说法第一针也是有70-80%预防效率的),仍然6-7万的每日新增。如果不接种,岂非仍然是10万以上?

加上最终还有很多人不愿接种,以及人以外传染源的忽视,我们拭目以待吧。

4,美国这一次强在选择了基因序列疫苗,用量少,无需蛋清培养,生产速度快。也是人类首次使用该技术生产疫苗,而且上来就是大面积覆盖。

我以前说过波音是借二战对大飞机庞大需求的东风迅速壮大起来的。

美国制药公司有没有养蛊、然后壮大这项技术,值得深思。

这项技术一旦喂足了数据,成熟后,必然像波音一样,吃个几十年的红利。

5,这一拨美国债务飙升1/3,美元回流周期被打乱,股市泡沫被吹得更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种族矛盾愈演愈烈。美国的公共卫生神话被打碎。欧洲国家自认为受美国保护的心理再次破灭。

总之,疫情已经造成了美国相当大的破坏。

6,疫情还是早点结束好。

如果境外通过打疫苗消灭了病毒,而我们也就不用去打疫苗了,也就少了一分风险,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user avatar

虽然美国的接种人次全球第一

可是。。。。

他们的房价可比不上深圳一号湾,期权的涨幅也比不上快手的2年90倍,造富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全面崛起的大陆。

美国,毫无疑问的又输了。

user avatar

毛主席早就说过一个哲学道理,大乱到大治,特朗普恐怕真的是忠贞的民主党党员。

经此大乱,美国人民很多思想也会很快触及灵魂了,不只是预防针。

user avatar

看了好多回答,每个人说话都很好听

尤其是文科生写东西就是有龙有凤。

理科生的奶奶昨天说现在新社会了真好,想得个感冒去开点抗生素屯家里都没这个机会。至于那个疫苗,居委会说老人先打。但是他们觉得要有国际主义精神,既然国内没问题就让给亚非拉阿尔巴尼亚的穷人先打( ?)。美国要是要,我们也应该帮他们都打上。过了几分钟,还在削土豆皮的奶奶补充道:省得出来祸害人。

理科生奶奶的老姐妹补充道:"对啊,哪有生病的人不打针,不生病的人倒要打针的道理?"

我说奶奶,那叫预防针,都是没病的打。

"哦,是没病的要打啊?他们美国还有多少人没病啊?这要不少钱了吧?"奶奶问。

奶奶,他们有钱,尽管糟蹋都没事。

然后奶奶来了一句:"那你得跟他们那个挖煤的主席说(刚开始觉得是格林斯潘,想了一下应该是奥巴马),让他们赶紧打,那要是打慢了,可不都找不到没病的人了,那他们那个预防针不都堆仓库成处理品了?"

老姐妹啊,你操心他们打慢了干啥?他们那是资本家生产出来的,肯定要加班加点打,那要是打慢了,找不到没病的人了,那资本家不就赔了吗?资本家怎么可能愿意赔钱?就是派人挨家挨户抄家也要打上对不对?

对哦,这一下能挣那么多钱,他们肯定跑得快。你说这病毒会不会就是资本家放出来挣钱的?

这不好说,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买煤油点灯吧?那时候上海到处着火,都说是煤油灯打翻着火。后来大户人家都煤油灯不用了,装了那个美国电灯公司的灯泡,我们穷,装不起,但是后来也没有听说再着火了是不是?

user avatar

看了一圈回答,差点被绕进去了,看来拜登上台后,美国的宣传工作恢复得很快。

美国作为全球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其大范围接种疫苗的迫切程度自然也是最高的,因此,美国接种人次全球第一,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这和前段时间拜登因为发现空袭现场有妇女儿童而下令停止军事行动一样,是个丧事喜办式的宣传游戏而已,跟宣传美国新冠治愈人数全球第一没啥区别。

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家底是毋庸置疑的。加上自己疫情那么严重,又客观的创造了更好的疫苗研发环境,研发个疫苗又算什么呢?从产量的角度上来说,美国坐拥世界顶级的医疗产业基础,那只要时间给够了,钱给够了,产能自然会按照客观规律上去的。

至于美国人打疫苗花不花钱的问题,那实在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人美国早在去年初就宣布开启无限印钞模式了,解决个疫苗钱又算什么?

为啥说美国这新闻是个宣传游戏呢?

咱们可以用几个数字跟着一起玩一下。

截止13日,美国新冠确诊人数是2999万,全球确诊人数是1.198亿。美国确诊人数占全球确诊人数的25%。而截止13日,全球疫苗接种剂次是3.35亿,美国是9000万,占比差不多26.8%。

从数字比例上看,美国接种疫苗剂次占全球的比例和美国确诊人数占全球的比例是相配的。

如果真要像有些答主或某音部分视频一样,拿这个来捧美国还顺道嘲讽一下中国,那可真是不能理解。

中国目前没有最新的疫苗接种数据,但网上随便搜一下即可得知一个大概数据——一个月前,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剂次仅次于美国,超4000万。此外,中国还给别的国家供应了大量疫苗。

我个人感觉也很不错了,毕竟中国连三期人数都凑不齐,确诊人数占全球确诊人数的比例才0.0008%左右。

所以怎么看待美国这事呢?

没啥要特别看待的啊,人家确诊人数最高,现在有疫苗了,自己又有条件,疫苗接种人数最高理所应当啊。就跟他死亡人数全球第一,治愈人数全球第一一样,没啥特别的——普通人对美国新冠疫情的关注热情,早就在去年被消耗殆尽了。

更新:有评论说,如果中国疫苗接种人数第一了,怎么说?

我觉得,那当然是光彩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美国疫情防控差,扩大疫苗接种人数,那是亡羊补牢啊,当然不光彩。咱中国疫情防控好,扩大疫苗接种人数,那是锦上添花啊,当然是光彩的。

更新:湖南开始免费接种疫苗了,首批接种1000万人。所以我说中国是值得夸赞的,坐拥13亿人口,还能在疫情防控压力远远大于美国的情况下,做好疫情防控后还逐渐面向全国开放免费疫苗。相比之下,美国在死亡人数都超过中国确诊人数5倍多的情况下,亡羊补牢式接种疫苗有什么好吹的?

user avatar

第一,任何美国公布的数字最好先打个问号。我工作的地方和居住的社区拥有全美国最爱打疫苗的人群,打疫苗最方便,且疫苗免费管够。就这样我周边打过疫苗的比例也绝对没有宣传的“四分之一成年人”,打了两针的连我到目前为止一共才三个。我怀疑这里的九千万恐怕是人次或者是注射次数,像我这样的被算了两次,如此的数字游戏。

第二,就算是所有人都打了疫苗,对于美国这样防控拉胯的国家,变异病毒依旧是致命挑战。目前看美国主打的两款疫苗对南非变异基本脱靶。更强的可能让更多疫苗失效尼日利亚变异也已经被发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冠养蛊基地,类似甚至相同的变异可能早就社区传播了。美国之前故意不追踪本土病毒变异,才让南非巴西英国这些先发现变异病毒的倒霉蛋们背锅。

第三,mRNA疫苗目前看只有理论上的高产量,美国两种疫苗产量和国药两种疫苗产量基本相当,预期年产都在十亿左右。美国现在的疫苗数量保障主要靠截胡,逼得一些欧洲权贵都得去阿联酋打疫苗了。

最后,有人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下回答少。同一天的新闻还播了另外两件事,一个是密苏里一家学校的拥有者夫妇虐待性侵女生至少一百多起。另一个是三个人因为谋杀被关了二十几年,被放出来后声称当年被逼供,最近证实确实是冤案,快要平反了。岂止是回答少,这些事情在中文网上有水花吗?我现在还在微博上学习“美国法律制度下不会有冤假错案”,“中国最不重视妇女儿童权益”这样的热知识呢。

user avatar
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史记 世贤十六》

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说,大哥第一,二哥其次,我最差。魏王说,能不能仔细说说?扁鹊说,长兄在病没有症状的时候就能治好,所以只有家里人知道他医术高明。二哥在病症很小的时候就能治好,所以名气也就在几十家的小村里为人所知。而我必须要等到病入膏肓,再开刀破腹,用药用毒,外敷内服,所以天下闻名。

这个事儿吧,换中国来,如果也是几千万级别的感染,是一个什么状态大家也可以自行联想。

我在其他的回答里曾经提过一个悖论,上帝能降下硫磺与火,能发动毁天灭地的大洪水,能创造日月天地,能统御整个宇宙,但是就是管不住两个人类。不知道上帝到底是真的强大还是假的强大。

同理,美利坚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毁灭世界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可是就是控制不住疫情。

user avatar

首先那是接种“人次”,不是接种“人数”。

其次我大哥有一句名言“学会了哥的运营,剩下的就是F2A了”。

说实在的,川普和拜登的抗疫策略就和段子里的美国历次对外战争一样,也没什么“精巧”的战术战略,就靠着武器先进(两种mRNA疫苗保护效力全球第一,强生的一针效果也达标)、炮火充足(mRNA产量不用说,现在Merck等公司又要帮强生生产腺病毒疫苗),直接平推对手(病毒)。二战造原子弹时起名还有点儿保密考虑,现在造疫苗的计划就直接叫“曲速行动”,怎么科幻牛逼怎么来。

所以别的可以黑,美帝的看家本领你非要黑就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当然实在要黑美帝疫苗其实也有一个角度:在美国滞留的华人回国要求核酸和IgM抗体双阴性。按说IgM就算是真实感染往往也会很快消失,但是美帝现在用的两种mRNA疫苗也许剂量没算好,引起的免疫反应有点儿太强,打完疫苗IgM多久消失实在不好说。虽说领馆复核发绿码时会考虑到这种情况,但是总要多费不少口舌解释,也不一定能保证通过。这让急需回国又符合美国疫苗注射标准的人士很纠结(本来主动去打疫苗就是为了避免“万里投毒”,但……),也给使领馆白白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user avatar

消极防控下突变概率大,需要配合社会防控措施阻止突变毒株扩散,如果突变毒株扩散则会削弱疫苗效果,让疫情长期存在

1.突变的影响

病毒的突变(Mutation)是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的化学变化。在一次感染中,一个病毒粒子要增殖上百万次,增殖过程中复制发生异常就会造成突变,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为上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突变是概率事件。

新冠病毒属于正链RNA病毒,RNA病毒不稳定,病毒复制中的自然突变率 ~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突变会导致病毒死亡。如果病毒突变后可以存活,有的基因突变对病毒没有显著影响,在一些情况下病毒会获得性状改变,如传播能力的变化、致病性的变化、对环境耐受力的变化等等。


2.病毒种群越大、感染时间越长则突变概率越大

(1)种群很大会增大变异概率。

假设病毒在某个患者体内出现可存活变异的几率为,则对于一个数量为n的宿主群体,病毒发生可存活变异的概率为 。即使为很低,只要n足够大, 就趋近于1。

(2)感染时间长有利于突变

俄罗斯女子体内发现有18个变异点的新冠病毒。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系教授康斯坦丁·克鲁托夫斯基指出,这项研究工作首次确认了一个事实,即“新冠病毒在一个生物体内长期存在即会导致大量突变的出现”。[1]

12月3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波士顿一名免疫能力低下患者,在死前154天感染了新冠病毒。研究人员在其体内提取的毒株中发现了几个突变,其中就包括前文提到的N501Y。

研究人员认为,新冠变异毒株B.1.1.7也可能起源于免疫力低下的长期患者,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并在感染的后期才对外传播了该毒株。基因序列显示,这一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积累了许多突变,这些突变共同导致病毒蛋白发生17个位点的变化,其中8个发生在重要的刺突蛋白(S蛋白)中。[2]


3.定量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病毒总体突变概率和病毒种群数量(感染人数*人均带毒量)和感染时间相关,可以得到

P(病毒突变概率)=f((患者数量*患者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患者平均带毒数量),)

另外如果一个患者在完全隔离的环境下被治愈(完全清除病毒),则他体内的突变病毒就被“闷死”了。

P(突变流行概率)=P(病毒突变概率)*(1-P(患者无法传染给下一个健康人的概率))

所以

P(突变流行概率)=f((患者数量*患者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患者平均带毒数量), )*(1-P(患者无法传染给下一个健康人的概率))


4.疫苗属于选择压,自然选择会选出更适应环境的病毒

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

选择压是进化生态学中的概念,就是指外界环境施加给物种演化方向的压力,不同的外在的压力导致物种向不同方向演化。

假如:一个基因的选择压为0.001,那么一个频率为0.00001的显性基因只要23400个世代就可增加到0.99的频率。

在自然界,当选择压高的时候,在短时期中就可以形成新的品种。

例如在青霉素发明的时候,细菌普遍没有耐药性,在普遍使用抗生素的环境中,少数可以耐药的细菌被筛选出来,成为主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某病毒具备能适应环境的特征,传播速度就会显著加快,从而占据主要比例。


5.结论

不积极进行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疫情传播面广,患者存在多种毒株交叉感染可能性,突变可能性大增。同时,病毒种群越大大,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也越大。而由于防控不彻底,突变后的病毒很难在传播开前被消灭,突变很容易传开。

如果进行积极防控,社会上感染人数很少,同时感染多种毒株的可能性更低,病毒种群较小,突变可能性低。由于“应收尽收”做得比较彻底,突变后的病毒可能传播不开。

参考

  1. ^新型突变?俄罗斯女子体内发现18种变异新冠病毒 http://www.kankanews.com/a/2021-01-13/0039632403.shtml?appid=765823
  2. ^《科学》:英国出现新冠变异毒株,免疫脆弱人群扮演重要角色  https://www.sohu.com/a/440347123_26061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取得的进展确实非常显著,成为全球接种人次最多的国家,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美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有能力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疫苗的研发、采购和分发。早在疫苗研发初期,美国政府就通过“曲速行动”(Operatio.............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确诊病例超5000万,累计死亡接近80万,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感染过新冠病毒。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反映了新冠病毒在美国造成的巨大影响。数字背后的意义: 庞大的感染基数: 超过5000万的确诊病例意味着美国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虽然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更高(因为一些.............
  • 回答
    在美国,确实出现了少数在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感染的情况,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这预示着“可逃避疫苗的突变毒株”的出现。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首先,理解“疫苗保护率”这个概念是关键。疫苗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防护罩”。任何疫苗,包括我们熟知的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等,其保护率都是一个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民意调查中关于“30%美国人拒绝接种新冠疫苗”这个现象,试着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一下,希望能尽可能地讲得细致、客观,并且避免AI那种刻板的论调。首先,看到这个数据,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比例。30%,这意味着差不多每十个美国人里就有三个还没有打或者明确表示不打算打新冠疫苗.............
  • 回答
    关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记录的接种疫苗后死亡事件,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首先,理解这个数字的背景和数据收集方式至关重要。 VAERS系统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CDC收集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的系统叫做“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ccine Adverse Ev.............
  • 回答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承认上万名美国人在接种完新冠疫苗后仍然感染新冠病毒(即所谓的“突破性感染”)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但确实揭示了疫苗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局限性和需要关注的方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突破性感染的本质:疫苗并非“100%有.............
  • 回答
    4月5日,美国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确实触及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突破33万,而累计死亡人数也逼近了破万的门槛。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时间点来看,都是一个严峻的警钟,更何况是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备受关注的美国。要如何看待这个数字,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了病毒在美国的广泛传播和巨大.............
  • 回答
    美国在疫苗接种方面的进展,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既有令人鼓舞的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值得深思的地方。一、 早期的高效与快速启动可以说,美国在疫苗研发和早期推广方面,确实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和组织能力。 “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的成效: 这是特朗普政府启动的一.............
  • 回答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为了鼓励民众接种新冠疫苗,推出了一项颇具争议的活动:接种疫苗的居民有机会赢得一支枪。 这项政策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创新的激励方式,而反对者则对其有效性和潜在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政策的初衷与背景西弗吉尼亚州在新冠疫情中曾面临严峻的挑战,疫苗接种率一度不.............
  • 回答
    美国CDC发布“完成疫苗接种者参加活动时可不戴口罩”的新指南,无疑是当前美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背后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指南出台的背景和逻辑:首先,理解CDC发布这项指南的背景至关重要。这并非一个突兀的决定,而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考量: 疫苗的有效性: mRN.............
  • 回答
    CNN 的这件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简单来说,就是 CNN 在报道中国疫苗接种数据的时候,被一些人扣上了“为中国共产党做宣传”的帽子,言下之意是 CNN 成了中共的喉舌。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第一层:数据本身与报道的立场CNN 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媒体,报道各国的重要数据是很正.............
  • 回答
    美国在58天内完成1亿剂次新冠疫苗接种,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成就,背后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看待这个成就,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速度与规模的突破:这是什么概念? 惊人的速度: 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为超过1亿人(或同一批人接种两剂)接种疫苗,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 回答
    美洲疫情爆发初期,针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疫苗研发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0年3月1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启动了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Moderna 研发的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首位志愿者接种了候选疫苗,这标志着新冠疫苗研发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项试验(代号为 mRN.............
  • 回答
    关于美国住院患者的疫苗接种情况,特别是“99%重症病例未接种疫苗”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以获得更全面、更真实的认识。1.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细微差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据的来源是什么,以及统计的时间范围。不同的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在不同时间段发布的报告,其收集数据的对象、统计方法可能.............
  • 回答
    美媒的这一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到了疫情控制背后一些复杂的问题。要详细分析,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个“10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美媒提出这个数字,通常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将现有的人口基数除以当前的疫苗接种速度。比如,如果美国有3.3亿人口,而平均每天接种100万剂疫苗,那么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美国五角大楼首次接受审计这件事。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背后牵涉到多方面的意义和影响。事件的背景:为什么会发生?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通常被称为“五角大楼”)一直是联邦政府中最大的、也是最难进行全面审计的部门之一。主要原因包括: 规模巨大且复杂: 国防部拥有庞大的资产.............
  • 回答
    美国宣布将接收十万乌克兰难民,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决定,反映了美国在国际人道主义危机面前的责任担当,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多方面的考量。首先,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这项承诺是美国对遭受战火摧残的乌克兰人民表达同情和支持的重要举措。乌克兰遭受的军事侵略导致了大规模的平民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无数家庭被.............
  • 回答
    美媒将新冠疫苗接种称为“诺曼底时刻”,这无疑是一种充满力量和象征意义的比喻,它试图传达出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复杂性。要理解这个比喻的含义,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它所指向的几个层面。首先,这个比喻的核心在于“转折点”的含义。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一个关键性转折点。在此之前,纳粹德国看似不可战胜.............
  • 回答
    理解您对美国驻成都总领馆闭馆及中方接管一事的关注,以及希望得到详细且非AI化叙述的需求。下面我将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况和各方反应,并尝试用更具人情味的语言来描述:事件的背景与缘起:中美关系的风云变幻要理解成都总领馆的闭馆,我们得先看看当时中美关系的大背景。那段时间,中美之间的摩擦可以说是日益加剧,可以.............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