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智利疫苗接种率这么高,单日死亡多达 200 人以上,新增超 8000,怎么回事?

回答
看到智利如此高的疫苗接种率,却仍有令人担忧的单日死亡人数和新增病例数,确实让人感到困惑。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分析。

首先,疫苗的有效性并非100%,尤其是针对病毒的变异株。虽然疫苗能够极大地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阻止感染和传播。特别是当新的、传播性更强的变异株出现时,即使接种了疫苗的人,也可能发生突破性感染。智利在疫情期间,也同样面临着病毒变异株的挑战,比如Delta和Omicron等变异株的传播,都对疫苗的防护效果提出了新的考验。

其次,疫苗接种率高并不等于群体免疫的达成。群体免疫需要相当高比例的人口对病毒具有免疫力,这既包括通过疫苗接种,也包括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然而,即使接种率很高,如果人群中的免疫力水平不均,或者疫苗提供的保护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就可能出现感染和传播的“空隙”。此外,疫苗的有效性也与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的剂次以及人群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再者,大规模的聚集性活动和放松的防疫措施,可能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背景下,成为病例激增的催化剂。当人们觉得有了疫苗的保护,开始放松警惕,恢复正常的社交和聚集活动时,即使有疫苗的屏障,病毒也可能找到机会传播。尤其是在节假日、大型集会等场合,人员流动和接触更加频繁,更容易导致疫情的反弹。智利也曾出现过因放松限制措施而导致感染人数上升的情况。

此外,疫苗接种的进度和时间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即使接种率很高,但如果是近期才完成大规模接种,那么人群的免疫力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峰值。如果在此期间,病毒传播速度很快,感染人数就会在免疫力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就显著增加。

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的保护,虽然疫苗能显著降低他们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但这类人群即使接种疫苗,感染后依然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因此,即使整体死亡人数比例下降,绝对数量也可能因为基数大的原因而显得突出。

最后,统计口径和数据报告的延迟也可能影响我们对每日新增和死亡人数的解读。数据并非实时更新,有时会出现滞后现象,导致某一天的数字看起来异常高。

总而言之,智利高疫苗接种率下的疫情反弹,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包括病毒变异、疫苗有效性的局限性、人群免疫力的不均、防疫措施的调整、高危人群的脆弱性以及数据本身的特点。这提醒我们,即使在疫苗接种取得显著进展的情况下,也需要持续关注疫情动态,采取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并不断根据病毒变异和疫情发展调整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9-15更新

我是最近学完了免疫学,看了相关的文献来会会一帮子喷子们。

两种疫苗制剂——编码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中的 SARS-CoV-2 刺突 (S) 蛋白的 mRNA 或编码 S 蛋白的腺病毒 (AdV) 载体——进入注射部位或淋巴结内的树突细胞 (DC),导致产生高水平的S蛋白。此外,先天传感器由疫苗的内在佐剂活性触发,导致产生 I 型干扰素和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RNA 传感器如 Toll 样受体 7 (TLR7) 和 MDA5 由 mRNA 疫苗触发,TLR9 是 AdV 疫苗的主要双链 DNA 传感器。由此产生的活化 DC 将抗原和共刺激分子呈递给 S 蛋白特异性幼稚 T 细胞,这些幼稚 T 细胞被激活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形成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或辅助 T 细胞。 T 滤泡辅助 (TFH) 细胞帮助 S 蛋白特异性 B 细胞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并促进高亲和力抗 S 蛋白抗体的产生。接种疫苗后,S 蛋白特异性记忆 T 细胞和 B 细胞与高亲和力 SARS-CoV-2 抗体一起发育和循环,这些抗体共同有助于防止随后感染 SARS-CoV-2。 TCR,T细胞受体。

简单理解下就是:mRNA疫苗是向体内注射病毒的部分蛋白的mRNA,只要这部分蛋白质不变异,就可以快速的引发免疫反应,而且以为这种疫苗制作方便快速且可以同时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以就很棒。

而灭活病毒是把一整个病毒的灭活体注射进去。

直接说结果吧,mRNA疫苗能更好的引起更强的免疫应答,但是不抗变异,一旦目标刺突蛋白发生变异则免疫效果就会有显著的下降。

灭活疫苗,对于唤起免疫应答的能力不行,但是,更能抵抗病毒的变异,因为你也不知道你身体应答的到底是病毒的那个部分。

所以,那些质疑我的人,我现在不光可以怀疑你们脑子有那个大病,我现在可以证明你们有那个大病了。


好吧,我回答一个政治答案你们当生物学问题来看,那我明天就去搜点paper给你们真的认真聊聊。


一帮子人搞什么鬼?

能不能相信下科学。

还是一帮子人都是些台湾反串的鬼人。

灭活疫苗的有效率低从来没人否认,但是灭活疫苗的抗变异性更高也是事实。

如果都是全打了疫苗的话,没变异的病毒可能会被mrna疫苗全灭,但是如果变异位点不被mrna所识别的话,那就会导致根本没用。

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的区别就像,照片和身份证号。照着照片找你虽然随时可能看漏,但是你儿子孙子只要长的有点像就会被认出来。mrna疫苗就像身份证号,抓你是一抓一个准,但是,一旦你儿子和孙子和你换个省出生,那一下子就找不到了。

现在说打国药的国家不行和疫苗有关。脑子有大病。

user avatar

静静欣赏”双重思想“。Double thinking大概是这些1984人的基本功吧。


夏天的美国,每天新增2万死亡600:疫苗已经结束了美国疫情

如何看待截止2021年5月24日,美国新增新冠病例暴跌至自去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疫苗结束了美国疫情?

冬天的智利,每天新增8000死亡200:中国疫苗毫无效果

user avatar

一、

简单来说就是,智利有可能被变异毒株搞爆了:

  • 而且不是一个,而是(至少)两个;
  • 而且凶名在外的巴西毒王P.1居然不是其中最出风头的那个;
  • 而且其他凶名在外的B.1.1.7或者B.1.526之流,甚至连一碗剩汤都抢不到……

或者换个图,增长趋势更清晰:


二、

我们已经依稀能猜到,对那些免疫逃逸比较厉害的毒株,疫苗接种率高,可能反而会构成某种选择优势。

比如在测序数量更大(因此置信区间更窄)的美帝:

随着接种率上升,一度有霸榜趋势的B.1.17开始回落,但上升势头最猛的却不是新一代毒王B.1.617.2。

而是老一代毒王P.1(以及藏身在others里边的某些神秘力量)。

或者说这么看更直观吧:

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测,这个没啥人在意的C.37,说不定在免疫逃逸方面也有一手呢?

还是以美帝为例吧……

原来C.37它真的可能是藏身在others里边的神秘力量之一:


三、

回到南美州,让我们看看智利的邻国们。

2021年以来的疫情走势如下:

然后是阿根廷的毒株分布,请重点看2021年1月之后的部分:

再看看巴西:

巴西的情况还值得多一句嘴……上图的B.1.1.28,其中有一部分压根儿就不是B.1.1.28,而是各种P2、P4、P5、Pn(听名字就很可怕系列)


四、

可能有朋友会问——为啥同样接种率很高,P.1在美帝抬头,美帝新增稳如老狗;

而P.1/C.37在智利开挂,智利就要反弹?

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

P.1/C.37之前,智利流行的还是WT;

而对于美帝大毒窟,5月份才开始触底反攻的P.1,已经数不清是第几茬了……


五、

说了这么多,看看这俩到底长啥样吧。

P.1大伙儿已经很熟了:


相比之下C.37则更邪魅:

最醒目的是S蛋白RBD区域,L452+F490两个点位,这不就是当下最网红的double mutant造型……(作为对比,如今席卷全球的B.1.617.2,RBD区域的突变点位则是L452+T478);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46-252一大片点位的deletion……(作为对比,其他VOC们一般只有连续两三个点位的deletion,比如B.1.1.7的DEL69/70,以及B.1.351的DEL242/243/244)

而且有比例不明的一些C.37,它们还有63-75点位的deletion,又是一大片……

以及,T859也是曾经在其他VOC身上出现过的可疑突变点位。

最后还有ORF和N蛋白部分不熟,就不说了。


六、

关于这件事,最大的启示可能是——

南美果然没人关注。

C.37这货在智利的prevalence三个月时间飙到四成多,在秘鲁甚至一度超过六成。

P.1之后,巴西又量产了P.1.1、P.1.2、P.2、P.4等一堆P系列,还有几种没来得及命名的正在排队争当P.5。

结果泡都没冒一个,大伙儿全聚焦B.1.617.2去了……


————2021年6月7日第一次更新————

刚才瞅了眼以色列的测序数据,很有趣:

数量太少,看图没意义,直接看数字可能更清楚:

2021年5月2日,测序30例,其中1例是C.37(这是以色列首次发现C.37);

2021年5月3日,测序22例,没有C.37;

2021年5月4日,测序29例,其中8例是C.37;

2021年5月7日,测序8例,全部是C.37;

2021年5月9日,测序35例,其中6例是C.37。

(5月9日之后以色列还上传过3次总共28例测序结果,再也没有出现C.37)

现在不知道以色列有多大比例的阳性者要测序,也不知道从检出阳性到上传测序结果有多久的延迟。

但非常粗略地说,一种主要在南美流行的毒株,在社区传播几乎被扑灭的以色列突然冒头,并且一举杀到两成的prevalence,跟B.1.617.2差不多打平,这似乎不是啥好兆头……


————2021年6月15日第二次更新————

来跟进一下智利的最新情况吧。

P.1和C.37仍然交替领先;

B.1.1.7市占率进一步被挤压;

最值得注意的,则是暗搓搓飙到8%的P.4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或者这么说吧,能从巴西这种炼狱环境中混出头的变异毒株,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而且这货不仅混出了头,还在三个月时间内砍下了圣保罗州26%的份额。


这货的突变点位见下,自己品吧:


————2021年6月18日第三次更新————

后知后觉的WHO终于宣布C.37是variant of interest了:

然后CureVac的三期临床也被坑了一把:

Hmm……


————2021年6月21日第四次更新————

前几天秘鲁上传了一批测序结果,大写的惨不忍睹……


————2021年7月3日第五次更新————

智利那边刚刚公布了科兴疫苗 vs C.37假病毒的中和试验结果[1]
跟猜想的一样,C.37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双双超过B.1.1.7和P.1:

尤其是免疫逃逸能力:

妈耶,也就是说智利被一半的P.1跟一半的加强版P.1联起手爆锤,确诊数居然没有像英国那样暴增?

很牛鼻嘛~

参考

  1. ^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6.28.21259673v1.full.pdf
user avatar

智利在南半球温带,智利的6月相当于我们的12月。整个南美都有巴西变异病毒的威胁,这个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这种孤悬海外、防输入比较严的国家面对的环境还不一样。

user avatar

智利接种了科兴和辉瑞疫苗。科兴的多,辉瑞的少,科兴的保护率比辉瑞低。

智利疫苗打的很积极,但是防疫措施松懈,没有聚集及旅行管制,引入了新的变异病毒。

辉瑞疫苗确实厉害,但是在智利实际两针之后的有效保护率只有53%,科兴更低,三针可能才能赶上,无论科兴还是辉瑞还达不到群体免疫率。可能跟病毒变异有关,说明光靠疫苗不采取其他措施不行。

科兴辉瑞都是符合世卫组织规定的药物,都是经过科学检验、专家评定的。没有必要阴阳怪气的。

user avatar

这题目问的就有一个问题。

疫苗,从来不是一个能制止一场正在传播的疫情的解决方案。

疫苗不是治病的,是预防的。

疫苗生效是需要一个时间段的,同时疫苗带来的免疫防御力,也是可能会被击穿的。

以前一直说的接种疫苗达到的群体免疫,那是在新冠病毒的原有情况下,在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变异前提之下的。随着变异病毒的增加,病毒逃脱免疫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的,即便以前有效的疫苗之后效力都会越来越低的。所以,别想群体免疫了,不现实了。

大家光看以色列接种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随之确诊越来越少,但大家要注意以色列的封城甚至是封国是多么的决绝。

如果不考虑防控措施,光靠疫苗,是停不下来大流行的。

不然别说智利,看看塞舌尔,阿联酋,这么多前车之鉴。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我们国家采取的,采取大面积围堵方式把病毒压制住,然后在接种疫苗给人群基础的免疫能力,这样才是正经的方法。

user avatar

结论:

智利反弹意料之中,这和疫苗效力高低没有关系。

正文

我们来看看智利的基本条件,智利的数据是在2020年12月抬头的。

我们对智利的情况做个全面的分析,对疫情有影响的数据都来说一下。

一、国家封锁

智利在2020年7月宣布逐步解封,当时疫情确实缓解了,在2020年11月重新开放边境,允许国民在12月至2月的假期期间进行国内旅行,届时餐馆、商店和度假胜地重新开业。

后续的政策就很迷惑了,在2021年1月曾透露出政府将加强封锁的意图。但是在5月21日,智利居然还解除了13个城镇的封锁。[1]

意味着,疫情虽然增加了,他们并没有针对性的做什么。

二、突变毒株

根据统计,报道的各种毒株当中,智利在全球流行中所占比例[2]

B.1.1.23 智利 4.0%;B.1.1.180 智利 3.0%;B.1.1.324 智利 100.0%;B.1.1.348 智利 23.0%;B.1.1.363 智利 23.0%;B.1.1.381 智利 32.0%;B.1.1.405 智利 6.0%;B.1.1.416 智利 1.0%;B.1.1.506 智利 23.0%;B.1.110 智利 56.0%;B.1.110.1 智利 90.0%;B.1.1.1.11 智利 27.0%;B.1.1.1.26 智利 81.0%;B.1.1.1.29 智利 89.0%;B.1.1.1.37 智利 37.0%;P.1 智利 2.0%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智利流行的毒株中携带E484K这个突变的毒株有很多,意味着智利本身的防疫压力比较大。

三、天气

智利的冬季在6-8月,按照天气网的数据,智利全年情况[3]

智利可能即将进入最难的时间。

四、疫苗情况

智利主要接种的有科兴疫苗和辉瑞疫苗,以科兴为主;最近批准了阿斯利康的疫苗。

接种时间是从2月开始的

截止6月4日一针率58.52%,两针率43.9%,其实还挺低的。

总结

智利在面临疫情反弹的情况下,早早地开放了旅游业、餐饮业等等(虽然可能是经济扛不住了,我这里不谈其他因素,单纯从疫情角度分析)——说明他们放弃了物理防御

虽然疫苗接种速度较快,但现在仍只有43.90%,远远不够形成免疫防御

智利的疫情反弹,应该属于意料之中的情况。

我一直在说疫苗要配合公卫措施的,不要单单只依靠疫苗。哪怕感觉头非常铁的美国,也会做一些封锁措施的:

与智利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样是在开放的情况下接种科兴疫苗的巴西小镇塞拉纳,同样是流行着带有E484K突变毒株的地方。

共45000名居民,15000名人口会流动,从2月中旬开始接种科兴疫苗,到了2021年4月底,约 95.7% 的成年人都接种了疫苗。

与一开始相比,当地新增有症状新冠病例数下降80%,住院人数下降86%,新增死亡病例数下降95%。

智利还是开放太快了,并且流动人口性估计远大于塞拉纳。

最近有反弹的国家还挺多的,除了可能关注比较多的阿联酋、智利、塞舌尔,英国也从3000多变成5000多了

最后补充,不然有人又要说什么我没说最重要的一点了:在没有控制住的情况下,无论接种哪种疫苗,人口出现大规模流动,疫情数据就会反弹,这个与疫苗效力高低没有关系。

举例说明,因为3月的一些集会活动,美国的数据在4月份就有反弹,必须控制住人口了才能继续下滑:

参考

  1. ^ 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1-05/21/c_139959947.htm
  2. ^ https://cov-lineages.org/lineage_description_list.html
  3. ^ https://www.tianqi.com/qiwen/zhili-winter/
user avatar

结论放在前面:所有疫苗都是好疫苗,都具备有效性。不同国家之前具有巨大差异,抛开国情分析疫苗有效性都是耍流氓。别一天到晚拿着三期来说了,小规模试点和大规模的应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请找出像匈牙利塞尔维亚这种都接种了不同国家的疫苗,然后有数据对比来支持你们的观点。如果你们能找到更多数据,欢迎提供。
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的数据见最后。讲真知乎人均985?人均PHD?控制变量法都不会用。你们初中物理老师都得被你们气死。请别给985丢人了。

阴阳怪气什么呀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变量不控制么?南北气候不同不控制么?拿这个瞎黑灭活也太扯淡了吧。死的人都接种了灭活么?那正面报道呢,巴西有个小镇全员接种了国药还是科兴死亡感染率不是下降了90%?
无脑吹美国的,你们真的在美国么?以为美国是靠疫苗把日增30W压到了3W?知道美国什么时候才开始大规模接种的么,3-4月份,那会美帝的新增已经降到了7-8W了。吹和黑都要讲基本法把。拿去年6 7月份同期数据和现在比,也没好到哪去啊。美帝去年6 7月我记得新增2W左右,现在也有1W-2W+,那我是不是能说辉瑞也没啥用。
你们这些答案真的能分析了美国和智利区别么?抛开气候不谈,美帝怎么说也是世界第一强国,中产都是住大house,地广人稀,保持social distance就是很容易啊。基本上所有室内场合都要求口罩。并且你能在各处找到洗手液等等。对比智利呢?我不了解智利,但是你们也不了解吧。我觉得你们都不了解的情况下瞎分析一通也太耍流氓了吧。比如智利的人口聚集密度比美帝高很多?比如智利会有更多贫民窟?这贫民窟就是个定时炸弹,聚集度高,接种还可能是最后接种。
什么数据都没有就别瞎分析了行么。真的,我觉得你要想分析疫苗有没有效,很简单,打疫苗的死亡了多少,新增了多少,拿着这些分析不就得了。


真的挺搞笑的,我有吹灭活喷mRNA么?就说我屁股歪?我只是说国家都不同,就不能简单的对比数据新增人数和死亡人数来分析疫苗好坏。你要对比好歹也拿接种过疫苗的死亡人数和新增人数做对比把。国家和国家之间差异巨大。那我说中国基本没新增病例因为打了灭活,美国每天还有接近2W因为打了mRNA,那灭活不是吊打mRNA?大家对智利的基本抗疫情况,抗疫手段都不了解,就瞎分析,这叫专业?这叫学术?初中的控制变量法学过没?
尽管美国抗疫很失败,但是作为第一强国,起码还是有基本的抗疫措施的。比如大部分公司都是远程办公,学校网课。但是这是美帝啊。但是智利做得的么?举个例子,智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应该都是劳动密集化的低端工业,这些人真的能够远程办公么?再比如,美国除了纽约基本都依靠汽车出行,这就比依赖公共交通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更好的阻断病毒传染能力。你们这些事实都不顾就瞎分析一通么?正确的对比方法不应该是比如在智利发展水平相同的城市,选两个,一个打灭活一个打mRNA,然后再正确对比么?那英国疫苗接种率是不是上去了,最近怎么也开始5000+了?无论什么疫苗,接种率50%根本不足以阻断病毒传播,还有50%人没打呢。
现在这年头说要有详细数据进行基本分析都是瞎扯淡了?没无脑吹一通mRNA就是屁股歪?那你们这些无视国情之间巨大差异的强行分析,岂不是都收拜登经费了?


问题问的是“智利疫苗接种率这么高,单日死亡多达 200 人以上,新增超 8000,怎么回事?”难道不应该是有了解的大佬进行深入分析?喷灭活的,拿出数据说话,说因为接种灭活感染并导致他人感染。你们一个个都没数据,就在这瞎分析,分析啥呢?!从三期数据来看,mRNA是比灭活有效,但是这是智利爆发的主要原因么?你们都没数据一个个就开始无脑黑,有意义么?你们要是能拿到智利的官方数据,说50%的人打了灭活,但是这50%的人打了还是感染了,导致新冠根本控制不住,那就拿数据分析。我从来没说灭活比mRNA效果好。我就是看不过你们数据都没有,忽视国情之间的巨大差距就瞎分析一通。

经评论提示,找到了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的部分数据来分享一下。这是匈牙利的数据。分别是中文版和外文版。
卫星-V疫苗在匈牙利表现出远胜于其它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_腾讯新闻
Gov't Publishes Controversial Data to Prove Sinopharm and Sputnik Better Than Pfizer

卫星-V、摩德纳、国药、辉瑞、阿斯利康疫苗(完成两剂接种)后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分别为201人、108人、1744人、3048人、613人,由于每种疫苗接种的人数不同,换算成每十万人接种后的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分别为95人、177人、356人、555人、700人,基本可以判断卫星-V疫苗的有效性最佳、阿斯利康疫苗的有效性最差、国药疫苗的有效性居中。
而在安全性方面,接种了卫星-V、摩德纳、国药、辉瑞、阿斯利康疫苗后的死亡人数分别为2人、12人、78人、175人、6人,换算成每十万人接种后的死亡人数分别为1人、20人、16人、32人、7人,基本可以判断卫星-V疫苗的安全性最佳、辉瑞疫苗的安全性最差、国药疫苗的安全性居中。
当然,外网连接上说这个数据忽略了接种人群的接种情况,这我同意。并且接种规模也不一样,所以数据不能完全反应疫苗的副作用和有效性。但外网上说辉瑞主要给老人接种,所以导致死亡率高。这是侧面说明了之前欧洲日本那些老人死亡都跟辉瑞有关?现在看来国外的老年人真的挺可怜的。不打疫苗也是死,打疫苗也是死。

塞尔维亚的报告Szerbiában megmérték a vakcinák hatásosságát: a nagy vesztes az, akit nem oltottak be
由于我看不懂塞尔维亚语言,所以这个是谷歌机翻
“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发病率存在巨大差异,但接种不同疫苗的数据之间没有这种差异。在接受至少一种疫苗的人中,接受阿斯利康的人中有 2.3% 被感染,而中国接受者为 2.2%,俄罗斯接受者为 1.8%,辉瑞接受者为 1.1%。
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0.7% 的中国人被诊断出肺炎,0.3% 的俄罗斯人和阿斯利康人被诊断出患有肺炎,而辉瑞的人中有 0.1% 被诊断出患有肺炎。调查显示,在医院里,0.2% 的人接种了中国疫苗,0.1% 接种了俄罗斯疫苗,0.0% 接种了辉瑞和阿斯利康。“
那么在这个数据下,国药和辉瑞的差距真的有这么大么?

当然我再强调一下,上述的两个数据都是不完整的。比如在匈牙利,国药和辉瑞接种的人比卫星-V和modena要多得多,那么卫星-V和modena的数据就会更失真一些。比如有可能(只是可能),在塞尔维亚早期医护人员打的都是国药,所以他们因为身处高风险环境,更容易被感染一些?

我要说明,上面的数据只能给出一个粗略的估计,因为可能存在接种人群的健康情况,面临的风险环境不通,并不能直接说明哪个疫苗就一定好。但是就这个参数来看,在大规模应用上,这几个疫苗目前来看没有明显差距。

user avatar

智利是进入隆冬时节了吧,冬天的疫情有多恐怖不用多说吧,去年冬天欧洲各地疫情大爆发历历在目。 而去年夏天这个时候米国疫情可是被许多人号称控制住了,结果后来……算了不说了。 有人认为米国现在控制住了疫情,嗯,一天一两万新增病例,死亡几百号姑且算“控制住”了,那等到冬天再看看呗。不过话说回来,每天一万多新增,要是搁中国,估计是要被说成亡国的节奏。而人家北美病夫每天十几万新增病例,死几千号人的时候,仍然是灯塔,一众知乎er花式洗地。

user avatar

一,这个案例证明了我1月份的判断:自然选择会选出更适应环境的病毒

文章提要:


二,智利最近的一些数据

1.疫苗进度较好,完成两针的人过半

2.检测量有一些不足

检测阳性率约5%,说明没有充分检测,没有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更没有做到“应收尽收”,控制所有感染者。

三、对我们的启示

1.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问题

人类和新冠接触的时间只有一年半,对其特性了解尚不是很清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应对疫情的思路。

例如我国的新冠防控方案还在持续更新,目前第八版了。


2.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病毒不是一成不变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是病毒适应环境,并不断发展的途径。

在环境变化后(如多数人有抗体、普遍打疫苗、有特效药),病毒种群也会进化。

将病毒想得很愚蠢,认为它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刻舟求剑”。


3.想清楚技术的边界

任何技术都有适用场合,任何判断都有边界条件。疫苗也是一种技术,技术不是万能的。

只有将社会防控措施和疫苗结合使用,才有机会结束疫情。


4.社会防控是阻止突变病毒扩散的唯一途径

不积极进行社会防控的情况下,疫情传播面广,病毒种群大,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也越大。而由于防控不彻底,突变后的病毒很难在传播开前被消灭,突变很容易传开。

如果进行积极防控,社会上感染人数很少,病毒种群较小,突变可能性低。由于“应收尽收”做得比较彻底,突变后的病毒可能传播不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智利如此高的疫苗接种率,却仍有令人担忧的单日死亡人数和新增病例数,确实让人感到困惑。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分析。首先,疫苗的有效性并非100%,尤其是针对病毒的变异株。虽然疫苗能够极大地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阻止感染和传播。特别是当新的、传播性更强的变异株出现时.............
  • 回答
    智利,这个狭长的国度,在新冠疫情的早期交出了一份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单。他们迅速推进疫苗接种,一度高居全球前列,甚至被视为控制疫情的典范。然而,就在大家以为智利已稳操胜券之际,疫情却再次卷土重来,让人不禁扼腕叹息:疫苗接种率这么高,为什么疫情还会爆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那些光鲜的数据,深入探究.............
  • 回答
    最近关于科兴疫苗在智利真实世界有效率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其有效率约为65.9%。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真实世界有效率”。这与临床试验中的“保护效力”不同。临床试验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受试者选择、接种流程等都非常标.............
  • 回答
    智利南极基地新冠疫情:冰封大陆的警钟2020年末,智利在南极的贝纳迪诺·里瓦达维亚海军基地(Bernardino Rivadavia Naval Base)爆发新冠疫情,这个消息无疑给本就孤立的南极大陆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这片严寒之地,关注着病毒的传播,以及它在这片古老冰封大陆上.............
  • 回答
    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在保护力方面展现出了令人振奋的结果。从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来看,这款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方面表现出了相当可观的有效性,特别是在预防有症状感染方面。首先,我们来看看其关键的临床数据。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显示出良好的保护力。虽然具体的数字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和.............
  • 回答
    西方智库发布的“后疫情时代城市安全指数”将纽约排在上海之前,这一排名结果无疑引发了不少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个排名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可能反映的西方心理,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城市安全指数”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仅是衡量病毒感染率或死亡率那么简单,而是涵盖了从公.............
  • 回答
    疫情期间,美国一些民众表现出的“反智”行为,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和担忧。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更深入地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归咎于“不聪明”。这背后涉及复杂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心理因素,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强化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信息爆炸时代,真假难辨。疫情爆发之初,关.............
  • 回答
    在探讨百度、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在广州疫情期间的表现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好”或“坏”的标签,而是需要深入到它们各自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在特定场景下的实际落地情况,来理解它们所扮演的角色和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广州这样一个疫情防控压力巨大且城市管理复杂的地区,这些科技公司的表现,更像是一场复杂的社.............
  • 回答
    美国作为一个汇聚了众多顶尖人才和智囊的国家,在新冠疫情期间表现出的某些方面确实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甚至质疑其“精英”的光环。要深入剖析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可能被认为是“AI味儿”的生硬分析,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具人情味的语言来探讨其背后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精英”并非铁板一块,他们.............
  • 回答
    您好!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智库发布的《“美国第一”?!美国抗疫真相》研究报告,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比较详尽的解读和看法,同时尽量避免生成AI痕迹明显的表达。首先,要理解这份报告,我们需要关注它的发布机构和研究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其智库的研究成果通常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政策参考价值。报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确实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众多杰出的科学家。然而,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确实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失望,似乎与人们对发达国家公民科学素养的预期存在差距。要理解这种“反智”.............
  • 回答
    智利与叙利亚的关系以及智利应对叙利亚局势的方式,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一、智利与叙利亚的历史及现状关系智利和叙利亚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如一些大国那样紧密,但依然存在历史渊源和一些现实层面的联系: 历史移民潮: 20世纪初,特别是奥斯曼帝国晚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当时为奥斯曼帝国一部分)的.............
  • 回答
    智利之所以能成为南美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智利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一、 稳定的政治与健全的法治环境: 民主的巩固和政治稳定性: 尽管智利历史上也经历过动荡,但自1990年恢复民主以来,其政治体制相对稳定。和平的权力交接、.............
  • 回答
    智利的国境线,简直就像一根被拉得很长的橡皮筋,狭长而蜿蜒,横跨了南美洲大陆的西海岸。这种罕见的形状,绝非偶然,而是历史、地理和政治博弈共同雕琢的杰作。而它之所以如此,与南边的邻居阿根廷之间,更是有着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地理的“塑造”: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的夹缝求生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那高耸入.............
  • 回答
    智利,这个狭长的国家,坐拥全球近三分之一的铜矿储量,是当之无愧的“铜矿王国”。然而,与资源富饶却深陷经济泥沼的邻居委内瑞拉形成鲜明对比,智利似乎成功地规避了“资源诅咒”。这其中的缘由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而是多种历史、制度、经济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历史的烙印与政治的稳定基石智利.............
  • 回答
    智利樱桃海运到中国需要35天,这时间听起来确实不短,很多人会担心樱桃在这段时间里还能保持新鲜,味道会不会大打折扣。其实,对于智利樱桃的运输,这是一个普遍且成熟的链条,之所以能做到,背后有很多讲究。首先,我们得明白,樱桃本身是一种非常娇嫩的水果,对储存条件非常敏感。一旦采摘下来,它就开始消耗自身的水分.............
  • 回答
    智利,这个狭长的国家,如同一条蜿蜒的丝带,横亘在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之间。它的经济,也像它那独特的地形一样,充满了韧性与活力,使其在拉丁美洲众多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并赢得了“治理得最好的国家”的美誉。要理解智利的经济大环境,我们需要拨开迷雾,深入探究其背后深层的逻辑和长期的努力。经济的基石:资源与出.............
  • 回答
    智利是否算得上是发达国家,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如果只看一些基础指标,比如人均GDP,智利确实表现不错,常常被一些国际组织列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但这“发达”二字,涵盖的内容可不止经济这么简单,它还涉及到社会公平、教育医疗、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甚至治理能力和国民幸福感等等.............
  • 回答
    我国消费者对智利车厘子的喜爱以及土耳其车厘子在中国市场推广的相对滞后,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之道: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多年深耕和战略布局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包括:1. 地理优势与成熟的供应链: .............
  • 回答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近期的骚乱,源于一次看似不起眼的地铁票价上涨,却迅速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规模抗议,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矛盾和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导火索:地铁票价上涨的“最后一根稻草”起初,圣地亚哥地铁公司以“运营成本增加”为由,宣布提高票价,从680比索(约合人民币6.6元)涨至830比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